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测定MAH-g-PP(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乳液在N2氛下的的热重曲线,确定乳液成膜温度的大致范围。研究了乳液固含量,成膜温度和时间对乳液膜性能的影响。并用PU(聚氨酯)乳液来改善MAH-g-PP乳液的成膜性,研究了共混乳液中PU乳液与MAH-g-PP乳液质量比对乳液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AH-g-PP乳液在固含量为10%、成膜温度为185℃、成膜时间为40 min时乳液膜的综合性能较好。在共混乳液中,当MAH-g-PP乳液与PU乳液的质量比为9∶1时,乳液的成膜性得到提高,且乳液膜的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
叔碳改性氟碳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叔碳酸酯、含氟丙烯酸酯、丙烯酸(酯)等为共聚单体,制备微交联叔碳改性氟碳共聚乳液。研究了叔碳酸酯、含氟丙烯酸酯、交联剂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并对制备的乳液及涂料进行了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EDS)等表征。结果表明:叔碳与氟碳的协同效应促进了氟原子的表面迁移,在改善成膜性的同时有效提高了乳胶膜的接触角和耐水性。利用此乳液制备的涂料成膜性和二次涂刷性好,最低成膜温度低。漆膜具有较强的附着力,其耐水性、耐碱性、耐沾污性、疏水疏油性优良。  相似文献   

3.
刘凡  赵科 《粘接》2013,(2):45-48
测定iPPW乳液在N气氛下的热重曲线,确定乳液成膜温度的大致范围。研究了乳液固含量、成2膜温度和时间对乳液膜性能的影响。并用PU(聚氨酯)乳液来改善iPPW乳液的成膜性,研究了共混乳液中当PU与iPPW质量比分别为10∶0,9∶1,8∶2,7∶3,6∶4,5∶5,4∶6,3∶7时对液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PPW乳液在固含量为10%成膜温度为175℃,成膜时间为40min时乳液膜的综合性能较好。在共混乳液中,当iPPW与PU的质量比为9∶1时,乳液的成膜性得到提高,且乳液膜的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4.
成膜温度对自交联含氟乳液成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含氟乳液,借助AFM、XPS对所制备的自交联含氟乳液成膜进行表征、分析,利用Goh模型求算出聚合物链段相互扩散系数,考察成膜温度对自交联含氟乳液成膜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膜温度升高,有利于提高乳胶膜的交联密度和聚合物链段的扩散速度;而涂膜表面氟原子的含量在成膜温度小于50℃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50℃以上时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成膜温度并非越高越好.自交联含氟乳液成膜过程中,三维网状结构的形成、氟化组分迁移和聚合物链段相互扩散会出现相互影响和彼此的竞争.  相似文献   

5.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成核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六氟丁酯(HF)为成壳单体的核壳型微乳液。通过TEM、SEM、FT-IR对乳液及乳液固化膜性能进行了表征;对乳液的稳定性做了测试,用接触角法对乳液固化膜表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含氟单体质量分数为19.34%时,核壳型结构粒子呈球形分布,乳液稳定性良好,成膜性较好,乳液固化膜的表面能为24.26 mJ/m2,与之相对应的无氟乳液固化膜的表面能为52.73 mJ/m2。根据本研究得出的原料、配方及工艺方法制备的乳液及其膜有较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成膜助剂在多层核/壳丙烯酸酯乳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一种具有三层核/壳结构的聚丙烯酸酯系水性木器涂料专用乳液为成膜物质,在制漆过程中应用不同种类的成膜助剂.研究了成膜助剂对乳液的最低成膜温度(MFT)、体系黏度,以及漆膜耐水性等的作用规律,得到了适用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高性能水性木器涂料.  相似文献   

7.
任建华  万平玉  任孝修 《涂料工业》2006,36(10):8-11,15
研究了核壳纯丙乳液聚合中乳液结构对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最低成膜温度的影响,以及单体种类、核壳比、核壳设计Tg对乳液性能的影响,还通过TEM、AFM研究了乳液颗粒形态及核壳乳液成膜后的表面形态。  相似文献   

8.
姜英涛 《上海涂料》2010,48(6):52-52
<正>丙烯酸乳液是性能优良而环保的乳液,但受制于最低成膜温度,配制漆膜的机械性能受到影响。有用核壳乳液颗粒以提高之,但有限,而用纳米级无机颗粒进行改性,效果很显著。硅溶胶是纳米级二氧化硅颗粒在水中的分散体,  相似文献   

