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齿轮修缘是在齿轮的齿顶进行倒棱(倒角),这种齿轮能够提高传动质量,降低嗓声,在实际生产中已被大量采用。由于内齿轮普遍采用插齿工艺,而内齿轮修缘插齿刀的设计,迄今未见系统介绍。本文总结了我厂设计内齿轮修缘插齿刀的经验。一、内齿轮插刀修缘齿形角的计算通常在设计插齿刀时,总是使插齿刀的压力角与被插齿轮的压力角相等,而插齿刀与内齿轮的修缘齿形角也必相等。因此,欲计算内齿轮插齿刀的修缘齿形角,只需对内齿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张连生 《工具技术》2012,46(1):87-87
越来越多的渐开线齿轮齿顶要求修缘,这样有利于提高齿轮的啮合质量,修缘插齿刀可以避免少齿数的插齿刀本身的根切,修缘插齿刀是由渐开线和修缘渐开线两部分组成的,修缘插齿刀目前主要用于:(1)加工修缘齿轮:这种齿轮轮齿顶角被加工成一定的修缘量后,可以避免一对共轭齿轮啮合的过渡曲线干涉现象.  相似文献   

3.
修缘插齿刀     
在现代机器制造中,越来越多的齿轮齿顶要求修缘,花键齿顶倒棱(以下简称为修缘),其中部分工件必须用修缘插齿刀加工。考虑到当前插齿刀制造工艺特点,修缘部分齿形也是一段渐开线。工件与插齿刀间齿形对应计算,不少资料已有介绍。然而,工件齿顶修缘量与诸参数的关系,特别是在插齿刀重磨后修缘量的变化规律等方面的资料少见。本文针对此进行了一些分析,从中找出了一定规律,对修缘插齿刀的设计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易蓉 《工具技术》2002,36(10):28-31
1 引言加工带修缘斜齿轮插齿刀的关键工序是滚齿及磨齿 ,其刀具的齿形需要修正。通过修正计算可知 ,这种斜齿轮插齿刀左、右齿形表面的分度圆压力角不相等 ,为满足这一要求 ,则必须修正加工斜齿轮插齿刀所需滚刀的齿形。在磨齿过程中 ,可通过磨齿样板来控制插齿刀的齿形及修缘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齿轮传动质量的日益提高,势必要提高齿形的精度、降低噪声。从产品设计来看,齿轮修缘能减少啮合过程的碰撞,降低噪声;从加工工艺来看,剃(挤)前齿轮修缘,可避免精加工时齿顶产生毛刺。此外,修缘还能避免加工、搬运过程中的磕碰损伤。因此,修缘齿轮已被广泛采用。但是,由于修缘滚刀设计尚存在一些问题,加之齿轮滚刀与剃前滚刀的标准中又没有规定修缘部分的尺寸,致使修缘达不到生产要求。我厂根据加工齿轮的经验,建立了优化的数学模型,并利用专家系统理论进行求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剃前修缘斜齿插齿刀的设计刘炎琼以往我厂的剃前插齿刀均为直齿,而且不带修缘,近几年开发的新产品中,要求设计制造剃前修缘斜齿插齿刀,而这方面的资料很少,我厂也从未制造过。通过一年多的探索,我们已设计并制造出了合格的剃前修缘斜齿插齿刀。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我厂和齿轮行业中,齿轮齿顶修缘(或倒棱)的质量往往很不稳定,修缘高度f_1(见图1)时大时小,有时根本没有修缘,这对提高产品质量(尤其对平衡接触剃齿工艺)影响很大。因此,有必要对剃前滚刀的修缘参数进行优化,以确保修缘质量。  相似文献   

8.
沈永鹤 《机械制造》2003,41(12):50-51
为了提高齿轮传动精度和啮合性能,在齿轮加工中往采用剃齿工艺或修缘齿轮。齿轮经过剃齿加工后,其精度可提高1~2级。修缘齿轮可以避免因齿形加工和啮合刚度变化所形成的基圆齿距误差而造成动载荷和噪声。因此,在齿轮轮齿成形中要采用如图1所示剃前齿形或修缘齿形。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有些齿轮专家曾预言今后插齿刀在齿轮加工方面的应用将大大减少,到那时,将没有汽车齿轮生产企业再使用插齿刀,在设计制造齿轮传动装置时也将不再考虑采用插齿工艺加工齿轮.  相似文献   

10.
里程表主被动齿轮是轴交角成90°的螺旋齿轮传动,其分度圆螺旋角之和β1+β2=90°,旋向相同。故在设计这个特殊斜齿插齿刀时(简称插齿刀),让插齿刀在铣床上完全处于被动齿轮的地位,这是设计该刀的关键所在。 因为插齿刀与工件是螺旋齿轮的传动关系,因而在选定插齿刀的最大,最小变位系数以进行干涉、齿顶变尖、根切、顶切等项验算时,就不能采用平行轴传动的斜齿插齿刀的计算公式,而必须采用螺旋齿轮传动(类似剃齿刀计算)的一些公式。而在齿形角及切削角度的计算中,却必须采用费罗型斜齿插齿刀的计算公式。 例如:在选定插齿刀最大法向变位系数…  相似文献   

11.
几年前,有些齿轮专家曾预言今后插齿刀在齿轮加工方面的应用将大为减少,到那时,将没有汽车齿轮生产企业再使用插齿刀,在设计制造齿轮传动装置时,也不再采用插齿工艺加工齿轮。一般认为:插齿工艺是在齿轮不能用滚刀加工的情  相似文献   

