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核心路由器产品推荐□思科Cisco12800推荐理由:思科12800路由器是12000系列产品的扩展,其每块线路板卡具有的40Gbit/s交换容量大大地提升数据转发速度,拥有高密度的OC-192和OC-48端口,非常适合做电信网络的核心路由器。思科12800构建于12000系列路由器分布式结构,但该设备性能比12000有了数倍的增长,达到了质的提升。在开发Cisco12800的过程中,思科特别注重保护现有的投资,目前Cisco12000系列线路卡均可在Cisco12800上使用。思科12800提供一组业界领先的业务创建特性,特别是支持并拓展了业界领先的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可实现业务量…  相似文献   

2.
太比特路由器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太比特路由器是一种具有Tbit/s级的交换容量、支持多业务的超高速路由器,是构成一代骨干网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高速路由器的体系结构和技术发展趋势,然后主要叙述了太比特路由器的体系结构特点和设计中需要克服的关键技术,最后简单分析了太比特路由器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前互联网上的数据流量正在急剧增长,新增业务需要网络具有稳定的可靠性、完善的安全性等功能。为了顺应网络发展潮流和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全球领先的智能网络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思科公司再次对产品线进行了拓展和优化,于2003年12月10日,强势推出了12800路由器和7600系列的改进产品。思科12800路由器是12000系列产品的扩展,其每块线路板卡具有40Gbit/s的交换容量大大地提升数据转发速度,并拥有了高密度的OC-192和 OC-48端口。新升级的12010和12006路由器使每块板卡从2.5Gbit/s达到了10Gbit/s交换容量。思科新一代7600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4.
通过使用硅基液晶技术,在高非线性光纤中采用双向简并四波混频,提出了一种可重新配置的太比特网络可重构全光交换模块,实现了对23个100Gb/s差分正交相移键控信道2.3Tb/s的高速率可重构全光交换。当比特误码率为10-9,全光上/下路和光功率均衡的功率代价小于1.5dB,可切换的双通道和同步7通道数据交换功率代价小于5dB。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采用光互连网络作为大容量路由器中的信息传输载体,以VCSEI/PIN作为光电、电光转换收发接口,用高速IC芯片来处理信息的光电混合太比特量级的大容量路由交换系统方案.通过采用高速分组交换芯片、可扩展的交换结构与共享储存排队方法,实现了交换机构规模可扩展到1024×1024,端口速率为2.5 Gb/s,信元丢失率小于l0-9的新型的光电混合路由交换核心模块.  相似文献   

6.
华为新闻     
《世界电信》2006,19(5):67-67
推出业界第一个太比特GPON接入系统 2006年5月17日,在香港举行的亚洲宽带论坛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推出太比特超大交换容量的GPON解决方案,同时宣布截止到2006年4月底,华为接入网全球应用超一亿线。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详细分析了当前各种高性能交换开关拓扑结构,包括交换开关、动态多级互联网络和静态多级互联网络,然后结合太比特交换开关的特点,通过比较各种拓扑结构的性能、扩展性以及提供多交换路径的能力,得出K元n方网络是实现太比特交换较为可行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太比特路由器的研制涉及许多关键技术,其中具有庞大交换容量的可扩展交换网络是最重要的核心技术之一。虽然目前出现了多种路由器交换网络技术,但是由于现有器件和工艺水平的限制,它们的交换容量都难以达到太比特级。因此如何采用创新的体系结构以突破现有技术水平的限制成为设计太比特级交换网络的关键。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具有创新体系结构的太比特级交换网络,并提出了这种交换网络的工程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9.
光纤通信网络中的光电交换节点成了现今高速率传输的“瓶颈”地段。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最近的研制成功了一种称之为“全光分组交换法”的路由器,速率高达250Gb/S。经测试表明,这种分组交换的比特误码率优于10-‘。这种路由器的研制成功,解决了当前高速率传输交换系统的难题。250Gb/s路由器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10.
魏亮 《通信世界》2003,(12):42-43
概述 众所周知,路由器长久以来一直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设备。随着互联网的巨大成功,路由器逐渐应用到电信网络,现阶段路由器已成为电信数据网络中的重要设备。传统上路由器有很多分类方法,通常按照性能一般可以粗略分成高端路由器和中低端路由器,性能划分随技术发展而变化。当前高端路由器一船是指支持25 Gbit/s以上接口、交换能力大于40Gbit/s、吞吐量20 MPPs的路由器,典型产品有思科网络的12000系列、Juniper公司的M系列、华为公司的NE80等。交换能力、端口速率在上述标准以下的路由器是中低端路由器。  相似文献   

