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产业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有助于直接诊断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及时制定和调整产业发展对策,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海南省重点培育发展的12个重点产业为对象,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技术构建重点产业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方法。海南省重点产业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结果显示,热带农业环境承载力警情主要发生在文昌市和琼海市,水资源承载力警情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工业产业发展环境承载力警情主要发生在海洋油气产业集聚的洋浦经济开发区,医药产业、海洋油气产业在布局上分别存在极重警和中警警情;旅游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承载力主要是由于环境基础设施滞后于人口规模需求产生局地警情。基于预警结果,为不同地区处于不同警情的重点产业提出了差异化的发展和保护管控策略,以引导和约束重点产业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2010—2014年贵州省经济、人口、环境、资源等数据结合TOPSIS方法构建了贵州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指标进行赋权,通过计算贴合度观测各年份的经济水平、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然后,根据排序结果评估贵州省2010—2014年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情况及各评价指标的表现情况。结果表明:1)近5年贵州省经济水平最高的年份是2013年,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好的年份是2014年,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在这段时期内呈总体上升趋势,期间略有回落;2)在经济发展水平系统中,产业结构因子对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作用最大,而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系统中,关键影响因子由资源禀赋变为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说明贵州省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并对当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情况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能力。因不同国土空间主体功能不同,承载内容不同,所以必须分区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文章将我国国土空间分为城市化地区、城镇化地区、农业发展区、矿业经济区、海洋经济区、生态保护区6类。然后因为土地承载力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核心基础,文章又将土地承载力分为耕地承载力、建设用地承载力和生态用地承载力,并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最后提出了土地承载力评价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调查法和时间序列法,回顾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出资源环境承载力系统的理论方法体系,包括: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尺度与研究内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因子的量化方法、综合承载力的评价方法、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趋势,分析得到现有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局限性和演进趋势,提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方向从基础的资源评价和环境保护向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向转变,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制约要素和参考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正在向以资源环境为约束、以空间优化为导向的方向发展,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调查法和时间序列法,回顾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出资源环境承载力系统的理论方法体系,包括: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尺度与研究内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因子的量化方法、综合承载力的评价方法、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趋势,分析得到现有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局限性和演进趋势,提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方向从基础的资源评价和环境保护向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向转变,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制约要素和参考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正在向以资源环境为约束、以空间优化为导向的方向发展,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得出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要考虑的5个方面的问题,即区域空间尺度的差别性、区域统筹发展的综合性、区域产业结构的多样性、区域禀赋条件的复杂性和区域管理体制的差异性。通过分析总结,提出当前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即理论方法体系尚未统一规范,成果转化应用不足,相关制度建设滞后。对未来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构建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理论方法体系,统一规范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技术标准;推进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研究应用;加强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监测预警;转变政府管理理念,以可持续理念和新型资源观指导区域发展工作;推动相关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改进后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测算了2004—2012年忻州市的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空间差异。模型改进工作主要体现在增加了水资源与能源承载力,运用优势资源牵引效应及劣势资源束缚效应,克服原模型中权重的主观任意取值。测算结果显示:1)忻州市各县市区相对人口、经济承载状态的数量结构总体变化较为稳定;2)14县市的人口与经济承载力空间匹配差异显著,海河流域大部分县市区为全市重点开发区域,黄河流域大部分县为限制开发区,静乐和五寨县经历了上述2类转变,发展模式相对不稳定,同时提出了不同区域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基于熵值法TOPSIS模型的陕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深入研究陕西省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分析承载力变化趋势,文章从经济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3个子系统构建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分析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运用TOPSIS模型对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同时计算出18个指标分别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1)2005—2008年,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呈下降趋势,2008—2010年,承载力水平上升,2010—2013年,承载力水平发展较稳定且呈微弱下降趋势,2013—2014年,承载力水平提高,总体来看,陕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呈“W”发展态势。2)经济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资源承载力整体呈下降趋势,同时三者最大值均未超过0.7,距最优承载力仍有一定的差距。