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来曲唑微刺激超排卵对卵泡液中IGF-I和IGFBP-1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来曲唑(LE)微刺激超排卵对卵泡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水平的影响。方法:96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分为两组,LE微刺激组(42例)采用LE微刺激超排卵,GnRH-a方案组(54例)采用GnRH-a方案超排卵做对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取卵时平均直径16 mm以上卵泡的卵泡液中IGF-I、IGFBP-1水平。结果:⑴LE组超排卵天数、总促性腺激素(Gn)用量、hCG日血清E2水平、获卵数显著低于GnRH-a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两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⑵LE组卵泡液中IGF-I水平(197.2±35.6)ng/mL显著高于GnRH-a组水平(118.5±23.8)ng/mL(P<0.05),IGFBP-1水平(3 057.7±346.7)pg/mL显著低于GnRH-a组水平(7 093.9±435.3)pg/mL(P<0.05)。结论:LE微刺激超排卵可刺激卵泡液内IGF-I分泌,使卵巢对Gn敏感性增加,用较少的Gn达到同GnRH-a方案相似的超排卵效果。  相似文献   

2.
超排卵周期中PCOS与IGF-Ⅱ和IGFBP-3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IGF-Ⅱ和IGFBP-3与PCOS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免疫放射测定法(IRMA)、磁性分离酶联免疫到定法(EIA)检测卵泡波及用药前后血清IGF-Ⅱ、IGFBP-3和E2水平。结果 用药后PCOS组血清及卵泡液IGF-Ⅱ水平明显低于同期正常组血清及卵泡液IGF-Ⅱ水平(P<0.01);用药后PCOS组血清及卵泡液IGFBP-3水平明显高于同期正常组血清及卵泡液IGFBP-3水平(P<0.01);正常组卵泡液IGFBP-3水平与卵泡液IGF-Ⅱ水平明显呈负相关(r=-0.679,P<0.01)。结论 IGF系统的不平衡状态可能参与PCOS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O)、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帕金森病(PD)患者中的改变特征。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80例PD患者和78例健康体检者血清NO、GH、IGF-Ⅰ和IGFBP-3水平,并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D组血清NO水平低于对照组([3.3±0.4)(5.2±0.4)mol/L,〈0.01];PD组的血清IGF-Ⅰ浓度高于对照组([166±43)(136±35)ng/mL,〈0.01],但两组血清GH和IGFBP-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PD患者的血清NO水平降低,IGF-Ⅰ水平上升,这可能与PD时机体对潜在的病理紊乱产生的局部适应反应和保护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膀胱癌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IGF- 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GFBP-3)水平,及其与膀胱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该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200 例 作为膀胱癌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0 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IGF- Ⅰ、IGFBP-3 水平。结果 膀胱癌组患 者血清IGF- Ⅰ、IGFBP-3 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IGF- Ⅰ /IGFBP-3 比值高于对照组(P <0.05)。膀 胱癌患者术后血清IGF- Ⅰ、IGFBP-3 水平高于术前(P <0.05),IGF- Ⅰ /IGFBP-3 比值低于术前(P <0.05)。 低级别膀胱癌患者血清IGF- Ⅰ、IGFBP-3 水平高于高级别(P <0.05);高、低级别胱癌患者IGF- Ⅰ / IGFBP-3 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血清IGF- Ⅰ、IGFBP-3 水平低 于非肌层浸润性(P <0.05);肌层浸润性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IGF- Ⅰ /IGFBP-3 比值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 >0.05)。T3、T4 期患者血清IGF- Ⅰ、IGFBP-3 水平低于Ta ~ T2 期(P <0.05);淋巴结转 移患者血清IGF- Ⅰ、IGFBP-3 水平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 <0.05)。结论 膀胱癌患者血清IGF- Ⅰ、 IGFBP-3 水平下降,血清IGF- Ⅰ、IGFBP-3 水平有望成为膀胱癌诊断和预后评价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卵泡液和血清中瘦素(Leptin)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水平与卵泡发育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67例患者取卵日血清及卵泡液中的Leptin与IGF-I水平。结果:(1)取卵日血清中的Leptin水平为(13.20±5.43)mg/L,显著高于卵泡液中kptin水平(10.86±5.73)mg/L,P〈0.05;卵泡液中的Leptin水平与血清中的Leptin水平呈正相关(r=0.84,P〈0.001)。血清中的IGF-I水平为(7.18±4.58)mg/L,显著高于卵泡液中IGF-I水平(4.36±3.03)mg/L(P〈0.05),卵泡液中的IGF-I水平与血清中的IGF-I水平呈正相关(r=0.79,P〈0.001);(2)卵巢低反应型者的血清及卵泡液中Leptin水平显著高于卵巢中高反应型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3)三种卵巢反应类型的血清及卵泡液中IGF—I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卵泡液及血清中的Leptin水平与IGF—I水平无明显的相关性(r=-0.079,P〉0.05)及(r=-0.127,P〉0.05)。结论:(1)卵泡液中的Leptin及IGF-I均来自血清;(2)高浓度的Leptin可能抑制卵泡发育,而低浓度的Leptin可能对卵泡发育没有影响;(3)体内IGF-I可能与其受体结合后发挥对卵泡发育的调节作用;(4)Leptin与IGF-I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超排卵周期人血清及卵泡液中IGF-Ⅱ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建芬  张治芬 《浙江医学》2005,27(11):805-807,810