12.
迄今,内齿轮的制造除很少部分采用拉削成形外,极大部分都采用插齿刀进行加工;但在插齿加工中普遍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插齿干涉问题。本文对内齿轮在插齿加工中的干涉,从理论阐述、数学推导以及数据整理结论,都作了较为详细介绍,这对于内齿轮设计者来说,可以判断所设计的内齿轮用插齿刀加工的可能性,以及所产生干涉量的数值是否仍能满足设计要求,和如何考虑内齿轮的修正以适应标准插齿刀的采用,从而提高内齿轮加工的工艺性,减少专用插齿刀的设计与制造,达到提高齿轮制造质量和降低加工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 在设计直齿内齿轮插齿刀时,合理选择变位系数是一项主要的工作,当选用较大变位系数时可以增加插齿刀的刃磨次数,增加插齿刀的使用寿命,但是(一) 随着变位系数的增加插齿刀的齿顶将变尖,会加快刀具的磨损,降低耐用度。(二) 用变位系数大的插齿刀加工内齿轮时,在插齿刀切入进刀时,插齿刀的齿顶会将齿轮的齿顶角切去,发生切入顶切现象。(三) 用变位系数大的插齿刀加工出的内齿轮,在与配对齿轮啮合时会发生过渡曲线干涉现象。(四) 用变位系数大的插齿刀加工内齿轮时,插齿刀和内齿轮发生负的啮合角,不能得到正常的啮合。因此,在设计插齿刀时,应在上述四个限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  相似文献   

14.
斜齿轮插齿刀(弗罗型插齿刀)的计算过程要比直齿轮插齿刀的计算过程复杂得多,而在很多著作中关于这种插齿刀的计算公式却又各不相同,根据这些公式计算所得的结果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无论在设计这种刀具或工具厂在验算订货单位的图纸时,都很辣手,不知采用那本著作中的公式才是正  相似文献   

15.
插齿刀变位系数的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插齿刀加工规定参数的齿轮时,首先应校验已有的旧插齿刀是否能够加工,如能加工,就可省去新插齿刀的设计和制造.插齿刀除了模数、分度圆压力角、齿高系数应和被加工齿轮的参数一致外,还应校验加工齿轮时是否发生根切和顶切以及校验被加工齿轮和相配齿轮啮合转动时是否发生过渡曲线干涉.只有经过以上校验后,方能确定该旧插齿刀是否合乎加工要求,以上的具体校验计算都涉及到旧插齿刀的变位系数.只有测出使用的旧插齿刀前端面上变位系数x_0 ,才有可能对旧插齿刀进行以上的校验计算,因此,测量旧插齿刀的变位系数十分重要.由于插齿刀是有前、后角的齿轮,因此其变位系数的测量与齿轮的变位系数测量是有区别的.如按变位齿轮的测量方法测量插齿刀就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影响插齿刀的  相似文献   

16.
杨有亮 《工具技术》1991,25(5):13-14
<正> 为了降低齿轮噪音,越来越多地采用在齿顶部带有修缘的齿轮。对于相同的齿厚公差值来说,较大的修缘角能使齿顶有效浙开线起始点相对稳定。因此,有些齿轮的修缘角取较大值。我厂的FIAT拖拉机产品上的齿轮,大部分修缘角在55°~60°之间。常用的修缘滚刀如图1所示。若用这种形式的滚刀加工这些齿轮,在滚刀设计时常出现齿根槽宽S_i太小,有时甚至为负值。我们知道,当S_i太小时,滚刀  相似文献   

17.
张国平 《机械传动》1998,22(2):48-50
在大平面磨齿机上修磨齿轮刀具时,是通过砂轮修整器打制出所需砂轮截形,然后才能磨出所要求的齿轮刀具来。本文根据磨齿工作原理,针对修缘插齿刀修形时的砂轮截形进行理论研究,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机械传动》2013,(5):110-113
前苏联学者库德略夫采夫提出圆弧齿轮行星减速器设想,到目前还没有制造过。建立了圆弧齿轮插齿刀设计理论,进行了圆弧齿轮插齿刀的设计和制造,解决了圆弧内齿轮加工方法和测量尺寸计算。成功制造了双圆弧齿轮行星减速器。  相似文献   

19.
韩涛 《机械工程师》2022,(10):159-161
分析了齿轮齿顶修缘的原理及应用方法,并以公司某齿轮产品为例,利用齿轮设计软件KISSsoft模拟计算了齿轮设计手册推荐算法、KISSsoft推荐短齿廓修形算法、美国Dudley算法和德国Niemann算法4种不同的齿顶修缘算法。同时根据计算结果对比了不同算法对齿轮副啮合性能产生的影响。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对齿轮副齿顶修缘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这次机械工厂试造任务中,有一些塔形齿轮以及内齿轮必须用齿轮型插齿刀来加工,但是齿轮型插齿刀目前国内还没有厂家制造,而国外订货又限於期限,市场上所能找到者,不合规格,因此机械五厂工具场在车间主任主持下,工友们克服了困难,制造了所需的齿轮型插齿刀,虽然尚有需要改进之处,但基本上是合乎原理的,切出齿轮精度也合於要求,主要的是解决了目前迫切的问题其所制齿轮型插齿刀如图(1)。 其外 径计算系 根据一般 平台车标 准计算, 采用顶隙 为0.25M ,故2.5 × (30+ 2) +2× 0.25 ×2.5=81.25,齿顶部有6°30′之隙角,前角为5°。制造之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