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改善情况及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选择行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胸内吻合术后的患者20例,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结果: 20例患者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均未发生吻合口瘘,未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较重的消化道功能紊乱情况.伤口愈合良好.术后第14天,总淋巴细胞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术前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有效,是值得推广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急诊住院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急诊留观住院治疗的128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0例未进行营养治疗的设为对照组,58例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感染指标、营养不良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BC、hs-CRP、IL-6、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际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诊住院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营养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上消化道疾病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5月~2007年5月的92例行肠外营养的上消化道疾病手术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07年6月~2009年12月的86例行肠内营养的上消化道疾病手术患者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用于上消化道疾病术后患者安全、有效,既可促进肠功能早期恢复,又能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增进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在胃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术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肠外营养。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半流质食物时间、住院时间)、营养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中国癌症患者化学生物治疗生活质量量表(QLQ-CCC)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IgG、IgM、IgA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观察组IgG、IgM、IgA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半流质食物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干预前,两组ALB、PA、TRF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截瘫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应用的护理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0例截瘫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治疗,将2组术前和术后的营养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营养状态显著好转,肺部感染并发症显著减少,但住院费用无显著增加.结论 对截瘫术后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食管癌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32例食管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行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以及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RP、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用于食管癌肿瘤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以及综合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延迟营养治疗,并加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同时加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7 d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机体感染后会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和代谢改变,全身处于免疫抑制,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促进患者的尽快恢复。然而普通的肠内营养制剂尚不能有效地纠正感染后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状态,因此研究免疫营养对感染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有其重要意义。方法:选择60例结直肠癌术后腹腔感染病人分用药组和对照组,用药组病人使用免疫制剂,对照组不使用免疫制剂。观察临床疗效、外周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IgA^+和CD3^+、CD4^+、CD8^+细胞的数量。结果:外科感染病人用药组IgA^+和CD3^+,CD4^+,CD8^+细胞的数量上升;用药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免疫制剂在外科感染及重大手术中可提高免疫功能,有利于病人恢复。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在食管癌术后早期的应用,阐述了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比所特有的优越性,强调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影响,并探讨了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早期的实施及其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和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0.
库兴氏(Cushing)溃疡,于1932年由Cushing首先发现而得名,是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常见严重并发症,为颅内损伤、脑瘤或颅脑手术后发生的应激性溃疡,表现为胃、十二指肠黏膜的糜烂、溃疡、渗血,偶尔整块局部胃肠壁完全溶解,引起出血、穿孔。颅脑损伤患者并发Cushing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为16%-47%,出血后死亡率可达50%。  相似文献   

11.
早期肠内营养在Cushing溃疡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库兴氏(Cushing)溃疡,于1932年由Cushing首先发现而得名,是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常见严重并发症,为颅内损伤、脑瘤或颅脑手术后发生的应激性溃疡,表现为胃、十二指肠黏膜的糜烂、溃疡、渗血,偶尔整块局部胃肠壁完全溶解,引起出血、穿孔.颅脑损伤患者并发Cushing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为16%~47%, 出血后死亡率可达50%[1].作者对本院6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 Cushing溃疡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综述了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在食管癌术后早期的应用,阐述了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比所特有的优越性,强调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影晌,并探讨了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早期的实施及其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和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4.
王淑英 《天津护理》2005,13(5):295-295
对30例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24~48h开始通过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期间,加强营养管的护理,注意营养液输注过程中的浓度、温度及速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30例患者除2例中途因无法耐受停止外,其余顺利实施肠内营养,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早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在食管癌术后早期的应用,阐述了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比所特有的优越性,强调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影响,并探讨了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早期的实施及其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和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查找筛选高质量临床文献证据,为直肠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误吸合理治疗和预防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并把证据应用于临床,指导临床护理实践,促进护理质量提升。方法由专业人员进行检索,检索词为肠内营养、误吸、tube feeding、aspiration等,数据库为Cochrane图书馆中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Database of Abstracts of Review s of Effects及MEDLINE、中国知网原始文献数据库。检索范围:肠内营养误吸的预防和治疗相关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等。结果共检索出相关文献22篇,其中符合条件者13篇。结论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寻找证据指导临床营养护理,可以有效预防误吸,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本科20例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和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双腔液囊空肠营养管的护理,营养液护理,严密观察腹部症状和并发症的预防.认为胃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可以保证患者足够的营养摄入,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早期减少患者的静脉补液量,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周后族 《华西医学》2009,(10):2654-265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54例胃肠道恶性肿瘤行根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接受肠外营养支持(PN)和肠内营养支持(EN)。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肝肾功能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术后7d的营养支持治疗,EN组术后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升高程度明显大于PN组,胃肠功能较PN组更快恢复。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肝肾功能指标方面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安全有效地促进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2006年1-5月对30例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采用鼻肠管术后早期输入能全力并进行相应护理。结果27例患者配合完成营养计划,创口愈合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余3例肠内营养不适,改肠外营养。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安全有效的,高质量的护理是保证营养计划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胃癌术后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何洁依  谢勇  李萍  花天放 《中国临床医学》2004,11(3):374-375,377
目的 :观察、比较胃癌术后肠内与肠外营养的效果。方法 :4 4例胃癌术后病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 (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EN组术后 2 4h启动经鼻肠管输注肠内营养制剂 ,给热卡 2 5~ 30kcal·kg-1·d-1,氮 0 .18g·kg-1·d-1,热氮比为 134∶1,PN组经外周静脉输注 ,热量 2 5~ 30kcal·kg-1·d-1,由葡萄糖及 30 %Intralipid分别提供 5 0 %的热量 ,氮 0 .18g·kg-1·d-1(氮源为 8.5 %乐凡命 ) ,共 7d。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营养计划。两组术后体重均低于术前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TP、PA、ALB组内比较PN组均下降明显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组间比较PN组PA下降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对肝功能的影响PN组术后AST、ALT、GGT升高较明显 ,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组间比较PN组术后GGT升高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术后经口进食时间EN组早于PN组 ,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有效的。EN对于改善营养状况、维持机体血浆蛋白水平优于PN ;与PN相比 ,EN对肝功能影响较小 ,术后经口进食时间提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