目的了解超排卵周期人血清及卵泡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水平,探讨IGF-Ⅱ在生殖内分泌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45例超排卵周期取卵日人血清及卵泡液中IGF-Ⅱ、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分析IGF-Ⅱ与卵泡发育、生殖激素及为超排卵而使用r-FSH、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的剂量之间的相关性及意义.结果卵泡液IGF-Ⅱ(0.60±0.69)μg/L,低于血清IGF-Ⅱ(1.09±1.21)μg/L (z=1.975,P<0.05);卵泡液中IGF-Ⅱ与E2、P水平呈正相关(r=0.620、0.509,均P<0.01);与T/E2比值呈负相关(r=0.514,P<0.01),与FSH、LH水平及LH/FSH比值无相关性(r=0.033、0.044、0.062,均P>0.05);与直径14 mm以上的卵泡数及获卵数呈正相关(r=0.393、0.324,均P<0.05).血清IGF-Ⅱ与E2、P、T、FSH、LH水平及T/E2均无相关性(均P>0.05),与直径14mm以上的卵泡数及获卵数亦无相关性(r=0.099、0.185,均P>0.05).血清及卵泡液IGF-Ⅱ水平与超排卵而使用的r-FSH、hMG剂量均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结论IGF-Ⅱ在卵巢内调节卵巢功能中起了重要作用,可能具有促进卵泡发育、形成优势卵泡的作用,并可能促进卵泡E2、P的分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卵泡液和血清中瘦素(Leptin)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与卵泡发育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67例患者取卵日血清及卵泡液中的Leptin与IGF-Ⅰ水平.结果:(1)取卵日血清中的Leptin水平为(13.20±5.43)mg/L,显著高于卵泡液中Leptin水平(10.86±5.73)mg/L,P<0.05;卵泡液中的Leptin水平与血清中的Leptin水平呈正相关(r=0.84,P<0.001).血清中的IGF-I水平为(7.18±4.58)mg/L,显著高于卵泡液中IGF-I水平(4.36±3.03)mg/L(P<0.05),卵泡液中的IGF-Ⅰ水平与血清中的IGF-Ⅰ水平呈正相关(r=0.79,P<0.001);(2)卵巢低反应型者的血清及卵泡液中Leptin水平显著高于卵巢中高反应型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3)三种卵巢反应类型的血清及卵泡液中IGF-Ⅰ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卵泡液及血清中的Leptin水平与IGF-Ⅰ水平无明显的相关性(r=-0.079,P>0.05)及(r=-0.127,P>0.05).结论:(1)卵泡液中的Leptin及IGF-Ⅰ均来自血清;(2)高浓度的Leptin可能抑制卵泡发育,而低浓度的Leptin可能对卵泡发育没有影响;(3)体内IGF-Ⅰ可能与其受体结合后发挥对卵泡发育的调节作用;(4)Leptin与IGF-Ⅰ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妙奥春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小剂量组、大剂量组。采用鹅膏蕈氨酸毁损大鼠脑基底核制备AD动物模型,妙奥春干预4周后测试大鼠学习及记忆能力,以RealtimePCR、West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脑组织中IGF-1、IGFBp-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大、小剂量组平均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其中大剂量组所用时间短于小剂量组;大、小剂量组IGF-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上升(P〈0.05),IGFBP-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则明显下降(P〈0.05),大剂量组对IGFBP-1基因的调节更加显著(P〈0.05)。结论:妙奥春可显著改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在上调IGF-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同时下调IGFBP-1的表达,提示IGF-1、IGFBp-1的参与可能是妙奥春治疗AD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与疾病程度及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4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和40例正常血压妊娠妇女的血清IGF-1及IGFBP-3水平。结果: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IGF-1显著低于正常组,IGFBP-3在各组间的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但IGF-1与IGFBP-3呈正相关。新生儿出生体重随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程度的加剧而降低,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5.453,P=0.002)。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及严重程度与IGF-1明显相关,IGF-1与胎儿的发育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血清IGF-1及PLGF的袁达,分析二者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探讨IGF-1及PLGF在子痫前期发病及诊疗中的作用。