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杨少军 《砖瓦》2021,(1):168-169
随着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投入,在农村公路的建设过程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承载力强、耐久性优良、强度高、造价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农村公路路面建设中被充分发挥。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缺点,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准备,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以及提高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搅拌时间,所用材料,所处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的原因,并阐明了提高混凝土路面强度的预防措施,为发展高强高耐久性的混凝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鲁晋华 《山西建筑》2008,34(4):300-301
根据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易出现断板的情况,结合晋阳高速高填方路段采用水泥混凝土补强路面基层强度的处治方案,简要介绍了从设计、施工、养护三方面预防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几项措施,以防止路面断板的发生,从而确保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强度评价方法,对水泥混凝土板脱空和弯沉位置测定评价进行了研究,对水泥混凝土板底脱空检测及处治进行了讨论,提高了路面结构强度,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发展速度很快,目前,每年在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里程在2.5万公里以上,建设规模巨大。分析水泥对混凝土路面强度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混凝土路面的质量、保证路面的耐久性、减少水泥路面维修保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耐用性、稳定性和强度,在我国公路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水泥混凝土路面容易发生错台、沉陷、断板、开裂等破坏形式,严重影响路面的安全通行,甚至引发各种交通事故,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类型和原因,阐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白爱明 《山西建筑》2008,34(7):240-241
筒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缺点,从弯拉强度、面板的厚度、路面平整度、表面修整与防滑措施、冬雨季施工措施等方面,详细地阐述了确保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措施,从而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曹小金  曹旷  曹华 《江苏建筑》2020,(3):109-111
在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质量评价时,弯拉强度与劈裂强度是两项重要的控制指标。文章基于皖北某高速的建设实例,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这两项指标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得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与劈裂强度的换算关系式,并探讨了劈裂试件尺寸效应对工程检测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尚德惠 《山西建筑》2006,32(19):282-283
从基层强度、路面材料的选用、路面施工操作三方面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的原因,以避免可能造成混凝土板块破坏的因素,控制和降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损发生。  相似文献   

10.
胡峰 《江西建材》2009,(4):26-26
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路面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之一,已被广泛用于高等级公路及乡村公路建设,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车的舒适性、服务水平及使用寿命,而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是反映其质量的一项主要指标,下面就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的因素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1.
新型道面抢修混凝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破坏时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修复的迫切问题,采用瞬凝水泥和普通水泥按一定比例混合,掺加高效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进行快硬早强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和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配制的混凝土工作性能良好,施工方便,加水拌合后4 h抗折强度即可达到2.5 MPa以上,可以保证某新型战机安全起飞,能够满足机场道面抢修技术要求,28 d抗折强度达到5.5 MPa以上,满足道面长龄期要求。这种混凝土也可用于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抢修。  相似文献   

12.
喻乐华  李立玲  徐伟 《混凝土》2008,(4):115-117
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相关规范和资料,通过对赣东北二级公路乐江线弋阳区内某标段公路路面工程混凝土抗弯拉强度的数据分析,采用三参数(平均弯拉强度合格值、最小值和变异系数)评定该工程混凝土的质量,并进一步探讨混凝土质量随里程、左右幅空间位置和施工时间变化的状况以及提高质量的施工控制.  相似文献   

13.
The fast-track repair of deteriorated concrete pavement requires materials that can be placed, cured, and opened to the traffic in a short period. Type III cement and Calcium Sulfoaluminate (CSA) cement ar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fast-setting hydraulic cement (FSHC). In this study, the properties of Type III and CSA cement concrete, including compressive strength,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CTE) and shrinkage were evaluated. 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FSHC concrete increased rapidly at the early age. CSA cement concrete had higher early-age and long term strength. The shrinkage of CSA cement concret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ype III cement concrete. Both CSA and Type III cement concrete had similar CTE values. Based on the laboratory results, the CSA cement was selected as the partial-depth rapid repair material for a distressed continuously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The data collected during and after the repair show that the CSA cement concrete had good short-term and long-term performances and, therefore, was suitable for the rapid repair of concrete pavement.  相似文献   

14.
经试验研究得出,水灰比为机场道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首要考虑因素,并发现水灰比与混凝土抗折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骨料级配及其致密程度与道面混凝土抗折强度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通过骨料绝对体积对混凝土抗折强度影响的初步探究发现:当水泥浆体用量较佳时,在混凝土振捣密实的前提下,所选级配骨料的用量越大,混凝土抗折强度越高.  相似文献   

15.
唐寻 《山西建筑》2004,30(15):35-36
介绍了新建道路工程现场及旧道面长龄期混凝土强度应用非破损测强的方法步骤,指出非破损测强方法可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道面质量的检测中。  相似文献   

16.
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作为广泛应用的路面材料,在路面使用中各有优劣。而水泥一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兼具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特点的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主要是在沥青混合料中填充水泥浆而形成的,其力学强度和龄期有关。为了研究其力学强度随龄期的变化规律,本文通过对水泥一沥青混合料棱柱体进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来说明该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以及随龄期的变化规律,并与普通沥青混合料AC-16进行力学性能对比。  相似文献   

17.
刘涛 《江苏建材》2012,(3):38-39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水泥混凝土路面因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良好的耐久性、载重量大、强度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公路中。但裂缝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性能,给行车带来了安全隐患。简略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裂缝产生的措施,为今后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施工时及后期的养护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贾志民 《山西建筑》2009,35(23):244-245
结合桥面铺装的施工实践,从铰缝混凝土施工和桥面铺装混凝土施工两方面介绍了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以完善桥面铺装施工工艺,保证桥面混凝土铺装层具有设计强度、整体性及抗渗抗裂抗冲击性。  相似文献   

19.
贝克曼梁法检测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方法,也是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强度调查的主要方法,水泥混凝土路面有很多接缝,在长期行车作用及雨水渗入作用下,很容易造成板底脱空。本文根据贝克曼梁法检测的弯沉数据,在综合考虑路面板块承载能力、传荷能力的情况对板块提出了处理方案,并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