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国外空间军用光电系统及相关高技术的发展情况。主要分两大方面阐述:首先介绍在2000年前后与光电技术密切相关的几项发展计划和设想。这些计划和设想均是着眼于进一步提高光电技术在军事方面的应用,如卫星监视,探测,以及卫星的研究计划。其后,又介绍了涉及到光电方面的高技术:空间探测技术、激光通讯技术、激光武器三个方面。主要谈及红外探测器,激光雷达,军用空间雷达通讯。激光武器方面是以反导弹,反卫星为目标。  相似文献   

2.
《兵器激光》是激光用于常规兵器方面的专业性情报刊物,主要报导国内外激光技术在常规兵器上的新成就,新应用,新技术,发展水平,研究动态及动向和兵器激光系统的会议报导,实验报告,理论探索等。为了办好本刊,提高质量,更好地介绍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从而为我国的国防现代化作出贡献,热诚欢迎广大读者踊跃向本刊投稿。现将对稿件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国外军用固体激光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简述了固体激光器军事应用历程,指出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在激光军事应用中的主导地位;阐述了军用固体激光器技术的多种激光材料、多波长、大功率化、小型/微型化等四个主要发展方向。介绍了国外固体激光器在靶场测量、成像、制导、火控、化学战剂监测、风场测量、光电对抗、激光通信等方面的军事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4.
一、激光技术31973年的激光全息照相(1) “Ilolographie 73”,Texlz,1 I.R。)ttenko- It一er,IJaser,Feb.1973,Nr.l,5.27一29. 介绍激光全息照相在工业方面新的测试方法中的各种应用。第一部分叙述了非破坏性材料检验,如作为防振措施的金属一橡胶粘结情况检验、一飞机制造中粘结结构质量检验、焊缝质量检验、薄壁金属管的均匀度检验等。320激光能进行核裂变吗? F ission mi亡Laser?F.Winterberg,Laser- l犷eb.1973,Nr,1,5.18一19. 论述通过高压封闭,用激光或相对应的电子束促进微量核裂变链式反应的可能性,主要是计算和推导。321军用…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激光市场中,近两年来军用部分开支都占总额的51~52%。在军事应用方面,各种激光测距机、激光目标指示器等军用激光仪器,则广泛采用中小功率固体激光器。早年,这类激光器大多采用平行平面腔(或称作F-P腔)。为了提高装备性能,诸如为了提高激光器的机械稳定性及光束质量等,在激光谐振腔的选型方面作了若干研究,谐振腔的型式有了较多的发展。本文将对各类军用激光器的谐振腔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6.
1972或1973年,美帝将发射携带红外激光通讯装置的应用技术卫星-F。该装置带 宽5兆赫,在晴天工作,可弥补这卫星向下的射频通讯之不足。等应用技术卫星-G发 射后,应用技术卫星-F的光学天线将和它对准,进行卫星通讯。利用X波段通讯线路使卫星-卫星激光通讯线路与地球衔接,就能实现实时、全天候地对地通讯。  相似文献   

7.
任小伟 《现代导航》2014,5(1):58-61
本文总结了GPS接收机在军事应用上的优点及不足,并探讨了军用卫星导航接收机技术的发展趋势。详细介绍了多模卫星导航接收机系统的兼容与互用技术、抗干扰滤波技术、环路滤波技术、组合导航技术、以及相对定位技术,并对相关卫星导航接收机新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美国对激光技术在军事方面的应用非常重视。但美国的军事激光科研工作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或全国总的计划。激光研究项目是分散在国防部和全国航空及宇宙航行局的各种兵器科研计划之中的,它的经费也分别由三军、远景研究计划局、全国航空及宇航局的各个部门拨给。美国军事激光科研工作的组织机构大体如下;国防部和全国航宇局;国防部下设协调组,这个组主要协调远景研究计划局和陆海空三军的激光研究工作。远景研究计划局负责基础性、长远性、  相似文献   

9.
自从1960年出现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以来,固体激光技术的发展很快,这是最早也是目前在军事方面使用最多的一类激光器。军用固体激光技术的发展,对它的民用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迄今固体激光技术在民用方面已获得了一些初步的实际应用,虽然有些应用还不够成熟,它的潜力也没有完全充分地开发出来,但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英、法和西德的军事激光和电光系统。英国目前着重于激光系统的应用、光纤、红外探测器和热成象的研究。法国的近期计划是,研究Nd:YAG系统的生产和对它的需求情况,远期研究则着重于CO_2激光系统。西德的军用系统主要是夜视、测距和导弹制导。下面就三国的激光系统应用及电光技术应用和研究情况加以综述。一、激光测距和制导系统激光系统的应用研究包括两个项目,即固体激光系统和CO_2激光系统。  相似文献   

