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曙光采油厂火驱开发进程中,受平面动用不均影响,部分生产井单向突进形成气窜,影响了整个井组的开发效果。火驱生产井高强度封窜技术采用了多段塞复合封堵,即污油泥调剖剂、凝胶颗粒堵剂、耐高温封口剂三段式调剖封窜技术,实现耐高温、高强度封堵。在曙采杜66块的矿场应用表明该技术可有效防止火线单向突进,封堵气窜。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三元复合驱注入液、采出液的强碱性影响原有堵剂封堵效果的问题研究了一种以辐射改性聚合物为主剂,(NH4)2S2O8为引发剂,聚丙烯酰胺为增强剂,水泥为添加剂的抗碱堵剂,通过室内实验的方法对影响调剖体系性能的因素进行评价。首先,根据各个组分对堵剂封堵效果影响的变化规律确定各组分质量分数的合理范围,再利用正交实验优选最佳配比,最终优选出堵剂体系的最佳质量分数为主剂13%,引发剂0.12%,增强剂0.06%,水泥5%。并且利用上述配方配制的调剖体系进行了3组调剖高低渗透层的岩心实验,验证了所配制调剖体系对于高渗透层具有良好的封堵效果,对低渗透层无污染,证明了配方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成功筛选阳离子选择性调堵剂对油田提高采收率、防止井窜、改善地层均质性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辽河油田J16区块二元驱窜聚井低效循环、驱油效果不理想等复杂问题,利用阳离子调赌剂与聚合物能发生絮凝反映的原理,对调驱体系配方中与聚合物反应的阳离子种类及其用量进行了实验筛选。结果表明:所选用的7种阳离子调堵剂中,调堵剂1、2、4的聚沉效果较好;在聚合物浓度低于1 500 mg/L的条件下,阳离子调堵剂1、2、4作为优选出的阳离子堵剂较为理想;聚合物浓度分别为100、500、1 000、1 500 mg/L的条件下,阳离子堵剂的浓度为1 000、3000、5 000、10 000 mg/L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随着海上油田的注水开发,油藏经过长时间冲刷后产生了优势渗流区域,常规凝胶调驱体系在地下成胶效果不能满足该区域的封堵条件,影响调驱效果.为了提升优势渗流区域的调堵效果,室内筛选评价出初始黏度低、触变性弱的高线性聚合物,研发纳米交联剂与基于共价键响应的Pickering泡沫起泡剂,形成了Pickering泡沫-纳米凝胶双相...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提高二元驱替效率,必须对窜聚地层进行调堵。以锦16块二元复合驱区块为研究对象,提出利用二元体系驱替过程中残留在岩石孔道内一定浓度和质量的聚合物来实现调堵的技术路线。通过絮凝剂筛选实验,研制出可使残余聚合物在岩石孔道内就地絮凝的调堵剂;通过岩心模拟评价实验,优化了絮凝剂的注入参数。结果表明,锦16块二元复合驱油后采取选择性就地调堵技术,能够改善驱替液的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含水期采用常规调驱剂调驱效果不理想情况,剖面调整和驱油结合起来的泡沫-聚合物微球复合体系调驱治理技术引起广泛关注。通过室内填砂岩心驱替实验,计算了不同驱替实验的岩心阻力因子及封堵率。结果表明,泡沫微球复合体系具有封堵叠加效应,聚合物弹性微球反复变形移动和封堵现象明显;氮气泡沫+微球段塞注入方式的封堵效果优于其他注入方式,型号YG375的聚合物微球封堵性能较好。可见,泡沫微球复合体系结合了泡沫和聚合物微球两种调驱剂的优势,具有更好的深部调剖效果。  相似文献   

7.
辽河油田注水区块现有深部调驱颗粒类深部调剖剂存在耐温、耐盐性差,抗剪切能力低,高压下易破碎,在油藏内使用易分解,很难有效封堵厚油层内的高渗透条带,效果均不理想。为改善高温高盐油藏调堵技术,研制出一种悬浮凝胶颗粒复合调堵剂,主要是由聚合物、交联剂、悬浮凝胶颗粒等物质组成。该堵剂是一种带有分子柔性链的耐温、耐碱基团并且具强度高,韧性大的弹性体颗粒调剖剂,解决目前颗粒类调剖剂存在的问题,同时利用在油藏地质条件下聚合物与交联剂形成凝胶体系的携带液与悬浮凝胶颗粒同时注入,增强了调堵剂封堵效率,提高了堵水调剖效果。  相似文献   

