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世界烹饪虽分为中国、法国、土耳其三大菜系,实质上只有农业烹饪与牧业烹饪两大类型.中国属于农业烹饪类型,法国与土耳其属于牧业烹饪类型.经过对两种烹饪类型的比较,中国烹饪是远远优于法国烹饪与土耳其烹饪的.在进入工业烹饪的时代,中国烹饪应当充分发扬自己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由扬州大学商学院主编出版的《中国烹饪研究》是烹饪学术研究理论杂志。自1984年创刊以来,先后出版41期,深受全国各地烹饪界学者和有关人士的欢迎。 《中国烹饪研究》集中反映全国各地烹饪工作者的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烹饪工艺学、烹饪原料学、烹饪卫生学、烹饪生理生化、烹饪营养学、烹饪保健学、中国烹饪改革、饮食文化、烹饪美学、烹饪民俗学、烹饪教育研究、饮食企业经营管理学、国外烹饪研究、国内烹饪经验等。  相似文献   

3.
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是中国烹饪有别于世界一切烹饪的本质特征.其饮食养生观很早便已形成,历史悠久,有其广博深邃的科学内涵.中国烹饪工艺的全部流程之中所蕴含的饮食养生观,使中国烹饪成为最利于人类健康生存的烹饪.而美国一组织对中国烹饪的挑剔与指责是不公正、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4.
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和人文关怀是研究中国烹饪必须具备的基本价值立场。中国烹饪是为全体中国人民服务的科学。必须走全面均衡的发展道路。农村烹饪是中国烹饪的一个薄弱环节,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并给予政策倾斜。中国烹饪应该正视农村、农业、农民这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摘要:中国烹饪高等教育已走过30年的历程。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目前,扬州大学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烹饪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它的办学模式为国内烹饪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示范和支撑效应,可以说它是中国烹饪高等教育成长的缩影,引领了中国烹饪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摘要:中国烹饪高等教育已走过30年的历程。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目前,扬州大学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烹饪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它的办学模式为国内烹饪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示范和支撑效应,可以说它是中国烹饪高等教育成长的缩影,引领了中国烹饪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烹饪与中国传统食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香、味、形是世界各国烹饪追求美食的共性所在.中国烹饪的特色与优势是中国传统食养学.加强对中国传统食养学的研究,对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烹饪的发展,提高国民的饮食生活质量,以及提升中国烹饪在国际上的影响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烹饪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但目前仍停滞在手工操作阶段,这与烹饪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相差甚远,中国烹饪的现代化革命将是大势所趋,而中国传统烹饪将因工业化烹饪的发展变得更有活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烹饪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饮食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时,最恰当的名称当是“中国烹饪”。中国烹饪的三大技术要素,即刀工、火候和调味,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征。天人合一、崇尚和谐、和而不同、合欢包容、融合统一等中国自古就有的人文精神和伦理原则,在中国烹饪的技术体系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烹饪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开创、探索和不断提高完善的过程.总结20多年来中国烹饪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和教训,探索21世纪中国烹饪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对于培养新世纪实用型烹饪技术技能应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东西方饮食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融汇之际,中国烹饪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转变现念,将中国烹饪的工业化、现代化、国际化作为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主旋律和主体内容.中国原料、大众口味、民族风格、传统与现实有机结合的中式快餐必然是中国式快餐发展的基本模式.它的发展必将加速中国烹饪的工业化、民族饮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烹饪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及其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化发展是中国烹饪迎接入世后餐饮市场竞争的明显趋势之一,中国烹饪的特点决定了这一趋势有自身的独特性,烹饪理念需要革新,烹调方法和生产工艺上需要切合产业经济的特点进行优化,凸现餐饮市场效率化、产品生产工业化、烹饪文化多元化等产业特征,从而推动中国烹饪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分子烹饪的发展战略是创造新风味;建立新菜系;打造分子烹饪餐厅;研究分子烹饪新方法;制造新食材;创立分子烹饪新产业;确立分子烹饪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同其它产业的联系;研发分子烹饪功能性食品;引导中国烹饪走向工业化、现代化;烹饪工厂上市,打造世界500强企业。  相似文献   

14.
高汤的研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烹饪界对高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汤的成分、提取原料及对其应用等方面.根据对国内高汤产品的市场现状调查,表明国内高汤产品工业化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探讨高汤产品的发展趋势,对于推动传统中餐的标准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扬州蛋炒饭的工艺标准化研究为生产提供了科学的定量参考依据 ,使烹饪行业的食品生产实现规范化和工业化及中式快餐的连锁规模经营成为可能 ,改变了“艺术和科学不相容、不相通、绝对对立”的观念 ;它标志着中国烹饪事业在科学化、现代化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6.
划油是中式烹饪加热技法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加热预处理技法。划油质量的好坏 ,会直接影响成品菜肴的质感。通过应用现代测温技术 ,对 6种有代表性原料在不同条件下划油实验 ,总结得出划油操作的规律和不同原料的划油特点 ,为烹饪划油操作的规范化和中式烹饪工业化 ,提供了科学的定量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烹饪与旅游之间存在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条件,二者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和良好的合作空间。通过以烹饪产品为依托,药膳烹饪与保健旅游相结合,素斋烹饪与宗教旅游相结合,风味烹饪与体验旅游相结合.以及以饮食文化为桥梁,实现烹饪与旅游的联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中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交流中,中餐菜名的英语口译有着鲜明的特点,口译的技巧与方法也十分讲究。本文探讨了几种常见的口译技巧。  相似文献   

19.
饮食领域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饮食文化的价值属于全世界,中外联合“申遗”是未来饮食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运作模式。中国饮食文化具有历史属性、文化属性、现实属性以及普世属性。中国饮食文化遗产评价标准必须坚持“四个统一”原则,即原真性与创新性统一原则、全球化与民族化统一原则、科学观与历史观统一原则、动物解放与人类解放统一原则。倡议建立更加符合东方饮食文化遗产资源研究与保护的《保护亚洲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作为东方饮食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应该积极地申报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留住祖先餐桌的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