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90靶向抑制多肽LPLTPLP(P7)与临床标准化疗药物阿霉素(DOX)联用对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系NB4的影响。方法多肽P7与DOX单药或两药联合处理NB4细胞系48 h后,CCK-8法检测细胞的存活,并用等效图解法解析其作用;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NB4细胞凋亡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检测NB4细胞凋亡蛋白PARP的表达水平及剪切水平。结果 P7与DOX对细胞存活具有协同抑制作用;P7与DOX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为63.9%,约等于P7和DOX两药单独用药时凋亡率之和;两药联用组凋亡相关蛋白PARP总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cleaved-PARP的水平显著上调(P0.01)。结论 P7协同DOX能显著提高NB4细胞的凋亡比例,其机制可能与DNA修复酶PARP的失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90(Hsp90)双功能靶向抑制多肽LPLTPLP(P7)与临床化疗药物多西他赛(DTX)联用对肺腺癌细胞系A549的影响。方法以DTX与P7单独或联合使用对A549细胞进行处理,48 h后,用CCK-8法评价细胞活性;通过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DTX与P7单独或联合使用后的A549细胞凋亡率;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DTX与P7单独或联合使用对A549细胞凋亡以及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DTX与P7对细胞存活具有协同抑制作用;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为25.8%,显著高于DTX组(P<0.05);联合用药组凋亡相关蛋白Bcl-2、PARP显著下调(P<0.05);cleaved-PARP显著上调(P<0.05);耐药蛋白主要穹窿蛋白(MVP)显著下调(P<0.05)。结论DTX协同靶向性多肽P7能显著提高A549细胞的凋亡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凋亡抑制蛋白Bcl-2表达水平、失活DNA修复酶PARP及降低耐药蛋白MV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人乳腺癌融合蛋白疫苗HSP65-HER2联用CpG684的抗肿瘤效果。方法:C57BL/6小鼠分别皮下注射PBS,CpG684,HSP65-HER2和CpG684混合物,一周一次,共三次,随后给小鼠腹腔接种7.5×104个转染了pcDNA3-GFP-HER2质粒的B16肿瘤细胞(HER2+B16),监测各组小鼠的生存期至接种肿瘤后70天。结果:免疫了HSP65-HER2和CpG684的小鼠在接种肿瘤后70天时,仍有80%存活,而GpG684组的小鼠仅有10%存活,PBS组小鼠在接种肿瘤后36天后全部死亡。与PBS和CpG684对照组相比,免疫了HSP65-HER2和CpG684的小鼠的生存期显著延长(P<0.01)。结论:HSP65-HER2联用CpG684在体内发挥了强大的抗肿瘤活性,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紫杉醇联合他莫昔芬对人乳腺癌细胞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MCF-7,MTT法检测紫杉醇、他莫昔芬单独及联合使用对MCF-7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计算两药单独作用时的半数抑制浓度(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50,IC50)以及联合使用时针对靶细胞的联合指数(comb...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HSP90抑制剂ganetespib对DNA修复相关蛋白表达的下调作用及其对顺铂(cis-diamminedichloroplatinum,DDP)的增敏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ganetespib对肺癌细胞A549和H1975的DNA修复蛋白BRCA1及RAD51表达的下调作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RAD51及核磷酸化的H2AX组蛋白(γ-H2AX)核焦点形成;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CK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中效原理分析判断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协同作用;并通过SCID皮下移植瘤模型检测ganetespib与DDP联合应用的体内抑瘤作用.结果:Ganetespid明显下调DNA修复蛋白BRCA1和RAD51的表达,ganetespid及DDP处理诱导DNA重组修复标记RAD51核焦点的形成率为13%,明显少于单一DDP处理组(59%).Ganetespid和DDP联合应用的细胞凋亡率为23%,明显高于单一ganetespid组(15%)或单一DDP组(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ID小鼠移植瘤模型中ganetespid与DDP联合应用对肿瘤生长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单一ganetespib或单一DDP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anetespib可下调肺癌细胞DNA修复蛋白的表达并增加对DDP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甘草酸与紫杉醇双负载的纳米级主动靶向脂质体并评价其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与迁移的影响。