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PNETs)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嵴起源的恶性小圆细胞肿瘤,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起源于外周神经系统者称为外周性原始外胚层肿瘤(pPNETs)。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影像学表现多样,缺乏特征性改变,文献报道多为个案或小样本分析。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4例pPNET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期寻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外周性神经外胚层瘤的影像学资料.9例行CT扫描,4例行MR扫描,其中1例行DSA检查.结果:胸壁软组织5例,右肺下叶1例,肱骨2例,股骨1例,胫骨1例,脊椎2例.胸壁软组织的pPNETs CT平扫表现为大而边界欠清的软组织肿块,内见坏死,无钙化,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右肺下叶的pPNETs CT平扫表现为分叶状肿块,内见少量出血,边界清晰,增强后明显强化.长骨pPNETs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伴巨大软组织肿块,无钙化,无骨膜反应.T1WI上表现为等或低信号,T2 WI上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脊椎pPNETs表现为椎体或附件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不累及椎间盘,其中1例骶骨pPNETs DSA检查示肿瘤由髂内动脉供血和大量新生血管.结论:CT和MRI均能很好地显示pPNETs的内部结构、病变范围、有无侵犯毗邻组织器官或远处转移.DSA可明确肿瘤供血动脉和反映新生肿瘤血管丰富的特点,可作为一种补充检查方法.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PNET)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其认识和诊断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pPNET患者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11例pPNET中9例行CT检查,2例行脊柱MRI检查。结果 11例病灶中1例位于鼻腔,4例位于胸壁,2例位于腹膜后,2例位于盆腔,2例位于脊柱。9例软组织pPNET表现为较大且浸润性生长的软组织肿块,伴或不伴邻近骨质的溶骨性破坏。肿块内密度多不均匀,增强后呈中等程度以上不均匀强化。双期扫描动脉期多数肿瘤内见细小供血动脉,静脉期肿瘤持续性强化且密度趋向均匀。2例脊柱pPNET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及周围软组织肿块,肿块边界不清,包绕椎体并延伸至椎管内压迫脊髓。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且不均匀。结论 pPNET有一定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密切结合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是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膜后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 PNETs)的MSCT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p PNETs的MSCT资料。结果:7例均为单发,且均位于肾脏周围间隙;直径6.3~15.7 cm,平均9.7 cm;4例形态不规则,3例呈类圆形,境界多不清楚。CT平扫多为略低密度,病灶内部密度不均匀;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囊变,5例肾旁病灶坏死、囊变显著,呈囊实性肿块;4例伴出血;均未见钙化。增强扫描多表现为轻中度进行性不均匀持续强化,病灶强化方式多样,实质部分呈片状、结节状及网条状强化,3例内见肿瘤血管;6例肿块边缘见类包膜样改变,但包膜多不完整,外缘可见小毛刺样改变。7例肿瘤均不同程度推挤或侵犯邻近脏器、大血管,并向邻近脂肪间隙浸润,形成强化条索影;3例患侧肾脏实质灌注下降,3例伴肾门淋巴结转移,2例伴骨盆转移;7例均未见明显腹腔积液。结论:腹膜后p PNETs的MSCT表现虽缺乏特征性,但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明确肿瘤的范围,有助于该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pPNET)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腹盆腔13例,骨及软组织12例及胸部6例)经病理证实的pPNE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其中普通X线检查4例,CT检查21例,MRI检查19例.结果 影像学结果表明pPNET多表现为较为实体软组织肿块(最大径长约3~19 cm,平均8.8 cm),且成分混杂,包括坏死(18例),分隔(13例),囊变(12例),出血(4例)及钙化(4例).CT平扫中,相对于肌肉密度,肿瘤呈等或稍低密度.MR T1WI示病灶呈等信号(6例),T2WI和反转恢复序列(STIR)均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表现为多种强化方式,最常见的强化方式是轻度到中度延迟不均匀强化,其强化不均匀度与肿瘤大小存在相关性.