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胞浆抗原检测对混合细胞白细胞(AMLL)与伴系抗原表达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对300例因病病人,在常规免疫分型检测的基础上,对AMLL与伴系抗原表达诊断不清的34例加做胞浆抗原染色。结果:34例加做胞浆抗原染色的病例,髓过氧化物酶(MPO)阳性有17例;胞浆CD22(cyCD3)阳性有6例,根据EGIL积分系统,AMLL有13例,而依据Catovsky积分系统,AMLL仅有两种,结论:表明利用FCM进行胞浆抗原染色,在AMLL与伴系抗原表达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儿童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临床与实验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儿童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临床与实验观察石慧文赵新民胡亚美赵全李菊近年来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HAL)已逐步得到认识,且在不断完善中。现将我院1990年10月到1994年6月从288例儿童急性白血病(AL)中检出资料完整者18例,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形...  相似文献   

3.
4.
用免疫荧光法结合流式细胞术对TPA和rIL-2体外诱导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进行诱导前后的CD25,CD34,CD71,Ki-67和PCNA等细胞增殖性抗原的表达检测,发现CD25和CD71的表达改变不明显,CD34,Ki-67和PCNA在诱导后的白血病细胞中,其表达率明显降低。我们认为TPA和rIL-2能诱导白血病细胞增殖活力的降低,对其增殖性抗原CD34,Ki-67和PCNA的检测是观察白血病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的敏感性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采用一系列相关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术间接免疫我法分析85例初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免疫表型,观察儿童ALL髓系抗原表达及其与临床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儿童ALL髓系抗是性率达21.2%,以CD13和CD33阳性常见,T系ALL系与B系ALL髓系抗原表达无差异(P〉0.75)。T/B混合ALL中髓系抗原表达率较高(7例中3例阳性)。ALL-L2与ALL-L1髓系抗原表达无差异(P〉0.05),髓系抗原阳性ALL与髓系抗是性ALL临床生物学特征,染色体数量及其结构变化均无差异(P〉0.25),髓系统抗原性病例完全缓解(CR)率低于阴性病上内复发率高于阴性病例,但均无差异(P〉0.05),结论提示,儿童ALL髓系统抗原表达与缓解率无关,T/B混合ALL的髓系统抗原的表达较高,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伴有髓系抗原表达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部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在表达淋系抗原的同时兼有髓系抗原表达 ,称为伴髓系抗原表达的ALL(My ALL)。我们对 6 9例儿童ALL免疫表型、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确定儿童ALL中髓系抗原表达的临床意义。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1991年 2月~ 2 0 0 1年 9月我院收治儿童ALL初发患者 112例 ,进行免疫分型检查的 6 9例。年龄 2 .5个月~ 14岁 ,中位年龄 5 .4岁。所有病例根据临床表现和骨髓形态学确诊为ALL ,骨髓细胞过氧化酶 (POX)染色均为阴性 ,符合文献 [1]标准。按上述标准 ,高危 (HR ALL)患者 2 7例 ,标危 (…  相似文献   

7.
8.
为探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胞浆抗原的方法及其在免疫分型中的意义,采用三色或四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56例患17种膜抗原表达,并采用4种透膜剂处理细胞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胞浆(c)CD3,CD22,CD79a,CD13,CD33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表达。结果显示,用FACS透膜液处理细胞后,胞浆抗原的阳性百分比最高,而细胞的光散射(SSC)及CD45的荧光强度不变。18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16例MPO阳性;4例T-ALL患,虽然膜cCD3阴性,而胞浆cCD3均为阳性;13例B-ALL患中,9例cCD22阳性。对5例B-ALL检测了cCD79a,结果全部阳性。38例急性白血病(AL)患中,18例表达1个系列以上的膜标记;在2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中,8例表达CD7;17例ALL中,7例CD13阳性。经胞浆抗原检测后,只有2例分别符合双表型和混合型AL特点,提示cCD3,cCD22,cCD79a和cMPO为系列特异性标志,对诊断及鉴别双表型或双克隆AL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用造血因子体外培养5例正常人和15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同时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APAAP)检测培养0,5,10天时两组造血干、祖细胞和髓系分化阶段标志抗原(CD34、CD38、CD13、CD11b、CD15)表达的变化,研究AML细胞抗原分化途径和阻滞点。结果显示AML细胞虽然在培养0~5天能沿正常髓系分化途径分化成熟,但培养6~10天间AML细胞则不能象正常骨髓细胞一样继续分化成熟,表现在CD34+、CD38+、CD13+细胞持续升高。证明AML细胞自身存在独特的调控失常机制  相似文献   

