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色镀层已从功能性镀层逐渐扩大至装饰性镀层。本文介绍了获得黑色镀层的电镀工艺,包括单金属电镀(黑镍、黑铬)、二元合金电镀(锡镍、镍钴、镍钼)和三元合金电镀(锡镍铜),认为黑色锡镍、锡镍铜镀层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文中附表具体列出了各工艺的配比与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随着电镀技术的发展,人们正在寻找各种功能性镀层.以满足产品的不同技术要求.为了在产品表面获得功能性镀层,往往采用复合电镀方法.复合电镀是在电镀溶液中加入非水溶性的固体微粒,并使其与主体金属在镀件上共沉积的电镀工艺.本文所介绍的镍钴铬合金电镀工艺就是采用复合镀方法,在镀件表面得到具有高耐磨性和抗高温性的功能性镀层.它已在生产中取得了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了近廿年来我国自行车电镀技术的经历过程、现状、问题及展望,并对目前我国自行车电镀行业中大家感兴趣的8项技术问题,如自行车的镀层结构、对Ni-Fe合金的评价、厚铜薄镍与亮铜薄镍、铜锡合金代镍问题、无氰电镀问题、镀镍光亮剂问题、盐雾试验和三废治理等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由于镍价的飞涨,节镍代镍已成了大家最为关心的课题,作者从自行车生产实践出发,在保证质量和降低成本的前提下,提出了以厚铜/薄镍/铬来取代多层镍/铬和多层镍铁/铬,并从工艺稳定性、原材料成本、盐雾试验要求等各个方面加以探讨论证。对于廿年来,在自行车电镀领域中所走过的一些弯路和取得的经验教训,也进行了详尽的总结。最后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展望供同行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4.
1 前言 由于铬镀层具有光亮、防变色,在大气环境下稳定性和光泽的持久性等独特的优良性能,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镀铬均镀性较差,电流密度高,电流效率低,能耗高,同时,铬雾和含铬废水排放严重污染环境和水源,危害人体健康.因而致力于开发代铬镀层,先后开发了电镀Sn-Co、Co-B、Ni-Co-Tl-B等合金层以及化学镀Ni-Mo-P、Ni-Cu-P、Ni-Sn-P、Co-W-P、Ni-W-P等合金镀层,但是这些合金镀层的综合性能不能满足取代铬镀层的要求.鉴于上述状况,本文就可以取代铬镀层的电镀Ni-Fe-Co合金工艺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5.
镀铬工艺在电镀加工中应用广泛,因为铬层可作为镀镍、镀铜、镀铜锡合金、镀锌铁合金层的表面镀层,铬层能保持较为持久的光泽,具有较高的耐磨性。但是传统的镀铬工艺铬酐含量都在300克/升左右,铬液的带出及镀铬时的废气损失很多铬酸,实际镀到产品上的还不到15%,由于废水废气的排放对环境保护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广大电镀工作者一直对降低铬酸浓度,提高镀铬效率进行着广泛的研究和探索。现在,我厂找到一种CS型多稀土镀铬添加剂,达到了低铬、低温、低电流、高效率的目的,为镀铬工艺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镀铬工艺。  相似文献   

6.
铜-锡合金/铬镀层优良的抗蚀性,已为50~60年代我国装饰性电镀领域中广泛应用所证明,铜-锡合金/镍/铬多层电镀经研究证明,其防护、装饰性至少不亚于双层镍/铬镀层。但是,过去的电镀铜-锡合金工艺,只能获得无光的镀层,镀后必须抛光,不能在自动线上一步法生产,所以为了实现光亮电镀,电镀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过一些成就,例如采用二价锡盐的氰化镀液,可镀出比较光亮的铜-锡合金镀层。可是,整平能力不够,不能直接镀装饰铬,直接镀镍也很困难,因而未能在行业中大规模应用。我们经过长时间研究,采用二种相辅相成的添加  相似文献   

7.
电镀技术在煤矿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电镀技术在煤矿机械上的应用,本文通过大量的调查工作,收集了国内外著名的十家厂商的产品,剖析它所用的是什么镀层及镀层的厚度,归纳成两大类:一类是防护-耐磨性镀层、如硬铬、乳白铬及乳白铬/硬铬和铜锡合金/硬铬;另一类是防护性镀层,如锌镀层及镉镀层,并分别论述了各种镀层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此后,又对煤矿机械制逄业中电镀技术的进展作了探讨,特别论述了像同质异构三层微裂纹铬、镀锌/磷化/涂膜、电镀锌镍合金及化学镀镍等表面处理新技术在煤矿机械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防护装饰镀层中的镀铬层是组合电镀工艺中之表面镀层.镀层体系有:铜/镍/铬、镍/铬、铜锡合金/铬、镍铁合金/铬等.对钢铁、锌合金等基体金属而言,铬及其组合镀层属阴极镀层,对基体金属只起机械保护作用,镀层的孔隙、缺陷或一旦损坏,则不但不能保护基体金属,反而会加速基体金属的腐蚀速度.如何提高这种防护装饰性镀层的防护性能,减薄组合镀层的厚度是国内外电镀工作者长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书讯     
《电镀与涂饰》2012,(2):26+29+35+43+51+56+61+66+71+80+86
《现代电镀手册》(作者:沈品华)定价:198元本手册分上、下两册,共26篇。上册除总论外,有8篇:电镀清洁生产、电镀化学基础、电镀电化学基础、普通金属电镀(包括镀前处理、电镀挂具、8种单金属电镀工艺和刷镀工艺)、镀贵金属和贵金属合金、特种材料上电镀、电镀合金以及复合电镀,还有相关资料附录。下册19篇:电子电镀、化学镀、稀土在电镀和金属表面处理中的应用、电铸、铝和铝合金表面处理、金属染色和花色电镀、钢铁和轻合金的氧化发黑  相似文献   