肿瘤呈周围侵袭生长15例,远处转移8例.结论 pPNET是一种巨大的侵袭性肿瘤,临床和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MRI表现有较多恶性征象且内部成分混杂的肿物均应考虑到此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mal tumors,PNET)的CT与MRI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PNET的CT、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①中枢性PNET 2例,影像学表现为颅内幕上较大肿块,位于额叶、颞叶,多呈类圆形,边界清晰,密度或信号不均匀,可见囊变坏死区,其中1例见钙化,肿瘤周围水肿较轻或不明显,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不均匀强化,囊变区不强化。②外周性PNET 7例,其中发生于肩胛骨1例、肾脏2例、腹膜后2例、胸腔1例、原发于椎管内1例,影像表现为较大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内可见囊变坏死区,钙化未见,邻近骨质破坏1例,增强扫描肿瘤实质不均匀强化。所有患者免疫组化至少有1种神经元标记物阳性表达。结论:PNE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但缺乏特异性,CT和MRI能较好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明确肿瘤的范围,有助于本病的鉴别诊断及手术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p PNET)临床特点,CT与MRI表现。方法对24例腹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行CT和MR扫描检查。结果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发生部位:13例位于腹膜腔,5例位于腹膜后间隙,左肾、右肾上腺及胰腺各2例;其中发生在胰腺部位的p PNET患者伴有黄疸、恶心、呕吐。CT平扫表现为不均匀软组织密度肿块,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肿块直径3~15cm,CT平扫示等或低密度,MR T1WI多为等、低混杂信号,肿瘤呈与肌肉等或略低信号;T2WI及其抑脂像呈不均匀高信号或混杂信号,肿瘤大多为不均匀的高信号,少数肿瘤有出血。CT、MR增强扫描肿瘤均呈不均匀强化,均有不同程度坏死,常见囊变,瘤内多见多房间隔样改变及网格状强化,肿瘤侵蚀临近骨质时,可见明显的相邻骨质破坏,1例可见骨膜反应。结论CT与MRI能较准确描述肿瘤内部结构、毗邻关系及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的临床特点和CT、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pPNET的临床表现和CT、MRI征象.7例行CT检查,11例行MRI检查.结果 17例pPNET男女比例相当,男8例,女9例,年龄4~74岁,中位年龄18岁;临床表现局部疼痛,位于浅表者触及包块,局部功能活动受限,少数肢体感觉障碍.发病部位分别位于鼻咽部1例、纵隔2例、肩胛区3例、腹部1例、肾脏1例、耻骨2例、髂骨1例、椎管内及股骨各3例.软组织pPNET的CT表现为边界不清的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伴坏死、囊变,无钙化,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骨pPNET的MRI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伴巨大软组织肿块.发生于椎管内的pPNET的MRI表现为与脊髓分界清晰的软组织肿块,通过椎间孔向外生长.肿块在T1WI上呈低或等信号改变,T2WI上呈等或高信号改变,脂肪抑制呈高信号.结论 外周型PNET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但其临床发病具有一定特点,根据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可提出诊断.CT和MRI检查在鉴别诊断、制定手术计划、评判肿瘤转移和复发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PNET)的CT、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pPNET的临床、CT、MRI及病理组织学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4例患儿中,肿瘤分别位于颈部(3例),胸部(4例),脊柱旁(3例),盆腔(2例)及四肢(2例);3例肿瘤均呈不均质囊实性密度或信号,11例为实性密度或信号。CT平扫密度低于肌肉组织,未见明显钙化,周围骨性组织多可见硬化或虫蚀样破坏,部分可见骨膜反应。MR T1WI肿块呈等低信号,T2WI、短恢复时间反转恢复法(STIR)呈不均质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中心囊变、坏死区未见明显强化。结论儿童pPNET缺乏典型的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但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CT和MRI有助于鉴别诊断、制定手术计划。  相似文献   

10.
