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其抑制剂二乙基二硫氨基甲酸钠(DDC)分别给用甲基胆蒽(MCA)碘油溶液诱发Wistar大鼠肺鳞状细胞癌的过程中用药。在35、40天诱癌中,发现DDC组50只大鼠3例发生肺鳞癌,4例支气管上皮呈不典型增生,SOD组52只未发生肺癌,1例发生不典型增生;对照组42只1例发生肺鳞癌,2例不典型增生。肺癌发生情况DDC组与SOD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DDC与化学致癌物质MCA诱癌有协同作用,使诱发性肺鳞癌提前发生。SOD可能有抑制肺癌发生的作用。作者还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对肺癌患者、肺部良性疾患者及健康人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总活性及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同工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癌变发生,宿主血清总SOD活力逐渐下降,健康组(14.63±2.17Nu/ml)与肺部良性疾患组(14.37±2.23Nu/ml)相比,后者呈下降趋势,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二者与肺癌组(12.85±2.96Nu/ml)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健康组血清CuZn—SOD活性(7.42±1.7Nu/ml)与肺部良性组CuZn—SOD活性(7.09±1.43Nu/ml)相比,后者下降,但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肺癌组CuZn—SOD活性(6.01±1.46Nu/ml)与健康组和肺部良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Mn—SOD活性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检测人血清SOD及其同工酶活性,将有助于肺癌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3.
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高效而特异的抗肿瘤免疫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研究肿瘤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能否在体外诱导高效而特异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作者自骨肉瘤患者外周血中分离DC。以源于人骨肉瘤细胞系HOS-8603肿瘤细胞的肿瘤相关抗原(TAA)激活DC,以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介素-4(IL-4)联合刺激DC,DC激活同源的T淋巴细胞,被激活的T淋巴细胞及其上清液杀伤HOS-8603肿瘤细胞。发现以TAA激活并经GM-CSF及IL-4联合刺激的DC能够诱导同源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CTL),该CTL及其上清液对HOS-8603肿瘤细胞有高效而特异性的杀伤作用。结果表明,肿瘤患者外周血DC在体外能够诱导出高效而特异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提示DC作为一新概念上的肿瘤疫苗将在肿瘤治疗及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双炔失碳酯(ANO)及其α异构体(α-ANO)、三苯氧胺(TAM)、顺铂(CDDP)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Swarm大鼠软骨肉瘤(SRCS)体内外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观察了ANO等对SRCS在大鼠体内生长的影响,用Steedman和Von Kossa法观察了药物作用后SRCS的病理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了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变化;用MTTY 药物对SRCS细胞体外生  相似文献   

5.
中华眼镜蛇毒对荷人鼻咽癌裸鼠血浆MDA和SOD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杨惠玲  余清声 《癌症》1998,17(4):249-250,253
目的:为了探讨中华眼镜蛇毒(NNAV)对荷人鼻咽癌(NPC)裸鼠血浆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鼠血浆MDA和SOD活性。结果:荷瘤鼠血浆MDA(8.42nmol/ml)比正常裸鼠(3.92nmol/ml)明显升高,而荷瘤鼠血浆总SOD(T-SOD)、锰SOD(Mn-SOD)和铜锌SOD(CuZn-SOD)活性(52.19Nu/ml,20.31Nu/ml,31.88Nu/ml)比正常裸鼠(12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胃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CuZn—SOD—1含量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双抗体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25例食管癌、20例胃癌血清CuZn-SOD-1含量,发现其含量显著高于慢性胃炎(n=28)及正常人(n=17)(P<0.01)。血清CuZn-SOD-1含量也明显高于良性组织(P<0.05)。组织CuZn-SOD-1含量与血清CuZn-SOD-1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796,n=23,P<0.005)。表明CuZn-SOD-1可望成为一种新的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并可  相似文献   