11.
激光武器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宁宁  林永 《电子器件》1999,22(4):299-305
激光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激光侦测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武器技术,激光致盲武器也已应用于实战中,高能激光武器正在逐步进行实用化实验,激光通信系统则已经在各国军用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激光技术军事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内外激光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情况,阐述了目前激光技术的各种军事应用,如激光制导、激光武器、激光通信等,并强调了激光技术将成为推进火箭、卫星的新动力的辉煌前景,最后分析了我国激光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技术的军用地图控件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GIS在现代军事、国防和现代工业中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地图在现代战争和工业应用中也是非常重要,而控件技术是现在发展迅猛的新技术。本文根据笔者开发军用地图控件的实践,主要介绍了将GIS技术应用到军事地图领域、设计军用地图控件的一种方案。同时,分析了军用电子地图的功能,讨论了研究军用电子地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据美刊报导,在1973年1月仃止轰炸越南北方(指美帝侵越战争,下同——编者)前几个星期,为了破坏越南北方的桥梁,曾使用过“灵巧炸弹”或激光制导的炸弹。1973年10月以色列同样使用了这类炸弹。几年来激光制导证明其优点是精度高,而且在激光的军事应用中是较普遍的。法国借助其工业力量在将来的这个领域中具有一张重要的王牌。在科研阶段,对激光的前途持怀疑的人,通过其军事应用来估价其发展前景是有必要的。图1扼要阐明根据不同波长,可应用的激光器的特性及其军事应用。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在军事方面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本文对计算机在军事方面的应用和发展做了全面的阐述,并指出现代化战争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和重要性。军用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也成为衡量国家的国防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军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在现代化国防科技、武器系统、各军事系统、作战指挥、通信联络、后勤保障等,并且对传统的军事理论和军事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第五章 激光军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毓英 《激光与红外》2003,33(2):156-158
按原理分类,激光应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激光作为信息载体的应用;一类是激光作为能量载体的应用。按广义用途分类,可分为军事应用和民事应用。本章讨论激光军用技术,侧重于对现代战争影响最大的一些应用项目。  相似文献   

17.
(一)通信技术 军事通信是信息化战争体系对抗的重要支柱,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军事通信技术的发展。2008年,美国继续推进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的研究,日本则利用新近发射的高速因特网卫星进行卫星IP技术试验。在网络通信方面,美军计划逐步部署VoIP技术,同时积极开发自主网络协议,构建移动自主网络。美国海军在潜艇通信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首次利用浮漂天线及浮标实现了水下潜艇的双向通信。  相似文献   

18.
兵器激光(双月刊)是兵器工业部激光专业情报网成员单位——三十多个厂、所、院校共同创办的中级技术情报刊物。主要介绍国内外与激光有关的光学、机械和电子学专业文章和资料;报导国内外激光新材料、新的元器件、新技术、新工艺;发表成员及全国同行业单位科研教学生产中有创见的报告、单项技术改革、革新和创  相似文献   

19.
航天红外探测器的发展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气象、资源、对地观测及军用遥感等重要卫星系列中,红外探测器涉及的材料、器件等方面的技术特点及其应用情况,并简要提出了红外探测器在航天遥感领域应用的发展趋势。气象卫星类航天红外探测器,仍以单元和多元(包括小规模焦平面)为主,波长覆盖近红外到甚长波红外。遥感卫星包括军用系列卫星,以红外焦平面技术为主,着重于短波、中波和长波(10.5~12.5 μm)的长线列扫描型红外焦平面,以及甚长波(~15 μm)的面阵红外焦平面。  相似文献   

20.
《激光技术》1983,7(3):66-66
兵器激光(双月刊)是兵器工业部激光专业情报网成员单位——三十多个厂、所、院校共同创办的中级技术情报刊物。主要介绍国内外与激光有关的光学、机械和电子学专业文章和资料;报导国内外激光新材料、新的元器件、新技术、新工艺;发表成员及全国同行业单位科研教学生产中有创见的报告、单项技术改革、革新和创造;登载普及和提高的知识性讲座;反映国内外激光技术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