方法 薄膜分散法制备透明质酸修饰、甘草酸与紫杉醇双负载的脂质体体系。透射电子显微镜与动态激光散射法表征脂质体的粒径与稳定性;药物释放实验检测脂质体释放甘草酸与紫杉醇的行为曲线;CCK-8试剂盒评价脂质体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的能力;Annexin V-FITC/PI试剂盒评价脂质体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的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脂质体作用下MDA-MB-231细胞中凋亡信号Bcl-2、Caspase-9与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细胞划痕实验评价脂质体抑制MDA-MB-231细胞迁移的能力。结果 成功制备由透明质酸修饰、甘草酸与紫杉醇双负载的脂质体体系。该脂质体能够明显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行为(P<0.05),同时其还能够明显上调Caspase-9与Caspase-3的表达水平(P<0.05),从而诱导MDA-MB-231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甘草酸与紫杉醇能够协同治疗三阴性乳腺癌,透明质酸修饰、甘草酸与紫杉醇双负载的纳米级主动靶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人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模型裸鼠血管正常化后对紫杉醇的反应,探讨重组人内皮抑素与紫杉醇在血管正常化时间窗内联用是否优于紫杉醇单用并分析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早期评估化疗的作用。方法:将人TNBC细胞株MDA-MB-231种植于36只BALB/c-nu雌性裸小鼠的右下腹部皮下,随机分成4组(模型组、重组人内皮抑素治疗组、紫杉醇治疗组及人内皮抑素联用紫杉醇治疗组),每组有7只完成实验。重组人内皮抑素于实验开始时给药,连续使用17 d,紫杉醇于实验第6天和第12天分别给药,所有用药均为腹腔注射,用量均为10 mg·kg~(-1)·d~(-1)。治疗前1 d及注射实验试剂后5、11、17 d进行MRI扫描,所有荷瘤鼠均在最后一次MRI扫描后颈椎脱位处死,切下瘤体,进行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测,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Ki67表达。结果:第17天,联用组移植瘤体积小于模型组及重组人内皮抑素治疗组(P0.05),但与紫杉醇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第11天,紫杉醇治疗组的慢弥散系数大于模型组,联用组慢弥散系数大于重组人内皮抑素治疗组(P0.05)。解剖各组荷瘤鼠未见远处转移病灶。HE染色显示4组肿瘤外周均有明显坏死,且药物治疗组坏死程度均高于模型组。药物治疗组的MVD均小于模型组,且药物联用组均小于药物单用组(P0.05)。药物联用组Ki67表达较重组人内皮抑素组明显降低,但与紫杉醇治疗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在血管正常化时间窗内,重组人内皮抑素联合紫杉醇化疗对TNBC移植瘤虽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但疗效未优于紫杉醇;慢弥散系数可以早期预测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XAV-939对三阴性乳腺癌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检测XAV-939对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检测Axin 1、Axin 2、β-catenin和p-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以及VEGF-A的分泌水平.在体观察XAV-939对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和瘤重变化情况,并检测肿瘤组织中Axin 1、Axin 2、β-catenin和p-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以及VEGF表达、微血管密度、增殖指数及凋亡指数.结果:XAV-939可以抑制MDA-MB-231细胞的生长,其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型;同时XAV-939抑制了MDA-MB-231细胞分泌VEGF-A的能力.体内实验中,XAV-939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组织生长;肿瘤组织的VEGF表达量下降,微血管密度下降;肿瘤组织的凋亡指数显著上升;增殖指数没有明显变化.体外体内实验均显示XAV-939处理组的Axin 1、Axin 2和p-β-catenin表达量明显上升而β-catenin显著下降.结论:XAV-939可以通过抑制Wnt/β-catenin通路在体内外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组织的增殖.  相似文献   

9.
