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哺乳动物细胞同源重组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环境因素可以引起 DNA分子的损伤 ,目前已知参与 DNA分子损伤修复的机制有两种 ,非同源性末端连接机制和同源重组机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参与同源重组修复的蛋白主要有 Rad5 1、Dmc1、XRCC2和 XRCC3蛋白等。其中 Rad5 1蛋白在各种组织中均有表达 ,它首先与 XRCC3、XRCC5和 Rad5 1C蛋白形成一复合体 ,在体细胞中复合体与 Rad5 2蛋白结合 ,修复有丝分裂过程中产生的 DNA损伤 ,而在生殖细胞中与 Dmc1蛋白结合 ,修复减数分裂产生的 DNA损伤。  相似文献   

2.
哺乳动物细胞同源重组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环境因素可以引起DNA分子的损伤,目前已知参与DNA分子损伤修复的机制有两种,非同源性末端连接机制和同源重组机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参与同源重组修复的蛋白主要有Rad51、Dmc1、XRCC2和XRCC3蛋白等。其中Rad51蛋白在各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它首先与XRCC3、XRCC5和Rad51C蛋白形成一复合体,在体细胞中复合体与Rad52蛋白结合,修复有丝分裂过程中产生的DNA损伤,而在生殖细胞中与Dmc1蛋白结合,修复减数分裂产生的DNA损伤。  相似文献   

3.
p53基因与DNA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NA的损伤修复是一个多因子参与的、多环节的复杂修复系统。p5 3基因以多条信号通路 ,多种调控方式参与 DNA修复。它可以通过其下游一系列靶基因 p2 1、gadd4 5等调控细胞周期 ,使细胞停滞于 G1 期、G2 期等检测点 ,从而使受损 DNA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多因子参与的修复过程 ;也可以与 DNA修复因子 RPA、PCNA、XP p4 8基因等相互作用 ,直接参与 DNA修复 ;还可以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参与 DNA修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其核细胞DNA体外复制模型的建立及蛋白纯化技术的提高,DNA聚合酶基因的克隆,真核细胞DNA聚合酶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迄今为止,已发现α、β、γ、δ、ε、ζ等6类真核细胞DNA聚合酶,分别在DNA复制和修复等事件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DNA损伤修复过程表观遗传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种化学、物理及生物因素可诱发细胞DNA损伤,损伤后DNA损伤位点被相关损伤感受器识别,激活相应的修复通路进行DNA修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DNA甲基化状态、蛋白翻译后修饰、染色质重塑、miRNA等修饰方式参与了DNA的损伤修复.文章通过不同损伤修复通路中这些修饰的特点,阐述表观遗传学改变在DNA损伤修复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DNA双链断裂(DSBs)是最严重的DNA损伤之一,近年来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错配修复(MMR)系统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是细胞复制后的一种修复方式,通过矫正在DNA复制和重组过程中产生的碱基对错配和小的核苷酸插入或缺失而保持基因组的稳定性.研究发现MMR系统在DSBs修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MR蛋白通过与同源重组(HR)和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修复相互作用参与DSBs修复.本文重点关注MMR通路几种关键蛋白在DSBs修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BRCC36蛋白是一种可特异性水解K63位点聚泛素化链的蛋白质,它广泛存在于多种真核生物体内,可识别多种不同的底物蛋白,参与多种细胞病理生理过程。与DNA损伤修复、细胞信号的转导、细胞周期控制具有密切联系,在肿瘤发生、血管生成、心脏抗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BRCC36蛋白的最新研究情况做一综述,为临床研究多种疾病的新型治疗靶点提供必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细胞中的单链DNA非常容易降解,所以细胞通过单链DNA结合蛋白对其进行保护。单链DNA(ssDNA)结合蛋白(SS—Bs)在DNA复制、重组、损伤检测以及修复等DNA多种代谢过程中普遍存在,也是非常必要的。单链DNA结合蛋白在结合和分离单链DNA、检测DNA损伤、刺激核酸酶、解螺旋酶和链交换蛋白、启动转录以及介导蛋白和蛋白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具有多重作用。在真核生物中,主要的单链结合蛋白是复制蛋白A(RPA),它是异源三聚体结构。  相似文献   

