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胸腔镜技术的发展,食管良性疾病已成为胸腔镜手术的适应证之一。我院于1995年3月~2001年12月,共开展胸腔镜贲门失弛缓症肌层切开术31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忠义  张力 《天津医药》1997,25(11):685-686
应用Heller氏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术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是普遍关注的问题,严重者可造成食管下段再度狭窄、出血。我院自1976~1996年共收治78例,应用改良式Heller氏手术附加幽门成形术,术后经4个月~19年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食道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奇明  范志宁  文卫  缪林 《江苏医药》2004,30(8):638-638
我院从2001年3月-2004年3月采用国产带瓣膜的抗反流食道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32例,经观察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贲门失弛缓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春生  周采璋 《江苏医药》1994,20(3):158-158
1972年2月至1991年12月,我院为39例责门失弛缓症病人进行了外科治疗,本文就手术方式及其疗效加以讨论。临床资料39例中男25例,女性14例,年龄13个月~55岁,病程2个月~13年,病史1~5年者占67.4%。本组病人的主要症状为吞咽困难、呕吐或反刍、胸骨后疼痛或不适、体重下降  相似文献   

5.
刘耕云 《云南医药》1992,13(1):17-18
我院于1958年—1989年共收治贲门失驰缓症45例,占同期食管疾病的22.9%,发病情况仅次于食管贲门癌(57.6%),居食管疾患的第二位,在食管良性疾病中居首位(45.7%)。贲门失驰缓症的外科治疗目前仍多采用Heller氏手术,其有效率可达90%以上,目前争论点在于是否附加抗返流性手  相似文献   

6.
对于贲门失弛症病人的外科治疗,目前大多数外科医生基本上都采用改良Heller手术进行治疗。该手术方式操作简单、安全、疗效满意。我科自2000年6月~2006年6月,用改良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症病人18例,并在手术操作上做了一些改进,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寻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合理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胸Heller术附加膈肌瓣成形术19例,经腹Heller术附加胃底折叠并幽门成形术14例.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疗效间的差异.结果 经胸Heller术附加膈肌瓣成形术19例,其中治愈17例,好转1例,差1例.经腹Heller术附加胃底折叠并幽门成形术14例,其中治愈12例,好转1例,差1例.两种手术方式疗效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3).结论 经胸和经腹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方式应根据病变长度、局部情况及患者年龄、体质情况,做相应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改良Heller手术附加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经验。方法1990年1月至2006年11月,对55例贲门失弛缓症施行改良Heller手术附加胃底折叠术。手术经左开胸,纵行切开食管肌层6~10cm,使黏膜膨出达到食管周径的1/2~2/3,最后将胃底上提覆盖于食管贵门肌肉切开处,并用细丝线间断缝合固定在食管肌层切缘上。结果55例患者治愈39例(78%),好转11例(22%),总有效率100%,全组无死亡病例。50例获得随访,随访率90.9%,随访期1—11年。结论改良Heller手术附加胃底折叠术,简单易行,治疗效果较好,尤其是抗返流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我科于 1991年 10月~ 2 0 0 1年 11月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2 1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2 1例 ,男 6例 ,女 15例 ;年龄 15~ 4 7岁 ;病程 6个月~ 2 0年。术前均有间歇性吞咽困难、呕吐 8例 ,呕血及胸骨后烧灼感 1例 ,明显消瘦 13例。食管钡餐检查 ;食管明显扩张 ,食管下段至贲门呈鸟嘴样狭窄 ,狭窄长度 3~ 5 cm,其中高度扩张横径大于 6 cm6例。胃镜检查 12例 ,见食管下段至贲门狭窄 ,粘膜光滑充血 ,食管内食物潴留。合并贲门癌 1例 ,术前漏诊贲门癌。术后病理 :食管下段肌层间神经节细胞缺如或数目减少 2 0例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经腹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4年3月~2010年2月收治的12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治疗过程,12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均行经中上腹部正中切口食管下段前壁肌层切开部分胃底折叠固定术。结果:12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症状完全缓解10例,明显好转2例,有效率为100%。结论:经腹入路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创伤小,并发症少,可有效预防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993年1月至2004年10月,我院收治贲门失弛缓症患者56例,应用单纯气囊扩张和术中气囊扩张法进行治疗,现将气囊扩张法疗效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85年5月-2003年4月我们采用Heller手术加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39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不同术式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的临床分析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任国良,周世民山西省中医研究所白祯祥贲门失驰缓症是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该病的外科治疗有多种手术方式,我院从1970~1991年对85例病人分别采用了三种术式,贲门成形术、Heller氏术和Heller氏术附加胃底折叠术。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全组85例,男性47例(占55.3%),女性38例(占44.7%)。年龄4~55岁,平均29.4岁,其中54例(占63.5%)为18~40岁的青壮年。全组病期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17年,病期分布在1~5年各65%。7例术前行贲门扩张术,疗效不显著。临床症状: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发作性吞咽困难,41例食后呕吐,42例胸骨后烧的感或上腹部疼痛,19例体重下降,47例心电图示心动过缓(心率每分钟50~60次),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食管钡剂造影,85例均呈典型贲门失驰缓症X线征象。79例贲门呈“鼠尾”征表现,59例胸段食管扩张直径2.5~4.0cm,6例重度食管扩张直径7.0~8.0cm。本组有35例术前行食管镜或纤维胃镜检查,主要表现中上段食管腔扩大,腔内食物潴留,食管粘膜肥厚,以及贲门部狭窄。手术麻醉采用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1982年2月至1991年5月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7例.其中男2例,女15例;年龄≤15岁8例,25-47岁9例;病期最短生后2月,最长13年。12例经左胸切口.行改良Hellcr手术;2例经腹切口,附加胃底翻转折叠术;3例食管扩张段切除。3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肺不张。全组均痊愈出院。随访15例,  相似文献   