10.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起源较早、髓细胞系及淋巴细胞系同时被累及的白血病,其发病率低,常伴有较多不良预后因素,治疗无统一方案,总体治疗缓解率低.本文就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近几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分析我国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免疫表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利用4色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95例T-ALL患者免疫表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结果表明:①T-ALL患者以年轻男性(<30岁)为主,发病时常伴有外周血高WBC和髓外浸润;发病时年龄<30岁的患者CR1率明显高于≥30岁的患者(p=0.049);②据WHO(2008)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标准,本组患者Pro-T-ALL占31.0%,Pre-T-ALL占35.6%,皮质T-ALL占26.4%,髓质T-ALL占6.9%;CD34在Pre-T-ALL中的表达率显著低于Pro-T-ALL(p=0.001);Pre-T-ALL的CR1率显著高于Pro-T-ALL(p=0.001);不成熟T-ALL(包括Pro-T-ALL和Pre-T-ALL)的CR1率显著低于成熟T-ALL(皮质-T-ALL和髓质T-ALL)(p=0.029);③髓系抗原CD13、CD33在与T-ALL亚型及治疗效果的关系方面存在差异。66.7%的CD13+患者属于Pre-T-ALL,而大多数CD33+患者归为Pro-T-ALL;CD13+与CD13-患者的CR1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CD33+患者的CR1率显著低于CD33-组(p=0.001);④以≥20%为阳性界线,CD117在本组T-ALL的表达率高达26.7%,且阳性患者集中分布(95.0%)于Pro-T-ALL和Pre-T-ALL中;⑤CD34-患者的CD117表达较均一,73.2%患者CD117表达水平<10%;而CD34+组中CD117的表达不一,CD117表达水平<10%、10%-20%、>20%的患者分别占44.2%、17.3%、38.5%,与CD34-组相比,CD117表达水平<10%、>20%的患者在CD34+组中的比例均较高,两组差别显著(p值分别为0.006和0.019)。结论:T-ALL的抗原表达情况与疾病的免疫分型、亚型判断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利用流式细胞术有助于发现在T-ALL临床及生物学研究方面有潜在价值的免疫标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在急性双表型白血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骨髓细胞形态学的比对研究。方法对19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流式细胞仪四色免疫荧光直接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免疫表型,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分型进行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四色免疫荧光直接标记技术与CD45/SSC设门分析技术检测11例双表型急性白血病患者,根据欧洲白血病免疫分类协作组(EGIL)积分标准进行免疫学分型。结果 190例急性白血病中被免疫分型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88例(占46.3%),急性淋系白血病88例(占46.3%),未分化白血病3例(占1.6%),与骨髓细胞形态学和组织化学诊断具有高符合率。190例急性白血病中被免疫分型诊断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11例(占5.8%),其中髓系与B系共表达的抗原7例(占3.7%),均共同表达cCD79a和cMPO,胞膜抗原CD19和CD10表达量较高;髓系与T系共表达的抗原3例(占1.6%),均共同表达cCD3和cMPO,胞膜抗原CD5和CD7表达量较高;髓系、B系与T系均表达的抗原1例(占0.5%)。此外,急性双表型白血病患者高表达CD34胞膜抗原(占81.8%),提示预后不良。结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发病率较低,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对诊断及鉴别双表型急性白血病有特异性,以髓系和B系抗原共表达为主。采用骨髓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联合检测急性双表型白血病可提高诊断准确性,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和进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细胞免疫表型差异。方法 应用ABC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选用一系列的淋巴细胞相关抗原的单抗对169例初发ALL与38例CLL患者进行淋巴细胞表面抗原检测。结果 B-ALL患者白血病细胞的CDl9、HLA-DR阳性率较高,T-AL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以CD7、CD5与CD3阳性率较高,CL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除了以CDl9、CD20、CD22阳性率较高外,CD5也有明显表达。结论 对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对于区别细胞类型,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进行检测来分析各种血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在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当中的作用。方法应用BD公司流式细胞仪及其配套检测试剂盒检测5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患者血细胞CD。结果所有患者均表达CD41和CD42,阳性率100%;淋系抗原均为阴性;CD13阳性者有4例,阳性率80%;CD33阳性者3例,阳性率60%;表达CD14和CD15者各1例,阳性率各占20%。结论检测结果显示CD41和CD42在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也再次验证了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患者血细胞存在有"系列非专一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免疫表型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湘涛  陆晔  李建勇  夏学鸣 《临床荟萃》2003,18(22):1276-1278
