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再生细骨料采用需水量比作为技术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需水量是影响砂浆、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指标.再生胶砂需水量比能够较吸水率更全面地反映再生细骨料的胶砂工作性能差异.水泥品种和细骨料细度模数会对需水量比产生影响,在测定时需要规定水泥品种并考虑细度模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再生红砖细骨料与再生混凝土细骨料的质量占比分别为25%、35%、50%、65%、75%配制成5种含砖再生细骨料;研究了红砖含量25%、50%、75%再生细骨料的颗粒级配、有害物质含量、微粉和泥块含量、坚固性、压碎指标、表观密度及堆积密度和空隙率等物理指标;研究了5组再生胶砂需水量及抗压、抗折强度,建立了红砖含量和胶砂需水量以及强度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细骨料各物理指标随着再生细骨料中红砖含量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再生胶砂需水量比最高达到1.98,再生胶砂需水量和红砖含量成线性正相关;再生胶砂抗压、抗折强度较基准胶砂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最小强度比为0.59,再生胶砂抗压强度和红砖含量呈高度线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再生细骨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目前尚无再生细骨料的技术标准,制定再生细骨料的技术标准,对于推动再生混凝土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再生细骨料的质量要求,除了JGJ52-92要求的细度模数、级配、泥块含量、有害物质含量(包括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氯离子含量等)外,还应增加再生胶砂需水量比(简称需水量比)、再生胶砂强度比(简称强度比)和坚固性.胶砂需水量比和胶砂强度比是笔者首次提出的两项指标,它们很好地反映了再生细骨料与普通细骨料之间的性能差异.依据胶砂需水量比、胶砂强度比和坚固性指标,提出了对再生细骨料进行分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5.
选择4.75~1.18 mm、1.18~0.3 mm及0.3 mm以下三个级配的再生细骨料,采用Fuller法、K法和i法进行三级配再生细骨料的组成设计,研究了不同级配组成的再生细骨料对自流平砂浆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粒径的再生细骨料, Fuller法获得的级配组成中小颗粒较多,K法得到的级配组成中小颗粒较少;而三种方法得到的最佳级配组成所对应的砂浆强度中,Fuller法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最小,i法的强度最高,且在抗压强度与K法相近的同时表现出更高的抗折强度。最终认为,i法适合本实验再生细骨料的级配组成设计。  相似文献   

6.
刘相阳  夏培斋  徐茜茜  王艺达  葛智 《混凝土》2020,(7):106-108,113
研究了不同再生细骨料掺量(0、30%、60%、100%)、不同细骨料预湿时间(0、0.5、1、24 h)下,水泥砂浆经时流动度及抗折、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新拌砂浆的工作性随着再生细骨料掺量以及细骨料预湿时间的增大而降低;再生细骨料降低了砂浆的抗压强度。但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掺加再生细骨料的砂浆后期强度增长稍快。56 d龄期时,砂浆的抗压强度超过75 MPa。再生细骨料砂浆56 d抗折强度在12.84~13.81 MPa之间,与纯水泥砂浆相差不大。通过回归分析,提出再生骨料砂浆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再生细骨料种类和取代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简单破碎再生细骨料和颗粒整形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强度,重点讨论了再生细骨料种类、取代量、粉煤灰和胶凝材料用量等因素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简单破碎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强度低于普通混凝土,且随着再生细骨料取代量的增加而降低;颗粒整形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强度高于普通混凝土,且随着再生细骨料取代量的增加而提高;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强度随着粉煤灰掺加而降低,胶凝材料用量越大,早期强度的降低幅度越大,粉煤灰对混凝土强度的降低幅度随着龄期的增加而有所减小;简单破碎再生细骨料可以配制C25至C50混凝土,颗粒整形再生细骨料可以配制C35至C60混凝土.  相似文献   