提高对基底细胞样乳腺癌和三阴性乳腺癌的认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乳腺癌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无论在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生物学行为还是治疗反应上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随着肿瘤学研究的进展,肿瘤患者临床个体化治疗的要求使传统的肿瘤病理学分型方法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的机制,为深入研究乳腺癌发生、发展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不同浓度的弗林蛋白酶(furin)抑制剂处理人乳腺癌细胞MCF-7 48 h。细胞划痕实验(wound healing assay)和细胞趋化实验(Transwell assay)检测MCF-7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 检测细胞迁移相关蛋白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和VEGF-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9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00 nmol/L的furin抑制剂α1-PDX即对细胞迁移及侵袭起显著抑制作用(均P<0.05);细胞迁移相关的MT1-MMP、VEGF-C和VEGF-D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MCF-7细胞上清液中MMP2 和 MMP9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Furin抑制剂通过下调乳腺癌细胞MCF-7的MMPs及VEGFs表达抑制其迁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硒多糖对MCF-7乳腺癌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及SBP-1表达的影响,分析硒多糖对乳腺癌小鼠的抑瘤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其中1组作为正常组,其余3组将MCF-7乳腺癌细胞悬液注射于小鼠左侧膈腧穴处建立乳腺癌模型,证明成瘤后予以给药,模型组(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硒多糖用药组(400 mg/kg硒多糖)、联合用药组(50 mg/kg环磷酰胺+400 mg/kg硒多糖),连续给药14 d。脱颈处死小鼠,测胸腺指数、脾指数,无菌条件下取脾脏研磨进行体外淋巴细胞培养,检测PHA诱导下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中SBP-1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和模型组相比较硒多糖用药组、联合用药组的胸腺指数、脾指数及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硒多糖用药组比较联合用药组的胸腺指数、脾指数及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硒多糖用药组及联合用药组的SBP-1蛋白表达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硒多糖用药组相比联合用药组的SBP-1蛋白表达有所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硒多糖可以通过改善MCF-7乳腺癌小鼠的免疫功能及增强SBP-1的表达来起到抗肿瘤作用,与环磷酰胺联合用药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侯俊佳  谷明  王硕  郑新宇 《解剖科学进展》2019,25(6):658-661,665
目的探讨复制型腺病毒SG500介导的果蝇多底物脱氧核苷激酶(Drosophila melanogaster deoxyribonucleoside kinase,Dm-dNK)自杀基因与吉西他滨(gemcitabine,DFDC)联合应用对胶滴中3D培养的乳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通过肿瘤细胞的3D培养技术对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的原代细胞进行培养(n=63)。加入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的重组腺病毒Ad-GFP,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阳性细胞百分比,验证病毒转染效率。构建溶瘤腺病毒载体SG500-Dm-dNK,利用Western blot验证相关蛋白表达。用MOI=1,MOI=10,MOI=20的SG500及SG500-dNK分别感染肿瘤细胞48 h后,使用Primage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细胞存活率;向肿瘤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DFDC,72 h后测量细胞存活率;用MOI=10的SG500和SG500-dNK感染肿瘤细胞后,再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DFDC,72 h后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 SG500-dNK与DFDC的联合应用对乳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高于单用SG500、SG500-dNK、DFDC以及SG500与DFDC联用,并随着DFDC浓度的逐步提高而更加明显(P0.05)。结论 Dm-dNK与DFDC联合应用在人乳腺癌原代细胞中具有更好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iR-598通过靶向FGFR2基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和多种乳腺癌细胞中miR-598的表达.miR-598模拟物(mimic)和pcDNA-FGFR2质粒分别或共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构建过表达体系.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miR-598 mimic组、pcDNA...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甲基硒酸(methylseleninic acid,MSA)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化疗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SA联合紫杉醇、阿霉素与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共培养,分别应用CCK-8实验检测化疗药物单药和联合MSA用药时细胞增殖抑制率,并通过计算合用指数,探讨MSA对化疗药物疗效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分布情况;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变化。结果:不同浓度化疗药物联合MSA后细胞增殖率较单用化疗药物组均下降,呈明显的量-效关系,提示MSA与化疗药物具协同作用;紫杉醇联合MSA时G2/M期细胞较单药明显增多(P<005),阿霉素联合MSA时S期细胞较单药明显增多(P<005),提示MSA增强了抗肿瘤药物诱导的肿瘤细胞周期阻滞效应;与单用同一浓度的同一化疗药物相比,10 nmol/L紫杉醇联合35 μmol/L MSA后细胞凋亡率由41.1%上升至59.3%(P<005),0.5 μmol/L阿霉素联合35 μmol/L MSA后细胞凋亡率由30.2%上升至51.9%(P<0.01),提示MSA增强了抗肿瘤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效应。