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新疆地区不同来源和部位羊脂油进行检测,为建立炮制辅料羊脂油质量标准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商家调研、性状鉴别、GC-MS测定脂肪酸含量进行脂肪来源部位优选,以确定较优的炮制辅料。结果阿勒泰羊(肥臀羊)的脂肪油得率高,性状符合,脂肪油有效成分(油酸、棕榈酸)含量较多。结论本研究确定阿勒泰羊(肥臀羊)的羊尾油可以作为炮制辅料,初步建立新疆地区炮制辅料羊脂油的品种和部位,为后续药用质量标准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不同品种醋对延胡索内在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选用不同品种的醋炮制延胡索,考察醋对其有效成分的影响,对全国不同品种的醋进行质量筛选。方法:采用HPLC测定延胡索炮制品中延胡索乙素及总生物碱的溶出量,Kromasil-C18柱,流动相甲醇-0.1%磷酸(pH调至6.0,65∶35),检测波长280 nm。结果:总酸含量高的、名牌的、正规厂家生产的醋炮制延胡索后,其延胡索乙素和总生物碱溶出量明显高于其他醋。结论:初步筛选出一些能够达到炮制目的、符合中药炮制药用辅料要求的醋,为中药炮制辅料醋的规范化及进一步质量标准的制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药炮制辅料甘草汁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制定炮制辅料甘草汁的质量标准,以保证甘草汁和甘草汁所炮制饮片的质量稳定。方法:采用TLC鉴别、常规检测和HPLC测定法进行研究。结果:建立了以甘草酸铵和甘草苷作为对照品的TLC鉴别方法,对甘草汁中灰分、可溶性固形物进行了检测,测定了药汁中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结论:对炮制辅料中的药汁之一——甘草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质量研究,初步制定其质量标准,方法简便可靠,可以用于甘草汁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4.
盐是中药盐制的重要辅料。其质量的标准化有利于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该文从盐的历史沿革、盐制法的历史沿革、盐制法的现代研究等3个方面对盐制法及炮制辅料盐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发现盐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使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应用于中药炮制的盐的种类主要有食盐、青盐、白盐三大类。盐的质量与产地、炮制加工有密切联系,主要以颜色、产地为评价依据。古代,不同中药盐制所采用的盐的品种不尽相同,这可能与药物性质有关。盐制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药物疗效。目前,盐制工艺优选的报道较多,但其评价指标差别较大,且其科学性有待探讨。盐制法及其炮制辅料均缺乏相关的评价标准及质量标准,不利于中药饮片的健康发展。该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以期为中药盐制辅料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盐益智仁饮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方法测定盐益智仁饮片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及挥发油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益智仁饮片中圆柚酮含量、氯离子电极法测定辅料氯化钠含量。结果:得到7个不同产地10批盐益智仁饮片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及挥发油含量;同时建立了盐益智仁饮片中圆柚酮和辅料含量测定方法。结论:建立了较完善的盐益智仁饮片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6.
炮制全蝎所用氯化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菁 《中医药学报》1999,27(1):44-44
炮制中药全蝎所用氯化钠辅料起量影响药品质量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全蝎中氯化钠的含量采用银量法检测。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做为控制全蝎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蜂蜜的现代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总结蜂蜜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为研究制定蜂蜜的药用标准提供借鉴。方法:查阅大量文献报道,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研究发现蜂蜜含有大量糖类和有益成分,具有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可以协同主药治疗多种疾病。蜂蜜作为中药炮制和中成药重要辅料,但炼蜜工艺及质量标准尚不统一。结论:蜂蜜研究虽然很多,但炼蜜工艺及质量标准急需进行研究,制定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吴萍  张志国  杨磊  张震  李瑞  周逸群 《中国现代中药》2020,22(10):1729-1734
蜜炙法是一种以蜂蜜为辅料的炮制技术,在我国中药炮制中的使用相当广泛。目前,中药蜜炙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居多,但其炮制辅料蜜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标准与评价标准还未有系统化研究。本文通过查阅古今本草、文献及相关法典,对中药炮制辅料蜜及其炮制品进行考证,并对其产地加工方法和炮制方法等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以期为中药炮制辅料蜜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标准及工艺规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生姜炮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对策。方法:从原药材检验中遇到的问题、药材指标成分研究、饮片净度、饮片切制、炒制火候、辅料使用、操作方法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生姜炮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提出从对从业人员实行上岗考核准入制度,并对从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以及统一含量标准、炮制过程规范化、统一规范辅料、制定炮制器械标准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的对策。结论:生姜的炮制必需达到中药炮制的统一标准,规范化、质量标准可控化以提高生姜炮制品的质量,保证其在临床使用时发挥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新安医家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提出"入盐走肾脏"理论,对中药炮制辅料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些年来,学者对中药及相关经方盐制前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变化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初步阐释了中药"入盐走肾脏"炮制理论的科学内涵。