15.
何兴川  朱劲松 《贵州医药》2004,28(2):146-14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已广泛开展,但因手术方式选择不当,出现疗效不佳及相应手术并发症现象屡见不鲜。现将我院1992年1月至2003年1月间收治的1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胸腔镜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可行性,回顾性总结了经胸腔镜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27例,其中24例经胸腔镜行食管贲门肌层切开,3例在胸腔镜辅助下经腹小切口行贲门肌层切开,同时追加抗反流手术,本组经胸手术时间50-110min,平均69.3min,经腹手术80-135min,平均105min,术后住院时间6-18天,平均9.2天,2例术中发生食管粘膜破裂,当即进行了粘膜修补,27例中2例失访,25例随访2-60个月,平均28.3个月,23例术后进食顺利,其中有3例有不同程序反酸或灼心感觉;2例术后仍有轻度间歇性吞咽困难,需要饮食调节。结论:贲门失弛缓症胸腔镜手术治疗是可行的,随着操作技术提高和器械不断改进,这种手术的优点将会进一步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7.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贲门失驰缓症及食管裂孔疝的外科治疗已从传统的胸腹联合切口手术发展到腹腔镜下的微创手术[1]。我院在完成经脐单孔腹腔胆囊切除、阑尾切除、肝囊肿去顶开窗等简单手术的经验基础上完成了7  相似文献   

18.
吉灵  张美 《江西医药》1995,30(1):15-16
总结了我院1987年至1993年期间采用经腹腔行Heller氏手术附加胃底折叠及幽门成形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2例临床体会,认为此术式不仅能解除咽下困难,控制反流,避免狭窄及粘膜穿孔,而且较经胸手术创伤小,特别对长期营养不良,脱水、电解质紊乱的病人尤为合适,文中还着重强调了手术时须注意的几点意见:(1)正常地掌握肌层切开的范围,(2)细心地作粘膜外剥离,松解;(3)合理,适度地胃底前壁折叠缝合;(4  相似文献   

19.
黄丽彬  李雄 《云南医药》1997,18(6):524-525
经腹Heler手术加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黄丽杉李雄赵和武王平贲门失驰缓症的外科治疗有:Hil,Olis,Betseyma-rklv,Nisen等方法。效果不一。我科采用经腹途径Heler手术加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47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  相似文献   

20.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较常见的食管神经肌肉功能失调疾病,手术仍为主要的治疗方法.1990-07~2002-10我们采用左侧开胸行改良式Helle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3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