10.
Ag-Pd合金镀层具有良好的性能,在电子等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综述了近年来电镀Ag-Pd合金镀层的发展,重点介绍了电镀Ag-Pd合金卤化物体系及氨化合物体系脉冲电镀、离子液体电镀和光催化电镀等工艺,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1 典型电镀工艺香港1984年6月底已有847家电镀厂,其中98%为中、小型电镀厂(操怍工人少于50人)。和其他工厂一样,电镀厂设在多层工业建筑中。镀种有铜、镍、铬、锌、金、银、锡、铅和铝氧化等,大多数电镀厂为镀铜、镍和铬。香港电镀厂各种镀液典型成份见表1。2 电镀废水治理电镀车间90%以上废水来自工件的漂洗。电镀  相似文献   

12.
技术动态     
《电镀与涂饰》2004,23(6):51-53
电镀钨基非晶态合金代替镀铬工艺  湖南省长沙英才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将“电镀钨基非晶态合金电镀技术”用于大型工艺电镀 ,完成了我国新一代由非晶态合金电镀代替电镀铬的绿色革命 ,从而为我国的电镀产品进入西欧和日本市场拿到了“绿色通行证”。镀铬代替品的研究是我国“十五”期间的“863”首批攻关课题。电镀钨基非晶态合金代替镀铬工艺是一种非晶态合金电镀技术 ,镀层主要成分是钨、铁、铂 ,完全不含铬元素 ,没有工艺过程中的污染 ;该工艺从研发开始即引进了清洁生产的概念 ,能耗小 ,废弃物处理量少 ,系统完全内循环。这项新技术目前…  相似文献   

13.
镍-铬合金电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镍-铬合金电镀进行了评述。基于三价铬离子的诸多优点,展望了三价铬盐电解液电镀镍-铬合金的发展前景,同时给出一些曾研究过的镀液配方及工艺条件,并对镀液的主要成分,如主盐、导电盐、络合剂和添加剂等,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梁奇峰 《广东化工》2007,34(11):67-68,8
镀铬工业在世界电镀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好的镀铬层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和化学稳定性,可以长久裸露在空气中而保持颜色光泽不变。文章介绍了六价铬电镀和三价铬电镀工艺的优缺点以及一些代铬镀层的组成和特点;指出三价铬电镀工艺将会取代六价铬电镀工艺成为镀铬工艺的主体,应加大力度进行三价铬电镀工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铁-钨合金电镀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六价铬电镀具有毒性大、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为研制出一种合适的代铬镀导致 ,提出了一种铁-钨合金电镀工艺。研究了镀液中铁离子浓度、添加剂、电流密度、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所得合金镀层钨含量和质量的影响。所得镀层外观与铬镀层相近,具有良好的耐蚀、耐热和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6.
由于镍价的飙升,镀镍成本大幅上升、为了减少镍的用量,电镀行业十分重视对节镍、代镍电镀工艺的研究。简要介绍了已开发的多层镍电镀工艺、铜锡合金、铜锌合金、锌铁合金、镍铁合金等代镍工艺,以及厚(薄)铜薄镖电镀工艺。  相似文献   

17.
六价铬镀液对环境污染严重,各国已立法限制其应用,所以三价铬电镀工艺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其中,阳极材料是三价铬电镀工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着重介绍国内外三价铬电镀工艺阳极材料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锌合金压铸件电镀装饰铬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锌合金压铸件电镀装饰铬的最新进展,指出了现有工艺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新的电镀工艺。  相似文献   

19.
<正>本手册分上下两册,共26篇。上册除总论外有8篇:电镀清洁生产、电镀化学基础、电镀电化学基础、普通金属电镀(包括电镀前处理、电镀挂具、8种单金属电镀工艺和刷镀工艺)、稀贵金属电镀、特种电镀、电镀合金和复合电镀,还有相关资料附录。  相似文献   

20.
为了取代重污染的六价铬电镀,实现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人们开发了三价铬电镀工艺和代铬工艺。介绍了三价铬电镀和代铬电镀工艺及其性能特点,提出了三价铬电镀的研究方向。硬铬镀层以硬度高达800~1000HV成为最硬的镀层,复合镀层目前作为主要的代硬铬层,概述了其研究动态,同时分析了三价铬镀硬铬镀层厚度在电镀一定时间后镀层不再增厚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