结论:MSA能增强化疗药物阿霉素和紫杉醇对三阴乳腺癌细胞的抗肿瘤效果,其机制之一可能是增强了抗肿瘤药物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两种新型的布鲁顿激酶(BTK)抑制剂泽布替尼(zanubrutinib)和组蛋白脱乙酰酶(HDAC)抑制剂pracinostat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中是否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方法:(1)用浓度为0、2.5、5、10、20、40、80、160μmol/L的单药泽布替尼和浓度为0、15.63、31.25、62.5、125、250、500、1 000、2 000nmol/L的单药pracinostat分别处理NU-DUL-1(ABC型人弥漫性大B淋巴瘤细胞)和SU-DHL-6(GCB型人弥漫性大B淋巴瘤细胞)细胞24、48和72 h后,采用CellTiter-Glo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2)用浓度为0、5、7.5、10、12.5、15μmol/L的泽布替尼和浓度为0、15.62、31.25、62.5、125、250 nmol/L的pracinostat单药或联合处理NU-DUL-1细胞和SU-DHL-6细胞48 h后,采用CellTiter-Glo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在SynergyFin...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miR-138对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MDA-MB-231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将MDA-MB-231细胞转染miR-138 mimics及其阴性对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改变。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38的潜在靶基因,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Western blot法分析miR-138与FAK的靶向调控关系。回复实验使用Transwell及Western blot实验验证miR-138通过FAK抑制MDA-MB-231细胞侵袭、转移。结果 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miR-138后,MDA-MB-23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生物信息学预测FAK为miR-138的潜在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表明:FAK 3′UTR区域存在miR-138的互补结合位点。Western blot结果发现过表达miR-138后FAK蛋白表达降低。回复实验Transwell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上调FAK可以部分恢复miR-138过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纺锤体检测点蛋白Mad2对乳腺癌细胞MCF-7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运用小片段干扰RNA技术下调MCF-7细胞中Mad2蛋白的表达,经不同浓度的紫杉醇药物浓度处理,通过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的变化,RT-PCR及Western 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改变情况.结果 siRNA可以特异性干扰MCF-7细胞中Mad2蛋白水平的表达,同时显著降低紫杉醇诱导细胞发生有丝分裂阻滞的比例,导致Cyclin B1的表达下调,凋亡率降低;并且Mad2表达下调后,MCF-7细胞中黏附分子E-cadherin的表达量也降低.结论 Mad2在紫杉醇诱导MCF-7细胞发生有丝分裂周期阻滞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影响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同时细胞黏附分子E-cadherin可能参与这一过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PDOX与阿霉素(doxorubicin,DOX)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杀伤作用,阐述PDOX可能的作用机制,同时研究PDOX对正常肝细胞LO2、肾小管细胞NRK52E的毒性。方法:用DOX及PDOX按一定的浓度梯度的分别处理乳腺癌MCF-7细胞,计算两种药物对MCF-7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用相同浓度梯度的DOX及PDOX处理人正常肝LO2细胞、大鼠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比较PDOX、DOX对LO2、NRK-52E的毒性大小。流式细胞术分析PDOX、DOX处理后MCF-7细胞的周期分布情况;采用TUNEL、Hoechst染色、对PDOX、DOX处理后的MCF-7细胞进行细胞凋亡相关形态学分析并计算凋亡细胞比例。结果:DOX、PDOX处理MCF-7细胞48 h后,对MCF-7细胞的IC50分别为0.94、3.91μM;72 h时IC50分别为0.63、1.62μM。体外实验显示PDOX对LO2、NRK-52E细胞的细胞毒性较DOX小;PDOX处理后的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S期;PDOX及DOX处理后的细胞表现出明显的凋亡细胞特点;1.96、3.91μM DOX或者1.96、3.91μM PDOX处理48 h后,各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6.1%、61.1%、41.3%及48.1%。结论:PDOX在体外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能力较相同浓度的DOX弱;PDOX对LO2、NRK-52E细胞的毒性较DOX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雌激素受体(ER)的检测方法和雌孕激素对MCF-7乳腺癌细胞系活性的影响。方法:对24例乳腺癌细胞悬液采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实验(C-ELISA)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实验(Dot-ELISA)检测ER表达。并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雌孕激素对MCF-7细胞活性的作用。结果:(1)C-ELISA法实验组ER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Dot-ELISA检测的12例乳腺癌中,ER阳性10例,阴性2例。(2)低浓度的雌激素对MCF-7细胞的活性有加强作用,高浓度雌激素明显抑制其活性;低浓度的孕激素无明显的作用,高浓度孕激素则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低浓度雌、孕激素共同作用时,对MCF-7无明显抑制和加强作用,高浓度时其活性明显增加,增加程度低于单独雌激素,但稍高于孕激素对MCF-7的作用。结论:在特异性和敏感性上,C-ELISA法检测ER优于Dot-ELISA,是一种可行定量检测ER的方法,雌激素紊乱可以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