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的进程将深刻地记载着这一笔: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 如一面引领社会潮流滚滚向前的旗帜, 飘拂在神州亿万公民的心中。 知荣辱方可修正身,唯德馨方可行德政,这是千百年来中华明发展的古训,激发着多少仁人志土孜孜不懈地追寻!  相似文献   

2.
玫雅 《世界文化》2005,(9):16-16
大约在6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人发明了车轮。他们很喜欢60这个数字,因为60很有用,又有很多因素。用来进行基本运算或做生意都很方便。布拉克斯玛(Mary Blocksma)的书《阅读数字》(Reading the Numbers)中提到,美索不达米亚人的这套60进位数字系统传到了古埃及,而古埃及人则用这套系统把圆分成360度。360度的圆对古埃及人来说非常好用。他们很喜欢正三角形,  相似文献   

3.
郑翔 《中国文化》2008,(2):129-130
我知道国学是源于一件很意外也很特殊的与国学界的因缘。就是2003年,由于一个偶然的原因,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夫妇骨灰安葬的事是由我完成的,这本来只是一件很平常的工作而已。陈寅恪先生生于1890年,1969年去世,可是先生去世后30多年一直没有安葬。  相似文献   

4.
为天津戏剧博物馆戏剧史陈列改造事,我曾向著名戏剧家曹高求教。曹日先生生长在天津,刘天津很有感情。他说:“天津是中国南北文化的交汇处,戏刷文化发达。早在本世纪初,天津就有了文明戏。‘五四’前后的南开新刷也为新文化运站的开展做了许等宣传发动工作。”当问及保为文明戏时,他说:“文明戏没有固定台词和脚本,但演员多有文化。文明戏得有内容,兴之所至,抨击时政,很大胆,有味道,也很热闹。我记得当时看过《多尔衮和庄妃》等戏。至于文明戏是怎么消失的,还不很清楚,应该研究。”他还指着一旁的妻子李玉茹说:“过去唱戏的…  相似文献   

5.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访清华大学环境系博士生导师程声通教授黄秋斌程声通教授属于那一类很随和很容易感染和打动别人的学者。他的活力令人惊叹。在那间飘落夕阳余晖的办公室里听他震落一地的笑声和幽默而睿智的话语,自然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程教授很风趣地说他与...  相似文献   

6.
美学家认为,一幅绘画给人的感觉如何不很重要,能够使人联想并产生愉悦才是重要的。我认为,美术作品给人的感觉如何以及联想如何,都很重要:有时,二者不可分离甚或是互为因果的。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明 《华夏文化》2005,(2):9-12
“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各种媒体和各种理论研究文章里,出现频度很高的几个概念。我很赞成“和谐社会”这样的提法,也赞成“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提法。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也很乐意为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如果全社会都很重视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话,我们的社会就是一个美好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从柯罗1843至1857年间创作的作品中,我们时而会看到孩子的肖像画。这些画通常是小幅作品,为全身或半身肖像,画的都是他朋友的孩子。柯罗对孩子很有耐心,也很尊重他们,这一点在他那简洁而富有洞察力的作品中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9.
寺院与旅游     
寺院与旅游李映辉旅游业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日益受到重视。在无数的旅游景点中,佛教寺院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佛教是在汉代传入中国的,寺院也同时在华夏大地出现,此后历代造寺不止,数量是很可观的。虽经风吹雨打和人为的毁拆,不少寺院已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10.
立足四川,面向全国,办好《中华文化论坛》杨超今天是《中华文化论坛》杂志编委会的第一次会议,即是宣布《中华文化论坛》杂志诞生了。我很高兴,很激动。因为早在1987年,我就提出要创办一个以弘扬中华文化为目的的杂志,由于一些原因,未能实现。今天由四川省社科...  相似文献   

