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龙 《社区》2009,(5):38-39
19世纪,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首相,地位相当,时代相同,风云际会,砥柱中流。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历史发令枪猛然打响,在中日近代化大比拼的赛道上,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同时起跑。怀着富国强兵的同样梦想,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作为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宣告了中国闭关锁国政策的失败.此后,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日趋频繁,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逐步加深.继林则徐、魏源开展“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夷务活动之后,以李鸿章为首的一批地主阶级政治家搞了一场轰轰烈烈有声有色的自强求富运动,力图使中国合上资本主义的节拍,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完成中国近代化之伟业.然而,由于李鸿章镇压了农民起义,签订了卖国条约,被人们视之为刽子手、卖国贼,因而对他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讳莫如深,语焉不详.因此,本人试图就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略陈管见,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近代化肇始于洋务运动。李鸿章作为洋务派的首脑和旗帜,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开拓性人物,他为中国的近代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点将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赞同。近代的中国旨在追求近代化。而要搞近代化,就必须认识世界。走向世界。中国人真正认识世界,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的。1840年,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将中国轰出了中世纪。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船坚炮利,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的有识之士已经敏锐地看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同西方资本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国际环境因素在中日两国法律近代化发展过程中各占主流的主要观点。通过将精神因素即国民性与前三种因素分别进行比较,揭示了精神因素在两国法律向近代转型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它不仅是日本法律自近代以来获得长足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可以为中国法制发展有所借鉴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面对西方的冲击,近代中国对西方的制度模仿经历了始为"中体西用"、后则"全盘西化"的两个错误极端,而日本则走了一条结合本国实情、避开先进国已走过的弯路、做到近代化而不同化的近代化成功道路。对制度模仿的不同态度和做法,导致了截然不同的近代化结果。  相似文献   

6.
7.
论李鸿章的近代化开放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鸿章的近代化开放意识指导并深深影响了洋务运动的进程。对中国局势的理性洞察与思考、对以坚船利炮为代表的西洋物质文化的认识、成为他近代化开放意识的重要契机。但这种开放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传统的封建统治,所以,他的开放意识只能停留在低层次的西化运动上。  相似文献   

8.
中日两国的近代化历程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从市民社会的角度出发去考察:第一,在历史时段上,日本在元禄时代(18世纪前后)市民社会力量就已经成长起来,而中国则是在清末“新政”时期(20世纪前后)才产生了市民社会的萌芽。第二,在社会力量上,日本的武士阶层是市民社会的特殊力量,而中国的士绅阶层,却成为维护封建制度和秩序的顽固势力。第三,在社会经济上,日本的新兴商人作为市民社会的重要力量和反抗幕藩统治的生力军,而中国的商人最终不是作为独立的阶级(或阶层)出现于社会,而只是地主、官僚阶级的附庸而已。中日两国市民社会的不同状况和发展差距,决定了近代化过程中的差异性以及不同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9.
李鸿章与甲午中日议和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鸿章与甲午中日议和新探杨惠萍1894年,日本发动了旨在彻底制服中国,统治并掠夺中国的甲午战争。开战伊始,日本丝毫不考虑和谈问题,而清政府对日本发动的这场战争,其内部态度不一,有的主张一战到底,有的主张和谈。因此,在整个战争中,战与和的问题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前,中日两国的土地制度有较大的差异。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对土地制度进行了改革,对近代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不能因此得出中国的土地制度明显落后于日本的结论。甲午战争前,中国的农业产值是日本的9.4倍,但实际土地税规模仅为日本的1.3倍。按土地税占农业产值的比重看,日本的土地税明显重于中国。从这个角度看,日本政府在通过土地税改革集中农业剩余推动近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成效,而清政府则相形见绌。日本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于中国,是农民承受较重赋税的重要条件,而中国的农民除土地税外还承受具有人头税性质的盐税的负担,因此可以说,中国农民承受的赋税也较重。  相似文献   

11.
王翔著《中日丝绸业近代化比较研究》一书,通过对中日两国丝绸生产和贸易发展历程的比较研究,为中日两国在近代史上的不同命运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是近年来关于中日现代化比较研究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诗词大量篇幅与月有关,本文认为其原因有三:一是月在中国人心目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是中国人表情达意的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三是中国文学自身的美学价值取向的影响。同时本文也指出,中国诗词用月的意象来抒情的情感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用"淡月"、"残月"等意象来抒发别离、羁旅之情;二是用月阴晴圆缺来感怀人世的悲欢离合;三是借一轮明月的意象来寄托人们的相思;四是用月的意象来观照历史沧桑、人世变幻,抒发由此带来的万千感慨。  相似文献   

13.
论李鸿章与早期中日外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868年实施“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迅速走上向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它力图步西方列强的后尘,实施对亚洲邻国的侵略与掠夺,而日趋衰败的满清王朝则成了它进攻的主要目标。早在1870年10月,日本即派遣使臣柳原前光等人来华交涉“通商事宜”。其所转呈之日本外务省致清政府总理衙门的照会中称:“方今文明文化大开,交际之道日盛,宇宙之间无有远迩矣。我邦近岁与泰西诸国互订盟约,共通有无,况邻近如中国,宜最先通情好,结和亲,而唯有商  相似文献   

14.
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起步时,同奉儒家伦理为正统,但近代化的命运却截然不同.本文通过对19世纪中叶上海和长崎社会风尚的考察,谈了作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作者认为,中日两国由于社会基础不同,民间伦理具有各自不同的结构和内涵,这就导致了上海和长崎民间社会在与西方文明接触时,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社会风习和伦理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差异:曾国藩与李鸿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国藩和李鸿章都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不少人认为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 完全接受了曾国藩的衣钵,李鸿章的身上“罩着曾国藩的影子”。其实, 曾李之间虽有许多相同之点, 但差异也是很大的。这主要体现在:在对洋务的认识,对西方“长技”的看法上, 李鸿章更高一筹; 在对外交涉上, 曾李虽一脉相承, 但二者的态度和出发点却不一样,李鸿章的主和比曾国藩的保和要积极得多;从个性和人格上看, 曾国藩的人格有很强的魅力,而李鸿章是一个有才华而乏品性的人。当然,曾李之间的差异只是迟钝与敏感、 被动与主动、 消极与积极、 开阔与拘囿的相对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近代化是指从传统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过程。中日两国近代化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科学文化开始,到变革经济制度和政治体制,都经历了较为近似的路径,但结局却迥然不同。究其原因,可从社会变革的力度、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和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三个方面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7.
人们通常从单纯理论的角度看待道德行为,事实上,对道德行为的理解,各民族因其文化传统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从道德的起源、性质、实现方式等方面比较,中日两国文化传统对道德行为所赋予的意义不尽相同。由此可见,伦理学的许多问题甚至基本概念、具体内容的指称等,在不同民族间往往存在差异。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深化各国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为伦理学研究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经济自由哲学、生产力理论、分工理论、国际贸易学说等方面,通过比较分析,说明李斯特与斯密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孙中山《上李鸿章书》从近代化的角度,探讨了孙中山的早期近代化思想,并把孙中山的早期近代化思想放在其整个近代化思想中进行分析,论述其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一、黑格尔、马克思、韦伯关于东方社会的理论这里,我们将从讨论西方人产生的观念只适用于西方社会,而不适用于东方的认识展开分析。黑格尔在其《历史哲学讲义》中,用相当篇幅对亚洲进行了划时代的尝试。但是在当时黑格尔的东洋观中亚洲是没有历史的。他认为,亚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