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 PCR)两种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方法的重复性、准确性。方法:采用终点法与实时荧光分析法分别定量检测2 4份阳性标本,其中6份为经10倍稀释的阳性标本,连续3d测定,另18份为弱阳性临床标本,9份阴性标本,共33份。两种方法对同一扩增管中反应体系的荧光值进行测定,终点法只检测扩增管扩增前后的荧光值,实时荧光分析法则检测扩增管每一次循环的荧光值,然后分别由相应的软件自动计算结果,再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终点法的批内变异系数较实时荧光分析法稍大,在中、低浓度区两种方法测定值基本在同一指数水平,在高浓度区前者低于后者2个对数倍,在较低浓度区则不及后者敏感。结论:实时荧光分析法较终点法敏感、结果的重复性更好,检测范围宽,更能反映体内病原体的真实浓度  相似文献   

2.
PCR法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V 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 了解HBV感染体内病毒复制情况。②方法 用PCR法检测HBV—DNA。③结果 共发现7种感染标志物组合模式,选用其中6种进行PCR扩增检测分析,以临床上的乙肝“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组HBV—DNA阳性率最高为100%;其次为“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组HBV—DNA阳性率为30%。④结论 “大三阳”组人群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性强,具有高度传染性;在抗-HBe阳性携带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具有传染性;单纯抗-HBc阳性中也存在一定的传染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定量PCR检测技术不仅用于科研领域 ,也成为临床检验重要的检测手段。现将 16 9例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 )患者的血清HBVDNAPCR定量检测结果 ,结合临床资料 ,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检测对象  2 0 0 0年 10月至2 0 0 1年 2月 ,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各型乙肝患者共 16 9例 ,其中男 118例 ,女5 1例 ,平均年龄 37.3岁。按 2 0 0 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治疗方案的诊断标准分型 ,急性肝炎 14例 ,慢性肝炎轻度47例 ,慢性肝炎中度 6 4例 ,慢性肝炎重度 16例 ,重型肝炎 8例 ,肝硬化 2 0例。1.2 检测方法  16 9例乙肝患者均作H…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乙肝病毒DNA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微孔板杂交法,使PCR结果判定更加客观.方法我们使用煮沸裂解法提取模板DNA,将PCR引物5'端标记生物素,用PCR产物与包被有亲和素的微孔板结合,并与含荧光素特异探针杂交,酶标记抗荧光素抗体与之结合进行显色反应,通过测定其吸光度来判断结果.结果所建立的PCR-微孔板杂交法的阳性检出率(68/160)比PCR-电泳法(60/160)高,检测时间约是Kdler法的1/10.结论该法较敏感、特异和客现地检测临床标本中的乙型肝炎病毒DNA.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的检出情况及与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273例患者血清中HBV DNA含量,同时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标志物。结果:273例患者血清中,BHV DNA的阳性率与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不同组合之间有差异,HBsAg /HBeAg HBcAb 和HBsAg /HBeAg 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组,分别达97.52%(118/121)和100%(9/9);HBsAg /HBeAb /HBcAb 组的阳性率为61.33%(46/75);HBsAg /HBcAb 组的阳性率为66.67%(20/30);其它组也有HBV DNA检出,其中HBsAb 组的阳性率达15.38%(2/13)。结论: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标志物来判断肝脏中HBV是否复制及有无传染性是浼铁,容易造成漏诊,应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才能更准确地反映体内HBV复制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35例乙型肝炎免疫指标全阴性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肝活检标本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结果:血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肝活检标本中乙型肝炎病毒DNA的阳性率分别为34.29%、60.00%、68.57%。提示:乙型肝炎病毒DNA在乙型肝炎免疫指标全阴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体内仍有相当高的分布;乙型肝炎病毒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有高致病性。  相似文献   

8.
9.
