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智利中北部海岸山脉中生代层控型铜(银)矿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立新  周佳  贾长顺 《矿产勘查》2010,1(4):393-399
文章试对智利一个重要的矿床类型——层控型铜(银)矿床做一综合概括和介绍。层控型铜(银)矿床,是智利继斑岩型、IOCG型(铁氧化物铜金型)之后的第三大矿床类型。主要分布于智利中北部海岸山脉,介于南纬21°~34°。矿床赋存于晚侏罗纪至早白垩纪火山和火山沉积岩系中。具体又可分为两条成矿带:即安托法加斯塔海岸山脉侏罗纪成矿带以及中部白垩纪成矿带。此类矿床的成因虽众说纷纭,但火山喷流沉积加后期次火山侵入体热液叠加改造成因观点理论依据最为充分。矿床的形成、就位是安第斯演化初期,即侏罗纪至早白垩纪的板块俯冲事件产物。  相似文献   

2.
吕江  陈伟民  王磊  李艳艳 《矿产勘查》2022,13(11):1640-1648
研究区位于大兴安岭晚古生代、中生代CuPbZnAuAg多金属成矿带北段,中—晚华力西期韧性推覆构造贯穿全区。矿区圈定出1条含钼铅锌银矿化蚀变带,27条钼矿体、6条铅锌矿体,斑岩体控制了矿化蚀变带的空间分布、形态及产状。早白垩世花岗斑岩在空间上、成因上与矿化活动关系密切,是成矿最主要的热源、矿源。矿体产出于斑岩体顶部,向深部矿化蚀变均有变厚和增强趋势。铅锌钼矿体脉群底部具有形成厚大斑岩型钼矿体的最佳地质条件。初步认为矿床类型属热液脉型钼多金属矿床。矿区经历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特别是燕山晚期岩浆侵入与火山喷发活动异常强烈,成矿条件优越。  相似文献   

3.
杜玉龙 《矿产勘查》2021,12(5):1111-1125
沉积岩型铜矿床是全球重要的铜矿床类型,约占铜资源总量的30%。本文通过综述、构造岩相学路线踏勘和重点矿床找矿勘查,研究了全球沉积岩型铜矿床时空分布、矿床类型,重点研究了中—新生代典型沉积岩型铜矿床及其与岩浆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沉积岩型铜矿床在全球各大洲典型沉积盆地均有分布,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元古代、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2)按容矿岩系,本文将沉积岩型铜矿床梳理为砂砾岩型铜矿、异地式砂砾岩型铜矿、砂页岩型铜矿、曼陀型铜矿、碳酸盐岩(白云岩)型铜矿和火山岩红层型铜矿等6个亚类,前5种铜矿床亚类型工业价值较大,是沉积岩型矿床找矿主要目标类型;(3)一些沉积岩型铜矿床成岩成矿与岩浆活动有一定关系,岩浆活动直接参与成岩成矿或控制矿化的产出,或对铜矿化形成叠加改造。一些沉积岩型铜矿与岩浆活动、以及斑岩成矿系统、IOCG成矿系统间有一定联系,通过本文研究可拓展其找矿思路,为境内外同类型铜矿床找矿勘查和找矿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墨西哥成矿分带及与侵入岩相关矿床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柳玉龙  李丰收  陈伟 《矿产勘查》2014,5(4):663-671
墨西哥地质格局由古老的基底残片与古洋壳不断增生拼合而成,共划分为斑岩型、角砾岩型,脉状、浸染状Cu-Mo-Au成矿带;岩浆热液型浸染状、脉状及网脉状Cu-Au-Ag成矿带;喷流型、接触交代型脉状及层状Pb-Zn-Cu-Ag成矿带;块状硫化物型Cu-Pb-Zn-Au-Ag成矿带;碱性金属和贵金属成矿带;IOCG铁矿床成矿带6个成矿带。并根据侵入岩侵位特征及相关矿床分布,确定中生代晚期及新生代岩浆岩矿床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西部西马德雷—南马德雷岛弧带上,矿床类型以斑岩型、夕卡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块状硫化物型、热液交代型、喷流沉积型、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为主。