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丁琰俊  杭琤  张侃 《全科护理》2016,(33):3543-3544
[目的]探讨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期间行腹部按摩的安全性和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胃肠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4年6月—2016年6月选择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6h开始给予腹部按摩,每次10min~15min,每天3次,连续5d,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肠内营养达到全量时间较对照组均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发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胃潴留、便秘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期间予以腹部按摩安全可靠,简便易行,可促进病人胃肠功能恢复,降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鼻胃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吴莉  丁洪琼 《护理研究》2004,18(13):1175-1176
留置鼻胃管是临床常用的诊治方法[1] 。其目的:一是防止术中呕吐、误吸,便于术中及时抽出胃肠积气,以免影响术野清晰;二是由于开腹手术后胃肠功能未恢复前的减压治疗;三是消化道出血时作为观察病情的窗口,洗胃、注药行局部止血治疗;四是胃肠梗阻、胃肠穿孔时行减压治疗及胰腺炎急性发作期引流胃肠液[2 ] ,以减少胃肠液对胰腺的刺激作用;五是用于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进行鼻饲饮食。因此,鼻胃管临床应用广泛,若不能妥善固定,造成鼻胃管移位、滑脱,则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因胃液反流造成窒息等严重后果[3 ] 。我科对留置鼻胃管病人应用一次性鼻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生大黄联合咀嚼口香糖对妇科肿瘤腹式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68例妇科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于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实施术后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从术后8h起增加生大黄溶液口服与咀嚼口香糖,观察两组病人的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肛门首次排气、排便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胃肠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大黄联合咀嚼口香糖可有效减少术后胃肠道相关并发症,促进妇科肿瘤腹式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镜下置鼻饲管联合复方大承气汤治疗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将腹部术后FDGE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给予静脉营养和应用3%高渗盐水洗胃;治疗组16例,在胃镜辅助下置肠内营养管行肠内营养并联合应用复方大承气汤.两组均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等一般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恢复经口饮食的时间和每天胃液引流量.结果 治疗组恢复经口饮食时间(25.7±10.2)d明显小于对照组(34.6±9.1)d(P=0.014 2);治疗组每天胃液引流量(1 063.9±195.4)ml明显小于对照组(1 289.8±330.7)ml(P=0.025 4);治疗组在胃镜下置鼻饲管无出血、瘘等并发症.结论 胃镜下置鼻饲管联合复方大承气汤治疗腹部术后FDGE疗效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陈秋艳  林静 《全科护理》2016,(22):2341-234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电针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46例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注射配合电针,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干预效果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胃动力、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电针可缩短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病人胃动力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和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易炳英  罗丽凤 《全科护理》2016,(29):3091-3092
[目的]探讨无负压吸引对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胃肠功能及康复的影响。[方法]根据抽签法将120例胃癌病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后应用持续性负压吸引,观察组术后应用无负压吸引,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胃液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当天、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胃液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吻合口瘘、肠梗阻、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留置胃管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应用无负压吸引方式不仅能有效预防胃液倒流,而且能有效减少及预防持续负压吸引所致的并发症,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有利于病人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与间断肠内营养支持方式对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2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持续匀速肠内支持方式,观察组采用间断肠内支持方式。比较两组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及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腹胀、呕吐、胃潴留、胃出血等营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7d营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第7天胃液pH值、胃液残留量低于对照组,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拔除胃管时间、经口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断肠内营养支持方式能有效提高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改善病人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促进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二氧化碳气腹对腹腔镜胃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50例胃手术病人作为实验组,采用加温至37℃的CO2气体温度建立气腹进行腹腔镜手术;回顾性选取50例胃手术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未加温的CO2气体建立气腹进行腹腔镜辅助手术,观察术后两组病人肛门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并进行对照。[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拔除胃管时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辅助胃手术采用加温至37℃的CO2气体建立气腹进行手术,可有效促进病人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病人负性情绪及胃肠功能的影响,为拓宽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病人护理干预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收治的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病历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胃肠减压、肠外营养、维持酸碱电解质平衡等在内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病人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明显低于对照组(t=5.463,6.038,P0.05);呕吐持续时间、腹胀持续时间、进食恢复时间、胃瘫综合征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6.450,7.935,8.883,6.736,P0.05);病人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2χ=4.114,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病人负性情绪,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陈文  韩艳艳  张晓春 