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虫草制剂(百令胶囊)对初诊断Graves病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0例初诊断Graves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虫草制剂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用甲巯咪唑治疗,连续用药18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甲状腺功能差异不显著,治疗组甲状腺自身抗体(TRAb,TPOAb)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停药1年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虫草制剂(百令胶囊)联合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硒联合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GD)患者的疗效.方法 70例首次确诊Graves'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测定该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及6月后TT3、TT4、FT3、FT4及TSH水平.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后8周及治疗后6月,治疗组血清TT3、TT4、FT3、F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本研究显示硒联合甲巯咪唑能明显改善Graves'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3.
苟菲 《当代医学》2014,(29):119-120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Graves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2月~2010年1月收治的Graves病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将40例Graves病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n=20)。对照组采用丙硫氧嘧啶口服治疗,前2个疗程,口服丙硫氧嘧啶300mg/d,早晚各服1次,第3个疗程时,口服5~150mg/d。治疗组采用甲巯咪唑口服治疗,前2个疗程,口服甲巯咪唑30mg/d,早中晚各服用1次,第3个疗程时,口服2.5~5mg/d。观察2组患者疗效。结果 2组Graves病患者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症状控制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缓解例数为5例(25.00%),对照组为3例(15.00%),观察组患者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含量平均为(7.91±4.23),对照组为(8.23±4.62),2组在缓解率、甲状腺抗体下降方面的比较差无统计学意义,在肝功能恢复方面,对照组较观察组效果更佳。结论 Graves病患者采用甲巯咪唑治疗控制病症迅速,患者依从性高,不过在缓释率方面与丙硫氧嘧啶无明显差异,可以作为大多数情况下药物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海藻-昆布药对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初发Graves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42例要求接受口服药治疗的初发Graves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予海藻-昆布药对联合2/3常规剂量甲巯咪唑口服,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剂量甲巯咪唑口服,观察2组4周前后甲状腺功能(FT3、FT4、TSH)、Graves病特异性自身抗体(TRAb)、甲状腺大小(超声评价)、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流式检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剔除因不良反应停药改变方案后的总有效率均为100%。甲状腺功能、中医证候积分、TRAb有显著性降低(P<0.05);试验组甲状腺功能达标情况、中医证候积分、TRAb下降程度、甲状腺缩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CD4+ CD25+ Treg、PD-1+ Treg、PD-L1+ Treg、PD-1+ /PD-L1+ Treg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海藻-昆布药对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初发Graves病能够快速的改善甲状腺功能,改善症状,调节免疫平衡。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3):36-38+42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硒联合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GD)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2月~2019年9月期间内分泌科门诊治疗的121例Graves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观察组63例,对照组给予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给予甲巯咪唑联合硒酵母治疗,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FT3、FT4、TSH、TPOAb、TgAb、肝功能、白细胞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T3、FT4、TSH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RAb、TPOAb、TgAb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白细胞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量元素硒联合甲巯咪唑与单用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GD)比较,能更快地恢复甲状腺功能,有效地降低TRAb、TPOAb、TgAb水平,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同时对肝功能、白细胞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Graves病(GD)前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变化及IR程度与GD患者对抗甲状腺药物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初发GD患者48例为观察对象,据IR抵抗程度由高到低分为治疗组A、治疗组B各24名;选择同期健康查体者24名为对照组C。治疗组应用ATD丙基硫氧嘧啶每日300—450mg,分三次口服,共8周。治疗组A与治疗组B用药剂量无差异,分别于治疗前后化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INS);计算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NS×FPG/22.5)。结果治疗组A治疗后FT3、FT4较前明显下降(P〈0.01),但仍然高于正常参考值;治疗组B治疗后FT3、FT4均下降(P〈0.01)至正常参考值范围。治疗后FT4在A、B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B两组IR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AIR明显高于治疗组B和对照组C(P〈0.01),治疗组B和对照组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患者IR随着血中甲状腺激素下降而减轻,血中甲状腺激素降至正常参考值后,IR恢复于正常对照组水平。GD患者IR越严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控制病情、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至正常参考值的时间将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Graves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甲状腺机能亢进症Graves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A组患者采用丙硫氧嘧啶口服治疗,B组患者则给予甲巯咪唑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B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显著优于A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Graves病可有效改善机体甲状腺激素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瘿瘤合剂联合甲巯咪唑干预对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disease,GD)的自身抗体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方法】将92例G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各失访6例,最终完成试验者各40例。治疗组给予瘿瘤合剂加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给予甲巯咪唑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1)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比较:经过12周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均明显下降,促甲状腺激素(TSH)均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在改善TGAb、TRAb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症状和体征比较:与治疗前比较,2组不同时间点中医证候总积分显著下降(P0.001),且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3)临床总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瘿瘤合剂联合甲巯咪唑治疗GD,可有效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其疗效优于单用甲巯咪唑。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ody,TRAb)与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thyroid-stimulating immunoglobulin,TSI)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比较TRAb和TSI对甲巯咪唑治疗反应的临床预测能力。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患者2 145例。使用Pearson分析方法对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TRAb、TSI进行相关性分析。从2 145名患者中选取50名接受甲巯咪唑治疗的GD患者并进行随访。收集患者基线资料,甲巯咪唑治疗期间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及甲巯咪唑剂量变化(Δ甲巯咪唑)等。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甲巯咪唑治疗快速反应性相关的预测因子。结果: GD患者的TRAb与TSI水平极强相关(P<0.001)。甲巯咪唑≥10 mg/d治疗的GD患者中FT4、TRAb、Δ甲巯咪唑与治疗反应显著相关(均P<0.05),TSI无统计学意义;甲巯咪唑<10 mg/d治疗的GD患者中各指标均与治疗反应无关(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显示FT4水平是GD患者对甲巯咪唑治疗快速反应的最佳预测因子。结论: GD患者的TRAb水平与TSI水平密切相关。与TRAb相比,TSI对甲巯咪唑的治疗反应性可能更弱。  相似文献   

10.
