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简·奥斯汀和夏洛蒂·勃朗特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性作家,以绅士婚恋题材写作而著称。《傲慢与偏见》和《简.爱》分别为二人代表作。本文重点研究两部其中的绅士形象:费兹威廉.达西与爱德华.罗切斯特。本文通过对两人性格(伦敦蝴蝶与帝国鹰)、阶级立场(保守者与开拓者)及爱情观(爱情勇士兼男性引路人)异同点的探析,旨在说明两位绅士性格迥异,拥有不同的理想追求,但在爱情方面却一致充当着女主人公的男性引路人。他们绅士形象的背后充分体现了当时英国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2.
《诗经·氓》这首诗,有诸多研究文章。大多认为女主人公是一位弃妇,自叙了从恋爱、结婚、受虐到被弃的全过程,深刻反映了当时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也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女子在婚姻、家庭中处于被动低下的地位。这些评析,都将女主人公的悲剧归为社会因素所致。实际上,联系当时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张丽 《华章》2010,(34)
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显著地位,女主人公筒爱历来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而本文通过对女主人公简·爱的分析,透视了在当时的英国,女性地位低下,即便是在简·爱的积极斗争性中,其实是有着相当大的局限性的.  相似文献   

4.
我们要了解简奥斯丁的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首先要分析作品中展现给我们的女主人公范妮的人物形象,很多读者觉得小说中范妮的美德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甚至有些人认为范妮这个主人公形象毫无生气和新意,但是我觉得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范妮是很勇敢的。主人公范妮是作者刻画的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分析主人公范妮的性格特征不仅可以促进我们对《曼斯菲尔德庄园》这部小说的了解,也可以了解当时范妮所处的社会背景并对社会问题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5.
简·里斯的《沧海茫茫》其主旨涉及女性主义和克里奥身份认同问题。小说女主人公长期遭受父权制社会压迫和身份认同危机。白克里奥女性安托万内特既无法与当地黑人身份认同亦无法与来自宗主国的白人丈夫身份认同,从而揭示了白克里奥女性的生存困境。本文认为女主人公因自身的性格弱点消极抵抗父权压迫和身份认同危机,她在罗切斯特的设计下一步步走入绝望,走向疯癫,而同时亦以疯癫控诉了父权制的罪恶和殖民主义价值观的虚伪。  相似文献   

6.
在课堂教学前,教师除认真地分析课文内容,还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作课堂教学结构中的不同构建,教师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如教学(诗经》三首中的《卫风·氓》,教师要认真深入地剖析课文内容并能熟练掌握古体诗的结构和当时的社会现实,领略文中女主人公的形象,还要准备现实中与女主人公相似命运的人的相关报道并安排有表演长处的学生即兴表演,鼓励他们大胆地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共同探讨现代版中女主人公和当时社会的女主人公命运有何不同,对女主人公作多种命运的设想,激活每个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莫泊桑的《项链》的主题和主人公形象,一般认为是讽刺小市民和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揭露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对人的毒害。女主人公是一个爱慕资产阶级虚荣的形象。文章对此提出异议,认为作品的主题是表现了小资产阶级渴望摆脱贫贱处境、展现自身价值的欲求难以实现的悲剧性遭遇,揭示了这种悲剧性遭遇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以及小资产阶级摆脱不了资产阶级影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呼啸山庄》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与《还乡》中的女主人公尤斯塔娅是一直遭到众多评论家读者非议的形象 ,被谴责为缺乏道德、有伤风化。本文从女权主义角度重新观照与审视了两个女主人公形象.认为她们对爱情的大胆与不懈的追求是争取心灵解放与精神自由的一种表现.但这种追求与传统的社会道德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只有死亡才是她们灵魂的归宿与精神的解脱。  相似文献   

9.
根据阿德勒的自卑理论,《藻海无边》中主人公安托瓦内特和罗切斯特的婚姻悲剧部分源于主人公罗切斯特未能对自卑感做出适度的补偿,对自卑过度补偿导致优越情结。剖析其对自卑感补偿不当最终酿成悲剧,从一个侧面更好地阐释人物的心理特征和个性,把握他们的婚姻悲剧。  相似文献   