《全科护理》2016,(36):3815-38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穴位治疗对胃肠肿瘤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137例行手术治疗的胃肠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n=71)和对照组(n=66),对照组采取胃肠肿瘤围术期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术前及术后心理干预、术后早期主动运动及特殊功能运动、穴位注射和穴位电疗等措施,记录两组病人手术一般情况,记录两组病人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出院时对护理过程满意度,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胃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而病人对护理过程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腹胀及胃肠道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穴位治疗有助于胃肠肿瘤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减少腹胀及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对护理过程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空肠鼻饲行气活血中药对胆石性胰腺炎患者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4例胆石性胰腺炎T管引流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治疗组鼻饲行气活血中药,对照组鼻饲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时间均为3天。结果治疗组术后肠呜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空肠鼻饲行气活血中药对胆石性胰腺炎T管引流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正确的护理有助于保障术后早期肠内给药及营养,对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经鼻肠营养管给予四磨汤对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0例胃癌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术后6 h开始每隔8 h经鼻肠营养管注入20 mL四磨汤,再用20 mL温生理盐水冲管;对照组术后6 h开始,每隔8 h经鼻肠营养管注入40 mL温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腹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为22.96±4.69 h,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36.64±4.19 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9.44±4.26 h、41.84±4.00 h(P < 0.01),实验组(1/25)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25)(P < 0.01)。结论早期经空肠营养管给予四磨汤有助于胃癌术后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尿激酶对结核性多房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内科常规方案治疗下,对22例结核性多房性胸腔积液患者穿刺抽液并在胸膜腔内注入100,000IU尿激酶(用40ml生理盐水稀释),另外20例患者常规抗结核治疗及行胸膜腔穿刺抽液治疗作对照。24小时后,再次超声引导下抽液,并记录首次注药前后的抽液量、壁层胸膜厚度、纤维素分隔积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用药后抽液量增多、胸膜厚度变薄、纤维素分隔减轻(P〈0.05)。结论胸膜腔穿刺引流并注入尿激酶能促进胸水引流,减轻胸膜肥厚、粘连,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留置胃管对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将6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6例在患儿术后入ICU同时放置胃管,行间断减压及排气,至拔除气管插管后无明显胃肠道并发症后再拔除胃管;对照组30例患儿做常规处理,不留置胃管。结果:观察组患儿恶心、呕吐、腹胀和应激性溃疡等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置胃管可降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儿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5.
非胃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非胃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40例非胃手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及肠外营养组(PN组)各15例,常规输液组(对照组)10例,比较各组胃肠减压量和胃排空障碍恢复时间。结果:EN组胃排空恢复时间明显短于PN组和对照组(P<0.01),胃肠减压量在治疗7和14d后明显少于PN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对胃排空功能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对非胃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应尽量采用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渗盐敷料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慢性伤口中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迁延不愈的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高渗盐敷料为伤口填充材料,以一次性使用胃管为引流管连接负压瓶为患者进行创面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湿性愈合原理常规换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伤口治愈率为91.17%,对照组为70.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P<0.05);治疗组伤口面积愈合率(92.58±3.68)%,伤口愈合时间(12.15±2.74)d,换药次数(2.25±0.28)次,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034,-14.884,-15.257;P<0.05)。结论高渗盐敷料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营造有利于慢性伤口愈合的环境,改善局部血供,促进伤口愈合。降低换药次数及费用,提高伤口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在不同方式胃切除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行不同方式胃切除手术后进行胃肠减压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胃大部切除胃十二指肠吻合术45例,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19例,胃近端大部切除15例,全胃切除21例,分析患者行不同手术方式术后胃液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留置胃管时间、术后恶心呕吐、腹胀情况。结果不同术式胃切除手术后胃肠减压引流胃液量、术后腹胀、留置胃管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恶心呕吐程度、肛门排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方式胃切除术后行胃肠减压应选择高危病例作为减压对象,并且在留置胃管的时间上要合适,以减少或避免术后不适或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脑卒中引起的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留置胃管管饲技术治疗,治疗组采用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肠内营养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的吞咽障碍评级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经确诊的8例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采用经胃镜置入螺旋型鼻胃肠管行EN,配合胃肠减压、药物应用等治疗措施,同时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及营养支持治疗的指导。观察前白蛋白及淋巴细胞计数等营养状况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8例患者鼻胃肠营养管留置时间为9~21 d(13±4.13 d)。应用EN 2周后患者血清营养学指标均较EN 1周后提高(P〈0.05),所有患者胃肠功能均恢复,无再次手术,未见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腹部手术后早期行EN可提高胃瘫患者营养状况和机体免疫功能,可以缩短胃瘫的病程。采用鼻胃肠营养管泵入EN的方法既符合生理要求,又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早期进食对脑出血昏迷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进食对脑出血昏迷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即给予鼻饲流质饮食,对照组禁食48h无呕血后再鼻饲流质饮食,治疗后第4d通过胃液隐血试验比较两组消化道出血停止情况。结果:观察组隐血阴性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进食对脑出血昏迷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有明显改善作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