本文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斑点杂交法(Dot blot)以及酶联免疫法(ELISA法)对55例疑有乙型肝炎的病人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在乙型肝炎病原基因(HBVDNA)检测上,PCR法的敏感性显著高于Dofblot法(X^2=4.251 P〈0.05)。乙型肝炎病原基因诊断可以直接检测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存在情况,并能检出低水平的病毒复制。从而弥补了ELISA不能完全反映HBV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IQ—PCR)检测HBV—DNA与乙型肝炎病毒五项血清标志物(HBV—M)的关系。方法采用FO—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637例患者血清中的HBV—DNA拷贝数和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结果HBV—DNA在“大三阳”组(HBsAg+HBeAg+抗HBc+和HBsAg+HBeAg+)和“小三阳”组(HBsAg+抗HBe+抗HBc+和HBsAg+抗LHBc+)可检出,在“单纯抗体阳性”组(抗HBs+抗HBe+抗HBc+、抗HBs+抗HBc+、抗HBs+抗HBe+、抗HBs+、抗HBe+抗HBc+及抗HBc+)未捡出。“大三阳”组患者血清中HBV—DNA检出率为92.13%。且82.68%的患者HBV—DNA拷贝数在105copies/ml以上;“小三阳”组患者血清中HBV—DNA检出率为44.39%,HBV—DNA拷贝数分布范围广。结论HBeAg的存在可间接反映HBV在体内的复制状态,而HBV—DNA的检测更客观地反映了HBV复制的程度和传染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唐山地区人群血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七项与HBV DNA定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2008年1月唐山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门诊和住院的乙型肝炎患者758例,对758例血清标本同时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HBVm)七项测定和HBV DNA实时荧光定量测定(FQ-PCR),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6例HBVm七项(1,3)阳性的标本中,检测出HBV DNA阳性6例,检出率为100%,载量均数为1.63×108拷贝/mL;在162例HBVm七项(1,3,5,7)阳性的标本中,检测出HBV DNA阳性144例,检出率为88.89%,载量均数为3.10×107拷贝/mL;在91例HBVm七项(1,3,5)阳性的标本中,检测出HBV DNA阳性85例,检出率为93.41%,载量均数为7.61×107拷贝/mL;在6例HBVm七项(1,3,7)阳性的标本中,检测出HBV DNA阳性7例,检出率为100%,平均载量为7.96×107拷贝/mL;在8例HBVm七项(2,4,5)阳性的标本中,检测出HBV DNA阳性1例,检出率为12.5%;在6例HBVm七项全阴性的标本中,仍有1例HBV DNA阳性;在10例HBVm七项(2)阳性的标本中,还检出了HBV DNA阳性2例。结论在HBV多种血清学标志物类型中,以HBVm七项(1,3)阳性的HBV复制水平最高;在HBVm七项(4,5)和HBVm七项(5)阳性的血清中仍然存在HBV DNA阳性标本,复制水平中等;而HBVm七项全阴性和HBVm七项(2)阳性的血清并不能排除HBV感染。  相似文献   

12.
PCR 法检测 HBV DNA 及其与乙肝病毒标志物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DNA(HBVDNA)的检出情况,探讨其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25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同时用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五项标志物,即HBsAg、抗 HBs、抗 HBc、HBeAg、抗 HBe。结果:HBVDNA的检出率在肝炎患者各临床类型之间无明显差异,而在乙肝病毒五项标志物不同组合存在状态之间有差异,以伴有HBeAg(+)的组合形式即HBsAg(+),抗 HBc(+),HBeAg(+)者、HBVDNA检出率最高(9434%),乙肝病毒五项标志物中出现抗体及其五项全阴者仍有HBVDNA检出。结论:HBeAg确是HBV活动性复制的重要标志,但仅靠乙肝病毒五项标志物的检测来判定HBV的复制是不够准确的,同时用PCR法检测HBVDNA能更准确反映体内HBV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3.
实时荧光PCR法分析浙江省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浙江省各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状况.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240例HBVDNA病毒含量>105拷贝/毫升的浙江籍(杭州、湖州、金华、绍兴、台州、宁波各40例)HBV感染者的基因型.结果 240例HBV感染者中基因B型82例占34.17%,基因C型140例占58.33%,基因B,C混合型15例占6.25%,基因D型3例占1.25%,未捡出基因型A、E、F.结论 浙江地区HBV基因以B、C型为主,B、C混合型次之,D型基因偶见.各地区间基因型分布未见差异.  相似文献   

14.