11.
太比特路由器由于具有庞大的交换容量,高速大容量高密度端口,分布式的路由和控制,其研制的复杂度高,需要解决许多关键技术问题。针对太比特路由器线路卡高速接口问题,本文综述了目前最新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2.
太比特路由器交换网络中路由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比特路由器在未来宽带网络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其核心部件,大容量高性能交换网络是实现太比特路由器的关键技术之一,而交换网络中路由算法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交换网络的性能.本文从状态信息、路由策略、死锁活锁避免、服务质量路由和容错路由等五方面对交换网络路由算法设计进行了分析总结,最后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引言世界进入第三个千年 ,无疑进入了信息时代或太比特时代。后一名称反映在不久的将来信息的传输速率和处理速率将分别达到1 0 1 2 b/ s和每秒 1 0 1 2次操作。信息时代的特征是 ,一方面人类社会对信息交换的需求不断增长 ,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完全能满足这种需求。通信手段和信息传输的发展历史是社会发展历史不可分割的部分 ,信息交换的需求总是超过已有的技术可能性。目前 ,在新千年门槛上 ,人类利用信息传输、处理和存储的光学方法创造完全满足信息交换需求的技术条件。本文讨论信息技术的一个方面 :光纤通信系统和信息传输的最新成就。…  相似文献   

14.
热门技术     
目前,中国的骨干光缆网已经比较完善,数据传输率已经超过了每秒太比特。网络拥塞问题主要是集中在骨干网与局域网/企业网之间的城域网。针对城域网存在的瓶颈问题,安捷伦科技公司日前在北京推出了半导体解决方案,它们包括用于城域网接入的2.5Gbs OC-48小封装光纤收发模块、用于城域网核心太比特交换设备背板连接的12通道并行光纤模块、以  相似文献   

15.
太比特路由器由于具有庞大的交换容量,高速大容量高密度端口,分布式的路由和控制,其研制的复杂度高,需要解决许多关键技术问题。针对太比特路由器线路卡高速接口问题,本综述了目前最新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6.
《现代电信科技》2001,(5):47-48
近年来,以10 Gbit/s SDH和DWDM技术为代表的光纤传输技术有了重大突破,广域骨干网带宽从数十吉比特每秒向数太比特每秒发展.  相似文献   

17.
0215615西门子DXC交叉连接技术及网络优化〔刊〕/植涛刀电信科学一2002.18(3)一72一74(C)0215616太比特路由器关键技术分析〔刊)/彭来献刀电信科学一2002,18(3)一11一15(C) 太比特路由器是一种具有四了七i口。级的交换容量、支持多业务的超高速路由器,是构成下一代骨干网的关健要素之一。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高速路由器的体系结构和技术发展趋势,然后主要叙述了太比特路由器的体系结构特点和设计中需要克服的关键技术.最后简要分析了太比特路由器市场前景。参12 02 15617基于IP的UTRAN分组传送技术研究〔刊)/徐展琦//电信科学一2002,18(…  相似文献   

18.
由于具有并行处理以及良好的扩展性等特性,在构建大型并行计算系统中直连网络是一种较受欢迎的连接方式.目前直连网络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多处理器系统、多计算机系统,集群系统以及太比特路由器中.交换机制的选择直接影响了直连网络系统的性能.文中总结了直连网络交换机制的特点,对主要的几种交换机制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9.
太比特路由器即将商用 为满足业务的高速增长,增加网络带宽,建立性能更加优良的IP通信网,人们提出了开发比吉比特路由器交换容量更大、支持业务更多、性能更完备的太比特路由器。业界很多公司投入巨资对其进行开发。Avici、Nexabit和Pluris是在研制太比特路由器方面领先的三家公司,他们宣布已经对各自的产品进行了测试。Avici今年5月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NotWorld+Interop展览会上,第一次向公众演示了其大比特交换路由器。Avici已经得到了GST电信公司的订单,GST决定在下一代In…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末.海底光纤网络开始兴起一根光纤的传输速率可达10Gb/s.大大增大了通信容量。随着数据通信的发展光纤通信的速率迈向了太比特级:10^10)跨越海洋的海缆速率已达到了260Gb/s以上,卫星通信的容量优势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