9.
细胞周期检定点激酶 ATM蛋白属于磷酸肌醇 3激酶 (PI- 3K)家族成员 ,也是哺乳动物细胞 BASC高分子蛋白复合物的组成者之一。ATM调整由于 DNA损伤引发的 DNA修复和凋亡通路。该通路主要表现为 DNA损伤激活 ATM激酶 ,ATM激酶磷酸化其下游的相应蛋白 ,使细胞在细胞周期关卡处停滞分裂 ,主要是 G1 - S期和G2 - M期的阻滞 ,使损伤的 DNA得以修复 ,当修复失败时 ,细胞进入凋亡进程。ATM磷酸化的蛋白质很多 ,如 p5 3,cdc2 5 A,cdc2 5 C等 ,这些蛋白质对细胞周期关卡调控都非常重要。因此也就证明了 ATM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普通的DNA聚合酶可以对正常的DNA完成复制,但是当DNA发生损伤,损伤位置就会成为DNA复制的阻滞点,普通的DNA聚合酶就无法完成基因组的复制。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生物体内还拥有另一类DNA聚合酶:聚合酶Y家族,又被称为跨损伤复制(TLS)聚合酶,它们的主要功能就是跨越损伤位点,完成基因组复制,解救濒死细胞。本文主要对Y家族聚合酶的结构特点、功能效应、作用机制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面对各种因素导致的DNA损伤,细胞有一套应答修复机制。其中细胞周期阻滞在DNA损伤应答修复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修复受损DNA创造了条件。关于细胞周期调控的研究集中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DK)与细胞周期检查点等方面。在DNA损伤修复过程中,损伤位点募集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样激酶(PIKKs)可引起细胞周期检查点相关蛋白的激活,导致细胞周期阻滞。在碱基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错配修复、DNA双链断裂修复等常见的DNA损伤修复途径中,招募的损伤修复相关蛋白在细胞周期调控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综述了主要DNA损伤修复形式与细胞周期阻滞之间的关系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有关真核细胞中DNA聚合酶的研究迅速增多。 1985年前 ,确认的DNA聚合酶只有 3种 :聚合酶α、β以及线粒体聚合酶γ。时至今日已至少发现了 14种DNA聚合酶 ,包括聚合酶α、β、γ、δ、ε、ζ、η、θ、ι、κ、λ、μ、REV1及MUS30 8,在真核细胞DNA的复制、修复、跨损伤合成、DNA重组以及细胞周期调控等多种重要的生物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 。在一定程度上 ,细胞内的各种聚合酶均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领域。如具有引物酶活性的聚合酶α的作用是启动DNA复制并合成RNA -DNA引物 ;聚合酶δ和ε是主要…  相似文献   

13.
双链断裂 (double strand breaks,DSBs)是细胞染色体复制过程中经常出现的 DNA损伤 ,它的修复过程在真核生物中以同源重组 (hom ology recom bination,HR)修复为主。正常机体中有着一系列的基因和蛋白及时修复这些损伤 ,这些蛋白归属于 RAD5 2上位性集团 (RAD5 2 epistasis group)。它们对细胞发挥功能和维持生存意义重大 ,近来国外研究十分活跃  相似文献   

14.
在DNA复制中,单链结合蛋白SSB同SV40 T抗原和拓扑异构酶一起使DNA解旋,以便其它复制蛋白接近复制位点。它还具有激活聚合酶α和δ亚基的作用。本文作者报道,在体外系统中SSB也参与核苷酸的切除修复过程。作者将损伤或未损伤的环状质粒DNA同4种脱氧核苷酸和[α-32P]dATP一起在hela细胞提取液中培养,测定结合到DNA的放射性强度,确定该系统修复DNA的能力。将3种抗SSB 70k亚基的单抗70A,70B,70C和抗SSB34k亚基的单抗34A分别加入到Hela细胞和正常淋巴细胞GM195 3提取液中,都  相似文献   

