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针对当前高职项目化课程评价体系的具体实施进行研究与探讨.其主线是以项目化课程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多元评价体系的研究。在目前高职通用的项目化课程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经验,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新的职业能力内涵为目标构建多元化的项目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主要针对当前高职项目化课程评价体系的具体实施进行研究与探讨,其主线是以项目化课程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多元评价体系的研究。在目前高职通用的项目化课程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经验,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新的职业能力内涵为目标构建多元化的项目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孔美云 《福建电脑》2011,27(8):32+61-32,61
本文以JZME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指导思想下,探索了基于项目载体设计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校企合作,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以及考核设计的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职业教育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开发与设计,以工作过程分析为起点,选用适于教学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整合教学内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凸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教学做一体化"的特点。我院软件技术专业"UML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把握上述原则,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方法,按照由“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的步骤,将典型工作任务组成的职业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化处理,根据职业成长和认知递进规律进行重构,形成行动体系的学习领域课程。明确行业、企业、岗位、课程的需求,以需求为引领,将需求分解为确定课程内容的依据、以形成职业能力和素养为教学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中的片段(基本技能点)为载体、以信息技术和综合化评价为辅助手段,是课程改革的一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阐述如何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中构建以基本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案例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信息安全专业与本科院校信息安全专业的侧重点不同,高职院校是以能力培养为原则、就业为导向、构建完整知识体系为目标的.根据高职院校职业特色,构建适合高职院校的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这基础上,党在十八大上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为实现社会保障全民覆盖,并且明确对统筹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新举措和新要求.若要确切落实,用实际行动实施由中央委员会提出的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必须坚持公平正义统一原则和法治原则,快速有效地进行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 以法律为依据解决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政策问题.做好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必须将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两个体系作为建设的重点, 加快社会保障管理信息化建设使之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配套.  相似文献   

9.
1.课程体系创新指导思想针对IT产业特点,融合市场人才需求,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方向,面向新型教育理念,研究并实践高职教育规律,特别是计算机类专业教育的特点,摆脱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束缚。紧紧围绕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分析IT人才工作岗位(群)的专业技能需求,逆向推求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构成。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为目标,是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原则;以专业技术理论、技术运用和技术应用(创新)为主线的教学理念,构建新型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1)强调课程体系的建构原则是以理论知识构架,以运…  相似文献   

10.
面向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确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阐述如何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重构计算机类专业知识体系、培养创新思维;以科研训练为载体提升创新能力;以专业前沿为导向并以国际研修为依托拓展创新视野,培养能够提出并解决挑战性问题的计算机类专业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分析了校企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校企合作教育的基本原则;结合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对校企合作教育运行机制、教育模式进行探讨,提出建立"政府主导、校企参与、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三位一体新机制,形成以校地联合、产学研合作为平台,以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以项目实训为载体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
神华集团数字矿山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探讨了数字矿山的内涵及特征、神华集团建设数字矿山的意义及目标,得出结论:数字矿山以面向矿山业务为依托,以数据互联互通为原则,以信息的整合、利用为核心,以矿山生产过程自动化为基础,以统一的传输网络平台为框架,以统一的软件平台为手段,以绿色开采技术、装备技术、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标准体系为保障,其建设目标为"安全、绿色、智能、高效"。  相似文献   

13.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提出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素质的重要载体,构建以兴趣小组、学生科技社团为基础,以科技立项、创新实验室、IT文化节、参与教师科研、校园网服务为活动平台,以系列竞赛活动为展示平台,以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素质培养为核心目标的课外科技活动体系,并就相关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效果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本文按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在分析中职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基础上,打破学科体系、知识体系的框架,做颠覆性改革,形成不同的学习领域,以超市营销等9项产品或服务的营销为载体、为课程,每门课程里均反复训练4类15项中8—10项典型工作任务。文中拟制新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并对教法、学法,支持系统、教学工具等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5.
《软件工程师》2016,(9):1-4
渗透测试是一种在获得用户或甲方单位授权的情况下,对用户信息系统或目标系统实施漏洞攻击的方法。目前所有渗透测试的技术体系理论工作都处于不断完善和更新中。通过分析黑客攻击行为的完整流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Kali-Linux进行渗透测试的方法,以提高渗透测试效率和能力。本文总结了当前业内被接受程度较高的几大标准技术测试体系理论,通过使用Kali-Linux系统作为平台载体,说明一套完整的渗透测试的思路、流程、步骤和结果输出等为网络管理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以网络空间为载体的虚拟社会带来的安全挑战,我们应加快推进信息安全发展和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加速构建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文章详细论述了我国信息安全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信息安全发展形势,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信息安全"十二五"发展思路、目标和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7.
构筑企业级信息系统安全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跨地区公司为例,探讨企业级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构筑,所述的原则和做法可以实现在外部网-内部网-主机-用户体系上,形成多道防线,使企业计算机网络具有相当程度的安全性,从而达到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18.
杨黎丽 《网友世界》2014,(13):314-314
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采用项目教学法,将《机械基础》传统的知识体系进行整合,以"机械结构的测绘、分析与设计"为主线,设计项目,重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9.
高职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课程整合为手段等基本原则。本文从信息安全岗位群出发,分析专业职业目标、职业能力与学习领域之间的关系,提出我院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解决方案,并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尽量做到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层次不脱节。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电子认证服务业发展回顾及“十二五”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应对以网络空间为载体的虚拟社会带来的安全挑战,我们应加快推进电子认证服务业发展和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加速构建我国可信网络空间。本文详细论述了我国电子认证服务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电子认证服务业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电子认证服务业"十二五"发展思路、目标和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