邓晶荣  郝坡  孟凡萍 《重庆医学》2018,(3):359-361,364
目的 通过检测初发Graves病(GD)患者及甲巯咪唑(MMI)治疗前后血清锌-α2-糖蛋白(ZAG)水平的变化,探讨ZAG在GD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健康人群、初诊GD患者及MMI治疗12周后ZAG浓度,利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相关自身抗体水平,采用酶法检测血脂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初发GD患者血清ZAG与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相关自身抗体及血脂水平等的关系.结果 初发GD患者血清ZAG、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髓过氧化物酶抗体(TPO)和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显著高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群,而促甲状腺激素(TSH)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初发GD经过MMI治疗12周后,血清ZAG、FT3、FT4、TT3、TT4、TRAb均明显降低;而TSH水平显著升高(P<0.05).相关性研究显示:GD患者空腹血清ZAG水平与FT3、FT4、TT3及TT4呈正相关(P<0.05);而与TSH、TG、TC、FFA呈负相关(P<0.05).以GD患者空腹血清ZAG浓度为应变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TSH、TG及TC分别是血浆ZAG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血清ZAG水平与G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可能在GD患者血脂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联合舒肝颗粒治疗Graves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Graves病人随机分为甲巯咪唑联合舒肝颗粒治疗组(70例)及甲巯咪唑治疗组(68例),观察两组患者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TRAB、TPO变化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甲巯咪唑治疗组和甲巯咪唑联合舒肝颗粒治疗组在控制症状时间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甲巯咪唑联合舒肝颗粒治疗组治疗后TRAB、TPO转阴率高于甲巯咪唑治疗组(P〈0.01);而且甲巯咪唑联合舒肝颗粒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或缺乏、肝功能受损等副反应率低于甲巯咪唑治疗组(P〈0.01)。结论甲巯咪唑联合舒肝颗粒治疗较甲巯咪唑单一用药疗效肯定.副作用少.TRAB、TPO转阴率明佩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泼尼松联合甲巯咪唑与单纯口服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的疗效。方法:收集74例Graves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应用泼尼松联合甲巯咪唑口服,而对照组单纯口服甲巯咪唑治疗,观察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甲状腺素水平变化、相关免疫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1.89%,明显优于对照组70.27%(P0.05);治疗后2组患者FT3、FT4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促甲状腺激素较治疗前升高,IgG、IgM水平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P0.01);而观察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13.51%及10.81%,低于对照组的37.84%及32.43%(P0.05)。结论:泼尼松联合口服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明显优于单纯口服甲巯咪唑,显著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免疫指标,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s,ATD)停药时间对Graves病患者甲状腺24小时摄131I率(24-h RAIU)及131I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266例Graves病患者分为3组,未服药组60例,他巴唑组(MMI)137例,丙基硫氧嘧啶组(PTU组)69例。用药组按131I治疗前停药时间分为3-7d组、8-14d组、15-30d组。所有患者131I治疗前进行甲状腺RAIU及FT3、FT4的测定,131I治疗后随访6-24个月。结果 MMI组和PTU组各停药时间段24-h RAIU与未服药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FT3及FT4值均低于未服药组(P〈0.001)。MMI各停药时间组及停用PTU 8-30d者131I疗一次治愈率与未服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停用PTU 3-7d组其治愈率明显低于未服药组(P〈0.05)。结论131I治疗前停用ATD至少3-7d甲状腺24-h RAIU已明显升高,FT3及FT4水平仍然较低,是适合131I治疗的最佳停药时间。131I疗前应用PTU会降低131I治疗疗效,MMI对131I疗效果影响不大。建议对131I疗前服用PTU的Graves病患者停药时间较短时应考虑增加131I的治疗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同时补充硒酵母胶囊,对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D)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及缓解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初发GD患者64例,随机分为:赛治加硒组,每天服用硒酵母胶囊200μg加甲巯咪唑;赛治组,仅服用甲巯咪唑。治疗前后检测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1(GPx-1)活力水平。结果:治疗12个月后赛治加硒组的FT3、FT4、TPOAb及TRA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促甲状腺素水平和GPx-1酶活力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且TPOAb、GPx-1酶活力水平与赛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赛治加硒组抗甲药物治疗12个月后的缓解率为90.63%,优于赛治组的68.75%(P<0.01)。结论:硒制剂能降低TPOAb、TRAb的水平,增加GPx-1酶活力水平,缓解自身免疫及抗氧化损伤,从而提高GD患者抗甲药物治疗的缓解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泼尼松联合甲巯咪唑与单纯口服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的疗效.