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透明压膜保持器与Hawley保持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志平  俞刚  陈慧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8):861-861,864
目的评价透明压膜保持器与Hawley保持器的临床应用效果、特点及适应证。方法120例固定正畸矫治完成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A组使用透明压膜保持器,B组使用Hawley保持器。两组患者在拆除固定矫治器即刻及戴用保持器1年后,分别采取记存模型,并进行模型测量。戴用保持器1个月后复诊,了解两组患者对两种保持器的主观认同情况。结果透明压保持器下前牙不整齐指数和戴用保持器的主观认同度较高(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透明压膜保持器的保持效果与Hawley保持器相近,但在患者认同感、医生椅旁试戴、技工操作等方面较后者有更大优越性。但高角、开[牙合]、严重夜磨牙病例以选用Hawley保持器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
徐连本 《中国现代医生》2013,(25):151-152,155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Hawley保持器与压膜式保持器的戴用时间和主观认同度以及损坏情况,分析比较这两种保持器的优缺点。方法选择结束治疗期的正畸患者200例,均衡年龄、性别和错类型分为A、B两组,分别戴用Hawley保持器和压膜保持器,问卷调查这两组患者的戴用时间和戴用保持器后的主观认同度以及12月内的损坏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患者戴用两种保持器的组间差异。结果戴用压膜式保持器每天〉20 h的有72名患者,戴用在15~20 h的有23名患者,戴用〈15 h的只有5名患者;而戴用Hawley保持器每天〉20 h的只有37名患者,戴用在15~20 h的有42名患者,戴用〈15 h的有21名患者。在戴用时间和主观认同度方面戴用压膜式保持器明显优于戴用Hawley保持器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矫正器损坏方面两种保持器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膜式保持器在舒适度、发音、美观等方面均优于Hawley保持器,能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雍敏  郭颖  何琴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34(11):1189-1191
目的观察Hawley保持器联合压膜保持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上下颌固定正畸矫治结束的病例随机分为Hawley保持器联合压膜保持器组和单纯压膜保持器组,每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去除矫治器当天及戴用保持器12个月时,分别制取上下颌牙模型。测量上、下颌前牙不齐指数、覆合、覆盖及上、下颌第一磨牙间宽度。结果不同时间点两组上、下前牙不齐指数、覆合、覆盖、上、下颌第一磨牙间宽度的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awley保持器联合压膜保持器组与单纯压膜组,具有相同的保持效果,临床上应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灵活选择适宜的保持器。  相似文献   

4.
Hawley保持器与压膜保持器的临床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Hawley保持器与压膜保持器的临床应用效果及特点。方法:将50例固定正畸矫治结束的病例随机分为Hawley保持器组(A组)与压膜保持器组(B组),每组25例,对其临床保持疗效进行观察,时间为6个月。结果:两种保持器在复发率上无明显差异。结论:两种保持器在临床制作、应用上各有特点,应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灵活选择适宜的保持器。  相似文献   

5.
陈新  叶浪 《重庆医学》2011,40(24):2446-2448
目的 观察口腔正畸固定矫治结束后,患者佩戴Hawley保持器、透明压膜保持器及两种联合应用的优缺点以及佩戴活动保持器的依从性.方法 选择固定矫治结束的病例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实验组(A组),采用改良Hawley与透明压膜保持器联合应用,对照组为B、C组,B组采用Hawley保持器,C组采用透明压膜保持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比较正畸矫治完成后两种保持方式在保持效果、牙周健康两方面的异同,评价联合应用压膜保持器与改良HawleyⅡ型保持器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航天中心医院口腔科正畸固定矫治结束后病例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联合组日间戴用压膜保持器,夜间戴用改良HawleyⅡ型保持器;压膜组全天均戴用压膜保持器.两组患者在拆除固定矫治器当天及戴用保持器12个月取记存模型对比研究,评价保持效果;在戴用保持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分别检查记录牙周指数,评价牙周健康状况,比较两种保持方式效果的异同. 结果 反映保持效果的各指标在保持器戴用12个月后,两组间未见到统计学差异(P>0.05);反映牙周健康状况的指标中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在保持器戴用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牙石指数在保持器戴用12个月时联合组低于压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压膜保持器与改良HawleyⅡ型保持器联合应用与单独应用压膜保持器均可达到良好的保持效果;在牙周健康方面,联合组对牙周健康的影响较压膜组小,但两组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牙龈炎症.  相似文献   

7.
