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究分析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表现。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以来收诊的150例肺结核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其用药情况,探讨在使用抗结核药物后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并进行具体分析。结果:在150例肺结核患者中,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在45天之内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最多,并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集中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年龄段。使用抗结核药物发生多种不良反应,其中比例最多的是肝胆系统的损害,其次是患者出现胃肠道系统的问题,第三是皮肤以及附件的问题。结论:对于肺结核患者,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容易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定期进行复查,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肺结核药物过程中并发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结核病患者86例,初次进行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均给予一线抗结核治疗方案(3HRZE(S)/9HRE)进行治疗,对于进行复治的肺结核患者给予HZPOL抗结核方案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抗肺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结果患者在采用抗肺结核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主要出现的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肝脏功能受损以及包括尿酸增高、四肢麻木和关节疼痛在内的其他不良反应。86例患者中治愈41例,占47.7%,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病灶缩小大于1/3,好转出院静养的患者42例,占48.8%,因咳血不止死亡3例,占3.5%。结论抗肺结核药物过程中采取不良反应护理,能够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促进其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板式组合抗结核药物对初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抽样从某地区2010年3月到2013年8月3年期间结核病防治门诊部门收治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31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2550例患者采用板式组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2550例接受板式组合抗结核药物治疗,总显效率为94.5%,有效率为3.4%,无效率为2.1%,不良反应359例,因不良反应停药20例。结论采用板式组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并结合实施间歇化疗方法,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到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糖尿病(DM)合并肺结核(PT)患者应用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90例DM合并PT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据硬币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n=45)、研究组(n=45).对照组患者仅予以常规降糖治疗(患者因肝功能异常或药物反应未予抗结核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肺结核症状消失时间、药物治疗时间、肺功能指标恢复时间予以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为97.8%、82.2%,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肺结核症状消失时间、药物治疗时间、肺功能指标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DM合并PT患者应用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快患者康复,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与借鉴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抗结核板式药物治疗肺结核不良反应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抗结核板式组合药治疗肺结核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抗结核板式组合药在结核病临床应用提供资料. 方法 随机按2∶1配比将487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分成板式药组332例和传统药组15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 结果 487例肺结核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3.47%,板式药组、传统药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54%、27.10%,板式药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胃肠道不适发生率高于传统药组(P<0.05);强化期板式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90%,老年患者中板式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3.62%,均高于传统药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板式药物与传统抗结核药对肝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板式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要高于传统散装抗结核药,尤其是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临床使用板式抗结核药物时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特别是强化期老年服药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与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我中心门诊在治的11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资料,依照患者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n=56)与试验组(n=56),对照组施以常规防治,试验组施以个性化防治,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患者将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需要对患者予以个性化防治,如此才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护理方法,积累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收治的2 0例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肺结核患者统一进行全面的护理。结果提高了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加强消毒隔离制度和健康宣教,严格掌握用药速度和方法,正确选择静脉,加强输液巡视,避免静脉炎的发生;用药后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沈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0):4547-4548,4644
目的 探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致重症药物性肝炎的护理,以提高对肺结核的治疗及护理水平.方法 对医院2001-2011年735例肺结核住院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引起药物性肝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35例肺结核患者在经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引起药物性肝炎的132例,总发生率为18.0%,其中重度20例、中度76例、轻度36例;在影响因素中,年龄>55岁对肝损害的影响较大,25例中发生药物性肝炎20例,发生率达80.0%;吸烟的影响也较大,253例发生药物性肝炎75例,发生率为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抗结核药物对不同年龄、不同体质肺结核患者有不同程度肝损害;轻者可继续抗痨治疗,重症则需减量或停用治疗药物并同时护肝治疗.结论 抗结核治疗期间,非常有必要密切观察病情、常规监测肝功能、及时发现肝损害、并认真做好用药安全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手术的手术配合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49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手术配合和护理,观察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后,所有患儿无不良反应发生,均顺利出院,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非常满意的有20例,满意的有26例,不满意的有3例,总满意度为93.9%。结论: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手术予以手术配合和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护理方法,积累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收治的20例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肺结核患者统一进行全面的护理。