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炎性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9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炎性因子及心功能变化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升高(P<0.05);2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金萍  宋玲 《江苏医药》2013,39(13):1554-1556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脑钠肽(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CHF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A组)和常规治疗(B组)两组.荧光免疫法测定外周血血清BNP表达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表达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A、B组中BNP和hs-CRP表达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5),且A组显著低于B组[(1.64±0.16) ng/ml vs.(2.47±0.41) ng/ml和(6.57±0.43) μg/ml vs.(8.65±0.86) μg/ml](P<0.01).CHF患者BNP和hs-CRP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62,P<0.05).治疗后,A组心脏功能的改善显著优于B组(P<0.05).A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B组(76.0% vs.40.0%)(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显著减低CHF患者hs-CRP和BNP的表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王玲  廖旺  王瑜 《医药导报》2014,33(3):344-347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轻中度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住院治疗的轻中度CHF患者11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和阿托伐他汀。2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情况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72.41%,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上升(P<0.05或P<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调节细胞因子hs CRP、MMP 9和BNP水平方面,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阿托伐他汀可通过拮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抑制多种细胞因子活性,共同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疗效,两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钙片(瑞旨)对早发冠心病(PCAD)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PCAD并AMI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行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研究组行瑞舒伐他汀钙片(瑞旨)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FMD、LVEF水平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IL-6、hs-CRP、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PCAD并发AMI应用瑞舒伐他汀钙片(瑞旨)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促进炎症反应减轻,预后改善,可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辅酶Q_(10)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辅酶Q_(10)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_(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常毳  刘聪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195-196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疗程均为1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NP水平的变化和心功能疗效及心脏彩超指标。结果治疗组1年后血清BN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BNP水平,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两组均治疗2年,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急性脑梗死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生化指标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只有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为4.1%,低于对照组(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预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好、安全性高,且可明显改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8.
程春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190-19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RP和BN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LVEDD、LVEF、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65例AMI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服阿托伐他汀。4周后,对比治疗前后SDNN、LF、HF和LVEF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RV各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具有稳定自主神经功能的作用,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7月到2014年1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心力衰竭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均治疗观察4周.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LVEDD和LVESD值明显减少(P<0.05),而LVEF值明显增加(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LVEDD、LVESD与LVEF值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顽固心绞痛、非致命性心肌梗死、致命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等主要冠脉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心力衰竭患者能更加有效改善心功能,也能有效减少远期主要冠脉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对其心功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5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对比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清TC、TG、LDL-C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偏低,而HDL-C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偏高,两组间以上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CO、SV、LVEF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不但能显著改善其体内血脂水平,还能明显改善其心功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_(10)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作为此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和治疗60 d后患者的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心排血量(SV)以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等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5.00%)明显大于对照组(77.50%)(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心排血量(SV)以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0 d后两组患者的LVEF、SV以及LVEDD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0 d后的LVEF、SV以及LVEDD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_(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促进心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开研究,根据计算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与治疗组(瑞舒伐他汀治疗),两组均50例患者,分析两组血脂水平、心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心绞痛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血脂水平、心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心绞痛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部分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呕吐等不良反应,护胃对症处理后,所有不良反应全部消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后者在改善血脂水平、心功能中效果明显优于前者。且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经正确处理后,均可有效缓解,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改变及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心功能Ⅱ~Ⅳ级心力衰竭患者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扩血管药物、利尿剂及洋地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BNP水平的变化及心功能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9%高于对照组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明显提高,BNP均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LVEF高于对照组、BN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浓度与LVEF存在负相关(r=-0.167,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增加LVEF,降低血浆BNP,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86例老年(>60岁)CHF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伐他汀,剂量为20mg,每晚1次,疗程6个月,随访心功能变化、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检测血浆钠尿肽(BNP)水平。结果 6个月时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LVEF升高更明显(P<0·05)。入选患者在治疗前BNP水平均高于正常,治疗后血浆BNP水平均下降,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老年CHF患者心功能和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血脂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C、TG、LDL-C水平降低程度及HDL-C水平升高程度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的安全性相当,但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疗效要优于阿托伐他汀,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单独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心功能指标、血脂及CRP水平、临床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血脂及CRP水平、临床症状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无显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韩瑞梅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4):3340-334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36例STEMI患者分为三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比较三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指数(CI)、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室壁运动积分(WMS)和B型利钠肽(BNP)水平.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4周后LVEF、CI和WM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Ⅲ组的LVEF、CI和WMS均高于Ⅰ组(均P<0.05),Ⅲ组BNP水平较Ⅰ、Ⅱ组均有所下降(均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STEMI患者心功能,降低BNP水平,40 mg/d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药物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时间段内本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而观察组则给予40mg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和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均有所下降,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在合理用药的范围之内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燕  毛琼  陈君蓉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688-1689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心内科常规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心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的血脂、心功能改善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每搏量、心输出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6~ 12个月,治疗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x2=3.87,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提高心功能,改善预后,其作用机制可能其调脂作用,稳定斑块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