8.
有机——无机复合~1凝胶调剖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利用淀粉和丙烯酰胺单体的接枝共聚体系以及膨润土堵剂,开发出了一种具有很好的封堵能力,价格低廉的有机——无机复合1凝胶调剖堵剂。研究了该调剖剂各组分的浓度对成胶时间及凝胶强度的影响,并采用填砂管模拟试验方法对该调剖剂的注入性能以及成胶后的封堵效果进行了尝试性的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调堵剂具有较好的注入性能和较高的封堵强度,且成胶时间可调,耐盐,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9.
化学堵剂封层技术是在油气田开发生产过程中应用得较多的层系调整方式,堵剂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封层效果。本文介绍的TT-DJ复合调堵剂是由悬浮剂、增强剂、增韧剂和胶凝材料组成的新型堵剂。通过TT-DJ复合调堵剂与其他堵剂的实验对比和现场应用,表明TT-DJ复合调堵剂具有温度适应性强、稠化时间长、流变性能好、界面胶结强度高等特点,可以满足冀东油田陆上作业区在油水气井套管破损、地层漏失、炮眼封堵、层位封堵各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桩120区块裂缝发育,见水后多轮次调剖效果差,窜流以人工加天然相互沟通的裂缝为主。针对这种复杂的低渗裂缝性油藏水窜情况,提出了“复合调剖体系封堵裂缝+多轮次调剖”的思路,通过室内实验优选出适合该区块封堵裂缝复合调剖体系交联剂形成的铬冻胶,并对复合体系多轮次调剖的驱油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复合堵剂能有效的对裂缝进行封堵,多轮次调剖能有效延缓后续水驱含水上升速度,延长调剖有效期,提高水驱采收率。在一定程度上对复杂网络水窜的难题进行了研究,是低渗裂缝性油藏调剖的一次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粉煤灰作为主剂,加入悬浮剂、固化剂和助剂,制得一种高温堵剂。在稠油油藏火驱开采条件下分析各组分浓度对堵剂固化时间和固化强度的影响,得到最佳堵剂配方为:粉煤灰质量分数40%,悬浮剂MAC质量分数0.25%,固化剂GH质量分数3.0%~5.0%,助剂质量分数0.08%。通过性能影响实验和单管岩心流动实验对该堵剂进行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堵剂在高温高盐条件下稳定性好,在350℃下老化180d后固化强度仍保持在F级。岩心封堵率在99%以上,最高突破压力梯度为35.31MPa/m,连续注水12.68PV,压力呈较小波动。该堵剂能长期有效封堵高温油藏高渗层窜流通道。  相似文献   

12.
李彦阅  黎慧  吕金龙  夏欢  宋鑫  肖丽华  马文国 《当代化工》2022,51(1):139-143,150
目前渤海油田已处于高含水阶段,单纯凝胶封堵或聚合物微球调驱效果逐渐降低,实现稳油控水目标任务艰巨.为增强深部液流转向能力,油藏开发中提出了堵调驱技术理念,但其提高驱油效果机理尚不清楚.为此,以渤海B油田储层及流体特征为研究对象,首先分别开展了单独堵、调、驱和堵调驱技术的驱替实验,评价了堵调驱技术提高采收率幅度;并结合C...  相似文献   

