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一系列高科技成果应用于心脏起搏工程,起搏器不断更新,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这一治疗手段。与此同时,手术后的临床护理也显得更为重要,如何保证患者术后安全生活,了解和满足他们健康需求,已成为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非常重要的课题。本院心内科2006年3月-2008年3月向58例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传授有关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技能,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行人工心脏起搏器永久性植入手术后并发各种并发症患者10例,对各种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10例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结果:10例患者中,未发生术后或者康复期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均得到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心脏起搏器均正常运行,健康状况良好。结论:实施的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术后并发症的及时发现及处理,提高了手术质量,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便日益广泛,而病人一旦安置了心脏起搏器,起搏器就成了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武器.他将终年的陪伴病人,使病人能过正常的生活.而在安置起搏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如何保证病人术后安全生活,了解和满足他们健康需求,已成为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非常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痔疮患者术后延伸性健康自我管理模式,为促进患者伤口更好地愈合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借鉴。方法:选择住院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13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延伸性健康管理模式方案实施,对照组采用质控办结合科室情况制定的痔疮中医护理常规实施,干预前后收集患者住院满意度、住院和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在健康管理模式方案实施后与对照组比较,能提升患者的住院和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P0.01),同时患者住院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痔疮患者术后延伸性健康自我管理模式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值得护理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5.
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氏病,是发生于中老年期一种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以运动减少,肌强直和震颤为主要症状。我院于1992年3月~1995年6月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39例震颤麻痹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l一般资料本组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21~71岁,平均55岁,发病时间最短1年,最长18年,临床分型:震颤型25例,强直型6例,混合型8例。2疗效观察本组经采用脑立体定向术进行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治疗后,痊愈20例,显著进步17例,进步和无效各1例。3护理要点病室保持整洁,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去杭平卧,绝对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系统化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在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PC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75例为观察组,予以系统化自我管理健康教育;75例为对比组,予以常规护理。对各组患者的疾病知晓程度、行为改变、自我效能及心血管系统不良事件等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心血管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比组发生率(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及自我效能测评亦均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对PCI术后患者应用系统化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度及自我效能,使心血管系统不良事件显著减少,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认知和行为进行调查,了解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建议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住院化疗或者门诊随访的12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自我管理认知和行为调查问卷,对患者的自我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认知平均得分为(4.67±1.25)分,行为平均得分为(20.04±4.62)分。影响患者认知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和是否选择保乳术,影响患者行为的主要因素为是否保乳术和文化程度。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认知和行为均有待提高,需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认知和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8.
蒙医“震脑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震脑术”是蒙古族民间广为流传 ,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专治脑震荡的奇特疗法 ,具有取材容易、便于掌握、用之有效等特点 ,是蒙古族人民长期同大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 ,一直沿用至今 ,深受群众欢迎。“震脑术”与形成与发展蒙古族长期以来从事游猎和放牧的生产活动 ,他们野外放牧时 ,经常遇到某些牲畜“塌腰子”等情况 ,有时那些“塌腰”走不起来的牲畜通过主人的扶持、震动等 ,得到缓解或恢复正常。这种现象使人们认识到“以震治震”的原理 ,为蒙医“震脑术”的起源与发展起到一种科学实验性的作用。在大量医疗实践的基础上 ,历代蒙医…  相似文献   

9.
床边临时起搏器安装术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行床边临时起搏器安装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床边临时起搏安装术后患者23例,从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起搏器的工作情况等方面加强护理。结果:23例患者经精心护理后起搏器工作均正常。结论:认为严密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尤其心率、心律的变化,观察临时起搏器工作情况,做好穿刺口的护理等是保证起搏成功的关键,也是挽救病人的有效措施,确保病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头针对帕金森病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课题运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以18F-FDG为显影示踪剂,观察了针刺配合美多巴疗法对PD患者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的影响,并与单纯美多巴治疗的PD患者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医学生物工程学的发展和适应证的拓宽,心脏起搏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置入数目迅速增加。起搏阈值升高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阈值升高以致出现脉冲信号在电极与心内膜接触部位发生外出传导阻滞,而又有不同程度起搏依赖的患者,应引起高度重视,因其可随时危及患者生命。特别是晚期阈值升高多为电极位置不佳或局部心肌病变所致,激素治疗无效,而且起搏器植入3个月后心内膜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及对电极的包绕,电极难以拔除,  相似文献   

