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和人才培养工程,2003年4月教育部在全国各高校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是促进高校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措施。我校病理学系根据教育部和学校的求进行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2004年病理学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2006年获得省级精品课程称号并于2011年顺利通过复审。通过病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大大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本学科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病理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现将笔者的初步经验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高等学校而言,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对促进教学改革、建设和教学管理,强化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以及高教事业的发展都有非常重大的作用。安徽医科大学在2003年12月中旬接受了教育部专家组的评估。本文结合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迎评工作情况阐述了对迎评促建的认同与理解。  相似文献   

3.
对高等学校而言,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对促进教学改革、建设和教学管理,强化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以及高教事业的发展都有非常重大的作用.安徽医科大学在2003年12月中旬接受了教育部专家组的评估.本文结合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迎评工作情况阐述了对迎评促建的认同与理解.  相似文献   

4.
实施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系统工程。自学校精品课程立项以来,作者对环境卫生学实验课程教学进行了大量探索和改革性的工作,并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条件以及现场实习基地建立等方面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设想。  相似文献   

5.
教务处作为学校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在本科教学评估中抓住以评促建的契机,切实加强教学基本建设、规范化管理和教学改革,着力推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6.
2007年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于我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找准教学工作目标,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促进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是一次全方位的考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围绕‘似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开展了全面深入的迎评工作。  相似文献   

7.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校工作的永恒主题。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教育部进行高校教学检查,确保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临床医学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终末环节,是医学生向医生过渡的关键阶段,其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直属附属医院作为临床教学任务的实际组织者与承担者,其教学设施、教学管理水平、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医学生培养质量。本文探讨了直属附属医院在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实践过程中,增强教学意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临床教学管理,改善教学硬件条件,创新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操作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实践与成效。  相似文献   

8.
课程建设是职教集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其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职教集团办学水平的标志之一.文章就安徽卫生职业教育集团对《病理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改革及教学条件建设进行梳理,探讨职教集团背景下课程建设的思路,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职卫生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学校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根据国教委提出的"21世纪教学改革的精神和我院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要点"的安排,我教研室对<护理学导论>的课程建设进行了立项研究,本文就<护理学导论>课程建设改革与实施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在人类社会走进新的世纪 ,世界经济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在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我校根据全教会精神 ,结合全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形势 ,充分认识到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性 ,在深化教学改革中 ,把课程建设列为我校发展规划中的教改重要项目之一 ,因为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教学尝试 ,都要纳入课程这一总渠道而显明教改的力度与成效。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关系到我校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根…  相似文献   

11.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可以推动高校树立品牌战略和质量意识,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从而逐步提高学校所有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课程组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以及行业企业专家的指导下,在教学模式、教材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等方面已取得比较突出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教研室以重点课程建设为契机,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资队伍等方面在免疫学的课程建设中进行了实践,取得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教研室建设及评价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研室是直接进行教学、科研、师资培养的基层组织,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单位,是学校专业支撑的基础。教研室建设和管理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专业的发展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抓好教研室建设,就把握了学校教学管理的关键和基础,就能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研究,教学质量就能得到有力的保障。因此制订科学合理的教研室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教研室评价工作,是促进教研室建设、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基础。为此,笔者就如何建构高校教研室的评价体系以及如何组织实施教研室评价工作进行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教学成果奖评审中,我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实现了学校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中零的突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自1989年开始评选,每四年评选表彰一次,是教育部组织的最高级别奖项之一,被视为与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并列的国家级奖励,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山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与国家级教学成果同步开展,代表了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是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的前提与基础。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2012年入选山东省首批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之后,学校党委、行政深入教学一线,带领广大教职员工商讨教育教学改革方案、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在2014年度教学成果奖评审中,我  相似文献   

15.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应依托精品课程的建设,积极创新授课模式、构建课程群、优化师资团队、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等,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学校精品课程申报以来,笔者对实验外科手术学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并就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课程设置及实施实现其教育目的的。因而,课程建设历来被视为最基本的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主题。面对新时期我军军事战略方针和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目标的要求,1995年初,我校在前两年全面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又紧紧抓住这个主题,制定并实施了一类课程(优秀课程)建设计划。一、一类课程建设的目标与标准1.建设目标。一类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加强中青年师资培养,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学术水平;增加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强课程教学管理;全面提高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8.
自1988年以来,我院通过开展课程评估,推动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深入发展,从而保证了在商品经济冲击下,教学质量仍稳步上升,在省市重点课程评估和优秀教学成果评审中取得了多项成果,赢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实践证明:高等院校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课程建设。课程评估就是促进课程建设的最有效的手段。一、课程建设是教育改革的必线要求在扩大办学自主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如何管理和指导学校教育?如何保证办学质量?实践提出了衡量学校教育的价…  相似文献   

19.
内科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3年教育部做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决定,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无论是工科、理科、医科,还是综合性大学,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都直接影响和反映该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课程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教学质量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1].开展精品课程计划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施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本院内科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中,作者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和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建设的实践和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影响教学质量的三个核心要素是教师、学生和课程,课程作为教学工作的最基本的要素,也是学校办学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课程建设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重要的教育教学基本建设任务,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介绍了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建设的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