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油田已建在用采出含油污水处理站的处理效果的评价,以及试验研究,确定了适合聚驱(包括高浓度)和三元复合驱采出含油污水处理的工艺技术,以“化学方法为主,物理方法为辅”阶段发展到以“物理方法为主,化学方法为辅”的创新性处理阶段。能够满足油田开发生产的需要,确保三次采油各种驱油地面配套采出水达到Q/SYDQ0605—2006《大庆油田油藏水驱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的要求而回注,减轻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国内外煤层气的开发利用现状,针对煤层气开发过程中采出水的利用价值,结合多个井场采出水的样品实测数据,详细讨论了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含量对煤层气采出水利用价值的影响,对其中所含各类污染物质及重金属进行了分类对比分析,提出了煤层气采出水综合利用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马晓强  景慧 《城市勘测》2020,30(6):59-61
大庆油田含聚采出污水悬浮固体测定采用单滤膜过滤法,存在过滤时间长、测定结果偏高的问题。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分析了残留聚合物含量及聚合物分子量对悬浮固体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悬浮固体测 定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经过高速剪切或H2O2处理或双滤膜法过滤后的污水,悬浮固体测定时间缩短,测定结果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化学法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常规工艺砂滤出水进行脱稳降黏处理,利用电絮凝催化氧化模块,实现高压脉冲电絮凝—微波紫外超声反应区—电催化氧化的联合作用,将悬浮固体降至5 mg/L以下,聚合物降至50 mg/L以下,含油量、COD及黏度均有大幅降低,为后续超滤膜、电渗析等深度处理工艺提供有利的进水条件,为配聚、外排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氧化/过滤处理油田采出水用以配制聚合物溶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油田采出水用于配制三次采油用的聚合物溶液,可降低油田污水外排的环境污染,减少油田生产的清水使用量,但未经处理的采出水直接用于配制聚合物溶液会导致聚合物溶液粘度下降.为此以大港油田采出水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K2FeO4、KMnO4、H2O2、ClO2(投量均为10 mg/L)和空气曝气对其进行氧化处理,将处理后的采出水以滤纸过滤后用于配制浓度为1500mg/L的聚丙烯酰胺溶液,结果表明,在室温环境下,用K2FeO4和KMnO4处理后的采出水中的Fe2 、总铁、总酚及悬浮物浓度均显著降低,所配制的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远高于用H2O2、ClO2和空气曝气处理后的采出水所配制的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粘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低聚油田采出水易造成传统过滤器滤料板结的问题,开展了硅藻土吸附和过滤相结合处理油田采出水的中试。结果表明,过滤出水水质满足一级过滤器出水对注水指标悬浮物及含油量的要求,其中80%以上的滤后水悬浮物含量都在2 mg/L以内。试验还表明,硅藻土过滤器运行周期为2.3 h,硅藻土投加量为1.5 kg/d左右,处理成本为0.85~2.37元/m3,硅藻土耗量大,应开展硅藻土废滤渣的再生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针对物化工艺无法满足特低渗透油田采出水回注水质要求的现状,将MBR引入到处理工艺中。对大庆外围特低渗透油田采出水破乳除油后的出水采用MBR工艺进行处理,出水含油量为2.04~4.11 mg/L,SS稳定在1 mg/L以下,悬浮固体颗粒粒径中值平均为0.7μm,COD在25 mg/L左右,且出水中未检测出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和腐生菌均少于30个/m L,满足特低渗透油田采出水回注指标要求,并且MBR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采用清水—碱—酸—杀菌剂对污染膜进行清洗,膜通量恢复率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8.
彩南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彩南油田采出水处理系统投产后,出水多项指标达不到注水指标要求,造成废水外排,污染了脆弱的沙漠环境.2004年采用重核-催化强化絮凝净水技术进行改造,其出水水质无需再经过滤处理就能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标准及分析方法>(SY/T 5329-1994)的B2标准,可回注油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伊拉克某油田采出水进行物性分析,找到水质稳定与净化的难点;结合油田采出水的特点,进行腐蚀控制、气提脱硫塔结垢控制及药剂体系筛选的试验,通过模拟计算,选定抗硫腐蚀材料,并在常规采出水处理工艺中加入可酸碱调节气提脱硫工艺,以减少动力提升,最终确定采用调储缓冲+聚结除油+混凝沉降+气提脱硫+两级过滤密闭处理工艺流程,处理后净化水达到油田注水指标要求,即油≤5 mg/L、SS≤5 mg/L、H2S≤20 mg/L。  相似文献   

10.
