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溃疡存在的相关性,并针对慢性胃炎携带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胃溃疡进展提出了相关临床处理措施。方法:采用医学研究对比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75例慢性胃炎未携带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同时选择了75例慢性胃炎携带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胃溃疡发生率并总结处理措施。结果:研究组胃溃疡率8.0%(6/75)显著高于对比组20.0%(15/75),有统计学意义(X2=9.357,P0.05)。结论:慢性胃炎携带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后,胃溃疡机率增大,所以对于此类慢性胃炎携带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要强化监测,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主动降低胃溃疡发生率,保证患者疾病及早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四君子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选择82例慢性胃炎患者抽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对照组行西医三联抗HP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92.68%)比对照组高(70.73%),且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四君子汤进行治疗,可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与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整形外科清创缝合技术对于急诊面部外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所收治的急诊面部外伤的患者,本研究选择其中的3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均选择采用整形外科清创缝合术进行治疗,主要是在治疗过程当中进行无菌操作,同时通过对于美容缝合技术的应用进行干预,评价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通过对于美容缝合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对于急诊面部外伤患者进行处理,本研究所选择的39例患者的切口均得到一期愈合,本研究并没有感染情况、血肿情况和皮瓣坏死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所有患者对于满意度情况采用自制量表进行评分,满意度评分达到(92.6±4.1)分。结论临床上通过对于整形外科清创缝合技术的应用,在对于面部外伤手术患者进行急诊处理可以有效的提升对于患者的处理效果,能够降低感染情况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取得美观性的特点,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析呋喃唑酮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联用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2018年的100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溃疡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呋喃唑酮与三联疗法(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联用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68%,P0.05;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5.93±1.24)d明显低于对照组(8.62±1.04)d,P0.05。结论 :呋喃唑酮联合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疝气手术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以便为疝气手术提供可行的参考。方法:本研究选择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本研究调查时间为2014年6月到2016年7月,选择在此期间我院所收治的进行疝气手术的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本研究所有患者均配合采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评价所有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本研究10例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配合良好的护理干预,所有患者都顺利的完成手术,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本研究术后患者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的情况,仅仅存在有恶心呕吐患者1例,切口渗血患者1例,本研究当中不存在有肺部感染和阴囊血肿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术后选择采用我院自制的量表进行满意度评分,所有患者的满意度为(92.4±4.4)分。结论:临床上对于进行疝气手术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配合采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能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不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8例入院的胃溃疡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腹痛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75.00%、71.87%(P均0.05);观察组腹痛症状消失时间为(2.12±0.23)d,短于对照组。(5.31±0.54) d(P 0.01)。结论 :阿莫西林,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应用可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4月治疗的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1.1%(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慢性胃炎患者症状,对糖尿病患者也有明显降糖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张飞宇 《美容院》2024,(3):164-165
<正>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幽门螺杆菌是导致慢性胃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此外,幽门螺杆菌与胃癌也存在相关性。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当前治疗胃病的关键。然而,由于个体差异,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人的体质是在实际生存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先天和后天的生理机能,各项机能以及心理状态具有相对稳定性,并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直接相关。因此,针对幽门螺杆菌的治疗,需要根据个人体质的差异进行个体化治疗。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根据体质辨识,科学调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考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72.92%),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4.17%)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20.83%)。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治疗效果良好,不易复发,不良反应发生更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为胃癌临床治疗和营养管理提供指导。方法: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搜集十堰市太和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胃癌患者318例,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评估患者营养风险,采用粪便抗原试验(Hp SAT)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49.4%,不同年龄段和TNM分期营养风险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率高达90.6%,男性高于女性,Hp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和Hp感染率较高,应积极开展营养支持,同时应在正常人种积极进行Hp筛查和根除治疗以预防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药物与痰热清药物联合应用在肺癌化疗后肺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进行肺癌化疗并出现了肺部感染状况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4例作为本次研究中的研究对象,随机划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中所用药物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药物选择基础上增加痰热清,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试验组患者用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也较短,各项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两组药物联合应用在肺癌化疗后肺部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单独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相比明显较好,联合用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和分析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收的慢性胃炎患者42例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21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21例患者在奥美拉唑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法莫替丁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我院积极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1.43%(30/42),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了90.48%(38/42);不良反应率上对照组为14.29%(6/42),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7.14%(3/42),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慢性胃炎的过程中,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应用法莫替丁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同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当密切配合治疗,戒烟、禁酒,保持规律性的生活,这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极为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16例小儿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扁桃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借助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鼾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1%,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小儿鼾症而言,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方式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采用中医护理技术蜡疗加中药外敷辅助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慢性胃炎患者60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采用中医护理技术蜡疗加中药外敷辅助治疗,对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慢性胃炎采用中医护理技术蜡疗加中药外敷辅助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与高压氧联合脓肿切开引流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菌感染的具体情况做详细了解。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高压氧联合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并将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做相关统计。结果:感染部位最高的区域为颌下间隙,感染源以牙源性感染最为常见,致病菌中以革兰阴性菌最常见;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中采用高压氧联合脓肿切开引流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幽门螺杆菌生存于口腔、胃及十二指肠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一类致癌物。据统计,我国80%的人携带或曾感染该菌。医生通常不建议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而是采取一些积极的防治措施,尤宜进行食物疗法。现简单介绍防治幽门螺杆菌最宜吃的几种蔬菜。西兰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矿物质、胡萝卜素、膳食纤维、类黄酮、含硫化合物等,对杀灭导致胃病的幽门螺杆菌具有神奇功效。含有的莱菔硫烷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针刺推拿结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针刺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推拿结合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西骨关节炎指数以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各项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针刺结合推拿方式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脑梗死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运用效果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临床治疗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治疗的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下选用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的满意度相比,实验组的满意度要高出24%,两组患者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力测验结果、满意度评分之间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别,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可以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改善,有助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患者肌力的恢复,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H.pylori)作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随着H.pylori耐药率的增加、长期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及胃肠道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国内外学者对益生菌防治H.pylori感染进行大量的临床和体外研究,表明益生菌具有抗感染,还能调节机体的免疫机能,平衡胃肠道正常菌群,降低抗生素的副作用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因此益生菌的运用将对H.pylori相关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抗H.pylori的益生菌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入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研究组以中药汤剂四君子汤进行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不仅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也较少发生,在临床应用方面既安全又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