7.
应用双抗体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25例食管癌、20例胃癌血清Cuzn-SOD-1含量,发现其含量显著高于慢性胃炎(n=28)及正常人(n=17)(P<0.01)。血清CuZn-SOD-l含量在正常人、慢性胃炎、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及胃癌序列中依次递增。26例癌组织CuZn-SOD-l含量也明显高于良性组织(P<0.05)。组织CuZn-SOD-l含量与血清CuZn-SOD-1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796,n=23,p<0.005)。表明CuZn-SOD-l可望成为一种新的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并可作为监测胃癌危险人群的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8.
马仲才  何庚华  胥彬 《肿瘤》2000,20(4):237-240
目的 研究双炔失碳酯(ANO)及其α异构体(α-ANO)、三苯氧胺(TAM)、顺铂(CDDP)、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Swarm)大鼠软骨肉瘤(SRCS)体内外生长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观察药物SRCS在小鼠肾囊腺下体内生长的影响;von Kossa法观察药物治疗对SRCS中钙盐沉积的作用;用台盼蓝排染法观察了药物对SRCS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以对硝基苯酚磷酸酯为底物研究药物对SRCS细胞中碱  相似文献   

9.
采用亚硝酸盐法测定30例正常人和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SOD活力变化,结果正常人SOD总活力94.43±14.56Nu/ml,Mn-SOD/Cu·Zn-SOD比值0.53±0.16。初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SOD总活力79.79±29.76Nu/ml,比正常人明显下降(P<0.05),而Mn-SOD/Cu·Zn-SOD比值则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1),缓解期患者SOD总活力和Mn-SOD/Cu·Zn-SOD比值分别为91.54±21.52Nu/ml和0.46±0.29均接近正常水平(P>0.05)。在综合分析各种SOD活力的基础上,表明白血病患者血清SOD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细胞癌多染色体杂合性丢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HCC)5对染色体38个位点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LOH),LOH与肝癌的临床病理改变和肝炎病毒的关系。方法:用PCR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检测肝癌LOH。结果发生高频率LOH的位点有染色体1p的D1S186(这,48.1%)和D1S243(1p36.3,51.6%);染色体9n24的D9S54(61.8%),9这的D9S1747(52.%)和DD9S1752(51.8%)WUG HK  相似文献   

11.
肺癌患者血清氧自由基清除剂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同时检测了72例原发性肺癌、33例肺良性疾病和35例健康人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铜蓝蛋白(CP)活力及尿酸(UA)含量。肺癌血清Mn-SOD及UA水平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和健康组(P<0.01)。Mn-SOD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86.11%,特异性为91.18%,诊断正确率为88.57%。晚期肺癌患者Mn-SOD活力高于早期病人(P<0.05),8例肺癌手术后T-SOD及Mn-SOD明显下降(P<0.01)。Mn-SOD与UA并联检测敏感性为94.44%,特异性为85.29%,诊断正确率为90%。Mn-SOD、UA和CP全部测定时敏感性则为97.22%,特异性为77.94%,诊断正确率为87.86%。结果提示,肺癌患者血清氧自由基清除剂水平增高。对肺癌诊断、鉴别诊断、病情分析及手术疗效监测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L-519,APHENOLICCOMPOUND,INHIBITSMETABOLISMOFBENZO(a)PYRENEANDMUTAGENESISINDUCEDBYBENZO(a)PYRENE¥ChenXiaoguang;陈晓光;FuZhaodi;付招...  相似文献   

13.
本文测定24例鼻咽癌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氢(LHP)、谷胱甘肽过氧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包括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u-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变化、结果LHP增高明显,与对照组相比(P<0.01)。表明鼻咽癌与氧自由基(OFR)损伤有关。GSH-PX,T-SOD,Mu-SOD降低明显,与对照组相比(P<0.01)。说明鼻咽癌患者存在着OFR清除酶系统障碍。揭示对LHP,GSH-PX,SOD检测有助于鼻咽癌的诊断、病情判断及愈后评价,在鼻咽癌放、化疗中,运用自由基清除剂,有可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EXPRESSIONSOFESTROGENOCCUPIEDRECEPTOR(EoR)ANDPROGESTERONEOCCUPIEDRECEPTOR(PoR)ANDC-erbB-2ONCOPROTEININHUMANNASOPHARYNGEALCARC...  相似文献   