8.
废弃混凝土作再生细骨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昕 《福建建筑》2008,(7):121-122
利用废弃的混凝土破碎制成混凝土用细骨料是解决废弃混凝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通过对比研究利用废弃混凝土制作的混凝土再生细骨料与其它细骨料性能,及测试两种细骨料配制混凝土的拌合物和易性、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得出以下结论:混凝土再生细骨料与其它细骨料性能相近,可以替代其它混凝土细骨料配制混凝土,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9.
10.
在国内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研究中,相对于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的研究缺乏完整、统一、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根据再生混凝土细骨料的特征,综合考虑其物理和化学改性,进行再生细骨料在应用方面的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小于30%时,再生细骨料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不大;当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大于30%时,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明显降低;当再生细骨料取代率为100%时,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只达到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61%;掺入再生细骨料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离散性变化较大,当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在0%~100%时,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差在1.36~4.17MPa之间.  相似文献   

12.
再生骨料特性对再生混凝土强度和碳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评价再生骨料表面砂浆的强度及附着率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以再生骨料表面不同的砂浆强度及附着率为变量,配制了不同强度等级的再生骨料混凝土,通过对比性强度试验和碳化试验评价了再生混凝土内部存在的2个界面过渡区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以高强度原生混凝土为再生骨料配制相对较低强度等级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时,其强度与普通混凝土几乎相同,再生骨料表面砂浆的强度及附着率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影响不大,但碳化深度有所增大;以相对较低强度原生混凝土为再生骨料配制同强度等级以上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时,其强度与普通混凝土相差较大,再生骨料表面砂浆的强度及附着率对再生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大,碳化深度也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13.
利用含红砖的再生细骨料100%替代天然砂,制备生态干混砂浆,研究了用水量、再生粉料掺量和外加剂掺量对干混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再生粉料和外加剂掺量不变时,砂浆强度随着用水量的增大而降低,但56 d强度增长率反而增大;当再生粉料掺量和用水量不变时,外加剂掺量的增加对砂浆各龄期的强度均有负面影响;当外加剂掺量和用...  相似文献   

14.
再生细骨料是指在再生骨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粒径在4.75 mm以下的碎屑、砖粉以及水泥砂浆粉料。该文研究了将再生细骨料以一定比例掺入到沥青混合料中,替代天然细骨料制备的AC-25C型再生细骨料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再生细骨料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满足规范要求,但油石比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5.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显微硬度和氮吸附等微观测试方法研究了再生细骨料及其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细骨料是一种组成复杂的、具有一定水化活性的和高渗透性的人造骨料,其主要矿物相为SiO2、CaCO3以及少量的C2S。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内部水泥石孔隙较多,结构密实性较差,同时其与再生细骨料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界面过渡区,该界面过渡区宽度较大,且界面过渡区两侧的骨料和水泥石的显微硬度均较低。再生细骨料的多孔结构,以及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内部水泥石和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缺陷是导致其大孔增多的主要原因,大孔的增多会对混凝土抗渗性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对大量文献进行研究与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近11年来各国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成果,包括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抗冻性、耐磨性、抗碳化性.通过灰色关联度定量分析了再生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抗冻性和耐磨性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增加而变差,混凝土耐磨性随再生细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变好,大部分混凝土的抗碳化性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增加而变差,少部分出现变异;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到的再生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水灰比、掺合料、混凝土龄期.  相似文献   

17.
王军强  陈年和  蒲琪 《建筑结构》2007,37(12):40-43
考虑再生骨料的来源和替代率、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和含气量等因素,对14个系列混凝土的7d和28d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等进行了试验,对其中8个系列进行了快速冻融试验,采用共振法测试了其相对动弹性模量和重量损失率。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的饱和面干密度比天然骨料的要小一些,而其吸水性比天然骨料的要大;再生骨料的替代率和来源对再生混凝土强度影响基本在10%范围之内;采取外掺粉煤灰和引气剂所配置的再生混凝土,其抗冻性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可以满足寒冷区域环境下使用;再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普通混凝土的要低一些。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不同品质的3种再生粗骨料,研究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干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再生粗骨料取代碎石,高品质再生粗骨料可以使碎石混凝土的性能得到改善,而低品质再生粗骨料则降低碎石混凝土的性能,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不宜超过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