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盆底康复训练应用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盆底康复训练干预)以及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各43例,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盆底Ⅰ类肌肌力(3.64±0.95),盆底Ⅱ类肌肌力(3.74±0.91),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值(9.17±1.46),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值(9.56±1.85);对照组治疗后盆底I类肌肌力(2.11±0.24),盆底Ⅱ类肌肌力(2.32±0.26),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值(5.43±0.51),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值(5.82±0.7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评分(0.71±0.23)分,尿失禁问卷简表评分(3.54±0.26)分;对照组治疗后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评分(2.14±1.03)分,尿失禁问卷简表评分(6.71±0.63)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康复训练应用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可以改善盆底肌力,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唐宇丽 《大家健康》2016,(4):194-195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行盆底康复训练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在我院收治的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患者中选取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在盆底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盆底肌力及治疗前后尿失禁评分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张力恢复情况及尿失禁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行盆底康复训练治疗中予以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的盆底肌力和尿失禁情况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耿朋博  魏志军 《广西医学》2021,43(5):618-620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多发于中老年女性,主要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盆底器官脱垂、排便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等,其发病率较高,并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发病率呈增高趋势.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但具有创伤大、易复发和并发症多等缺点.干细胞可以修复及再生盆底神经、肌肉和组织,近年来将其应用于PFD的治疗取得了很多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与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临床诊断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elvic organ prolaps quantitation,POP-Q)Ⅲ~Ⅳ度患者60例,接受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阴式组)30例、全盆底重建术(重建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病率、术后12个月POP-Q分度检查等客观指标及患者手术前后排尿、排便、盆腔疼痛等主观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建组术中出血量少、住院费用高、排尿症状改善优于阴式组,POP-Q分期评估两组患者术后Aa、Ba、C、D、Ap、Bp位点均得到显著改善,但两组均有1例复发脱垂。结论:两种术式用于治疗女性盆腔脏器重度脱垂都是安全可行的,全盆底重建术近期效果优于阴式全子宫切除述+阴道前后壁修补术,但远期效果仍有待观察和循证。  相似文献   

6.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其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聚丙烯补片的研制和应用,盆底修补及重建手术有了很大进展。盆底康复治疗等非手术治疗方法也非常有效,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就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治疗现状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黄暖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2):1443-1445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治疗有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近年来,全盆底重建术是妇产科医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1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聚丙烯网片应用于女性盆底重建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6例患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应用聚丙烯网片进行全盆底悬吊,具体包括:采用聚丙烯网片悬吊双侧子宫主韧带、宫颈骶韧带,并将网片置入膀胱筋膜和直肠阴道筋膜同时行肛提肌及会阴体的修复从而完成盆底三个平面的重建.合并有压力性或混合性尿失禁的患者同时行尿道中段列张力悬吊术.结果 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28min,出血量平均为150ml,平均住院时间7.5天.术后5~18个月随访,患者的盆底结构基本正常,相关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 应用聚丙烯网片进行盆底悬吊并发症少、能完成全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全部或部分重建、且患者耐受性好治愈率高,近期效果满意,在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老年女性盆底支持组织的结构、功能发生改变,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发生。绝经后妇女PFD的发生率增加、症状加重,提示PFD的发生、发展与雌激素缺乏有关系。女性生殖道组织中主韧带、宫骶韧带、肛提肌、阴道后穹隆组织和阴道壁组织均存在雌激素受体(ER),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盆腔组织功能改变,PFD也相应加重。因此,应用雌激素疗法逆转盆腔组织功能改变可能是治疗PFD的一种方式,但其机制复杂,各部位ER分布并不相同,其在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近期疗效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对全部患者均采取盆底肌康复仪进行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比分析尿失禁和盆底脱垂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情况。结果:单纯尿失禁组患者治疗后的Ⅴ级肌力患者所占比例(59.09%)明显高于治疗前患者(9.10%),轻度盆腔脱垂组患者治疗后Ⅴ级肌力患者所占比例(49.99%)明显高于治疗前患者(9.10%),统计学均有意义(P<0.05)。结论: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近期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改善了患者盆底肌力,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侯琳  商敏 《中国医刊》2022,(2):145-148
妊娠及分娩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目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成为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重要慢性疾病.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高危因素包括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家族史、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偏高、孕期体重增加超过15kg、第二产程延长等.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女性,进行产前的宣教,孕期营养指导,产程中适当的干预及...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早期盆底康复训练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效果。方法:选取106例产后PF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盆底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Ⅰ、Ⅱ类肌纤维平均肌电压、盆底功能受损症状与生命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Ⅰ、Ⅱ类肌纤维平均肌电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尿频尿急、下腹酸胀/下坠感、腰骶痛、阴道干涩、阴道松弛所占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量表-7(UDI-7)中的社会关系、活动、情感、旅行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盆底康复训练可促进PFD患者盆底功能恢复,改善PFD症状和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梁志清 《中国医刊》2005,40(8):20-22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盆底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在女性主要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膀胱颈及尿道下移致压力性尿失禁、直肠脱垂等,其原因主要有两类,一是指本身的组织结构缺陷,另一方面是损伤(产伤和外伤),治疗主要采用结构重建或矫正的策略,目前腹腔镜在该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下面介绍几种新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社区护理干预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中山市东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科2019年4月—2020年6月收治的10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2组(参照组、研究组),予以参照组Kegel训练,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研究组社区护理干预与盆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研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盆底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02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A组+B组),另选取51例非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者作为对照组C组。所有患者均应用盆底超声进行检查,观察比较两组受试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的B组尿失禁患者在缩肛、Valsalva、静息三种状态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超声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盆底超声检查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可以使充分显示患者盆底的解剖结构,有利于疾病的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17.
张舒飞  汤剑明  洪莉 《医学研究杂志》2023,52(1):172-174,178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疾病,它严重影响我国女性的生活质量。由于传统治疗方式受到并发症等因素的限制,使得临床上迫切需要一个安全有效的新型治疗方式。间充质干细胞因其良好的增殖分化特性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证实它还可通过归巢效应、旁分泌、免疫调节、调节细胞外基质等机制影响盆底的损伤修复和组织再生,这使得它成为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良好选择。本综述根据间充质干细胞在盆底功能障碍领域的相关研究,探讨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相关机制及临床应用现状,同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刘剑锋  阳莲  洪莉 《医学研究杂志》2021,50(10):155-157,96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可损害女性的生理、心理和性功能,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因主要为盆底肌肉和结缔组织损伤,与怀孕和阴道分娩以及肥胖等因素有关。材料学、再生医学的应用与发展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注入了新的活力。水凝胶在治疗中因其创伤小、感染轻、恢复快等优点,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泛前景。本文就水凝胶用于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鑫  倪观太 《医学综述》2014,(8):1435-1437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卫生保健意识的增强及现代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对盆底解剖认识的深入,人们对盆底解剖认识的深入及对盆底功能锻炼的重视,盆底修复和重建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该文就女性PFD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国内外相关治疗的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多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组织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OP)、压力性尿失禁(SUI)、粪失禁(FI)及产后性功能障碍等[1].PFD是妇科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随着人口老龄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