15.
无机抗癌剂氯氨顺铂(CDDP)可诱发小鼠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PSCA)和精子畸形(SAM),其诱发率分别在2.5-15.0mg/kg和5.0-20.0mg/kg体重剂量范围内具有剂量依赖关系。CDDP锈发PSCA和SAM的最低检出剂量(MDD)分别5.38和5.40mg/kg体重,两者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但lmM/kg体重的CDDP诱发的PSCA和SAM的细胞个数差异很大,前者为3.96×10 ̄17个,后者为415.42个,这可能是由于SAM试验从给药至取样的时间间隔较PSCA试验者长,大量的受损生殖细胞丧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李秀霞  陈志英 《癌症》1994,13(5):399-401,404,T000
本文报道首次采用ABC免疫组化法和免疫荧光直接法(单克隆抗体),对正常涎腺,涎腺炎及良恶性混合瘤的CuZnSOD进行了检测。发现CuZnSOD富集于涎腺导管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良恶性混合瘤呈现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恶性混合瘤CuZnSOD的阳性率及阳性反哟度均高于良性混合瘤,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果提示:ABC免疫组化法是检涎腺组织及良恶性混合瘤的CuZnSOD的组化指标,,对涎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首次采用ABC免疫组化法和免疫荧光直接法(单克隆抗体),对正常涎腺,涎腺炎及良恶性混合瘤的CuZnSOD进行了检测。发现CuZnSOD富集于涎腺导管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良恶性混合瘤呈现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恶性混合瘤CuZnSOD的阳性率及阳性反应强度均高于良性混合瘤,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果提示:ABC免疫组化法是检测涎腺组织及良恶性混合瘤的CuZnSOD的组化指标,对涎腺混合瘤恶变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文中讨论了CuZnSOD在不同病变中出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高效而特异的抗结肠癌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达到以结肠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诱导抗结肠癌免疫反应的目的,以结肠癌细胞系LOVO肿瘤细胞的肿瘤抗原粗提物激活并经GM-CSF及IL-4联合刺激的结肠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体外能够诱导自体混合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CTL,该CTL及其上清液对LOVO肿瘤细胞均有强大的杀伤力,而对HepG2肿瘤,该CTL细胞及HOS-8603肿瘤细胞仅有微弱的细胞毒作用。结果表明结肠癌患者外周血DC体外能够诱导高效而特异抗结肠癌免疫反应。提示DC作为一新概念上的肿瘤疫苗可能在肿瘤治疗及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观察了32例非何杰金淋巴瘤(NHL)患者红细胞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RBC·Cu·Zn·SOD),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和维生素E(VE)值的变化,结果表明NHL患者RBC·Cu·Zn·SOD活力和VE水平明显降低(P<0.05及P<0.01),LPO值明显增高(P<0.01)。对其中13例患者进行动态观察,除合并白血病的2树治疗无效外,其余11例治疗后均获缓解,其RBC·Cu·Zn·SOD活力、血清LPO、VE浓度均在半年内基本恢复正常。反映了NHL患者体内过氧反应增强及对组织的损伤,氧自由基(OFR)产生和清除平衡的破坏,而治疗后对OFR所致的机体损伤可望得到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20.
本文观察了32例非何杰金淋巴瘤(NHL)患者红细胞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RBC·Cu·Zn·SOD),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和维生素E(VE)值的变化,结果表明NHL患者RBC·Cu·Zn·SOD活力和VE水平明显降低(P<0.05及P<0.01),LPO值明显增高(P<0.01)。对其中13例患者进行动态观察,除合并白血病的2树治疗无效外,其余11例治疗后均获缓解,其RBC·Cu·Zn·SOD活力、血清LPO、VE浓度均在半年内基本恢复正常。反映了NHL患者体内过氧反应增强及对组织的损伤,氧自由基(OFR)产生和清除平衡的破坏,而治疗后对OFR所致的机体损伤可望得到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