文章介绍了墨西哥的地质概况、成矿分带、与侵入岩相关的矿床分布规律及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条山南段成矿地质构造条件优越,特别是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强烈,生成了铜、金等一系列内生矿产。文章对区域控矿构造、中生代岩浆活动以及区域矿产分布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该区成矿作用过程为:中生代软流圈上侵及形成的大规模岩浆上涌为成矿提供了矿液来源及热动力来源,深大拆离断裂及剪切变形变质带为矿液上侵就位提供了通道,成矿部位为深大断裂的次级断裂、剪切带内,以及岩体周位构造裂隙中。对应的矿床类型为拆离带型矿床、剪切带型矿床、次火山岩型裂隙矿床。还据此成矿模式进行了成矿区段预测,以便对该区找矿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潘亮  周斌  韩奎  乔新星  赵焕强  王明志 《矿产勘查》2018,9(9):1736-1745
拉萨-日多中生代沉积盆地是随着南冈底斯叶巴陆缘火山弧的形成而发育起来的,研究该沉积盆地的性质及其形成演化对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具有特殊意义。文章对该沉积盆地的区域地质背景、充填特征、岩相古地理、物源特征及盆地伸展构造进行综合研究,通过在研究区新发现的中生代地层多底沟组—塔克那组中以顺层韧性剪切带、顺层掩卧褶皱等为主要构造样式的顺层剪切构造,提出了晚侏罗-早白垩世盆地性质为伸展型盆地;设兴组的充填和岩相古地理特征表明晚白垩世-早古新世时期盆地性质转变为收缩型盆地。通过综合研究分析,认为拉萨-日多中生代沉积盆地并非是弧后盆地,而是在叶巴火山弧台地上形成的以火山为边界的弧内盆地,并进一步将早中侏罗世—晚白垩世盆地的形成演化分为早期盆地形成阶段、中期盆地伸展阶段和晚期盆地挤压消亡阶段。  相似文献   

7.
卡拉塔格地区是东天山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带,成矿条件优越。叠加产出红海、红石、梅岭等与早古生代海相火山活动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及玉带、西二区、红山等与晚古生代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铜金矿床。矿床在空间上具有"成带分布、分段集中、相间展布"的特点。海相火山岩地层、岩相界面、同生断裂及火山通道等多种因素耦合控制着红海VMS型铜锌矿的形成与产出;北北西向断裂的近南北向和北西向次级张裂隙制约着红石—梅岭火山热液脉状铜矿的赋存;晚古生代花岗闪长(斑)岩为玉带斑岩型铜金矿、西二区矽卡岩型铜矿的成矿地质体;钠长斑岩多与红山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相伴产出。各类型矿床是卡拉塔格地区古生代特定构造环境及不同构造—岩浆演化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青海赛什塘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庭祥 《矿产勘查》2010,1(2):140-144
青海省赛什塘铜矿床位于都兰-鄂拉山三叠纪火山-岩浆弧及弧前增生楔东南端,矿床经历了多种成矿作用、具多种矿化表现形式,属于典型的复成因铜矿床.文章分析了层控改造型、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化的不同表现特征,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成矿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位一体新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
鸭子沟南矿区位于祁漫塔格山,东昆仑造山带古生代—中生代复合岩浆弧的西段,具有较好的成矿背景,区内发现两种矿床类型,即矽卡岩型和热液型,矿石类型为多金属矿石,成矿时代为印支期。通过简要总结该区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矿床成因,希望对矿区今后的找矿工作有所借鉴,争取实现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0.