11.
到过日本的朋友,回来的说法褒贬不一,但在环境问题上的看法却比较一致,认为日本的环境保护成绩斐然,天空很明亮,街道很干净,等等。正好前不久得有机会去日本,就特别注意了一下环境。初下飞机的第一印象:关于天空和街道的说法均属正确,但海岛与大陆的自然环境本来就有不同,所以还需继续考察。  相似文献   

12.
自信的阶梯     
芊子 《世界文化》2006,(5):33-34
爱德温的人生经历很坎坷,母亲未婚生下他不久,父亲突然抛弃了他们。母亲为了维持生活,每天疲于奔命地赚钱,巨大的生活压力让母亲的脾气变得很暴躁,被母亲打骂几乎成了小爱德温的家常便饭。从小就饱尝了孤独和不幸的爱德温,性格变得非常自卑和孤僻。  相似文献   

13.
前一段时间我去了趟日本,一路匆匆忙忙地参观了几个地方,虽然没有太深刻的感受,可是日本那清新雅致的格调总是浮现在我的心头。 日本的环境很适宜居住,气温不是很寒冷,下雪的时候也没有感到刺骨的寒意,更多的是让人有清爽的秋天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韩情的作品有一种迷幻的忧伤,和他这个人很有些想像。韩情给人的印象不是那种张扬的人,和他谈话你会觉得有点着急,因为他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且语速很慢,你需适应一段时间才能听清楚。而且他的思维跳跃性很强,有时候他回答你的问题会让觉得似乎和你想知道的离得很远,这种思维方式有点儿像诗人。其实,他原来是做音乐的,也许是音乐的那种流动性使他的思想变得不很稳定,出现跳跃性,但这种表达未影响到他把自己作品的内涵阐述清楚。  相似文献   

15.
季蒙 《东方文化》2002,(6):44-54
作的体制,会随时代的不同而有变化。比如宋明时代,语录问答体的理学作很流行。笔记体的述,历代也很不少。到了上个世纪,伴随新知传布的需要,章一时异常发达,在历史中达到一个高潮,这是因为章快捷的优点。而现在,话题作非常之流行,最近出版的《张灏自选集》便属此类作品。  相似文献   

16.
四川联合大学教授卿希泰讲话今天,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暨儒、释、道三个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了,我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我们国家是一个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影响也很广泛。传统文化当中,儒、释、道是最核心的,内容很丰富,它们对于研究传统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欧洲回国,朋友设饭局为我接风。进得美食城里落座,道道美食接二连三地上得桌来:生猛海鲜,山珍野味,五凉五热,很是排场。朋友盼顾周围,好不荣耀地向我和仅有的两位作陪微笑着,很有风度地向桌上一摊右手:便饭、便饭。请随便用。其姿态和话音显示出他的得意与自信。  相似文献   

18.
《说郛》简介□张旗《说郛》的作者陶宗仪,是元末明初的学者,字九成,号南村,黄岩(今属浙江)人。工诗文,精通古学。因为《说郛》没有跻身于古代重要的文化典籍之列,所以它对许多人来说是很陌生的。然而不很出名的《说郛》对于了解传统文化来说,实在是一条比较方便...  相似文献   

19.
古城墙抒情     
古城墙抒情□刘成章人问:“刘成章是谁?”我答:“我。”人问:“你住在哪里?”我答:“住在西安城外的朱雀路北口,离城墙很近。”是的,我离城墙很近,我总是和城墙打着交道。每天早晨我出去锻炼身体,城墙根是最好的去处。那儿城墙高耸,场地开阔,花木扶疏,空气新...  相似文献   

20.
编辑手记     
《东方文化》2000,(3):127-127
中国当代知识分子中,有好些“现象”值得谈论,譬如“郭沫若现象”、“茅盾现象”、“何其芳现象”、“曹禺现象”或“马寅初现象”、“陈寅恪现象”、“顾准现象”等等。如果谁有兴趣,可写一部“中国知识分子现象学”,那一定很有意思.也一定很沉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