②方法选取子痫前期住院患者60例,分为两组(轻度子痫前期30例,重度子痫前期30例);另选同期住院正常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各组于分娩前5min取静脉血5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GF-1和PLGF的表达。③结果正常对照组IGF-1含量为(42.25±10.21)ng/mL,轻度子痫前期组(21.52±5.17)ng/mL,重度子痫前期组(16.75±3.16)ng/mL;正常对照组PLGF含量为(387±26)ug/L,轻度子痫前期组(232±34)ug/L和重度子痫前期组(121±23)ug/L。(D结论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IGF-1和PL—GF的表达明显高于重度子痫前期组,IGF-1和PLGF表达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化脓性脑膜炎(BM)和病毒性脑膜炎(VM)患儿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变化,为BM和VM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BM13例,VM17例)患儿和15例对照组(不具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感染的同期住院患儿)脑脊液IGF-Ⅱ和IGFBP-3水平。结果:BM组脑脊液IGF-Ⅱ和IGFBP-3水平高于VM组及对照组(P<0.01);VM组与对照组IGF-Ⅱ和IGFBP-3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M患儿脑脊液IGF-Ⅱ和IGFBP-3水平升高,VM患儿IGF-Ⅱ和IGFBP-3水平无明显变化;脑脊液IGF-Ⅱ和IGFBP-3检测可作为BM和VM的鉴别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催乳素细胞腺瘤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IGFBP-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催乳素细胞腺瘤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60名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及对照组IGF-1和IGFBP-3的表达情况及IGF-1/IGFBP-3比值。结果 研究组IGF-1表达水平及IGF-1/IGFBP-3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IGFBP-3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催乳素细胞腺瘤患者IGF-1表达水平及IGF-1/IGFBP-3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性肿瘤患者的IGF-1表达水平及IGF-1/IGFBP-3比值较非侵袭性肿瘤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IGF-1表达水平及IGF-1/IGFBP-3比值对催乳素细胞腺瘤预后有较为优势且显著的预测价值,IGFBP-3表达水平对催乳素细胞腺瘤诊断无明显预测价值。结论 IGF-1及IGF-1/IGFBP-3比值对于催乳素细胞腺瘤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医师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测定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取卵日卵泡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Ⅰ,IGF-Ⅰ),雌二醇(estradiol,E2)及睾酮(testosterone,T)浓度的表达,探讨其在PCOS发病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PCOS患者(50例)和非PCOS患者(52例)的卵泡液进行IGF-Ⅰ、E2、T水平测定并分析其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PCOS患者卵泡液IGF-Ⅰ、E2、T的水平均高于非PCOS患者(P< 0.05).PCOS患者与非PCOS患者卵泡液中IGF-Ⅰ水平与E2、T的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 IGF-Ⅰ作为卵巢内局部重要的自分泌-旁分泌调节因子,可能参与了PCOS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旨在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初步揭示它们与肝硬化的关系。方法88例肝硬化患者及20例健康查体者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IGF-1、IGFBP-3的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规方法测定肝脏生化指标,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1、肝硬化Child-Pugh A组、Child-Pugh B组、Child-Pugh C组血清IGF-1、IGFBP-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肝硬化Child-PughA组、B组、C组血清IGF-1、IGFBP-3水平依次降低,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IGF-Ⅰ和IGFBP-3水平与Child-Pugh分级均有显著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况及预后的重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胰岛素(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免疫放射法检测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INS、IGF-Ⅰ及IGFBP-3的表达水平.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158.06±47.82),与对照组( 57.30±33.21)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IGF-Ⅰ及IGFBP-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各期血清INS、IGF-Ⅰ及IGFBP-3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高胰岛素血症与子宫内膜癌发生有关.