9.
王涛  孙家宽  柳丹 《中国涂装》2008,(6):I0028-I0031
新一代超高耐擦洗内外墙乳液是一款具有出色耐擦洗性的水性苯丙乳液聚合物,尤其适用于高PVC涂料。该产品所特有的化学性质能使乳胶漆在成膜期间快速产生硬度,通过增强漆膜硬度来获得紧致坚硬的漆膜,由此使漆膜的耐擦洗性达到极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环氧乳液与含氟乳液的拼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固含量(固体质量分数)为45%的含氟乳液;运用后乳化法制得了环氧乳液。ATR-FTIR测试表明环氧乳液与含氟乳液进行了有效的拼混。运用KrussK12型动态表面能分析仪测试了含氟涂膜对水和十六烷的接触角,对影响拼混乳液涂膜性能的因素如环氧树脂及其固化剂的比例、氟原子含量、成膜基材材质、成膜温度等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含氟拼混乳液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1.
成膜助剂在乳胶漆中作用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乳胶漆是绿色环保涂料,但它成膜性较差。为了提高其成膜性能,必须加入成膜助剂。成膜助剂在乳胶漆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降低乳胶漆的成膜温度,改善乳胶漆的成膜性能。本论文对乳胶漆的成膜机理、成膜剂的选择以及成膜剂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梁云  贾德民 《涂料工业》2004,34(10):13-17
对丙烯酸酯/蒙脱土复合乳液干燥成膜过程中蒙脱土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利用冷冻干燥技术对不同成膜阶段的复合乳液进行了处理。TEM、XRD和SEM研究表明:蒙脱土的结构在复合乳液的成膜过程中有着显的变化,其在复合乳液中的层间距要大于成膜后的样品,成膜之后蒙脱土的结构特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合乳液中水分干燥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以丙烯酸丁酯 (BA)、苯乙烯 (ST)、丙烯酸 (AA)、丙烯酸羟乙酯 (HEA)、N 羟甲基丙烯酰胺 (MAM)为共聚单体 ,采用预乳化聚合工艺 ,合成出“核壳皮”型共聚乳液。乳液的稳定性良好。研究了乳化剂、引发剂用量、单体组成、滴加速度、温度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讨论了乳液性质对印刷胶片照相性能及冲洗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具有“核壳皮”结构的乳液 ,完全满足印刷胶片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预乳化法制备了可低温成膜的苯丙乳液,讨论了软硬单体配比、乳化剂选择、乳化剂用量以及成膜助剂用量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并对低温成膜机理作了简要的探讨。结果表明,当软硬单体质量比为1.1∶1.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质量比为2∶1,乳化剂用量为4%,成膜助剂用量为单体总量6%时,所制备的苯丙乳液及涂膜各项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5.
乳液型PVC薄膜复合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合成了一种丙烯酸酯乳液,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乳液性能的影响;通过加入改性增粘树脂以提高乳液对PVC薄膜的初始粘接强度。该胶可应用于木材、家具、音箱等行业中PVC薄膜的粘接。  相似文献   

16.
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及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十二烷基/羧基改性聚硅氧烷(RCAS)成膜形貌进行观测,测试结果表明,RCAS可在纤维表面形成均匀平整的有机硅膜,该膜使原有纤维表面沟壑、块状物消失;RCAS在单晶硅表面形成微观非均一相硅膜,表面粗糙,在扫描高度为5 nm、扫描范围为2μm×2μm条件下,可观察到膜表面存在许多竖直的尖峰。考察RCAS乳液及与氨基硅乳共混乳液在棉纤维织物上的应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织物经RCAS乳液及共混乳液整理后,柔软性能较之空白织物均提升;且随着RCAS乳液含量的增加,共混乳液整理织物的白度和亲水性提升,柔软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7.
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含氟乳液,从FTIR、TEM的表征来看,得到了性能较好的、具有核壳结构的含氯乳液。通过测试含氟乳胶膜的耐介质性,并运用JC2000A静态接触角测量仪测定乳胶膜的接触角,研究了FBA(甲基丙烯酸含氟酯)用量、FBA加入方式、NMA(N-羟甲基丙烯酰胺)用量、乳化剂用量对含氟乳胶膜耐介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中FBA用量为20%(孽尔分数)、NMA用量为4%(质量分数)、乳化剂用量2.8%(质量分数),而且将FBA全部放在壳层聚合,可得到性能较住的含氟乳胶膜。  相似文献   

18.
环氧-丙烯酸树脂乳液性能与涂膜固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丙烯酸接枝改性环氧树脂的方法制得了自乳化自交联型的乳液,针对乳液在涂料应用中的重要性能,考察了乳液黏度随固含量、温度和pH值的变化规律。通过测定涂膜吸水率、交联率,得到了涂膜的固化规律,并用红外光谱分析了涂膜的固化反应。结果表明:制得的涂膜耐水性、附着力、柔韧性和防腐蚀等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9.
选用反应性乳化剂,采用预乳化半连续聚合方法,合成出了综合性能良好的保护膜用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探讨了单体组成、乳化剂和引发剂用量对压敏胶初黏力、180°剥离强度、180°剥离强度增幅及耐高温高湿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2-EHA/BA为8/2~6/4,MMA/VAc为6/4~4/6,MAA为3份,乳化剂和引发剂用量分别为单体用量的0.75%和0.5%时,压敏胶综合性能良好,适用于PVC型材表面保护膜的制造。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新型乳化剂及相反转法乳化环氧树脂,制备性能好的水性环氧乳液,讨论了原料的选择、乳化剂的用量、乳化温度、乳液固含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环氧树脂E-44为原料,乳化剂用量10%、反应温度60℃制备的固含50%的水性环氧乳液,其稳定性及涂膜性能良好。采用激光粒度分布仪和透射电镜对乳液进行粒径外观和分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