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和比较DC-CIK治疗联合姑息或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 至2016年12月就诊于山西大医院肿瘤内科进行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姑息治疗组、姑息治疗+DC-CIK 治疗组、化疗组和化疗+DC-CIK治疗组,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等,并观察DC-CIK细胞治疗的有 效性及安全性。 结果: DC- CIK联合组治疗后患者CD8 + 、NKT细胞较治疗前细胞百分比有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CD3 + 、CD8 + 、 NK、NKT细胞百分比均有提高(P<0.05);患者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mPFS及mOS无明显延长(P>0.05)。 结论: 与单纯 姑息治疗和化疗相比,联合DC-CIK免疫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晚期胰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对患者总生 存期无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金龙胶囊先期干预联合肝动脉栓塞介入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单纯TACE组36例(对照组), TACE+金龙胶囊组34例(治疗组)。对照组进行E-ADM+5-FU+DDP TACE治疗1次;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于治疗前7天始口服金龙胶囊1 g/次, 3次/日, 连续服用5周。观察两组治疗后肿瘤病灶大小、肝功能指标、中医证候评分、KPS评分及Th1、Th2细胞因子漂移等方面的变化情况。   结果  在肿瘤病灶大小变化、肝功能评价指标数值变化、KPS评分值、中医症状评分及Th1、Th2细胞因子浓度变化等多方面, 单纯TACE组与金龙胶囊先期干预组比较, 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 < 0.05)。   结论  研究资料显示金龙胶囊先期干预对原发性肝癌具有抑制肿瘤、减毒增效保肝、提高生存质量、增强免疫功能等疗效, 且经证实无出血及凝血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树突状细胞(DC)免疫治疗联合放化疗对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疗效。方法收集6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其中32例患者采用DC-CIK联合放化疗(化疗方案为依托泊苷+顺铂/依托泊苷+卡铂/伊立替康+顺铂,放疗方案为适形调强放疗技术)为联合治疗组;28例进行放化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结束2周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3+CD4+、CD3+CD8+、NK细胞、Treg细胞及相关因子IFN-γ、IL-2、IL-10、TGF-β1的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IFN-γ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IL-10、TGF-β1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3+CD8+、CD3+CD4+、NK细胞治疗后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Treg细胞、IL-10、TGF-β1治疗后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3+、CD3+CD4+、CD3+CD8+、NK细胞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因子在治疗前后无变化。虽然联合组疾病控制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50%vs 71.43%,P﹥0.05)。结论自体DC-CIK治疗可以改善小细胞肺癌联合放化疗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是否能改善生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术后化疗联合DC-CIK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外科的82例Ⅲ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接受CME手术.单纯化疗组(n=42)采用CapeOX方案,给予6周期化疗;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组(联合治疗组,n =40)除采用CapeOX方案化疗外,同时给予负载自身肿瘤抗原的DC肿瘤疫苗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进行细胞免疫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EA的变化、细胞免疫指标(外周血CD3+、CD4+、CD8+、CD19+、CD56+及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百分比)、治疗期间的药物毒副作用以及比较两组2年肿瘤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周CEA数值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术后1年的CEA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化疗组术后2年的CEA数值与治疗后及与联合治疗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均P<0.05).单纯化疗组化疗后CD8+和Treg细胞的百分比明显下降(P<0.05),余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8+、CD19+、CD3+CD56+细胞的百分比显著提高(P<0.05),Treg细胞的百分比明显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外周神经毒性及手足综合征等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均P <0.05).单纯化疗组的2年肿瘤复发率为23.81%,联合治疗组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可以提高结肠癌患者术后的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并明显降低肿瘤2年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 DC-CIK 联合化疗加靶向治疗用于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经病理确诊的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5例,分别采取化疗加靶向治疗及 DC-CIK 联合化疗加靶向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 T 细胞亚群、癌胚抗原(CEA)、KPS 评分的变化以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 CD3+细胞、CD3+ CD4+细胞、CD3+ CD8+细胞、NK 细胞、NKT 细胞、Treg 细胞均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观察组治疗后,CD3+细胞、CD3+ CD8+细胞、NK 细胞、NKT 细胞、Treg 细胞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均﹤0.05)。对照组治疗后 CEA 由(213.46±76.12)ng · mL -1变为(178.22±52.31)ng·mL -1,观察组由(214.11±71.21)ng·mL -1变为(103.12±48.36)ng·mL -1,观察组减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对照组 KPS 评分由(62.11±6.12)分变为(72.36±5.48)分,观察组由(61.89±5.12)分变为(86.64±6.79)分,观察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36.00%、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DC-CIK联合化疗加靶向治疗用于晚期结肠癌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6.