根据近几年的文献研究,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变化角度对中药"入盐走肾脏"炮制理论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现代的研究手段对中药"入盐走肾脏"的炮制理论提出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香附为临床常用中药,炮制历史悠久。为梳理其炮制进程,笔者从炮制辅料角度切入,通过系统查阅古代医案典籍、现代法典等相关文献资料,梳理香附炮制历史沿革,理清香附炮制发展脉络。经古今文献梳理后发现,香附古今炮制方法众多,不加辅料的制法有炒、煮、蒸等;加辅料的制法有醋制、童便制、姜制、盐制、酒制、多辅料制等,但随历史演变,一些特色辅料炮制法逐渐消失,现今多应用醋制品。地方炮制规范记载的香附制法颇多,存在“一地多法、各地各法”现象,缺乏统一质量标准,导致香附饮片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可能会影响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基于此,笔者通过对目前香附炮制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香附古法炮制传承及饮片质量标准提升等方面进行展望,以期为香附炮制工艺与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的文献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中药盐制法是一种中药的辅料炮制方法,通过古籍文献查阅整理得到从盐制法出现至今的历史沿革及未来发展方向。方法:通过整理历代古籍资料,将多种信息整合分析。结果:继历朝历代的发展创新,盐制饮片品种有100余种。现今沿用盐制方法多为盐水炙、盐水蒸。结论:盐制法在未来的研究中,要从实践中将现有的炮制方法进行发展与革新,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搭建多学科平台对盐制(炙)法原理、生产技术、质量标准等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药炮制辅料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辅料炮制中药,是我国传统制药技术的一大特色.中药通过辅料炮制,可以调整药性,更好地适应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用药的需要.因此,辅料的应用被称为中药炮制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飞跃.本文试从炮制辅料的起源、辅料炮制理论的发展、常用炮制辅料的作用及当前炮制辅料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几个方面对中药炮制辅料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目前中药炮制现状的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提出从文献研究入手,通过规范生产工艺、制定全面的质量标准、加大炮制机理的研究力度。结果:通过探讨总结出,加强机械和辅料研究等方面改善目前中药炮制学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完善健全法规监赞机制;加强炮制基拙理论研究。结论:为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化提供科学合理的保证;新概念“炮制品”研究,大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辅料土中所含化学元素全量与水溶性盐含量差异,为土炒炮制辅料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经典化学分析法,检测14批不同产地的灶心土、红土、黄土、红砖粉、赤石脂等炮制辅料土中K、Ca、Fe、Zn、Al、Mg、Cu、Mn、Na与Si全量及其水溶性盐含量,运用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分析其差异性。结果:以化学元素全量为指标,系统聚类将不同产地辅料土分为4类,主要标记物为Si、Al、Ca;以水溶性盐含量为指标,系统聚类将不同产地辅料土分为3类,主要标记物为水溶性盐总量、Cl-、SO42-;仅红砖粉pH>7。结论:不同产地炮制辅料土中化学元素全量含量存有差异,主要是由其成土母质与地域不同所致,而灶心土中水溶性盐总量、钙离子溶出量明显高于其他土样,与其久经烧炼有关,可为评价炮制辅料土的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超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8):1353-1353
盐制法是中药炮制方法之一 ,也是中药炮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各个朝代对盐制中药的炮制方法及目的均有阐述。1 “盐制法”的历史沿革历代盐制方法较为丰富 ,主要可归为“盐水洗法”、“盐水浸润法”、“盐水煮法”、“盐炙法”、“和盐共炒法”。主要炮制目的是“……入盐走肾脏仍仗软坚…” ,“盐有引经入肾” ,调味 ,去除毒副作用等。从南北朝刘宋时代开始 ,“食盐”作为一种辅料用于中药炮制业。当时中药的炮制方法已有炮、炙、煨、炒制、水飞…等 17种。辅料制药在炮制中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盐制中药的方法还比较单一 ,主要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苍术不同炮制品炮制前后,挥发油量、组分变化和辅料对苍术热解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和规范苍术炮制工艺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苍术挥发油,通过红外光谱法和气相色谱法, 对苍术炮制前后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热重法对比苍术及配比物热解特性。结果:苍术经炮制后,其挥发油的含量均有所下降,而炮制后挥发油中苍术素含量较生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苍术素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焦苍术>麸苍术>米泔水制苍术>生苍术;温度于220℃以上辅料对苍术热解特性产生影响。结论:苍术经炮制后挥发油含量降低,苍术素含量增加,为进一步研究炮制工艺、制定质量标准以及阐明炮制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药盐制法的沿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超 《江西中医药》2003,34(9):45-46
盐制法是中药炮制方法之一 ,也是中药炮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各个朝代对盐制中药的炮制方法及目的均有阐述。1 “盐制法”历史沿革历代盐制法较为丰富 ,主要可归为“盐水浸润法”、“盐水煮法”、“盐炙法”“和盐共炒法”。主要炮制目的是“入盐走肾脏 ,仍仗软坚” ,“盐能引经入肾”,调味 ,去除毒副作用等。从南北朝刘宁时代开始 ,食盐作为一种辅料用于中药炮制业。当时中药的炮制方法已有炮、炙、煨、炒制、水飞等 40多种。辅料制药在炮制中已占有重要地位 ,但盐制中药的方法还比较单一 ,主要有“盐水飞”、“盐水洗”、“盐水煮”等 …  相似文献   

19.
盐制系中药常用辅料制法。鉴于近代对其研究尚少,本文试从中药盐制的沿革,对其作用和原意作初步分析。一、从历代对盐制作用的认识,看盐制的原意中药盐制始载于《雷公炮炙论》。历代用盐炮制的药物有一百多种,明确记述其盐制作用的有三十余种药物。从中可初步看出盐制的  相似文献   

20.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据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经炮制后,由于加热、加辅料等处理,可以使某些中药的作用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所以只有在搞清楚中药在炮制过程中的成分变化及其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了解中药炮制的目的,进而探讨中药炮制的真正意义,同时为制定合理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