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植物乳杆菌在不同基质中转化生成共轭亚油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具有转化亚油酸能力的植物乳杆菌ZS2058分别接入脱脂奶、豆奶和番茄汁中,分别考察了亚油酸的添加量、亚油酸的添加方式和预培养对植物乳杆菌生长和转化亚油酸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脱脂奶中植物乳杆菌转化能力最强,在脱脂奶中该菌能将1 mg/mL亚油酸转化成152.05μg/mL共轭亚油酸.  相似文献   

2.
植物乳杆菌在不同基质中转化生成共轭亚油酸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将具有转化亚油酸能力的植物乳杆菌ZS2058分别接入脱脂奶、豆奶和番茄汁中,分别考察了亚油酸的添加量、亚油酸的添加方式和预培养对植物乳杆菌生长和转化亚油酸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脱脂奶中植物乳杆菌转化能力最强,在脱脂奶中该菌能将1mg/mL亚油酸转化成152.05μg/mL共轭亚油酸.  相似文献   

3.
以MRS作为基础培养基,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完整细胞共同合成共轭亚油酸的营养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得到混菌完整细胞生物合成共轭亚油酸的最佳营养条件:MRS培养基,葡萄糖20g/L,蛋白胨15g/L,牛肉膏5g/L,酵母膏5g/L,无水乙酸钠7.5g/L,吐温-80 1.5g/L,柠檬酸二铵3g/L,K2HPO43.93g/L,MgSO40.58g/L,MnSO40.3g/L。在此条件下,共轭亚油酸的合成量为81.38μg/mL,比使用基础培养基时的合成量增加了11.34μg/mL。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因素法,以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对短乳杆菌P-347产细菌素的适宜碳源和氮源的种类、氮源的浓度、起始pH和培养温度进行了初步探索。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S1.72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定量扩散法检测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短乳杆菌P-347以葡萄糖为碳源,以大豆蛋白胨为氮源,在起始pH 5.0、37℃培养24h,可获得最大菌体密度;以2%葡萄糖为碳源,以1%酪蛋白胨为氮源,在起始pH 6.5、30~37℃培养24h,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活性最大,抑菌圈直径为32.5mm。  相似文献   

5.
利用Logistic方程建立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和共轭亚油酸合成的动力学模型;应用Origin 8.0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菌发酵合成共轭亚油酸动力学的模型及参数,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5 09和0.986 75,说明动力学模型与实验数据拟合较好,基本反映了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菌合成共轭亚油酸的发酵过程。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乳制品的营养价值,增加乳制品中的功能性成分,通过保加利亚乳杆菌以α-亚麻酸为底物、脱脂乳为培养基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发酵,获得富含共轭亚麻酸的发酵乳,发酵结束后测定发酵乳中的共轭亚麻酸含量。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得出合成共轭亚麻酸的最佳条件分别是:发酵温度31℃,菌体接种量5.0%,α-亚麻酸添加量0.6mg/mL,发酵时间48h,共轭亚麻酸产量为0.15mg/mL。  相似文献   

7.
综合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工具对罗伊氏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基因及其启动子区进行了定位,分析了4种乳酸菌亚油酸异构酶基因的上游调控区,发现了主要保守位点.分析证明罗伊氏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具有2个二硫键,1个糖基化位点,多个磷酸化位点,无信号肽序列,但在25(26)~42位存在跨膜区.证明罗伊氏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的密码子偏好性与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的密码子偏好性存在差异,初步分析了该基因在这些宿主菌中表达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8.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在羊乳中添加酪蛋白、乳糖、葡萄糖和大豆蛋白胨等物质对LactobacillusPlantarumL69发酵羊奶过程中的酸度、pH、活菌数及产ACE抑制肽的影响,确定了4种物质的最适添加量.结果表明,酪蛋白、乳糖、葡萄糖和大豆蛋白胨的添加量分别为0.2%、0.7%、O.9%、0.5%时,发酵乳中ACE抑制肽的抑制率分别达74.5%、76.36%、89.12%、88.709/6;酸度和pH是呈负相关性,而活菌数和ACE抑制率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双歧杆菌发酵乳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双歧杆菌制作双歧杆菌酸奶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所采用的耐氧长双歧杆菌B1能在有氧条件下14h内凝乳。所制得的双歧杆菌酸奶具有传统型型奶的风味,并能达到10^8个/mL以上的活双歧杆菌含量。  相似文献   

