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思林  孙慧  马杰  陈黎 《临床荟萃》2009,24(6):490-493
目的分析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疗效,进一步探讨影响伊马替尼疗效的因素。方法6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给予口服伊马替尼治疗;其中慢性期(CP)51例,加速期(AP)5例,急变期(BP)7例。结果完全血液学缓解率(CHR):CP94.1%(48/51),AP40.0%(2/5),BP28.6%(2/7),累计82.5%(52/63);完全遗传学缓解率(CCR):CP60.8%(31/5]),AP20.0%(1/5),BP14.3%(1/7),累计52.4%(33/63);部分遗传学缓解率(MCR):CP82.4%(42/51),AP40.0%(2/5),BP28.6%(2/7),累计73.0%(46/63)。可评估分子效应的21例患者中,8例达完全分子效应(38.1%),4例发生主要分子效应(19.0%),累计57.1%(12/21)。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血细胞减少和骨髓抑制,可通过调整剂量或药物治疗控制。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如恶心、水肿等)发生率较高,但大多程度轻微且可耐受或自行消失。结论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较高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和遗传学缓解率及分子效应,不良反应轻微。常见血液学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及轻度水肿,大多程度轻微,患者能够耐受。个体化正规治疗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从2003年12月起对151例CML患者给予伊马替尼治疗,评估其疗效、不良反应、总生存(OS)和疾病进展情况,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可评估的患者142例,中位伊马替尼治疗时间21.5(6~78)个月.①慢性期患者累积获得的完全血液学缓解(CHR)、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和完全分子学缓解(CMoR)率分别为98.9%、82.6%、76.1%和29.3%,与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②慢性期患者1年、2年和3年OS率分别为100%、(97.3±1.9)%和(95.8±2.4)%;加速期患者分别为(84.7±8.2)%、(77.0±10.4)%和(69.3±11.9)%;急变期患者分别为(62.9±8.9)%、(41.9±9.2)%和(28.5±9.1)%,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慢性期患者1年、2年和3年疾病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98.9±1.1)%、(93.9±2.7)%和(93.9±2.7)%;加速期患者分别为(68.9±10.6)%、(61.3±11.9)%和(61.3±11.9)%;急变期患者分别为(36.4±8.8)%、(25.4±8.1)%和(10.1±8.2)%,三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1).③对92例慢性期患者进行分析,初发组获得MCyR和CCyR的比例显著高于干扰素治疗失败组(P值分别为0.015和0.010);伊马替尼治疗12个月获得的疗效与疾病进展显著相关,获得CCyR患者疾病进展比例低于获得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PCyR)和未获得MCyR患者(P=0.0099);根据Sokal评分,低危组患者获得MCyR和CCyR的比例显著高于中危和高危组患者(P值分别为0.0013和0.0024),且与疾病进展显著相关(P=0.0467).④伊马替尼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级,患者多可耐受.结论 伊马替尼治疗可以使CML慢性期患者获得较高的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对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疗效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接受尼罗替尼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35例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CML患者接受尼罗替尼治疗,400 mg,口服,每日2次,评估其疗效、不良反应、总体生存和疾病进展情况.结果 35例对伊马替尼耐药或小耐受的CML患者,中位尼罗替尼治疗时间1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尼罗替尼治疗相关的非血液学小良反应多为1~2级,主要为胆红素升高(76%)和皮疹(46%).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37%)、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贫血(均为26%).患者大多可耐受.进展期(包括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的3~4级血液学不良反廊发牛率明显高于慢性期.35例接受尼罗替尼治疗的患者中,CML慢性期患者获得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率为38.5%,明显高于进展期患者(22.2%).达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的中位时间为3个月.进展期患者发生疾病进展的比例明显高于慢性期.18个月预期总体生存率为(93.5±1.0)%.结论尼罗替尼为对伊马替尼耐药和不耐受的CML患者提供了一个有效并安全的治疗于段.尼罗替尼治疗慢性期CML更为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4.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疗效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GL)加速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30例成人CGL加速期患者口服伊马替尼 4 0 0mg/d或 6 0 0mg/d ,持续 7~ 9个月。 结果 治疗 7~ 9个月内 ,血液学完全缓解 14例 (4 6 .7% ) ,骨髓缓解 10例 (33.3% ) ,回到慢性期 4例 (13.3% ) ,总有效率为 93.3%。白血病浸润症状或体征消失迅速。 8例在获血液学效应后 30~ 172d复发 ,6例伊马替尼剂量增加为 80 0mg/d继续治疗后 ,4例无效 ,2例再次回到慢性期 ,另 2例未予加量即退出方案。伊马替尼治疗前骨髓或外周血中原始细胞≥ 0 .15、有髓外白细胞浸润并且Hb <10 0 g/L、伊马替尼治疗后未曾获得过血液学完全缓解者复发率显著增高。