方法:收集74例Graves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应用泼尼松联合甲巯咪唑口服,而对照组单纯口服甲巯咪唑治疗,观察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甲状腺素水平变化、相关免疫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1.89%,明显优于对照组70.27%(P<0.05);治疗后2组患者FT3、FT4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促甲状腺激素较治疗前升高,IgG、IgM水平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P<0.01);而观察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13.51%及10.81%,低于对照组的37.84%及32.43%(P<0.05).结论:泼尼松联合口服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明显优于单纯口服甲巯咪唑,显著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免疫指标,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治疗前后其雌激素水平变化。方法56例病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15mg/d,一次口服)和常规剂量组(30mg/d,分3次服),每组各28例。观察治疗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检测用药前及用药后3个月白血病计数、转氨酶(ALT、AST)水平、甲状腺激素(FT3、FT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及雌激素(E,)水平,18—24月停药,随访2年复发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FT3、FT4、TSH及E,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性减低(P〈0.05),低剂量组副反应发生率较常规剂量组显著性减低(P〈0.05),两组随访复发率无差异fP〉0.05)。结论低剂量给药可以达到治疗Graves病的同时减低副反应发生率,雌激素与Graves病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及分析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人促甲状腺激素(h-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诊治的242例Graves病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的242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的血清FT3、FT4、h-TSH、TPOAb、TGAb、TRAb水平进行比较,并比较观察组患者中不同严重程度及是否伴有突眼者的上述指标检测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血清FT3、FT4、TPOAb、TGAb及TRA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h-TSH则低于对照组,不同严重程度及是否伴有突眼者的检测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3、FT4、h-TSH、TPOAb、TGAb、TRAb在Graves病中的检测价值较高,且受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存在突眼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Graves病患者治疗中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hyrotrophin receptor antibody,TRAb)和促甲状腺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的变化,探讨TRAb对TSH水平是否有抑制作用。方法91例Graves病患者服用丙硫嘧啶(Propylthiouracil,PTU)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至少2个月以上,其中44例TSH水平仍较低,47例TSH水平正常,比较两组之间的TRAb水平变化。结果两组间FT3、FT4水平无差异,低TSH组与TSH正常组相比较,TRAb水平明显升高(P〈0.0),且TRAb水平与TSH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74,P〈0.001)。结论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的Graves病部分患者的低TSH水平可能是由于高TRAb水平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柴芍二至散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影响,探讨其治疗Graves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肝虚痰结型Graves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甲巯咪唑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柴芍二至散,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lam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血清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ody,TRAb)、GSH-px、MD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中FT3、FT4、TRAb水平显著降低(P<0.05),TSH水平显著升高(P<0.05);两组血清GSH-px、MDA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柴芍二至散治疗Graves病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改善GSH-px、MDA的表达,调节机体抗氧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自身抗体水平和甲状腺体积大小对Graves病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停药复发的作用.方法 53例Graves病患者经抗甲状腺药物正规治疗2-4年后停药,随访12-24个月,对停药后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年龄、性别及停药时的TsAb活性、甲状腺体积、甲状腺功能指标进行分析比较.TsAb是应用细胞培养生物分析法来进行测定其活性.结果 53例患者随访期间有9例(17.0%)复发,治疗停药时甲状腺体积正常、I度肿大、II度肿大复发比率分别为6.25%、13.0%、42.9%.结论 Graves病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终止时TsAb水平和甲状腺大小是Graves病停药的有效参考指标,且有一定的复发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