12.
“震脑术”是蒙古族民间广为流传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专治脑震荡的奇特疗法,具有取材容易.便于掌握,用之有效等特点,是蒙古族人民长期同大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一直沿用至今,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3.
总结陈为教授对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中医病机的认识及其临证诊治经验。 陈为教授认为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病机以虚实夹杂为特征,以痰瘀互结、气阴两虚为主要病机;实证多归于肝风内动上扰清空、热毒炽盛、湿热内蕴、阳明腑实、痰瘀互结等;虚证则多涉及先后天精气不足、气阴两虚、气血亏虚等。对于恶性脑胶质瘤术后辨证为痰瘀互结的患者,陈为教授在恶性脑胶质瘤术后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陈夏六君子汤合涤痰汤加减,联合中药制剂康莱特注射液静脉滴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永久起搏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预防安装永久起搏术后出现食欲下降、肩周炎、便秘、腰酸痛等症状 ,又不出现电极脱位、囊袋出血、感染、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方法 对此类患者进行术后卧床时间 2 4h ,4 8h ,72h临床观察。结果 电极脱位囊袋出血、感染、静脉血栓形成在统计学上与卧床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 ,肩周炎、腰酸痛、便秘与卧床时间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术后电极脱位、囊袋出血、感染、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与卧床时间无关 ,缩短卧床时间能明显减少肩周炎、腰酸痛、便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心脏永久起搏器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而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及导线反复感染,皮肤破溃导致起搏器外露,常规抗炎治疗很难见效,需要起搏器消毒后再重新放置。自2009年至2012年我科对20例永久起搏器  相似文献   

16.
当前,人工起搏器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除用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外,还可用治心房纤颤、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头部电针对帕金森病患者脑多巴胺转运体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运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技术观察头部电针对帕金森病(PD)患者基底节区多巴胺转运体(DAT)的影响。方法 10例原发性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例接受顶颞前斜线(MS6),额旁3线(MS4),顶旁1线(MS8),顶旁2线(MS9),枕下旁线(MSl4)的电针治疗,单侧病变针刺对侧.双侧病变针刺双侧,深度达到帽状腱膜,每日1次,每周5次;对照组5例口服美多巴,轻度患者:125mg每日3次;中度患者:250mg每日3次;重度患者:250mg每日4次口服;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行^99mTc-TRODAT-1 SPECT脑断层显像,利用感兴趣区(ROI)技术测定基底节区/枕叶(BG/OC)的比值,分析基底节区的DAT活性。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99mTc-FRODAT-1摄取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治疗组发病肢体同侧治疗前后BG/OC分别为1.1883±0.1471和1.2416±0.3146,对侧分别为0.9019±0.1210和0.9496±0.2522;对照组发病肢体同侧治疗前后BG/OC分别为1.1597±0.0568和1.2053±0.1153,对侧分别为1.0436±0.1393和1.2972±0.2612。对照组发病肢体对侧BG/OC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脑区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之间对于DAT的改善效应无差异。结论 头部电针可以减少PD患者基底节区DAT的丢失,改善基底节区DAT的活性,达到对于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从而延缓PD患者的病程并且减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影响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放疗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术后放疗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术后随访3~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67例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56/67),58%(39/67)和33%(22/67),中位生存时间为25.0个月[95%CI(22.428,27.57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例分级、术前KPS评分、术前癫痫发作、手术方式、分级级别与患者预后相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癫痫发作(OR=4.215)、手术方式(OR=7.145)、术前KPS评分(OR=4.323)、病理分级(OR=5.99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术前癫痫发作、手术全切、KPS评分、年龄、病理分级均对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的预后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脑动静脉畸形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5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在切除术后常见并发定、注意事项及护理方法 .结果本组25例中治愈23例,好转2例.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针对术后易出现的护理问题特别是易出现的并发症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慢性进展性疾病.自1987年法国的Banebid首次应用脑深部刺激术(DBS)治疗PD以来[1],DBS已成为PD外科治疗的一种新方法[2].治疗原理是植入体内的脑起搏器发放弱电脉冲,刺激脑内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抑制引起PD症状的异常脑神经信号,从而消除PD症状,使患者恢复自如活动和自理能力.本院运用该手术治疗PD患者1例.术前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注重肢体的功能锻炼,并给予正确的出院指导.该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护理不当导致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