治疗 3个月时 ,获得完全遗传学缓解 4例(14 .3% ) ,大部分遗传学缓解 2例 (7.1% ) ,遗传学有效应率为 2 1.4 %。轻度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普遍 ,多可耐受、可控制或可自行消退。严重的白细胞和 (或 )血小板减少占半数以上。结论 伊马替尼治疗CGL加速期安全、有效 ,除血细胞减少外 ,不良反应多可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疗效和患者生存情况,并初步探讨影响伊马替尼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2002年5月至2006年5月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95例CML患者随访至2006年10月31日,分析患者的治疗转归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①慢性期组伊马替尼治疗后12个月95.5%患者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CHR);其中遗传学资料完整的52例患者中初治19例,复治33例,初治组治疗后6、12、18、24、30个月的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率分别为84.2%、84.2%、89.5%、89.5%和94.7%,复治组分别为36.4%、39.4%、39.4%、39.4%和3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组患者治疗后12、24、36、50个月预期生存率分别为(98.1±1.9)%、(87.8±7.1)%、(81.9±8.7)%和(81.9±8.7)%.②加速期组伊马替尼治疗后12个月70%患者获得CHR,10%获得MCyR;治疗后12、24和36个月预期生存率分别为(63.0±17.7)%、(15.8±14.3)%和(15.8±14.3)%.③急变期组伊马替尼治疗后6个月57.9%患者获得CHR;治疗后12、24个月预期生存率分别为(40.6±12.3)%和0.④对慢性期组进行COX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伊马替尼治疗前有无其他治疗是影响无进展生存和获得MCyR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结论 ①伊马替尼作为一线治疗药物用于CML慢性期,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明显优于作为替换治疗药物或用于加速、急变期治疗,因此伊马替尼应明确作为首选的一线治疗药物.②伊马替尼治疗加速期和急变期CML也能获得一定血液学、遗传学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117例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应用伊马替尼治疗的随访观察,总结其疗效。方法:117例慢性期CML患者,慢性早期95例,慢性晚期22例,伊马替尼中位治疗剂量为400(200~800)mg/d。初次服用患者分别于第3、6、12个月定期复查。以服药6个月时治疗反应分为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组、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PCyR)组和无细胞遗传学缓解(NCyR)组,Kaplan-Meier法分析比较无进展生存(PFS)。结果:117例CML患者CCyR率为82.1%,75.0%在6个月内获得CCyR,原发耐药率为10.3%,死亡率为4.3%。慢性早期患者比慢性晚期患者获得CCyR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208;而慢性晚期患者的原发耐药率显著增高,P=0.013。慢性早期和慢性晚期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3.2%和94.7%,P=0.939。以服药6个月时治疗反应分组,CCyR组、PCyR组及NCyR组5年PFS率分别为90.0%、41.9%和0,P=0.000。结论:伊马替尼治疗慢性期CML患者6个月内获得CCyR者PFS率明显高于未获得CCyR者,慢性早期患者疗效优于慢性晚期患者。  相似文献   

7.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应用伊马替尼(商品名格列卫)治疗37例Ph染色体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现将疗程在30d以上并随访资料完整的2 6例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2 6例白血病患者均符合FAB诊断标准,全部表现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其中CML慢性期(CP) 7例(诊断后病程平均3年) ,加速期(AP) 5例,急变期(BP) 1 4例,男性1 5例,女性1 1例,中位数年龄38(1 2~6 3)岁。CML BP的类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 1 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1例。急变前的中位病程1 9.5(7~1 1 2 )个月。应用伊马替尼治疗前曾隔日…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伊马替尼治疗Ph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引起的骨髓形态学变化 ,并探讨其与血液学、遗传学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117例Ph阳性CML患者 ,包括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慢性期 5 4例、加速期 4 1例、急髓变期 2 2例 ,日服伊马替尼 4 0 0或 6 0 0mg,持续 18个月以上。结果 治疗18个月内 ,各期患者骨髓增生程度显著降低、原始粒细胞 早幼粒细胞显著减少、骨髓无CML特征的比例显著增加 ,慢性期和加速期患者粒、红细胞比例显著降低、巨核细胞数量显著减少 (P值均 <0 0 5 )。获得血液学疗效者骨髓形态持续正常。治疗中发生骨髓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还是增生活跃以上与血液学和遗传学疗效密切相关 :慢性期患者其遗传学有效率分别为 5 8.8%和 86 .5 % (P =0 .0 35 ) ,加速期患者血液学完全缓解率分别为 2 6 .3%和 75 .0 % (P =0 .0 0 4 ) ,急变期患者生存期短于 6个月者比例分别为 77.8%和 16 .7% (P =0 .0 0 9)。在CML进展期 ,治疗 1个月时骨髓形态学无CML特征与有CML特征者相比 ,加速期患者 18个月疾病进展率显著降低 (分别为 2 5 .0 %和 75 .0 % ,P =0 .0 2 8)、总生存率显著升高 (分别为 75 .0 %和 11.8% ,P =0 .0 0 4 ) ;急变期患者获得血液学效应的比例显著增加 (分别为 10 0 .0 %和 4 0 .0 % ,P =0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我国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血浆谷浓度水平,以及伊马替尼血药浓度对临床个体化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全国6家综合性医院入组的416例CML患者进行伊马替尼治疗后血浆谷浓度检测,评价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与患者年龄、体重、体表面积的相关性以及与剂量、疗效的关系.