3)采用灰色关联度计算发现,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人均粮食产量、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电力消费量、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例6项指标对陕西省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分析了2000—2010年河南省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的状态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表明:1)河南省的综合承载力一直小于实际人口数,处于超载状态;2)自然资源是河南省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在综合承载力中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大于经济资源的承载力;3)相对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之间的不协调将是河南省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河南省相对承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熵权TOPSIS法测算2014年湖北省103个县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并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承载力水平的空间格局特征,以期为湖北省制定土地利用空间和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结果表明,湖北省各县市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两极分化,承载力高的地区包括恩施市、十堰市等鄂西地区,承载力较低的主要是武汉、宜昌等地的市区,整体呈现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同时低值集聚显著性更强。LISA聚集图和冷热点分析表明,鄂西处于承载力热点和"高高聚集"区,武汉市区、宜昌市东北部区县处于承载力冷点和"低低聚集"区。最后在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格局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承载力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分析资源开发区生态承载力与产业一致性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资源开发与生态的作用机理出发,分析了矿产资源开发区域的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和组成结构;从社会需求、经济生产、环境变化和生态平衡等环节,剖析了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系统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梳理了资源开发区生态承载力的特征要素,分析了产业竞争力,构建了对资源破坏、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为基础的16个一致性因素。最后提出了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区域生态与产业整合分析,资源开发区生态承载力与产业一致发展可能性分析,计算资源、市场和环境容量等约束条件,形成产业调整优化策略的产业布局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与学术文献的长周期性相比,新闻报道则体现出了时效性的特征,通过新闻的报道,能够快速了解到社会各界对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注和最新动态。文章借助网络舆情的分析方法和工具,系统地介绍了基于百度新闻搜索引擎和网络抓取工具的在线新闻文本分析过程,通过对获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主题的691篇在线新闻标题及相关属性信息的统计分析、分词等,全面的分析了资源环境承载力主题在线新闻报道的媒体分布特征、新闻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同层级区域分布特征、热点词汇年度变化情况等,在可视化工具的帮助下,将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呈现。该研究为资源环境承载力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补充性工作,也为社会各界更加了解资源环境承载力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对宁国市资源环境状况的分析,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利用综合指数法,从土地承载力、水承载力、地质环境承载力3个方面,对宁国市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展了评价。结果得出:宁国市耕地承载力超载,建设用地承载力、生态用地承载力、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盈余,地质环境承载力均衡。通过结果分析为促进宁国市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海域承载力是衡量海洋资源环境能否支持海洋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标志。文章在总结国内海域承载力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海域承载力的概念、分类、指标体系构建以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论述和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对海域承载力的定义尚不统一,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大多借鉴于土地资源环境或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关研究成果,海域承载力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仍然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文章对海域承载力研究的综述有助于为我国海域承载力的相关研究和监测预警提供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生态评价的重要依据,科学探究区域生态承载力有利于提高生态文明评价的准确性。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推动下,各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但区域性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力的综合评价,生态文明评价成为指引生态建设的重要手段。在融合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文明评价,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资源生态研究将成为富有生命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基于保水采煤理念的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区采煤引起的水资源破坏和地质环境变化,已经严重制约了矿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梳理保水采煤、煤矿区地质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展,结合目前西部富煤缺水地区的地质环境现状,提出了基于保水采煤理念的地质环境承载力内涵及基本研究思路。分析认为:基于保水采煤理念的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应将保水采煤理念与地质环境承载力理论有机融合,系统分析"采煤活动—水资源破坏—地质环境效应"作用机理,从寻求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地表生态环境保护3者之间的最优解中阐述内涵。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可采用属性分析、生态需求分析、数值分析、突变理论等方法,重点研究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综合评价方法、承载能力及承载状态等级划分方法。对于承载能力的计算,可采用模拟实验,取得典型煤矿区承载能力下地质环境与开采强度临界值的关系数据,进而提取出控制和减轻煤矿区地质环境问题的保水采煤技术方法,确定合理的开采强度和规模。在承载力评价和计算的基础上,提出地质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的协同监测技术方法,并给出了承载力预警等级判定标准。所提出的基于保水采煤理念的地质环境承载力内涵及基本研究思路,以期丰富和发展保水采煤及地质环境承载力的科学内涵,为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煤炭资源开发与水资源保护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性工作,针对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展研究,既可以维护农业生态安全,确定农业生产格局,又可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平衡关系,从而提升国土空间的治理能力。本文以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为研究对象,对该县的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评价,并进行农业开发潜力、风险识别、农业空间划定研究。研究表明:安仁县农业资源禀赋较好,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III级及III级以上的土地面积达到63 705.49 hm2,占县域总面积的43.57%;农业开发潜力土地面积达到18 678.51 hm2,占县域总面积的12.77%。安仁县属于南方山地丘陵地区,水土资源、环境条件良好,区域农业开发潜力高,但农业发展受生态限制因素影响较大,在耕地保护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生态安全风险及矛盾冲突。经调查分析,存在冲突土地面积达到7 105.15 hm2,占县域总面积的4.86%。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空间格局特征识别农业空间,划定安仁县农业空间土地面积为49 616.65 hm2,占县域总面积的33.93%,并且明确了该县属于“两盆地一走廊”的农业发展空间格局。这为锁定农业综合治理靶区,提高国土空间治理能力提供了科学依据。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级受生态保护重要性、土地资源、水资源、自然灾害等多种要素影响。安仁县的现状耕地、永久基本农田、耕地后备资源与生态保护极重要、极敏感地域重叠较多,且在承载能力低区域存在大量种植园地、养殖坑塘等农业用地。关注山地丘陵地区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善加利用各等级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土地,对于有效化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生态风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