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护士对《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以下简称《指南》)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从护士角度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北京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92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率92%。ICU护士对《指南》知识的得分平均为(15.72±2.33)分,及格21人(22.8%)。不同工龄段的护士问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工龄10年以上的护士相比,工龄≤2年及工龄3~5年的护士得分较低(P0.05)。结论:ICU护士对《指南》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护理管理者应对护士开展《指南》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知识水平,以便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运用知识,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ICU护士对《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2011)》的知识掌握情况,探讨提高临床工作中对指南依从性的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224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对《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2011)》知识问卷得分为(8.47±3.10)分,及格率仅为12.95%;85.27%的护士听说过该指南;42.41%的护士接受过相关培训;护士认为临床工作中影响指南实施的主要因素是护士配备少、工作量大(45.98%)和对指南所推荐的措施不熟悉(38.39%)。结论 ICU护士对《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2011)》知识掌握不理想,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培训,同时改进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血管内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监测及治疗中。然而,随着血管内导管使用的增多,与之相关的血行感染也逐渐增加,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预防和控制血管内导管所致血液性感染的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综述如下。1血管内导管及相关血行感染的概念1.1血管内导管的概念血管内导管是指凡是穿透血管壁,置入血管腔内的各种导管,包括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动脉导管、肺动脉导管,还包括从外周置入较长的套管针、血液透析滤过和介入治疗导管等。1.2血管内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概念血管内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infections,CRBSI)是患者有血行感染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寒战等,从导管和血培养中分离出相同的病原菌,并除外其他感染源[1]。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则可诊断为CRBSI[1-2]:导管样本培养是诊断CRBSI的金标准,半定量培养结果≥15cfu/cm2,定量培养结果≥100cfu/cm2,同时伴有明显的局部和全身中毒症状;中心静脉导管血样本培养的菌落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相关知识的掌握状况.[方法]采用"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对30家三级甲等医院的36个ICU的护士337人进行调查.[结果]ICU执业护士对于<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推荐的预防措施,不知道人数为:38人±31人;不同学历ICU执业护士各项回答正确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ICU工作年限ICU护士对各项回答正确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静脉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措施方面,应规范对ICU不同学历、不同工作年限护士的培训,使其较好掌握实施预防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措施,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建立实施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措施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赵庆礼 《天津护理》2014,22(6):557-558
<正>随着各种血管内留置导管广泛应用,成为救治危重症患者的必要手段之一。导管表面易形成纤维素膜,是细菌良好培养基,细菌可随血流入血引发菌血症,增加了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风险[1]。CRBSI的预防和护理涉及操作人员培训,导管及置管部位选择,皮肤准备,手卫生与无菌操作,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管理等诸多环节,已成为提高ICU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课题[2]。现将该领域护理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现状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文斌 《护理管理杂志》2006,6(11):23-24,26
随着血管内导管使用的增多,与之相关的感染也在增加,必须引起医疗、护理管理者的关注。就血管内导管的基本概念、感染发生率和影响因素以及主要预防措施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与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对策.方法 分析598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疑静脉导管感染者130例行导管留置的时间、部位、细菌学监测.结果 留置导管时间为3~70 d.其中77例占12.88%血培养和导管尖端微生物学培养阳性.共检出病原菌151株:革兰阴性菌48株占31.79%,革兰阳性菌78株占50.65%,真菌25株占16.56%.其中,最常见的病原体是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念珠菌、不动杆菌;大多数细菌具有高度耐药性.部位的选择:锁骨下静脉和贵要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率低于股静脉、锁骨上静脉和颈内静脉,置管时间≤13 d的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率低于≥14 d的.结论 选择锁骨下静脉和贵要静脉行静脉置管术,规范穿刺技术、严格置管护理、缩短留置时间和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可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降低危重病患者血管内导管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相关知识的掌握状况。[方法]采用“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对30家三级甲等医院的36个ICU的护士337人进行调查。[结果]ICU执业护士对于《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推荐的预防措施,不知道人数为:38人&#177;31人;不同学历ICU执业护士各项回答正确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ICU工作年限ICU护士对各项回答正确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静脉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措施方面,应规范对ICU不同学历、不同工作年限护士的培训,使其较好掌握实施预防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措施,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建立实施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措施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了解和认识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输液反应临床表现,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采用病例讨论的方法,对1例血管导管相关性输液反应进行探讨。结果该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细菌在置管处定植而未出现明显感染,输液时随液体入血,出现一过性菌血症,临床表现为一次输液反应。结论当行深静脉插管的患者发生输液反应后,必须注意插管处,以排除由插管部位细菌定植造成的输液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护士对急救药品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影响急救药品知识掌握因素,寻找提高方法.[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利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全院97名护龄1年以上护士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护士对药品知识掌握情况(采用现场考试方法)、影响护士掌握急救药品知识因素、护士对急救药品知识学习时间与方法的需求.[结果]不同护龄、学历、职称的护士对急救药理知识掌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96%护士对药品基本作用认识缺乏;44.33%护士对药品禁忌证、适应证认识缺乏;50.52%护士对药品使用护理要点认识缺乏;58.77%护士对药物不良反应认识缺乏.[结论]临床护士对急救药品知识的掌握有待于提高.建议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以满足护理人员对急救药品知识的学习需求,保证急救用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 intravascular 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IVC-BSI) is a leading caus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and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Early detection and adequate treatment of causative pathogens is critical for a favourable outcome. However, it takes significant time to receive microbiological results due to the current reference diagnostic method’s reliance on microbial growth.