结果提高了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加强消毒隔离制度和健康宣教,严格掌握用药速度和方法,正确选择静脉,加强输液巡视,避免静脉炎的发生;用药后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学工程》2019,(12):1715-17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00例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00%(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P <0.05)。结论对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耐药肺结核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耐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对患者平均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0例,对两组患者展开相同的常规护理,与此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联合展开针对性地不良反应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服药依从性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性地护理干预是降低耐药肺结核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有效对策,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饮食及营养支持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3年12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82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1例。对参照组患者行抗结核药物治疗+常规饮食护理,对实验组患者行抗结核药物治疗+饮食及营养支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痰菌转阴时间方面的数据值与参照组患者进行对比,各项数据组间差异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行饮食及营养支持,可以对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进行深化巩固,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增加,在我国全国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结核病患病率呈直线上升[1],老年肺结核已成为主要的传染源[2].老年肺结核在进行抗结核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因老年患者体质差,并发症多,不良反应发生率高[3],严重影响抗结核治疗的正常进行.现对296例老年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高清华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9,30(4):303-305,封4
目的研究抗结核药物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肺结核并HBV-DNA阳性患者抗结核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76例肺结核合并HBV-DNA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抗结核治疗,方案为2HRZE/4HR,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常规护肝。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检查患者肝功能,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检测HBV-DNA水平,统计肝损伤出现时间、肝损伤程度、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肝损伤例数和停药例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随着时间的增加,两组ALT、AST和TBI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其中观察组ALT、AST和TBIL水平均低于同时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V-DN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损伤发生率、停药率和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肝损伤严重程度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通过对肺结核并HBV-DNA阳性患者采用抗结核药物联合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减少肝损伤发生,并减低肝损伤严重程度,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崔国强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300+2433-F0002,F0003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科门诊免费抗结核化疗的肺结核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预防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由结核科专业医师查阅2006—2010年病例资料,包括大病例、病程、服药记录、实验室检查等,回顾性分析抗结核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共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有183例,占查阅病例的35.1%。其中轻度反应75例,中度反应101例,重度反应7例;有95%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在服药2个月内,有79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换)药,有2例患者死亡。结论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对肺结核的治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要积极监测并及时正确处理药物不良反应,使患者能够坚持完成治疗,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原因,探索有效应对方案。方法对文成县2010年7月1日—2011年6月30日登记治疗的182例肺结核患者进行随访和跟踪调查,查阅患者治疗档案,并进行分析。结果 182例肺结核患者的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5.16%,其中肝损害发生率10.99%,胃肠道反应发生率7.14%。87.50%的不良反应发生在治疗开始的前4周,严重不良反应占12.50%。合并其他疾病和采用2H3R3Z3E3/4H3R3隔日间歇疗法是肺结核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386和2.578。结论合并其他疾病和采用2H3R3Z3E3/4H3R3隔日间歇疗法是引起肺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将护理干预用于门诊输液室输液患者中,分析其对于不良反应的减少作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门诊输液室进行输液的患者中选取200例患者为研究目标,按照患者接受的护理方法不同予以分组研究,将常规护理措施予以参照组100例患者,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予以实验组100例患者,计算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的药物总不良反应发生数据、护理满意总计数据.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药物总不良反应发生数据(1.00%)和参照组患者(8.00%)比较,统计计算后p<0.05,统计学处理意义形成,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总计数据(95.00%)和参照组患者(87.00%)比较,统计计算后p<0.05,统计学处理意义形成.结论:在门诊输液室输液患者中应用有效护理干预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肺结核患者服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ixed-dose combination,FDC)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FDC的安全使用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选取新疆乌鲁木齐市某区结核病定点防治医院接受治疗的42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监测其疗程中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研究其ADRs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为62.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有糖尿病与ADRs的发生有关联,与未患糖尿病患者相比,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ADRs危险的OR=2.509(95%CI:1.226~5.135)。结论 糖尿病患者是服用FDC致发生ADRs的高危人群。对于合并糖尿病的结核患者,治疗期间应加强相关指标检测或采用其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有效治疗和护理措施。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54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对其开展对应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对其临床疗效分析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操作后,其中痊愈30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症状,1例患者出现比较严重的腹胀症状,1例患者出现食欲不振,一共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结论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开展及时的诊断治疗过程,同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管理工作开展,可以有效提升用药依从性,提升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