结果 ①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与患者年龄、体重和体表面积均无明显相关性.②中位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为1271( 109 ~4329) μg/L.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与伊马替尼服用剂量有关,服用剂量<400 mg/d、400 mg/d和>400 mg/d组在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分别为(969±585)、(1341±595)和(1740±748)μg/L(P <0.01).③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与未获得CCyR患者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分别为(1337±571) μg/L和(1354±689) 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55).④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对部分患者治疗具有指导意义.结论 我国CML患者服用伊马替尼后血药浓度的个体差异大;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与其获得CCyR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增加伊马替尼剂量能提高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对于部分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用伊马替尼(IM)治疗期间的血浆谷浓度、骨髓细胞内浓度、骨髓细胞hOCT1和ABCB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与疗效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CML慢性期患者80例,男56例,女24例,中位年龄39.5 (6~76)岁.IM中位剂量为400( 200~800) mg/d,中位疗程24(3~90)个月.有28例患者在检测血药浓度的同时检测其骨髓细胞内IM浓度,36例用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骨髓细胞hOCT1及ABCB1基因mRNA的表达,IM浓度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检测范围为2~10 000 μg/L,采用免疫比浊法同时检测血清α1-酸性糖蛋白(AGP)水平.按疗效分为主要分子遗传学缓解(MMR)组、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组、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PCyR)组及耐药组.结果 80例患者IM血浆谷浓度为(1274.1±559.1)(109.0~3400.0)μg/L.其中59例(73.8%)患者IM剂量为400 mg/d,其血浆谷浓度为(1252.0±569.5)(109.0~3400.0)μg/L,包括37例(62.7%)浓度≥1000 μg/L,9例(15.3%)浓度≥800~1000 μg/L.MMR组IM血药谷浓度为(1533.9±634.1)μg/L,高于PCyR组[(812.8±480.3)μg/L]及耐药组[( 875.2±243.1)μg/L](P值均<0.05);CCyR组[(1288.4±498.2)μg/L]高于PCyR组(P=0.027);MMR组与CCy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6).CCyR组患者骨髓细胞内中位IM浓度[12.6(2.4~90.4)μg/L]高于耐药组[6.6(2.6~111.0)μg/L]和PCyR组[2.7(2.4~4.7)μg/L](P =0.013).CCyR组患者骨髓细胞hOCT1基因mRNA的中位相对表达水平[25.9(0.7~123.9)×10-5]高于耐药组[7.8(2.5~33.5)×10-5]和PCyR组[4.2(1.4~11.9)×10-5](P=0.036).耐药组患者骨髓细胞ABCB1基因mRNA相对中位表达水平[136.7(15.0-604.9)×10-5]高于CCyR组[129.1(12.9 ~783.3) ×10-5]和PCyR组[34.4(2.2~108.2)×10-5](P=0.013).IM血浆谷浓度与剂量及AG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6和0.346,P值分别为0.000和0.002);与身高、体重、体表面积无显著相关性(P值均>0.05).不同疗程之间IM谷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检测CML患者IM血浆谷浓度和骨髓细胞内谷浓度水平有助于判断疗效和指导治疗.同时检测血清AGP和骨髓细胞hOCT1和ABCB1基因mRNA表达水平有助于理解疗效与IM浓度之间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 0岁,2 0 0 1年12月在我院门诊检查:WBC170×10 9/L ,骨髓:粒系占0 .80 0 ,中幼粒细胞以后阶段占0 .76 5 ,Ph染色体阳性。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予羟基脲治疗。2 0 0 2年12月复诊,血常规:WBC 6×10 9/L ,原始细胞0 .0 1,Hb 12 9g/L ,BPC 113×10 9/L ,骨髓检查示:粒、红细胞比为2 .84∶1,粒系占0 .6 5 5 ,原始粒细胞占0 .2 15 ,诊断为CML急变期。给予伊马替尼(商品名格列卫)治疗,6 0 0mg/d。服药期间出现恶心、乏力、充血性皮疹、味觉异常及踝部轻度水肿。服用2 0d后,出现头痛、头晕、近期记忆减退、神志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伊马替尼和IFN-α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55例CML慢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 分为伊马替尼组和伊马替尼联合INF-αt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率(CCyR)、主要分子学反应率(MMR)和完全分子学反应率(CMR)以及总体生存(O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结果 在用药6个月时联合组的CCyR率高于伊马替尼组(60.6%对41.6%,P<0.05),从12个月时开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6个月和12个月时联合组的MMR+CMR率高于伊马替尼组(71.2%对34.8%,77.3%对52.8%,P<0.05),从24个月时开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Sokal积分进行风险分层后,低、中危患者的CCyR率在6个月时联合组均高于伊马替尼组(77.8%对52.6%,75.0%对46.7%,P<0.05),从12个月开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中危患者的MMR+CMR率在6和12个月时联合组均高于伊马替尼组(6个月:85.2%对36.8%,90.0%对36.7%,P<0.05;12个月:88.9%对57.9%,90.0%对56.7%,P<0.05),从24个月时开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高危患者之间差异一直无统计学意义.