目的 研究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中免疫表型的特点。方法 对 15 3例ALL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① 15 3例ALL中T淋巴细胞性ALL(T ALL) 2 2 .9%、B淋巴细胞性ALL(B ALL) 6 6 .7% ;ALL 1型 (L1) 37.9% ,ALL 2型 (L2 ) 5 6 .9%和ALL 3型 (L3 ) 5 .2 %。②ALL中髓系白血病细胞抗原 (My)阳性率33.98% ,表达单一抗原的最多为 5 9.6 % ,CD13阳性率最多为 2 3.5 % ,CD33为 2 0 .9%和CD14为 3.9% ;B ALL中My阳性率 38.6 % ,明显高于T ALL的 14 .3% ,P <0 .0 1;L2 中My阳性率为 4 2 .5 % ,明显高于L1的 2 5 .7% ,P <0 .0 1。③CD34阳性率 :B ALL中为 5 8.3% ,明显高于T ALL中的 4 0 % ,P <0 .0 5 ;但My阳性ALL和My阴性ALL中阳性率分别是 6 5 .4 %和 4 9.5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ALL中髓系抗原和CD34的表达与白血病形态学分型 (FAB亚型 )和免疫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区分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与正常骨髓原始细胞免疫表型,建立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异常免疫表型模式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方法。方法选择正常骨髓标本和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用流式细胞术分析髓系原始细胞免疫表型特征。并将标记抗原用于分析初发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以寻找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异常免疫表型模式和确定用于微小残留病检测的抗体组合,更好地提示患者复发情况。并将流式细胞术结果、骨髓细胞形态学结果和PCR融合基因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分析20例非恶性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的骨髓标本中髓系原始细胞的免疫表型,CD117阳性髓系原始细胞占2.51%±0.84%,CD34阳性髓系原始细胞占1.21%±0.83%,均有特定免疫表型特征。检测346例非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免疫表型特征,异常免疫表型有314例,占90.80%,其中跨系表达抗原主要包括CD7(31.21%)、CD56(23.70%)、CD19(13.87%),跨阶段共表达的抗原包括CD34/CD64(2.89%)、CD14/CD117(1.16%),抗原表达强度变化或抗原缺失主要包括原始粒细胞不表达HLA-DR(4.62%)、CD13(7.51%)或CD33(12.14%),以及单核细胞不表达CD14(5.20%)。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31例,有异常免疫表型的仅占16.7%,低于非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根据白血病异常免疫表型模式,与PCR结果符合度高,能很好地提示白血病进展。结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具有明显不同于正常来源原始细胞的异常免疫表型特征,适合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微小残留病检测,并能反映体内白血病细胞负荷和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cytogenetically normal acute myeloid leukemia,CN-AML)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中CD56表达情况,探讨CD56对CN-AM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76例初诊CN-AML患者,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白血病细胞中CD33、CD13、CD123、CD38、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R、CD19、CD56、CD64、CD7、CD4、CD11b、CD14、CD15阳性表达,并均在评估病情后给予蒽环类药物联合阿糖胞苷标准诱导方案化疗。依据CD56表达是否≥20%,将76例患者分为CD56阳性组32例和CD56阴性组44例,比较2组临床特征及骨髓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特征、完全缓解率,随访1年观察复发率、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结果CD56阳性组年龄[(50.9±16.1)岁]大于CD56阴性组[(38.56±15.2)岁](P<0.05),急性髓系白血病-M5亚型比率(31.3%)高于CD56阴性组(4.5%)(P<0.05),CD4、CD11b、CD14阳性表达率(43.8%、34.4%、28.1%)高于CD56阴性组(15.9%、13.6%、2.3%)(P<0.05);CD56阳性组与CD56阴性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骨髓原始细胞比率、外周血原始细胞比率及CD33、CD13、CD123、CD38、HLA-DR、CD19、CD56、CD64、CD7、CD15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56阳性组完全缓解率(65.6%)、部分缓解率(18.8%)、复发率(47.6%)与CD56阴性组(68.2%、18.2%、4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56阳性组1年总生存率(53.1%)和无事件生存率(50.0%)均低于CD56阴性组(77.3%、79.5%)(P<0.05)。