病例资料患者,女,37岁,外伤后行头颅CT检查发现右侧额叶病变,为进一步检查收入我院,既往史无特殊.查体:神志清,查体合作,对答切题.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小儿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的MS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确诊的pPNET的MSCT表现。结果 8例巨大软组织肿块伴骨质破坏,其中3例表现为骨质放射状增生伴局部骨质破坏,其中2例位于胸壁,1例位于肩胛骨;5例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其中2例位于后纵隔、1例发生于副鼻窦、1例发生在腰椎和1例发生在骶椎。3例为未伴骨破坏的软组织肿块,其中2例发生于腹膜后,1例发生于皮下脂肪层内。除发生在皮下脂肪层内病灶较小者,其余病灶都较大,平均直径为8 cm。软组织肿块以压迫推移邻近组织的方式生长。瘤体内钙化少见。结论 pPNET的MSCT典型表现为巨大软组织肿块,伴或不伴骨质破坏,增强呈均匀或非均匀的团絮状强化,大血管穿行于瘤体内较少见。有一定的特点,需与其他恶性软组织肿瘤鉴别。MSCT能较好显示病变内部结构,血供状况以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有助于术前分期、手术方案的确定、有无远处转移和治疗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2.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及CT、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PNET)的临床特点和CT、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pPNET的临床表现和CT、MRI征象。结果原发于上肢pPNET1例,头面部2例,腹膜后2例,脊柱旁3例。初诊时2例有骨转移,1例颌下淋巴结肿大。病灶体积较大,呈浸润生长,推压邻近结构,并可凸入椎管。肿瘤密度/信号不均,CT为软组织密度,轻至中度强化;MR T1WI肿块与肌肉等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花环状或蜂窝状强化。1例有钙化,3例邻近骨质破坏,呈溶骨性破坏伴骨膜反应。结论pPNET是好发于青少年的少见恶性小圆形细胞肿瘤,预后差。CT、MRI征象无特异性,但对评价肿瘤的可切除性、治疗效果和制订治疗方案非常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影像学特点。资料与方法搜集5例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影像及临床、手术病理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5例中.胸椎2例,胸壁、股骨、胫骨各1例。1例胸壁病变表现为巨大软组织肿块,并推移周围组织。2例脊椎病变破坏椎管内外骨质及软组织。2例四肢长骨病变呈溶骨性骨质破坏,1例有软组织肿块。5例均未见病变内钙化及局部淋巴结肿大。MRI对显示病变组织成分及侵袭范围较X线和CT好。结论溶骨性骨破坏和巨大软组织肿块是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常见影像学表现,病灶内钙化和局部淋巴结肿大少见。MR/对显示病变组织成分及侵袭范围较好。本病最终诊断依靠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14.
外周性神经外胚层瘤的CT与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外周性神经外胚层瘤(pPNET)的CT与MRI表现并探讨其影像诊断特征.材料和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外周性神经外胚层瘤6例,均行MRI或CT检查.结果:3例位于下肢软组织,1例位于髂窝,2例位于脊柱.所有病灶边缘均不清晰,3例下肢软组织的pPNETCT显示不同程度的钙化,其中2例MRI显示相邻骨髓腔受侵,另1例髂窝肿块出现坏死;2例脊柱pPENT于MRI显示累及椎体附件并形成软组织肿块,MRI信号无特征表现,增强后有不同程度的强化表现.结论:外周性神经外胚层瘤的CT与MRI缺乏明确表现特征,结合发病年龄、软组织肿块的边界、内部结构、强化程度及相邻长骨的骨髓腔受累程度能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和累及骨的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PNETs)的临床病理与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7例中6例有X线检查、2例有CT检查、4例有MR检查,分析其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点。结果6例X线片上均呈溶骨性骨质破坏,其中2例病变区存在骨质硬化,5例合并软组织肿块,均未见骨膜反应。2例CT像上均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合并软组织肿块形成,软组织内未见钙化或骨化。MRI检查4例中有3例病变在T1WI呈中等信号,1例在T1WI呈低信号,4例在T2WI上均呈中、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呈中度不均匀强化。4例均合并软组织肿块,其中3例有囊变坏死区。结论影像学上骨内病变呈溶骨性破坏,可伴有病变区的骨质硬化而一般无骨膜反应,并伴有较大软组织肿块者应考虑到pPNETs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17.
椎旁原始神经外胚层瘤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椎旁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PNET)的CT及MR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道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PNET的临床、CT、MRI及组织学所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均见单侧椎旁肿块,累及椎管内硬膜外,肋骨骨质侵蚀,胸髓受压变形;CT显示肿块形态不规则、密度均匀;MRI示T1WI肿块信号均匀、略高于邻近骨骼肌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肿块明显均匀强化。术后MRI显示局部肿块复发和胸腔积液,CT发现肺部、纵隔多发转移结节。结论:pPNET为少见的起源于胸壁、椎旁的恶性肿瘤,其CT、MRI表现无特征性,但可明确肿瘤的范围、进行手术切除可能性评估及治疗后随访。CT易显示肋骨、椎体骨质破坏、肺部小转移灶,MRI则可显示胸壁受累、胸髓受压变形的程度和范围等。  相似文献   

18.
骶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X线平片、CT、MRI对骶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25例骶骨肿瘤的各种影像学表现。结果平片能显示较明显的病变,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CT能显示较早期的病变,并清楚显示病变的结构与邻近组织关系;MRI可以及时发现病变,并能反映病变的组织成分,以及骨质和软组织受累的范围。结论对骶骨肿瘤的诊断,X线平片、CT和MRI各有特点。三者应互相结合,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19.
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周围型肺癌动态变化,结合病理分析其影像特点。结果本组21例病例中,结节型16例,占76.1%;斑片型3例,占14.3%;空洞型2例,占9.6%。结论早期周围型肺癌典型征象少,动态观察对病变的确诊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