伊马替尼组和联合组在用药6、12、24和36个月时的OS率分别为100%、100%、96.8%、90.0%和100%、100%、97.9%、93.1%,PFS率分别为97.8%、95.5%、91.9%、85.5%和98.5%、95.5%、91.5%、86.2%,OS率(μ=0.427,P=0.514)、PFS率(μ=0.556,P=0.45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常见不良反应均有血细胞减少、水肿、体重增加、骨痛、皮疹和肌肉痉挛,联合组还有流感症状、肝功能损伤、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肢体感觉障碍等,联合组有Ⅲ、Ⅳ级血细胞减少发生率增加的趋势.结论 联合应用伊马替尼和IFN-α能够更快地获得细胞遗传学反应和分子学反应,尤其对于低、中危患者,而高危患者联合用药无明显意义.在用药36个月内,联合用药并未明显提高生存率,且有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Chen C  Wang W  Xu CG  Hou M  Wang LQ  Liu CF  Song Q  Ji CY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32(7):450-453
目的 观察甲磺酸伊马替尼(IM)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疗效,并分析血浆药物谷浓度水平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 观察101例CML患者接受IM治疗的疗效,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其中30例CML-慢性期(CP)患者IM血浆药物谷浓度.结果 ①89例CML-CP患者总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CHR)、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率(MCyR)、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CCyR)和BCR-ABL融合基因转阴率分别为96.6%、86.5%、77.5%和47.2%;12例CML进展期(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的CHR、MCyR、CCyR、BCR-ABL转阴率分别为58.3%、25.0%、25.0%、8.3%.②服用IM 1年时获得CCyR患者的平均血浆药物谷浓度[(1472±482)μg/L]明显高于未获得CCyR者[(1067±373)μg/L],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IM 1年时获得主要分子学缓解(MMR)患者的平均血浆药物谷浓度[(1624 ±468)μg/L]也明显高于未获得MMR的患者[(1137±404)μg/L,P<0.05].结论 IM明显提高CML患者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疗效.CML-CP期患者的疗效(1年时CCyR与MMR)与IM血浆药物谷浓度之间存在相关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matinib mesylate (IM) for Ph-positive or BCR-ABL positive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 to couple the trough plasma concentrations(Cmins) of IM with clinical responses and adverse events (AEs).Methods One hundred and one CML patients received IM therapy, and Cmins of IM were determmined in 30 patients.Results ①Cumulative complete hematological response( CHR) , major cytogenetic response ( MCyR ), complete cytogenetic response ( CCyR ) and negative BCR/ABL fusion gene rates were 96.6% , 86.5% ,77.5% and 47.2% , respectively, in CMLCP patients.In accelerated and blastic phases(AP and BC) patients, CHR, MCyR, CCyR and negative BCR-ABL fusion gene rates were 58.3% , 25.0% , 25.0% , 8.3%, respectively.②Mean Cmins of IM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CCyR at 1 year[( 1472 ±482) μg/L]group than in the non-CCyR at 1 years group[(1067 ±373)μg/L](P<0.05), and higher in the MMR at 1 year group than in the non-MMR at 1 years group[( 1624 ±468) μg/L as (1137 ±404) μg/L, P <0.05].Conclusion IM significantly improves cytogenetic and molecular response, envent-free survival, and overall survival for patients with Ph-positive CML.The Cmins of IM exert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clinical response (CCyR and MMR at 1 year).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国产伊马替尼对初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C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7例初诊且未接受其他任何抗CML治疗的CML-CP患者,给予口服国产伊马替尼治疗,400 mg/d,每日1次,观察评估治疗3、6、12个月的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反应及安全性.结果:治疗≥3个月和6个月均有56例患者...  相似文献   

15.