Areas covered: This review discusses culture and non-culture based techniques for the diagnosis of non IVC-BSI and IVC-BSI, including molecular methods and biomarkers. Different diagnostic strategies are evaluated and the potential of new generation of diagnostic assays highlighted.

Expert commentary: The development of additional diagnostic methods has potential to beneficially supplement conventional culture diagnosis, and molecular techniques have particular potential to fulfil this need. They would also contribute significant new knowledge on the bacterial species present on catheters that are generally missed by diagnosis using traditionally culture-dependent methods. Advances in molecular strategies, together with new biomarkers, might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faster, more sensitive and cheaper technologies and instruments. This review aims t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VCBSI diagnostic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13.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根据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分为Ⅰ组、Ⅱ组、Ⅲ组,按穿刺部位分为颈内静脉置管组(A组)和股静脉置管组(B组)。比较其局部感染和导管堵塞发生率。结果:导管留置时间大于15d组(Ⅲ组)局部感染和导管堵塞发生率最高;股静脉置管组局部感染和导管堵塞发生率高于颈内静脉置管组。结论:局部感染和导管堵塞的发生与中心静脉留置时间有关,颈内静脉置管组优于股静脉置管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社区护士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在社区实施高血压健康教育的现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182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社区护士的高血压病防治知识得分为42.71分±9.21分,67.03%社区护士的得分通过及格线;低学历、低职称、在社区工作不足4年以及未在内科工作过的社区护士对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欠佳,文化程度、职称、社区工作年限和是否曾在内科工作是影响社区护士高血压病防治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70.06%社区护士为高血压病病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但经常性提供健康教育者不足40%.[结论]社区护士应加强责任心并且采取系统长期的健康教育方式为社区高血压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ICU病人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分布,探讨感染病原菌来源及感染预防策略。[方法]对2006年7月-2008年6月ICu留置尿管病人分离出的病原菌及其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ICU医院感染发生率27.8%,留置尿管病人中泌尿道感染发生率为20.8%(78/375),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6.3%,真菌占29.5%,革兰阳性菌占14.3%。肠杆菌科中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株检出率53.1%,肺炎克雷伯菌37.5%。未出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结论]ICU留置尿管病人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感染率较高,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严格无菌操作和手卫生规范,加强对重点菌种如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的专项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静脉插管相关感染微生物的病原分布,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经验.方法 通过同时静脉插管标本的常规培养和血培养仪的血培养来确定静脉导管引起的感染,再用微生物鉴定仪辅以手工法对感染微生物进行鉴定.结果 420例静脉导管及420例血培养标本,共有104例同时检出病原微生物,检出菌种16种,阳性检出率24.76%.革兰阳性球菌占40.38%(42/104),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26.92%(28/104),革兰阴性杆菌占38.46%(40/104),革兰阳性球菌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微生物排前8位的分别是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洛菲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结论 静脉插管相关感染病原微生物以细菌和真菌为主,其中最多见的是革兰阳性球菌与革兰阴性杆菌.  相似文献   

17.
ICU病人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ICU病人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分布,探讨感染病原菌来源及感染预防策略.[方法]对2006年7月-2008年6月ICU留置尿管病人分离出的病原菌及其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ICU医院感染发生率27.8%,留置尿管病人中泌尿道感染发生率为20.8%(78/375),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6.3%,真菌占29.5%,革兰阳性菌占14.3%.肠杆菌科中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检出率53.1%,肺炎克雷伯菌37.5%.未出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结论]ICU留置尿管病人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感染率较高,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严格无菌操作和手卫生规范,加强对重点菌种如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的专项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影响。方法将实施中心静脉置管的重症患者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中心静脉置管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并对2组CRBSI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及中心静脉导管带管天数进行比较。结果实施集束化护理后,观察组CRBSI发生率为5.1%,低于对照组的20.5%;观察组ICU平均住院日及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天数低于对照组。结论集束化护理可降低CRBSI发生率,并间接缩短患者ICU平均住院日及中心静脉导管带管天数,对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