结论CD56阳性表达可能提示CN-AML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T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到2010年8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初诊T-ALL 3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随机抽取B系ALL中危组、高危组患儿共78例作为对照,比较两者泼尼松试验敏感率、诱导化疗第33天完全缓解(CR)率、复发率及3年无事件生存(EFS)率。结果表明,T-ALL与B-ALL两者在年龄、肝脾淋巴结肿大、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及染色体异常、融合基因比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系ALL患儿比较,T系ALL患儿在性别构成、白细胞计数≥50×109/L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LL、B-ALL患儿对泼尼松预处理敏感率分别为51.9%和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儿诱导化疗未缓解率分别为15.4%、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例T系ALL患儿中有8例(30.8%)复发,74例B-ALL患儿中有11例(14.9%)复发。T系和B系ALL患儿CR至复发时间分别为(9.78±3.48)个月和(21.28±14.32)个月(p<0.05)。中、高危组B-ALL和中、高危组T-ALL患儿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3年EFS率分别为(66.7±7)%、(37.5±17.1)%、(51.7±9.3)%、(22.2±9.8)%(p<0.05)。结论:与B-ALL患儿相比T-ALL男性比例和初诊白细胞数均较高,且早期泼尼松反应和3年EFS率均较B-ALL差。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DMS)以及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b)的免疫表型特点,探究其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上述疾病中的意义和价值。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比较分析14例CMML患者、48例MDS患者、46例AML-M5b患者及18例正常人骨髓标本的免疫分型特点。结果表明,CMML患者单核细胞比例明显高于MDS、AML-M5b患者及正常人骨髓(P<0.05),后3者之间无显著差别。MDS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骨髓标本(P<0.05),但与CMML患者无明显差别。AML-M5b患者骨髓成熟粒细胞比例较CMML、MDS患者及正常骨髓标本明显减低(P<0.05)。MDS、AML-M5b及CMML患者骨髓CD45/SSC特点与正常骨髓标本均存在一定差异。CMML患者骨髓具有CD2、CD56异常表达及CD14拖尾现象,与MDS、AML-M5b及正常骨髓标本相比差异显著(P<0.05)。MDS与CMML患者骨髓单核细胞CD15表达缺失或减低现象较正常骨髓标本及AML-M 5b患者显著,且CMML患者异常率高于MDS患者(P<0.05),两者粒细胞群均有显著CD13/CD11b/CD16表达规律异常现象,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其他抗原表达呈不同程度异常,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MDS、CMML及AML-M5b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均具有各自的特点及不同程度的相似处。多参数流式细胞术综合分析其免疫表型,对于区分CMML、MDS以及AML-M5b具有重要鉴别意义。其中单核细胞比例增高,伴有CD2、CD56异常表达,CD14拖尾现象,CD15缺失或减低及成熟粒细胞CD13-CD11b-CD16表达规律异常,对CMML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7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骨髓异常早幼粒细胞的免疫表型及患者初诊资料,探讨其免疫表型特点及其意义。利用常规6色免疫分型方法对71例AP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发现:MPO、CD33和CD13在所有患者的APL细胞中都有较强表达,其平均阳性细胞比例达到88%以上。CD117的阳性表达率为50.7%,其平均阳性细胞比例为52.5%。约10%患者的白血病细胞表达CD15,但大部分病例的阳性细胞率都集中在20%-40%的弱表达范围内,其平均阳性细胞比例为42.5%。少数患者的异常细胞表达CD34和HLA-DR,且表达强度较弱。约25%患者的APL细胞跨系表达了CD2、CD56,大部分也都集中于20%-60%的低表达范围内,其平均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39.3%和42.3%。由此认为,APL的典型免疫表型为MPO+CD13+CD33+CD117±CD15±CD34-HLA-DR-。CD2和CD56在CD34+或HLA-DR+组(包括CD34+HLA-DR+、CD34+HLA-DR-和CD34-HLA-DR+)的阳性比例明显高于CD34-和HLA-DR-组。初诊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外周血中异常早幼粒细胞比例及CD13的阳性比例在CD15<10%、10%20%3组均出现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APL患者的异常早幼粒细胞的免疫表型具有独特的特征,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可辅助APL的快速诊断,对分析白血病细胞的来源和判断患者预后亦可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