智利共和国第一大区HNX矿区的IOCG型铜矿床位于智利海岸山褶皱带多金属成矿带内,秘鲁-智利北部IOCG成矿带上,该成矿带褶皱构造强烈发育,富含大量的铜、钼、铅、锌、锰、金、铼、硒、碲等矿产,IOCG型铜矿床作为作为该成矿带的典型矿床,探获铜金属量约3万t,平均厚度5. 74 m,平均品位1. 20%。该文系统描述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成矿地质条件,从矿床的成矿规律以及找矿标志等方面,总结了该矿床的成矿特征与开发经验,对进一步开展矿区周边的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多铎金铜矿位于智利著名的白垩纪斑岩铜矿带上,同时属于前海岸山IOCG成矿带,矿区周边分布着多个大型的斑岩型和IOCG铜矿、铜金和铁矿矿床。文章通过综合研究岩石中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分析岩石元素含量,对元素的物质性质进行判断、分析岩石元素富集离散等特征,总结矿区的矿床成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矿区构造环境为岛弧环境,矿床成因与闪长岩关系密切,同时矿区基性火山岩和脉岩属于钙碱性系列,区域上有利于形成斑岩铜矿,矿区成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北祁连东段银灿——浪力克地区位于北祁连成矿带冷龙岭成矿亚带中段,属海相火山岩型铜多金属矿集区,区内火山、侵入活动强烈,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广泛分布,已发现浪力克中型铜矿、银灿小型铜矿及曲麻沟铜矿点等多处铜矿床、矿(化)点。笔者通过深入研究区域成矿构造地质背景和区内成矿地质条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区内主控矿因素,分析探讨了区内找矿前景,进而提出了新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贾润幸  方维萱 《矿产勘查》2021,12(7):1556-1564
新疆萨热克砾岩型铜矿床是产于萨热克巴依盆地的大型铜矿床,赋矿层为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杂砾岩,上赋层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岩屑石英砂岩,在盆地南部白垩系地层中发育有碱性辉长岩脉。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杂砾岩中含有大量基性火山岩砾石并伴有铜矿化。本文采用电子探针和主、微量元素分析方法对萨热克铜矿不同岩(矿)石进行研究,结合以往研究成果,总结了该矿床的富集规律,共划分为4个成矿期:晚侏罗世初始沉积成岩成矿期,白垩纪—古近纪盆地流体改造主成矿期,喜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期和新近纪—第四纪表生作用成矿期。其中沉积成岩成矿期中的基性火山岩砾石为重要的成矿物质来源之一,可能与盆地基底中元古代阿克苏岩群有关。  相似文献   

14.
巴拉哈图—白土沟地区属于北祁连铜、金、铅、锌成矿带托莱山—大坂山成矿亚带。该区上奥陶统扣门子组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沉积岩系分布广泛,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该区已先后发现红沟中型铜矿、松树南沟中型金矿及多拉隆哇金矿等矿床(点),但是整体上来讲,工作程度依然处于较低水平。本文通过对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和已有成矿事实等因素分析,认为在该区寻找多金属矿床仍有很大潜力,建议对该区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5.
王鹏飞 《矿产勘查》2018,9(7):1366-1372
河北省老虎沟门金多金属矿地处上黄旗构造岩浆岩成矿带西部,多组深大断裂的交汇区域。断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发育,构成了该区主要成矿地质背景。已发现营房银铅锌矿床、北岔沟门铅锌矿床、牛圈银金矿等众多的大型—中型铅锌银金矿床。区内已发现4条矿化体,矿化体形态、产状及矿化范围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老虎沟门金银多金属矿属于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及韧性剪切带型矿床,石英脉、黄铁矿化是寻找金多金属矿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区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了矿区的控矿因素、矿床类型和找矿标志,为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东际金矿是闽北地区最大的金矿床之一,其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研究对于闽北地区金矿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对东际金矿的构造背景、地层岩性、构造特征、岩浆岩、热液蚀变等地质要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这些地质要素对金矿化的影响,将其成矿特征与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成矿模式进行了对比,对东际金矿的矿床成因进行了概述,认为东际金矿床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此外根据矿床成矿模式,对找矿方向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阿斯马拉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厄立特里亚中部,是厄立特里亚重要的成矿带之一。文章在成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Cu、Zn、Au、Ag等金属矿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对Emba Derho铜锌矿床、Debarwa锌铜矿床、Adi Nefas铜金矿床和Gupo金矿4个典型矿床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阿斯马拉(Asmara)成矿带成矿规律和找矿潜力。该带的主要矿床类型有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和造山型金矿,Cu、Zn、Au、Ag等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主要发育于双峰式火山岩中,造山型金矿主要发育于韧性剪切带的石英脉中。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湖南祁阳地区在热液裂控型铅锌矿床勘查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先后探明有留书塘、清水塘、石桥铺、戴家岭、草鱼塘等多个大中小型铅锌矿床,这些矿床主要分布在岩体外接触断裂破碎带及板岩地层裂隙带中。前人在该地区开展勘查工作的过程中,均是对单个已发现的矿床进行单独勘查,没有将各个矿床关联成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文章通过对留书塘、清水塘、戴家岭3个典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等进行分析研究,系统解剖了湖南祁阳地区铅锌矿床特征,总结了该地区铅锌矿床成矿规律,认为该地区铅锌矿成矿条件优越,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首次提出了该地区硫、铅等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热液,部分来自地层的概念,并将该地区铅锌矿体按赋存空间及成矿类型分为3类:第一类为断裂构造破碎带型铅锌矿体;第二类为裂隙充填型铅锌矿体;第三类为推测的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铅锌矿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