CT1基因P283L、R287G和M408V位点的多态性与CML患者伊马替尼继发耐药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确证达沙替尼在中国慢性髓性白血病(CML)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9例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CML患者接受达沙替尼治疗,其中慢性期59例、加速期25例、急变期35例.慢性期患者剂量为100 mg每日1次,加速期及急变期患者剂量为70 mg每日2次,评估患者血液学反应、遗传学反应、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OS)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疗程中位数分别为19.32、20.99及3.22个月.59例慢性期患者的完全血液学缓解(CHR)率为91.5%,获得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 30例(50.8%),其中25例(42.4%)为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达到MCyR的中位时间为12.1周;获得MCyR的慢性期患者无一例出现进展及死亡.25例加速期患者的CHR率、主要血液学缓解(MaHR)率分别为52.0%、84.0%,达到CHR、MaHR的中位时间为16.0、12.1周,获得MCyR 10例,其中9例为CCyR;加速期患者中位PFS期为25.7个月.35例急变期患者的CHR率、MaHR率分别为17.1%、31.4%,达到CHR、MaHR的中位时间均为12.1周;MaHR的中位持续时间为11.2个月;8例急变期患者获得MCyR,MCyR的中位持续时间为13.2个月;急变期患者的中位PFS、OS期分别为4.3、16.7个月.达沙替尼治疗相关的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常见,但通过剂量调整以及支持治疗可得到有效控制.慢性期患者发生3~4级中性粒细胞(ANC)、血小板减少比例分别为52.5%、61.0%,进展期患者发生率均在80%以上,仅1例进展期患者因为达沙替尼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而终止治疗.达沙替尼相关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包括1~2级胸腔积液、头痛、肺炎、腹泻,总体而言进展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慢性期患者.结论 达沙替尼治疗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各期CML患者可获得相对持久的血液学甚至细胞遗传学缓解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与干扰素联合化疗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疗效。方法:2004年6月-2009年7月新诊断的58例Ph染色体阳性CML慢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伊马替尼组和干扰素联合化疗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马替尼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完全分子学效应率、5年总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干扰素联合化疗组(P〈0.05)。结论:伊马替尼和干扰素联合化疗都可作为CML慢性期的有效治疗方法,应依据不同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8.
伊马替尼在目前被认为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初治的首选治疗药物,但只有少部分患者能获得完全分子学缓解(CMR)。近年来临床和基础研究发现,干扰素联合伊马替尼有可能提高CML疗效。本研究分析多项临床研究结果,以伊马替尼单药治疗的结果为对照,系统评价干扰素联合伊马替尼方案治疗CML的疗效及安全性。本研究在ClinicalTrial网站和Cochrane协作网检索联合治疗的临床试验,并通过PubMed、EM等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对比联合治疗与单药治疗的疗效及不良事件数据。结果表明,共有7项临床研究,相关1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病例总数697例。联合治疗组与单药组比较: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gR)6个月时为58%:42%(P=0.0001),12个月时74%:68%(P=0.004);主要分子学缓解(MMR)6个月时为58%:34%(P=0.0001),12个月时66%:47%(P〈0.0001);CMR6个月时为13%:2%(P=0.0002),12个月时14%:5%(P=0.0009)。联合治疗不良反应主要有皮疹、乏力、水肿、肌肉疼痛,较单药治疗更易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轻度贫血。结论:干扰素联合伊马替尼治疗CML疗效优于伊马替尼单药治疗,并且能更早获得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缓解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化疗与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3-12收治的4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干扰素联合化疗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应用伊马替尼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完全分子学效应率、总生存率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化疗与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均具有明显效果,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用,但是伊马替尼具有更为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目的旨在评价尼洛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23例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CML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每日口服尼洛替尼600-800 mg,对他们的疗效、总体生存和耐受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3例接受尼洛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全部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CHR),19例(82.6%)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13例(56.5%)获得完全分子学缓解(CMR),中位尼洛替尼治疗时间13.5(1-4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0(12-102)个月。尼洛替尼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大半为轻微的,而且可以逆转。结论:尼洛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的CML患者疗效佳,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