15.
BRCA1的泛素连接酶活性与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是一种抑癌基因表达产物,参与许多重要的细胞生命过程如细胞周期调控、中心体复制、DNA损伤修复等。近来研究表明,BRCA1基因表达产物具有E3泛素连接酶活性,催化底物蛋白FANCD2、NPM、γ-Tubulin、RNAPII等及其自身的泛素化,从而调控众多生命过程的顺利进行,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PRMTs)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主要通过翻译后修饰底物蛋白参与生命过程的调控。PRMT7是PRMTs家族的重要成员,目前已发现其参与调控基因表达、剪接体组装、DNA损伤修复、细胞迁移与分化、细胞药物敏感性和个体发育等多个过程。对于PRMT7的催化活性,目前一直有较大争议。有些研究人员认为目前仅能确认PRMT7可以单甲基化修饰蛋白质底物;另一些研究人员则认为PRMT7既可以单甲基化修饰蛋白质底物,也可以双甲基化修饰蛋白质底物。  相似文献   

17.
抑癌基因KLF6在肝癌HepG2细胞修复DNA损伤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KLF6对肝癌HepG2细胞修复DNA损伤能力的影响。 方法: 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测定HepG2细胞在5 mg/L顺铂作用12、24、36 h后KLF6 mRNA及其蛋白水平变化。采用宿主细胞再活化反应(HCR)检测KLF6稳定表达HepG2细胞修复DNA损伤的能力。结果: 在5 mg/L顺铂作用下,随作用时间延长,KLF6 mRNA及其蛋白水平增高,但作用36 h,KLF6 蛋白水平下降。KLF6稳定表达HepG2细胞修复被顺铂损伤质粒DNA的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DNA损伤能诱导肝癌HepG2细胞KLF6基因表达,KLF6基因在细胞DNA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HBx研究现况     
由HBVX基因编码的X蛋白(HBx)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它通过与多种宿主功能蛋白直接或间接地相互作用而调节多种蛋白的功能,具有广泛的反式激活作用,而且可以通过许多复杂的途径,参与细胞凋亡,参与DNA修复调控,促进细胞周期进程,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HBx的生物学功能包括对病毒本身的复制的影响和对宿主细胞的转录、增生、转化、凋亡的调控与致瘤作用。  相似文献   

19.
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系统是DNA损伤修复的多种途径之一,存在于从细菌、酵母到人体的所有生物体,由一组高保守性酶蛋白组成.其通过校正DNA复制及重组中产生的碱基错配与插入/缺失环,维持所有生物基因组稳定性的功能已研究比较清楚.越来越多的研究还揭示了错配修复蛋白的其他功能:参与调控DNA损伤应答,同源重组,减数分裂的染色体配对和分离,抗体多样性产生及三核苷酸重复序列扩增等过程.本文将对错配修复蛋白多功能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筛选与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聚合酶-N末端蛋白 (TP)相互结合的肝细胞蛋白 ,进一步探讨TP的生物学功能。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扩增TP片段 ,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 ,转化酵母细胞AH 10 9并在其内表达 ,然后与转化了人肝cDNA文库质粒pACT2的酵母细胞Y187进行配合 ,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和X-α-半乳糖苷酶 (X-α-gel)上进行双重筛选阳性菌落 ,DNA序列测定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成功获得了 4 7个与TP特异性结合的阳性克隆 ,包括人类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1(SREBP1)、RNA聚合酶Ⅱ亚单位 (hsRPB7)、血浆铜蓝蛋白(CP)等 2 1种已知功能蛋白质基因和 19个假设蛋白基因。结论 HBVDNA聚合酶-TP可以与某些已知和未知功能蛋白相互结合 ,提示其具有较广泛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