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学生试卷每个题目的得分情况,使用蚁群算法对学生进行聚类,使得每个分类中的学生尽可能的相似,再对每个分类学生进行分析,能够更加客观地了解学生对课程知识点掌握的分布情况。由于采用了聚类而不是根据总成绩硬性的分类,使得试卷分析更加具有科学性,能够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分析传统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提出面向全过程的课程考核方法,指出这种考核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降低教师处理试卷的工作量,提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高校统考课程成绩对高校教学进行分析决策的重要价值,以计算机基础统考课程成绩为实例,建立一个基于高校统考课程成绩的数据仓库模型。该成绩数据仓库不仅综合分析学生的总得分,而且将试卷难度和题型得分也做深入分析,分析结果不仅能让教学管理者了解到学生成绩波动趋势,而且可以更详细地知道成绩波动的原因所在,从而能帮助教学管理者更加科学快速地做出有效的决策,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编译原理课程教学内容抽象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状况,分析课程教学各阶段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提出从分阶段突出重点教学、引入习题课加强学习效果、实验环节用不同测试用例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重视考试命题和试卷分析4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并保证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摘 要:在分析国内双语教学实施必要性的基础上,针对双语教学在高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教学方法、工程制图课程教材两个方面进行探讨。通过总结作者在工程制图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给出了课前印发课程提要以克服学生畏难情绪、构建互动式课堂环境引导学生踊跃发言、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设计三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建议,为学生营造出能够体现英语及制图课程应用价值的课堂氛围,以提高工程制图课程双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种试卷分析及数据挖掘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技术,根据学生的试卷成绩进行分析,得出面向试题本身的一般质量统计指标,进行正态分布判断并输出成绩分布图,同时可以根据分析结果给出试卷评语.还可以面向教师出题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教师是否有漏题,违纪提分的可能性,并可以对一个班级不同课程,不同班级同一课程进行比较.同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学生成绩进行修补,异常成绩发现,分类,聚类,关联规则挖掘等.文中详细论述了试卷分析中各项技术的意义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SPSS应用于教学过程中的组编试卷,并从多方面进行技术统计,采用二元相关性分析和偏相关分析,验证试卷测评的准确性,尽可能地客观反映试题质量和水平,从而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减轻负担。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重点,归纳、筛选出该课程的五种考试题型,对该课程的试题库组建与考试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总结探讨,提出并论述了标准试卷模板、四色原理和人工智能原理在试题库构建、试卷生成、自动判分等问题域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离散数学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离散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改革方法。首先讨论不同专业方向对离散数学教学的要求,提出按专业分别授课的方式;其次提出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细节教学,通过课堂"引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最后讨论实践环节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并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考核。  相似文献   

10.
依据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针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中运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采取MOOC+SPOC教学模式以及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同时增强对学习的过程评价,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中职学校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们技术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为学生们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当前在对工业机器人课程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注重利用这一教学模式,以此为学生明确课程重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对混合式教学进行概述,分析当前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现状,并提出具体的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王晓洁  王芸 《福建电脑》2010,26(3):182-183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核心基础课程,但是由于该课程逻辑性强、抽象性高,难实现,学生在学习时很难将抽象的算法与程序进行结合,因此实践教学环节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环节。本文针对数据结构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详细探讨了在整个数据结构实践过程中采取工程化方法的实现算法的教学方法以及内容组织的与安排,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软件》2017,(12):309-311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以往一张试卷定结果的考试方式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情况以及独立学院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对该门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将教学过程中大作业纳入考核体系,注重过程考核,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实践来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考核方式在教学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侧面反映出了教师的教学成效。但是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虽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使用试卷考核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够充分的体现考核的公正性和全面性。本文从考核与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分析,体现了多样化评价与考核方式的优势。并且以实际教学中的课程为实例,阐述了多样化教学的作用以及多样化教学中尝试采用的多种考核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考试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采取多元化、过程化的新型考试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考试在教学中的作用。分析了VB课程现有考试模式的弊端,讨论了VB课程综合化、过程化考试模式设计原则并给出了实施过程。实践表明,这种新型考试模式在VB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中采取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优势、课程的内容、具体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学,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大大增强,学生参与度很高,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质量,文章采取案例教学法设计了案例"身体质量指数BMI",通过设计案例、分析案例、总结归纳、拓展应用等四个过程对Python分支结构教学过程进行了具体分析.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分专业分层次教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拓守恒 《计算机时代》2010,(10):72-73,75
在分析了当前高等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之上,指出分专业分层次进行计算机教学的必要性,认为在高等院校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教学,构建分专业分层次的课程教学体系,可使学生获得将来工作所需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的实力和信心。  相似文献   

19.
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教学实际,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通过分析历年试卷,提出加强中间实践教学过程考核及以程序设计题为主的无纸化期末考核,并从试题库建设、系统设计思想、软件功能结构、运行效果等方面介绍无纸化考试平台。  相似文献   

20.
基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找出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出了对计算机网络课程从各个方面进行的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