应用新型及特殊口腔正畸保持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综合评价新型保持装置(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透明高强纤维舌侧保持器等)及特殊保持装置在正畸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新型保持器及特殊保持器对82例各类错(牙合)畸形进行矫治后的疗效维持.结果①改良式热压膜透明保持器的综合性能(如患者主观认同感、保持疗效评价、保持器本身问题复诊率、技工室和临床椅旁操作时间、操作工序比较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Hawley's保持器.②透明高强纤维舌侧保持器具有美观、舒适,操作简单,疗效维持确切,适应范围广等优点,但价格较贵.③改良式肌激动器用于骨性Ⅱ类错(牙合)矫治后的疗效维持效果确切.④严重开(牙合)矫治后的保持,要根据其成因、错(牙合)机制、周围软组织维持、功能等综合考虑,但由于需患者配合部份较为繁琐、复杂,有些甚至需采用手术方法解除不稳定因素,故疗效稳定性难以确切保证.结论正畸临床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口腔错(牙合)畸形设计制作不同的保持装置,探索并开发符合医患双方需求的新型的具有特殊功效的保持装置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比较正畸矫治完成后两种保持方式在保持效果、牙周健康两方面的异同,评价联合应用压膜保持器与改良HawleyⅡ型保持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航天中心医院口腔科正畸固定矫治结束后病例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联合组日间戴用压膜保持器,夜间戴用改良HawleyⅡ型保持器;压膜组全天均戴用压膜保持器。两组患者在拆除固定矫治器当天及戴用保持器12个月取记存模型对比研究,评价保持效果;在戴用保持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分别检查记录牙周指数,评价牙周健康状况,比较两种保持方式效果的异同。结果反映保持效果的各指标在保持器戴用12个月后,两组间未见到统计学差异(P>0.05);反映牙周健康状况的指标中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在保持器戴用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牙石指数在保持器戴用12个月时联合组低于压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膜保持器与改良HawleyⅡ型保持器联合应用与单独应用压膜保持器均可达到良好的保持效果;在牙周健康方面,联合组对牙周健康的影响较压膜组小,但两组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牙龈炎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牙齿正畸保持器为Hawley保持器和压膜式保持器,本文旨在对比应用Hawley保持器或单用压膜式保持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1012年10月在我院口腔科正畸刚结束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使用Hawley保持器,一组使用压膜式保持器,比较分别使用两种保持器后的临床效果,所得结果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对比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前牙不整齐指数方面,使用压膜式保持器的患者指数的变化值明显小于应用Hawley保持器的患者,而且使用压膜式保持器的患者对保持器的认同度要明显高于应用Hawley保持器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awley保持器和压膜式保持器的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各自有优点,但是也有缺点,所以临床医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保持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压膜保持器的保持效果.方法:对牙齿正畸主动治疗结束后戴用压膜保持器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压膜保持器可三维保持牙齿位置,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压膜保持器可作为牙齿正畸临床保持阶段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影响直接法粘接托糟脱落的因素。方法 选择 6 5例正畸固定矫治病例 ,共计 1196个托槽 ,对其中 134个脱落托槽的牙位及患者年龄、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托槽脱落的总发生率为11.2 %。其中 ,儿童患者托槽脱落率明显高于成人患者 (P <0 .0 5 ) ;双尖牙托槽脱落率明显高于前牙 (P <0 .0 5 ) ;下牙托槽脱落率高于上牙 ,但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 ;男性患者托槽脱落率高于女性 ,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结论 患者的前后牙位及年龄直接影响正畸托槽的粘接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武峰  罗晓晋  赵彬  李罡  吕婧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7):1147-1149