检测血INS有助于发现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从而有利于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在)在大鼠肝肌纤维母细胞(MF)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1到4代的MF(P1-4)用于研究。用Northern blot RNA印迹杂交法测定IGF-ⅠmRNA的表达。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核素掺入法分析DNA合成。结果 P1-4 MF表达了IGF-Ⅰ特有的mRNA的转录产物,IGF-Ⅰ和较少量的胰岛素能增加MF的DNA合成。IGF-Ⅰ与IGFBP-2或-3重组体同时作用能抑制IGF-Ⅰ刺激MF中DNA的合成。但是用IGFBP-2或-3对MF做预孵育后则进一步增强了IGF-Ⅰ刺激MF中DNA的合成。结论 IGF-Ⅰ在MF增殖的调节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可能与急性和慢性肝损伤过程中发生的肝纤维化过程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泡液微环境变化。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8月于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行IVF/ICSI-ET的36例子宫内膜畀位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卵泡液中上皮中性粒细胞活化肽-78(ENA-78)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卵泡液ENA-78水平(184.59±65.10)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39.62±58.3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泡液中ENA-78水平较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升高,其高水平的ENA-78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住症患者卵母细胞质量下降、受精能力受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闵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闩-3(IGFBP-3)在未青春发育特发性身材矮小(ISS)患儿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观察组50例ISS患儿行周产rhGH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测定其治疗前及治疗7d、1个月及6个月时的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对照组为20例正常儿童。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IGF-1、IGFBP-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治疗7d时血清IGF-1、IGFBP-3水平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1个月时接近高峰。治疗前血清IGF-1水平与治疗6个月后的△GV、△、△HtSDSBA呈负相关。治疗1个月时的AIGF-1与治疗6个月后的△GV、aHtSDSCA、△HtSDSBA呈正相火。结论m清IGF-1可以作为判断和预测GH对未青春发育ISS儿童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IUGR胎盘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L-精氨酸孕期干预后IUGR大鼠胎盘IGF—Ⅰ、IGF—Ⅱ及IGFBP-3水平的变化,探讨L-精氨酸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被动吸烟法造IUGR大鼠模型,孕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L-精氨酸小剂量和大剂量防治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胎盘组织IGF—Ⅰ、IGF—Ⅱ及IGFBP-3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胎盘重比对照组明显下降,L-精氨酸防治组与模型组相比,胎盘重量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胎盘组织中IGF—Ⅰ、IGF—Ⅱ含量明显降低。IGFBP-3含量明显增高(P〈0.01)。小剂量和大剂量L一精氨酸防治组与模型组相比,IGF—Ⅰ、IGF-Ⅱ含量明显增高,IGFBP-3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L-精氨酸可增高宫内发育迟缓大鼠胎盘组织中IGF—Ⅰ、IGF-Ⅱ的含量,降低IGFBP-3含量,对胎鼠发育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与正常水平的小鼠乳腺癌模型中,应用人参皂甙(GS)Rg3后IGF家族及血管生长因子相关基因的变化。方法7,12-二甲基苯蒽(DMBA)诱导肝脏特异性IGF-Ⅰ基因敲除(LID)鼠及对照鼠建立原发性乳腺癌模型,应用GSRg3进行干预治疗,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小鼠乳腺肿瘤及正常组织中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①LID鼠组小鼠的肿瘤发生时间、生长速度及大小均低于对照组;②IGF家族及血管生长相关基因的变化:LID鼠组肿瘤组织中IGF-Ⅰ、IGFBP-4、IGFBP7、FGF-1、FIGF、Ang-1、HGF、TGF-β1基因较对照组上调,IGF-Ⅱ、IGF-ⅡR、IGFBP2、IGFBP3、IGFBP-5、FLT1、Ang-2、FGFR-2、PDGFa、PDGFb、THBS-1、Col18al基因较对照组下调;应用GSRg3组IGFIR、IGFIIR、IGFBP-2、IGFBP-3、IGFBP5、VEGFa、Ang-2、EGF、EGFR、PDGFa、FGFR-2、THBS-1、Col18a1基因较对照组上调,而IGF-Ⅰ、IGFBP-4、IGFBP-7、TEK、TGF-β1基因较对照组下调。结论IGF-Ⅰ促进小鼠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且与血管生长密切相关。GSRg3可能通过IGF-Ⅰ及其结合蛋白、TEK、TGF-β1、THBS-1及Coil8a1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