13.
李仁杰  刘庆旺  赵宏伟  张昊  赵丹 《当代化工》2016,(4):714-715,719
通过实验研究了双重交联凝胶型堵剂的选择性堵水能力,并对岩心进行模拟实验。实验得出该堵剂对水的封堵率远远大于对油的封堵能力,堵剂的选择性封堵能力较好。同时配制的解堵剂对该堵剂封堵的岩心解堵效果也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4.
赵永鸿 《应用化工》2010,39(3):323-328
采用微孔滤膜过滤实验及长填充砂管封堵实验,研究了新型柔性树脂体系的封堵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单纯的柔性树脂调驱剂可以对0.45μm及0.8μm的微孔滤膜形成有效封堵,而且随调驱剂浓度增加,其通过微孔滤膜的过滤时间增加,封堵性能增强。柔性树脂-聚合物复合调驱体系对微孔滤膜的封堵性能随聚合物浓度及复合调驱剂浓度增加而增强,但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盐的存在会使复合调驱体系的封堵性能降低;复合调驱体系在高温下长期放置后,其封堵性能明显变差。柔性树脂-聚合物复合调驱体系在长填充砂管中的封堵及深入性能与柔性树脂和聚合物浓度比有关。柔性树脂及复合调驱体系所具有的封堵特性主要与其在溶液中所形成的分子聚集体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详细论述了水泥类调剖堵剂的特点及发展历程,提出了KD型水泥堵剂是水泥类调剖堵剂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工艺技术,具有高强度、低滤失水和良好的流变性特点,属于的一种水泥复合剂。同时,针对普通油井水泥、超细水泥等水泥类堵剂作业封堵施工时,存在有效期短、对漏失层、低渗透储层封堵效果差、工程事故多的特点,提出利用KD型水泥复合堵剂进行漏失层、不留塞套损井封堵、高温、高压层封堵技术,并在现场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小洼油田属深层特稠油油藏,2007年东三段油藏开始蒸汽驱,年产油量占小洼油田年产量的24.9%。开发中存在中心注汽井蒸汽超覆、汽窜和针对汽窜缺乏配套技术的问题,2013年研制了适合小洼油田的新型高温调剖体系,由复合段塞高温调堵剂和高温泡沫调剖剂组成。研究结果表明,高温调堵剂具有封堵强度高、耐高温和封堵有效期长的优点。高温泡沫体系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封堵性能。现场试验表明,该高温调剖体系能够满足蒸汽驱注汽井调堵的需要,实现了封堵与泡沫调驱技术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7.
张婧  王宇 《当代化工》2016,(6):1125-1127
以锦16块二元复合驱区块为研究对象,提出利用二元体系驱替过程中残留在岩石孔道内一定浓度和质量的聚合物来实现调堵的技术路线。通过絮凝剂筛选实验,研制出可使残余聚合物在岩石孔道内就地絮凝的调堵剂;通过岩心模拟评价实验,优化了絮凝剂的注入参数。结果表明,锦16块二元复合驱油后采取选择性就地调堵技术,能够改善驱替液的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最终筛选出的最佳絮凝剂配方:0.7%氯化锌溶液;最优的正向注入絮凝剂的体积PV数:0.6PV;最优的反向注入絮凝剂的体积PV数:0.6PV。  相似文献   

18.
用二元体系驱替过程中残留在岩石孔道内一定浓度和质量的聚合物来实现调堵的技术路线。通过絮凝剂筛选实验,研制出可使残余聚合物在岩石孔道内就地絮凝的调堵剂;通过岩心模拟评价实验,优化了絮凝剂的注入参数。结果表明,锦16块二元复合驱油后采取选择性就地调堵技术,能够改善驱替液的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最终筛选出的最佳絮凝剂配方:0.7%氯化锌(Zn Cl2)溶液;最优的正向注入絮凝剂的体积PV数:0.6 PV;最优的反向注入絮凝剂的体积PV数:0.6 PV。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阐述了二氧化碳驱泡沫封堵剂的筛选实验,研制出适合封堵低渗透裂缝层的泡沫剂配方。对泡沫封堵剂进行温度、矿化度和含油饱和度等影响因素的评价实验,得出该泡沫封堵剂适合50℃以下油藏,现场应用1口井,取得显著的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20.
渤海S油田具有疏松砂岩、井距大的特点,化学驱结束后出现了剩余油分布更加零散以及非均质性增强的特点,为油田后续开发带来了新的挑战.本研究针对渤海S油田化学驱后存在的问题,结合海上油田平台空间有限的特点,从扩大波及体积和提高洗油效率这两点出发,提出了更加适用于海上油田的聚驱后"堵+调+驱洗"多段塞组合增效技术.该技术主要利用堵段塞的强封堵能力,调段塞的调剖能力,驱洗段塞的高洗油效率,将三者顺序组合起来,发挥"堵剂开路,深调相伴,全局驱洗"的协同增效作用,从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利用物模实验研究的方法验证了"堵+调+驱洗"多段塞组合增效技术能实现"1+1>2"的增油效果;同时,海上油田矿场试验效果也表明,BH井组在注入堵段塞后油组视吸水指数降幅达46.33%,受益井日产油量上升10%,"堵+调+驱洗"多段塞组合增效技术可实现矿场应用中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洗油效率,从而发挥降水增油和改善开发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