目的:探讨圆锥形套筒冠固位体对基牙牙周组织及牙周四类细菌生长的影响。方法:对18例同侧5,6缺失,4,7作为基牙采用圆锥形套筒冠修复患者,记录了修复后即刻,修复后1个月,修复后3个月,修复后6个月四个时段,基牙4的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牙龈出血指数(GBI)、探诊深度(PD)的变化情况;采用产黑菌、放线菌、具核梭杆菌及链球菌的选择性培养基对龈下菌斑标本进行分离培养,计数。同时以同颌对侧同名牙为对照。结果:发现圆锥形套筒冠固位体基牙牙周各指标四个时段纵向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横向与同颌对侧同名牙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圆锥形套筒冠固位体对基牙牙周影响较小,修复后六个月内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健康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标准冠内固位体在口腔修复领域中的应用。方法用荷兰生产的特制钻头在缺牙两侧基牙的近远中面钻孔。将成品专用钛合金冠内固位体用羧酸水门汀粘接在基牙的邻面上,制取精确印模,灌制带有专用固位体代型的超硬石膏工作模型,铸造抗力桥架并在抗力桥架上烤瓷人造牙制作固定桥,或用于固位条件不良的全冠、桩冠、种植义齿等的辅助固位,最后用高强度粘接剂粘接固定。结果自2000年11月以来共制作l髓例各类固定修复体(男71例、女117例),其中无冠式固定桥98例,配合全冠制作的固定桥62例,桩冠20例,人工种植牙l例,全冠7例。因适应证选择不当或不规范操作造成在20个月内共6例无冠式固定桥发生松动脱落。结论此种修复方法具有磨牙少、痛苦小、省时简便等优点,同时也可用于固位不良的全冠、桩冠等的辅助固位。是目前固定修复方法中的微创修复技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试颊侧短固位臂 -远中邻面板硬固位体的固位力 ,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人离体下颌骨作为模型 ,在垂直脱位力作用下 ,测试颊侧短固位臂 -远中邻面板硬固位体的固位力 ,并与Aker卡环比较。【结果】颊侧短固位臂 -远中邻面板硬固位体的固位力 (8 4± 1 4)N与Aker卡环的固位力 (9 5± 1 0 )N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具有天然牙列的离体下颌骨作为测定卡环固位力的模型是可行的。颊侧短固位臂 -远中邻面板硬固位体在邻面板提供额外固位力时 ,与Aker卡环固位力相当 ,临床可接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矫治后的正畸患者应用尼龙丝唇颊侧粘固式保持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经主动矫治结束后需在上颌行器械保持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分别用改良哈里氏保持器、麻花丝舌侧粘固式保持器和尼龙丝唇颊侧粘固式保持器来保持。一年半后,在制定了共同标准的情况下,由医患双方分别就保持效果、易操作性、综合成本、保持器完整性和美观性、舒适性、易洁性、妨碍性等方面进行自主打分评价。结果:医患双方的评分结果均为尼龙丝唇颊侧粘固式保持器组的综合得分明显高于其它两组。结论:尼龙丝唇颊侧粘固式保持器的综合性能优于改良哈里氏保持器和麻花丝舌侧粘固式保持器,适合在临床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软磁合金的体外细胞毒性,并与口腔科常用的钴铬合金、纯钛的细胞毒性相比较,以评价软磁合金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材料浸提液与体外培养的细胞接触培养后,进行四咪盐比色实验来评定材料的细胞毒性。结果:软磁合金与钴铬合金的细胞毒性级为I级,纯钛组的毒性级为Ⅱ级,软磁合金组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大于纯钛组而小于钴铬合金组,但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3种金属材料组与阴性对照组的吸光度值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磁合金仅具有极微弱的细胞毒性,符合临床应用的要求,为其在义齿磁性固位体中的应用提供了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9.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