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1]。依据发生的时间可分为两种:早期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出血。产妇在分娩24小时后到6周内所发生的子宫大出血称为晚期产后出血。大部分的晚期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6~10天,又称为继发性的产后出血。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产后出血产妇的原因、产后出血时间、出血量、应对措施等。结果:产后3小时内出血25例,占71.43%;产后出血300~900mL者24例,占68.57%;产后出血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15例,占42.86%。结论:阴道分娩后出血主要由子宫收缩乏力引起,早发现、早治疗是保证产妇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 产后出血为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产妇死亡的1/3。其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残留,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其他综合因素,其中宫缩乏力为最常见的原因,占产后出血的首位。我院1995年1月~1996年3月,发生产后出血60例,其中初产妇56例,经产妇4例。现将60例产后出的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它是产科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产妇死亡的原因之首。因此,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对降低产妇死亡具有重要意义。病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所致者最常见,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  相似文献   

5.
<正>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1]。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产后出血的70%~80%[2]。笔者对150例产妇运用"独参汤"预防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足月分娩的产妇300例,B超提  相似文献   

6.
产后出血是产科分娩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产后出血,发病突然,来势凶猛,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导致产妇在短时间内死亡,即时抢救过来,也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影响妇女的健康.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分娩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其中以产后2h内出血较多.宫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为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我院2008~2010年成功护理25例产后出血的产妇.  相似文献   

7.
产后2小时出血量大于400ml,24小时内出血量大于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1]。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产后出血主要的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我院采用生化汤配合手法按摩治疗产后出血,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住院产后出血患者80例。其中,剖宫产62例,阴道分娩18例;初产妇46例,经产妇产34例;平均年龄26岁。两组产妇均无凝血功能障碍、无子宫滋养细胞肿瘤、子宫黏膜下肌瘤等疾病。将8  相似文献   

8.
产后出血在我国一直是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约占死亡原因的49.9%,其中87.7%为产后出血。而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70%~80%;所有孕妇分娩时均可发生流血过多,因此,预防产妇产后出血比最好的治疗方法更有意义。长期以来,催产素作为主要的子宫收缩药对治疗产后出血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近年来51例产后出血案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1.7%,产后出血发生时间在2h内的占82.35%;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下段切口撕裂、凝血功能障碍等。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也是孕产妇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加强孕产妇的健康宣教,积极探讨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及早发现及早采取措施,及时挽救产妇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正> 产后大出血是产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产科的四大死亡原因之一。产后大出血以宫缩乏力型产后出血最为常见,本文对我院1989年5月~1995年12月所发生的产后大出血的病人当中的112例由于子宫收缩乏力所引起的产生大出血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住院经阴道分娩的病人中产后大出血发生总人数143人。出血量按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达到或超过500ml为准,其中由于子宫收缩乏力所引起的产后大出血112例,占总出血人数的78。  相似文献   

11.
正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产后出血病例中90%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2],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失血,甚至引起DIC,危及产妇生命[3]。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是降低产妇死亡的关键。加强宫缩是治疗宫缩乏力最迅速、最有效的止血方法,除了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最为关键。临床上常用宫缩剂有催产素、麦角新碱、益母  相似文献   

12.
罗敏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4):132-133
产后出血是指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仍然是目前产科的主要并发症及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和降低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是预防和制定正确的治疗、护理方案。现将我科在产后出血方面的护理经验分析报道如下。2010年1月一2013年1月我院产科共收治产妇产后出血179例。产后出血的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148例(占产后出血的82.68%),软产道损伤14例(7.82%),胎盘残留16例(8.937%);凝血功能障碍1例(2.90%);产后出血高危因素2例(2.90%);心理紧张、焦虑、恐惧因素1例(0.06%)。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治;资料:我科收治的产后出血183 例;方法:针对病因给予不同的治疗;结果:183 例产后出血均抢救成功;讨论:子宫收缩乏力是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产后2h内出血量占产后出血量的3/4,因此,产后2h 内的观察和处理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4.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产后出血的预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不同而异。若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危反产妇生命,休克时间过长可引起脑垂体缺血坏死,继发严重的脑垂体功能减退一席汉氏综合征。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遭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产后出血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大多继发于宫缩乏力 ,为了预防产后出血 ,临床上常采用催产素或麦角新碱加强子宫收缩 ,取得较好的效果 ,但这两种药物对部分患者无效或有禁忌证 ,故应用受限。我院对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于胎儿娩出后口服米索前列醇 ,通过加强子宫收缩来预防产后出血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研究对象 :将 1 997年 1 2月— 2 0 0 1年 5月在本院分娩有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 1 1 8例产妇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 6 2例 ,平均年龄 ( 2 7.1± 1 .3)岁 ;平均孕周 ( 39.3± 1 .2 )周 ;高危因素为巨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与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分娩的1220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的25例产妇进行临床总结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21例;胎盘因素3例;软组织损伤1例。手术产、发生产后出血明显高于自然分娩(P<0.01),经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稍高于初产妇。25例产后出血者发生产后出血性休克5例,输血的15例;产后出血行子宫动脉栓塞的5例。结论: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是孕产妇的身体状况、胎位、高危妊娠,选择分娩的方式等。  相似文献   

17.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疾病,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也是目前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治疗宫缩乏力、预防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我院近2年来,应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数的2%~3%[1]预防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我们采用在分娩中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产妇米索前列醇200ug舌下含化及400ug塞肛,与使用缩宫素20u宫体肌注对照,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现  相似文献   

19.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分娩时收集和测量失血量有一定难度,估计失血量偏少,实际发病率更高,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这些原因可共存,互为因果或相互影响。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最常见。笔者对足月产妇联合应用缩宫素和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应对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16000例产妇,其中发生产后出血623例,子宫切除10例,选取623例产后出血产妇对其导致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共623例,发生率为3.89%,子宫切除的产妇10例,发生率为1.6%。导致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妊娠合并宫颈癌0.16%,子宫破裂0.16%,妊娠合并子宫肌瘤0.32%,子宫收缩乏力0.64%,胎盘因素0.32%。结论:产后出血对产妇的影响非常大,所以产科要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各种止血措施无效时及时进行子宫切除术,抢救产妇的生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