王村  温珍平  梁俊青 《癌症进展》2019,17(8):933-935,938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C-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XELOX)方案化疗对进展期结直肠癌(CRC)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4例进展期CR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行DC-CIK联合化疗,对照组行化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糖类抗原242(CA242)、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性T(NK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CD4^+、CD3^+、CD8^+]及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评价患者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缓解率(RR)为61.54%(32/52),疾病控制率(DCR)为75.00%(39/52),分别高于对照组的40.38%(21/52)和55.77%(29/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E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2、IFN-γ、TNF-α、CD4^+、CD3^+、CD8^+及NKT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C患者行DC-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联合XELOX方案化疗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弥补单纯化疗所造成的免疫抑制,为安全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食管小细胞癌综合治疗的最佳模式。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1例初始治疗采用化疗为基础综合治疗的食管小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化疗、放疗+化疗和手术+放疗+化疗三组患者生存期的差异。   结果   手术+化疗组29例,放疗+化疗组16例,手术+放疗+化疗组6例。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3.6个月,1、2、3年生存率为56.5%、22.4%、9.6%。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病灶部位、长度及化疗疗程上分布无差异(P>0.05),放疗+化疗组包含有更多的广泛期患者(P < 0.05)。中位生存期在手术+化疗组患者为13.3个月,放疗+化疗组13.1个月,手术+放疗+化疗组14.2个月,三组患者生存期未见差异(P=0.626)。   结论   放疗联合化疗是食管小细胞癌有效治疗模式,放化疗可以取得和手术联合化疗相似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体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的12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60例行自体肿瘤抗原致敏DC-CIK联合化疗(联合组),60例行单纯化疗(化疗组),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毒副反应、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结果:联合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P>0.05),而化疗组治疗后外周血中CD3+、CD3+ CD4+、CD3+ CD8+、CD3-CD56+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较联合组显著下降(P<0.05);联合组较化疗组的恶心呕吐、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体力、食欲、睡眠较单纯化疗组改善明显(P<0.05).联合组和化疗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vs 4.5个月,P>0.05),联合组患者的总生存期较化疗组患者长(16个月vs 11.5个月,P<0.05).结论:自体肿瘤抗原致敏DC-CIK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可明显改善患者由于化疗毒性导致的免疫功能降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总生存,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DC-CIK联合化疗在治疗晚期肾癌患者中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化疗的46例晚期肾癌病例,其中21例联合DC-CIK治疗(DC-CIK组),25例仅接受化疗(化疗组)。比较2组间肿瘤生长情况、患者长期生存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差异;并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比较组间差异。结果DC-CIK组实体瘤近期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化疗组;DC-CIK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0个月、1年生存率为90.48%,显著高于化疗组的17个月、84.00%,P<0.05。治疗1、3个疗程后DC-CIK组CD3+、CD4+、CD8+比例显著高于化疗组,IL-2、IL-12、IFN-γ含量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结论 DC-CIK联合化疗能有效提高晚期肾癌患者的免疫能力,促进IL-2、IL-12、IFN-γ等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发挥杀死肿瘤细胞、缓解实体瘤、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NKG2D配体MHC-I类相关分子A(MHC class I-related molecules A,MICA)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术后化疗联合NK细胞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福建省肿瘤医院9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手术后,分为单纯化疗组40例、化疗联合NK细胞治疗MCIA阴性组(简称MICA-组)25例及化疗联合NK细胞治疗MICA阳性组(简称MICA+组)25例,比较其疗效。   结果  与单纯化疗组及MICA-组相比,MICA+组CD3+、CD4+T细胞阳性率、NK细胞阳性率及CD4+/CD8+比率明显高于治疗前[(64.2±6.4)% vs(51.3±5.6)%,(39.8±8.2)% vs(29.5±3.2)%,(25.3±2.1)% vs(16.4±4.3)%,(1.4±0.5)vs(1.1±0.7);均P < 0.05],T-reg细胞明显低于治疗前[(6.3±4.5)% vs(17.3±2.4)%,P < 0.05]。3组疾病控制率及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MICA+组KPS评分治疗后明显提高,MICA+组能明显改善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外周神经毒性症状,MICA+组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及总体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均明显延长(均P < 0.05)。但单纯化疗组及MIC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食管癌组织MICA表达阳性的中晚期患者进行化疗联合自体NK细胞能有效能有效提高免疫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能延长生存期,且回输安全、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托泊替康化疗治疗铂类耐药复发卵巢上皮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铂类耐药复发卵巢上皮癌患者42例,其中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托泊替康化疗22例(放化疗组),单药托泊替康化疗20例(单纯化疗组)。放化疗组以15MV X线行三维适形照射,1.8~2.0 Gy/次/d,5次/周,总剂量45~65Gy,平均中位剂量为52.5 Gy。于放疗开始后第1周行托泊替康化疗2.0 mg/m2,第1、8、15天给药,每28天重复。单纯化疗组于第1周开始行托泊替康化疗4.0 mg/m2,第1、8、15天给药,每28天重复。   结果   放化疗组、单纯化疗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8.5(2~37.7)个月、10.8(1.5~29.6)个月;总缓解率分别为42.1%(8/19)、11.1%(2/18);临床获益率分别为68.4%(13/19)、22.2%(4/1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中位疾病无进展期分别为9.8、6.6个月,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01)。