ADAF处理油田采出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新型ADAF溶气气浮的特点、关键技术及主要指标,并进行了油田采出水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该设备运行稳定,对含油废水中的油、SS的净化效率高,对其去除率分别达到94%和83%,可广泛用于油田采出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1.
曲虎  刘静  马梓涵  杨向平 《城市勘测》2012,22(2):14-18,75
2012年3月20日,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马海志、副院长高文新赴安哥拉参加中信建设第十次高层会,并视察和指导安哥拉分院工作。在高层会前夕,院长马海志和副院长高文新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的亲切接见。刘淇书记对我院在北京地铁建设上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我院继续在非洲市场上续写辉煌的篇章。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油田采出水高盐、高油的特点,采用电絮凝法对油田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电解时间、极板间距、初始pH值及电流密度等对油及浊度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絮凝技术处理油田采出水效果好,出水含油量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SY/T 5329—1994)的A级注水标准,对浊度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该方法技术上可行且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微波应用于油田采出水处理,具有辅助絮凝、杀菌、降低腐蚀的作用。实验表明:应用微波处理油田采出水,可使PAC(聚合氯化铝)加量减少20%、PAM(聚丙烯酰胺)减少30%,处理时间仅为常规工艺的1/4,微波处理60S可将采出水中的TGB(腐生菌)、FEB(铁细菌)、SRB(硫酸盐还原菌)杀死99%以上,与常规工艺相比,微波处理后水质腐蚀率可下降2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从新疆克拉玛依油田某采油井附近长期受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得到了生物破乳剂——TR-1,研究了该生物破乳剂对油田采出水处理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化学破乳剂脱出水相比,生物破乳剂脱出水的COD浓度较低,而SS浓度较高。对排放系统而言,使用生物破乳剂具有优势,可使混齑乏/过滤工艺出水的COD降至150mg/L左右,同时其可生化性相对较好,再经生物法处理后有望实现达标排放;而化学破乳剂脱出水经混凝/过滤工艺处理后,其COD浓度仍维持在350mg/L以上。对回注系统而言,生物破乳剂脱出水无硫酸锶结垢趋势,对挂片的腐蚀速率也远低于化学破乳剂脱出水。该生物破乳剂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杜杰  王彦斌  张超  王丽娜 《城市勘测》2012,22(2):37-38,76
分析长庆油田采出水系统内污泥处理现状,介绍负压排泥和撬装离心脱水组合技术处理污泥的原理、流程及运行情况。该工艺流程在密闭状态下运行,占地少,污泥脱水率稳定,为油田采出水系统污泥处理技术发展和推广应用做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油分散状态常规测定方法的弊病,提出了一种新的测试方法.利用不同孔径的定量、定性滤纸和微孔滤膜对某油田采出水依次进行抽滤,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λmax=226 nm处测定经石油醚充分萃取并过滤后水样的吸光度,根据所测吸光度计算出相应粒径范围的油珠质量分数.采用该法测得某油田采出水中浮油、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的比例分别为41.38%、41.72%、6.90%、10.00%,与红外光度法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5%.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成本低廉,从而为选择油田采出水的处理工艺和评价处理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大庆油田某污水联合站出水水质特性及油田低渗透层注水要求,采用改性聚偏氟乙烯超滤膜对其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超滤膜的最佳运行条件:膜面流速为4.5 m/s,跨膜压差为0.20 MPa,温度为(37±0.5)℃,清洗周期为24 h。在此条件下,超滤膜运行稳定,平均膜通量在75 L/(m2.h)以上,对硫酸盐还原菌(SRB)、铁细菌(IB)和腐生菌(TGB)的去除率均在95%以上,膜出水水质达到了《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SY/T5329—94)的A1级标准。  相似文献   

18.
《Urban Water Journal》2013,10(6):397-404
Pollutant quantification offer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water resources. With respect to sewage, a key issue is sample representativeness, as samples are often collected under technically challenging conditions. A new series of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in actual sewer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sampling. Such factors include water velocity, sampling velocity, sampling tube location and orientation of the sampling point relative to the flow direc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se factors remains within 5% of the mass of the total suspended solids concentrations, meaning that in most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is influence may be neglec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