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当下社会发展的重要工程,该工程与当今社会的多个领域都有相应程度的挂钩。当下我国的热能与动力与动力工程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对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发展绝对不是仅局限于此,换句话来说,热能与动力工程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技术创新。基于这一点,本文由此切入,对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基本内容及其目前对环境所造成的一些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日后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科技创新思路,以此能够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发展性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组织教学过程、规范教学的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和基础性文件。以山东省3所省属本科院校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各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课程体系合理,依托各学校优势学科,重点强化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热能资源应用建设与动力工程的优化与完善效果较为良好,成为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社会资源,尤其是在电厂中的应用。虽热能与动力工程应用效果总体而言相对较好,但在对环境影响研究方面仍有所欠佳,这便降低了热能与热力工程应用的基本效果,为此及时地做好环境方面影响研究势在必行,成为解决热能及动力工程应用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文章就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应用及其对环境影响展开探究,以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纺织品设计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专业素养,是纺织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实践类课程。文章分析了传统纺织品设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学科竞赛与纺织品设计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教学改革措施。该改革措施建立了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效促进了纺织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能源缺乏成为了生产生活亟待解决的问题,热能作为长期广泛被应用的能源,在众多的企业发展,工程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动力工程中。众多的企业锅炉工厂、药厂等都对热能和动力工程有着不时之需。并且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应用领域也不断延伸,发展前景不可估量,本文从热能动力工程的发展现状、在锅炉工程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为该专业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在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技术研究方面硕果累累,成为我国电力系统现代化发展及提高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虽然我国现有电力资源发展状况较为良好,但在细节方面的问题却不容忽视,成为阻碍我国电力行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问题。为此做好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现代化研究势在必行,成为解决电厂热能动力下降与动力工程效益不达标的关键所在。因此,文章就提高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效力的措施展开探究,并总结出现阶段电厂热能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及提升热力效力的有效措施及所需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提升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适应知识型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有效途径。基于陕西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学科发展需求,针对轻化工程专业目前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提出了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科研团队建设的拔尖创新人才新模式,以解决在该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机制不完善、培养过程系统性和科学性有限、科研-教学资源平台和科研团队师资融合度不高等问题。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可显著提升轻化工程专业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并为形成具有科研团队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刘飞  陈永煊 《福建轻纺》2011,(11):34-39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以食品工业所依托的科学理论问题的研究、工程技术及装备的实现和相关科研、工程队伍的组织与培养为其基本内涵的学科。它在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及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食品工业发展、创新、壮大的基础保障和技术支持。文章旨在探讨福建省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以期为专业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的专业,本科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主要将本科生科研导师制、阶梯式培养模式、科研课题等融入教学实践当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提升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能源结构中,热能是十分重要的成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能源的转换。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社会经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热能有了愈加广泛的应用。热能动力工程就是对热能进行研究,在热能动力工程中,锅炉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锅炉中使用热能动力工程技术能够使燃料的燃烧率得到提升,实现能源的节约,此外还能够使锅炉安全问题得以减少。文章就热能动力工程在锅炉方面的应用以及发展进行分析,更好促进热能动力工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在我国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他们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热能与动力工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非常独特的。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转型升级,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可以预见的是我国将需要大量的人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人才。本文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论述了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使得能源短缺问题日渐严重。作为大面范围应用的能源之一,热能的应用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由最初的利用火来产生热能,到今天对热能的良好应用,凝聚了无数研究人员的精力和心血。现如今,为了使热能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就必须实现热能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从而为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目前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得热能与动力工程的作用和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为此,必须对热能与动力工程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一适当的解决对策,促进热能与动力工程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在本科大学和中职院校都要开设的专业学科。简要阐述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基本概念,分析该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服装设计和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多维培养模式,以期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教育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热能与动力工程得到了很大进步。目前,热能与动力工程被应用到很多领域,促进该领域的稳定发展。文章主要针对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概念以及对经济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何实现科技创新,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快速发展,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同时也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性,实现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的综合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升,现代工业作为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产业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行业。而能源是工业蓬勃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保障能源充足,才能确保工业的顺利、有序发展。对热能与动力工程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其在热电厂中应用的关键环节。文章主要针对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热电厂中的应用,介绍了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热能与动力工程的专业人员提供帮助,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只有科学的掌握了适合于不同学科的教学艺术,才能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动性,增强教学实效性。本文以轻化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通过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以及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专业自信,从而提升专业课课堂学习能动性,增强专业课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热能作为基础能源物质,其承担着其他能源相互转化的使命,加上目前各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需要热能的参与,这使得热能在我国应用范围愈加广泛。对于热能动力工程来说,锅炉和能源在热能动力工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热能动力工程能够从根本的角度上提升锅炉内部燃料燃烧效率,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本文将论述热能动力工程,明确热能动力工程在锅炉和能源方面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闽南科技学院为例,介绍了PBL法在应用型本科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食品酶学原理"教学中的应用,旨在培养在生产与科研中掌握食品酶学知识并具备熟练运用酶工具的高素质人才,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教学方法提供新方案。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餐饮行业的发展,旅游餐饮新业态不断涌现,对餐饮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培养符合社会所需的高层次餐饮人才,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解决旅游餐饮行业人才供需不对等问题的根本办法。但由于职业本科层次烹饪与餐饮管理专业刚刚设立,发展的时间很短,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探讨职业本科烹饪与餐饮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本文旨在阐述烹饪与餐饮管理专业“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探索其实现的基本路径,为提升旅游烹饪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专业素质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核心要素,是教育现代化与创新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培养具有过硬本领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技术人才,主动融入国家经济发展需求,本文对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及思路,以期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