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9.7、12.5个月,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Ⅲ度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3%(5/19)、16.7%(3/18);Ⅲ~Ⅳ级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分别为21.1%(4/19)、22.2%(4/1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托泊替康化疗对铂类耐药复发卵巢上皮癌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复发患者的补救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6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NP方案化疗联合DC-CIK细胞治疗,对照组采用NP方案化疗,观察两组近期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免疫功能、3年生存率及安全性等。结果两组间客观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分层研究肺腺癌,研究组客观缓解率52.6%,对照组42.1%;研究组KPS评分总提高率93.8%,对照组78.8%;研究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8+和CD56+的阳性率及rDNA转录活性分析(Ag-NORs)IS值显著上升;研究组3年生存率25.0%,对照组15.2%;研究组对外周血常规及心、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结论化疗联合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提高肿瘤综合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及术后腹腔热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分析郑州人民医院从2009年4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0例晚期卵巢癌的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术前采取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及术后腹腔热灌注辅助化疗2次(顺铂80 mg),术后给予TC/TP方案化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TC/TP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腹水量、术后化疗疗程、疗效、复发与死亡、生存率等数据的差异。   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术中的各项疗效指标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 0.05),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   在临床上对于晚期卵巢癌患者采取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腹腔热灌注辅助化疗,对于患者的疗效较常规的方法有较大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新型肿瘤疫苗联合节拍化疗对晚期乳腺癌小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以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接种Balb/c小鼠建立模型。利用含高迁移率核小体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nucleosome binding protein 1,HMGN1)基因的重组质粒转染4T1细胞,制备瘤苗。小鼠皮下接种4T1细胞,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吉西他滨节拍化疗组(MET组)、瘤苗组、节拍化疗联合瘤苗组(联合组)4组。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生长及不良反应,并检测肿瘤局部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的Foxp3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变化。   结果   联合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MET组及瘤苗组(P < 0.05),与NS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01)。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联合组与MET组小鼠肿瘤局部浸润Tregs的Foxp3表达及肿瘤MVD明显减少(P < 0.05)。各治疗组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   HMGN1基因修饰的新型瘤苗联合吉西他滨节拍化疗在乳腺癌小鼠模型治疗中疗效显著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金龙胶囊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高凝状态的影响。   方法   将106例恶性肿瘤合并高凝状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53例在化疗的基础上同时服用金龙胶囊,每次4粒(1.0 g),一日3次,至下周期化疗开始;对照组53例单纯采用化疗。两组患者每周期化疗前及下周期化疗前检测PLT、Fib、PT、APTT、D-D;两组患者每完成2个周期化疗后进行疗效评价,每周期化疗后评价化疗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PT、APTT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延长(P < 0.05),PLT、Fib、D-D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 <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观察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42)。   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同时服用金龙胶囊可延长患者PT、APTT,降低PLT、Fib、D-D水平,从而改善化疗患者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腹腔内顺铂热灌注化疗加热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方法  无法手术及复发晚期卵巢癌患者83例,随机分成两组:热疗组42例,行多西他赛静脉化疗后即刻行腹腔内顺铂热灌注化疗并加腹部局部射频热疗;对照组41例,单纯给予多西他赛静脉化疗加腹腔内顺铂热灌注化疗。   结果  热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1.0%和58.1%,其中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 < 0.05),腹水控制率分别为78.3%和66.7%,CA125下降率分别为84.2%和61.5%(P < 0.05),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不良反应及骨髓抑制,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腹腔内灌注加热疗明显提高晚期卵巢癌的疗效,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DC-CIK过继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前组采取DC-CIK、过继免疫治疗,并给予XELOX方案化疗。后组单独给予XELOX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免疫功能影响及安全性,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RR及DCR率分别为66.7%、76.7%,对照组发生PR 12例、SD 3例,对应RR及DCR率分别为40%、50%,两者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实验组CD3+ 、CD4+ 、CD8+ 、CD3+CD56+双阳性细胞的比例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其它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DC-CIK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优于常规化疗,安全性良好,但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王勇  岳晓  朱玉方  陶荣杰  徐军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23):1930-1933
  目的  评价以替莫唑胺为主的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12年3月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4例PCNSL患者采用全脑放疗同步替莫唑胺化疗之后, 给予替莫唑胺+奈达铂+长春新碱化疗方案行6~8个周期的辅助化疗。观察患者肿瘤缓解状态、总生存期及不良反应。   结果  24例均完成治疗。随访3~63个月, 中位生存时间为25个月, 治疗后CR者41.7%(10/24), PR者29.2%(7/24), SD者12.5%(3/24), PD者16.7%(4/24), 客观肿瘤缓解率(ORR)为70.8%。Kaplan-Meier分析显示该治疗方案优于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联合放疗治疗PCNSL的效果, 亦优于单药替莫唑胺治疗PCNSL的效果, 且不良反应小。   结论   替莫唑胺为主的化疗联合放疗治疗PCNSL较安全、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