常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HBV DNA定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常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探讨定量检测HBVDNA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基于膜显色结果判读的DNA芯片检测该地区147例不同HBV感染者HBV基因型,荧光定量PCR(FQ-PCR)法定量测定HBV DNA。结果B型63例(42.86%),C型80例(54.42%),B、C混合型1例(0.68%)、B、D混合型3例(2.04%)。69例慢性乙型肝炎中B型33例、C型34例,63例肝癌患者检出B型15例、C型46例,两组C基因型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患者组B、C型HBV DNA含量(分别为3.58±2.23log10copies/ml和4.82±1.98log10copies/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HBV DNA含量(分别为5.92±2.38log10copies/ml和6.13±1.49log10copies/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州地区HBV DNA基因型主要为B型和C型,肝癌患者中C基因型较多,降低病毒载量对治疗可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20例肝细胞癌患者肝组织HBVDNA和HCVRNA。检测发现80%的HCC癌组织中可检出HBV-DNA的存在,25%的病例可以查到HCV-RNA;所有HBV和HCV阳性病例均为原发性肝细胞癌,而继发性肝细胞病例未能检出二种病毒核酸序列。本研究揭示我国引起HCC发生的肝炎病毒以HBV为主,HCV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实验比较,选用优化方案,建立了适合基层临床实验室简便稳定的检测HBVDNAPCR方法。在DNA模板的制备中采用合适的螯合剂除去样品中干扰扩增的物质、保护模板免受高温降解,从而提高模板扩增量;采用含有Taq酶的mastermix使该法操作简化,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确立最适反应条件解决PCR实验中一些常见问题。并将自制试剂盒作了临床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产妇的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后婴儿血清HBV标志物(HBVM)的阳性率,为指导母乳喂养提供证据.方法:用ELISA法检测孕妇和婴儿血清中的HBVM,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BV携带产妇血清和初乳中HBV-DNA含量,并分析婴儿血清HBVM与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关系.结果:67例HBsAg抗原阳性(大、小三阳),产妇中,HBV血清‘大三阳'的产妇血液、初乳中HBV-DNA阳性率较高.母亲血清HBVM为‘大三阳'者分别占人工喂养组和母乳喂养组的41%和1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婴儿在12~18个月时作血清HBVM检测,人工喂养组和母乳喂养组婴儿血清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4%和87%,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只要对HBV携带产妇在孕期进行预防干预及对所产婴儿进行被动和主动免疫防范措施,HBV携带产妇的母乳喂养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HBV-DNA载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BV-DNA载量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其与HBV-M、拉米夫定治疗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280例乙肝患者HBV-M和HBV-DNA载量进行检测;同时动态检测32例乙肝患者48周拉米夫定治疗期间血清HBV-M和HBV-DNA载量变化。结果:HBeAg(+)组患者血清HBV-DNA载量显著高于HBeAg(-)组(P<0.01);不同临床类型急性肝炎组HBV-DNA载量与其它组比较(P<0.05);其它各组HBV-DNA载量之间比较(P>0.05);拉米夫定治疗12周、24周、48周后HBV-DNA载量迅速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01);HBV-DNA载量下降明显较HBeAg血清学转换发生早。结论:HBeAg是反映HBV-DNA复制的重要指标;HBV-DNA载量测定是反映HBV复制和判断药物疗效的最直接、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与HBV血清免疫学标志物(HBVM)的相互关系。方法:801例血清标本采用ELISA方法对其免疫学标志物进行检测,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血清HBV DNA。结果:HBV DNA的总检出率为67.0%,在模式HBsAg( ),HBeAg( ),HBcAb( )中,HBV DNA的含量明显高于HBsAg( ),HBeAb( ),HBcAb( )及HBsAg( ),HBcAb( )模式。在HBsAg(-)模式中HBV DNA亦有检出。结论:HBVM能提供乙肝感染的间接证据,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准确灵敏,能真实反映HBV感染、复制及病程变化,在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HBV—DNA特异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法,用10份正常血清、10份HBV高滴度(10^6 IU/mL)血清和梯度稀释的HBV克隆质粒标准品,验证两种检测方法的重复性、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将结果进行配对检验。结果10份正常血清标本均无假阳性HBV—DNA检测结果,特异性极好;10份HBV高滴度血清中检出1份YMDD变异,灵敏度均可达到10^3 IU/mL,重复性和灵敏度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0.702,P〉0.05)。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高,可用于HBV的临床检测和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