10.
《傲慢与偏见》描写了女性的生活和婚姻,成功塑造了具有时代反叛精神的女主人公形象伊丽莎白。作者简.奥斯丁的思想在当时具有进步性,为女性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在宋话本中,有这样一类现象:女主人公的形象总比男主人公的形象丰满、突出、动人,而且这是普遍的,我们称之为.女强男弱"现象.  相似文献   

12.
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人格分析理论,对《简·爱》的主人公的三重人格进行分析。从自我,本我,超我三个方面揭示出简.爱性格的成长历程,以及她与罗切斯特爱情的发展。其中,本我的载体是疯女人伯莎,自我则是简.爱本人,超我的形象则是上帝。  相似文献   

13.
《太太万岁》是张爱玲的著名编剧代表作,其中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均塑造得很成功。男性形象是令人失望的,张爱玲对男主人公表示否定,父亲角色也是负面角色。女主人公陈思珍在和自己的丈夫、婆婆、父亲、丈夫情人进行周旋的时候,出现了神经喜剧中的戏剧式反讽。但是,陈思珍不具备好莱坞神经喜剧中女主人公的女权主义特点。张爱玲通过电影给观众提出思考,女性究竟怎样才能获得独立性。  相似文献   

14.
从新历史主义入手,通过女主人淑在工作,婚姻和宗教等方面与当时典型的维多利亚女性形象,婚姻制度和基督教信仰方面的互动,解读女主人公一生的变迁:从勇敢追求爱情的新女性到成为希望获得赎罪的基督教徒。  相似文献   

15.
高明的<琵琶记>塑造了最成功、最动人的女主人公形象--赵五娘,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赵五娘形象所呈现的一种必然的双面性,以及探析她的遭遇所折射出的当时妇女生存环境和地位背后的一种共性--男权社会统治下的女性边缘化以及女性主体地位的丧失.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探究女主人公艾米丽人性扭曲、心理畸形的悲剧根源,认为当时美国社会南方的男权压迫和艾米丽的贵族身份是导致她人生悲剧的最根本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月亮和六便士》是非常著名的一部小说,由欧洲著名的作家毛姆所创作,文中主要是讲述了主人公与三个不同女性形象的故事,一个是主人公的妻子阿美,一个是主人公的情人勃朗什,一个是主人公在一个岛上认识的爱塔。同时这三个女性形象也是作者迎合当时社会塑造出来的女性角色,也代表了作者乃至当时男性社会对女性的看法。为了能够使读者能够深入解读小说,打破固定男性视角的局限,了解作者的女性观,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剖析小说中描述的三个不同女性形象,以便为读者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月亮和六便士》是非常著名的一部小说,由欧洲著名的作家毛姆所创作,文中主要是讲述了主人公与三个不同女性形象的故事,一个是主人公的妻子阿美,一个是主人公的情人勃朗什,一个是主人公在一个岛上认识的爱塔。同时这三个女性形象也是作者迎合当时社会塑造出来的女性角色,也代表了作者乃至当时男性社会对女性的看法。为了能够使读者能够深入解读小说,打破固定男性视角的局限,了解作者的女性观,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剖析小说中描述的三个不同女性形象,以便为读者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井底引银瓶》到《墙头马上》,女主人公的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女主人公追求爱情的态度、在爱情中的地位、恋爱的结局和对爱情的思考四个方面.同一题材中女性形象发生演变的原因主要在于唐、元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唐、元不同时代的社会习俗、文学传统、审美情趣、文人心态等因素的合力对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梁慧 《华章》2011,(23)
<氓>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首弃妇诗.作品以故事诗的形式,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气写出,叙述了自己和丈夫恋爱、结婚、受辱、被弃的全过程.女主人公这一形象一经产生就吸引了众人关注的目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乃是主人公有着相当鲜明的个性,全诗反映了造成女主人公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