10.
观察植物甾醇-共轭亚油酸酯对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采用体外培养结肠癌HT-29细胞的方法,施加不同浓度植物甾醇-共轭亚油酸酯(100、150、200、250、300μmol/L),观察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抑制情况,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特征。结果显示,植物甾醇-共轭亚油酸酯各组较对照组增殖降低,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100~300μmol/L)和时间-效应关系(24、48、72h),说明植物甾醇-共轭亚油酸酯抑制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1.
在各种共轭亚油酸异构体中,c9,t11-18∶2和t10,c12-18∶2这两种天然不饱和脂肪酸异构体被认为具有生物活性,如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减肥、促进生长、缓和免疫反应副作用等,因而在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一些微生物能产生共轭亚油酸异构酶(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isomerase,EC 5.2.1.5),该酶又能专一性地催化亚油酸转化为活性共轭亚油酸异构体的反应,因此近几年来倍受关注,利用生物合成法生产共轭亚油酸已成为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然而目前,共轭亚油酸异构酶的物种分布及进化关系、在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构域、催化反应机理等尚未得到完整的阐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大量高效地表达有活性的重组酶也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在前人对共轭亚油酸异构酶进行的多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共轭亚油酸异构酶的分布、生物学作用、酶的催化反应机理、酶基因的克隆表达等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已知的共轭亚油酸异构酶序列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亚油酸异构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已在GenBank上公开发表的罗伊氏乳杆菌、疮疱丙酸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短双岐杆菌等的亚油酸异构酶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些基因序列编码的蛋白质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产共轭亚油酸乳酸菌的选育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共轭亚油酸的含量,从13株实验室保存的乳酸菌中筛选出8株具有转化亚油酸生成共轭亚油酸能力的菌株.其中As1.2686产量最高,发酵液中共轭亚油酸含量达到13.63 mg/L;其次是菌株B11693,共轭亚油酸产量为11.55 mg/L.选择B11693做进一步的菌种鉴定,将传统的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方法和细菌16S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相结合,鉴定菌株B11693为短乳杆菌.  相似文献   

14.
采用尿素包合法对由棉籽油异构化所制备产品中的共轭亚油酸进行富集,研究得到了最佳的富集条件为m(混合脂肪酸)∶m(尿素)∶V(乙醇)=1∶1.4∶5.6,包合温度为0℃,包合时间为10h.在此条件下,共轭亚油酸的含量可由56%提高到82%左右.  相似文献   

15.
将GenBank中已报道的罗伊氏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基因对已公布的嗜酸乳杆菌NCFM基因组全序列做tblast,找到一个同源编码框.参照此编码框的核苷酸序列及pQE30质粒图谱特性设计上、下游引物,利用PCR法扩增嗜酸乳杆菌AS1.1854亚油酸异构酶基因,并克隆到pQE30质粒载体上进行测序.分析测序结果表明,扩增得到的目的DNA全长1 776 bp,G C含量为37.5%,共编码591个氨基酸,理论相对分子质量67.5kDa.用Signal P3.0对其N端前70个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20~40位氨基酸有较强的疏水性.不过,N端前70个氨基酸的C值、S值和Y值并不高,最有可能的酶切位点位于第45位与第46位氨基酸之间,但预测其被切割的可能性概率低于1%.可以推断,在嗜酸乳杆菌AS1.1854亚油酸异构酶的N端氨基酸序列中不存在信号肽序列.  相似文献   

16.
亚油酸异构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亚油酸异构酶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基因的外源表达等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已经克隆到的酶蛋白序列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比对,探讨了其序列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亚油酸异构酶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为得到具有催化活性的重组亚油酸异构酶,对嗜酸乳杆菌AS1.1854菌株亚油酸异构酶基因进行体外定向进化.经过两轮连续易错PCR扩增及一轮DNA改组获得了突变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ET30a质粒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构建了该酶的基因突变文库.经IPTG诱导表达后筛选出一株重组菌,可表达可溶性重组酶蛋白,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重组酶蛋白活力为8.2 U.  相似文献   

18.
稻草饲料生料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灭菌发酵和生料发酵的比较,建立了稻草生料发酵工艺,在土霉素作发酵添加剂条件下,使稻草粗纤维含量降至15.4%,蛋白质含量提高到15.6%。  相似文献   

19.
假丝酵母发酵生产木糖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假丝酵母发酵木糖生产木糖醇的工艺条件,考察了发酵温度、pH、转速、接种量等因素对发酵生产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优化;通过测定发酵液中木糖醇的转化率确定了最佳的发酵条件,即摇床转速为150 r/min,温度为28 ℃,起始pH为5,接种量为10%(v/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