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巨峰"葡萄果实为试材,研究了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处理对采后葡萄果实在1℃贮藏期间落粒的影响。结果显示:10μmol/L MeJA处理可显著降低葡萄果实贮藏期间落粒率和腐烂率,并延缓果穗离区组织中脱落酸(ABA)含量和乙烯释放量的上升、赤霉素(GA3)含量的下降以及ABA/GA3比值的增长,并显著抑制离区果胶甲酯酶(Pectinesterase,PME)活性的下降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Golygalacturonase,PG)活性的上升。同时,经MeJA处理的果穗离区细胞壁中胶层中乙醇不溶物(AIR)和Na2CO3溶性果胶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水平,而水溶性和环己二胺四乙酸(CDTA)溶性果胶含量却低于对照水平。实验表明,MeJA处理可通过调控葡萄果穗离区组织中内源激素水平来平衡细胞壁水解酶PME和PG的活性,从而抑制离区细胞壁中胶层的水解,维持细胞壁结构的完整,最终降低采后葡萄果实的落粒率,起到改善果实贮藏品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阐明热激处理缓解黄瓜冷害症状的作用机理,研究热激处理对采后黄瓜果实冷害指数、细胞壁组分以及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将"金田208"黄瓜经42℃热水处理10 min后,于(2±1)℃下贮藏。贮藏期间定期测定黄瓜果实的冷害指数、果实硬度、细胞壁组分含量和细胞壁水解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热激处理可以显著(p0.05)降低黄瓜果实受到低温胁迫时的冷害指数,能够降低果胶甲酯酶(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β-葡萄糖苷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能够延缓果胶和纤维素含量的下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黄瓜的冷害与细胞壁组分(原果胶、可溶性果胶、纤维素)之间存在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与细胞壁水解酶PME和纤维素酶活性之间存在极显著(p0.01)的相关关系,因此可以认为热激处理可以通过降低采后黄瓜果实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而减少细胞壁组分的降解,从而维持细胞壁结构的完整性,使黄瓜果实表现出一定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3.
以嘎拉苹果为试材,分析了果实发育软化过程细胞壁组分、细胞壁酶活性及其酶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发育期,细胞壁物质(CWM)及其组分均先升后降,果胶中共价结合果胶(CSP)含量最高,纤维素含量远高于半纤维素,此期CSP和纤维素含量与硬度显著相关,细胞壁酶表现不同的活性变化和基因表达,并与细胞壁组分存在一定相关性,表明细胞壁降解参与了果实发育期的相关生理过程。采后CSP含量快速降低,水溶性果胶(WSP)含量开始增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降低,均与硬度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细胞壁酶中,β-Gal活性和基因表达量增幅最快,α-Af和PG次之,PME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增加时期相对滞后,且β-Gal和α-Af活性与硬度和各细胞壁组分的相关性强于PG和PME,PG与CSP和半纤维素表现较强相关性,而在PME上的相关性最差,说明细胞壁代谢与嘎拉果实软化密切相关,β-Gal和α-Af可能对果实软化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4.
研究冷藏期间橄榄果实细胞壁代谢的变化,探讨不同成熟度橄榄果实冷害发生与细胞壁组分含量、细胞 壁降解酶活性的关系。以白露、寒露、立冬、大雪节气时采摘的‘檀香’橄榄果实为材料,在温度(2±1)℃、 相对湿度85%~90%冷库内贮藏,定期测定橄榄果实冷害指数、果肉细胞壁组分含量和细胞壁降解酶活力的变化。 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橄榄果实冷藏期间冷害发生与其细胞壁组分降解密切相关,冷害指数与离子结合型果胶 (ionic-soluble pectin,ISP)、共价结合型果胶(covalent-soluble pectin,CSP)、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呈负相 关;且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β-半乳糖苷酶 (β-galactosidase,β-Gal)和纤维素酶(cellulase,CEL)等细胞壁降解酶的活力变化不平衡或活力提高是导致冷藏 橄榄果实细胞壁结构解体、细胞壁代谢异常、冷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与成熟度Ⅰ、Ⅲ和Ⅶ的橄榄果实相比, 成熟度Ⅴ保持较低的果实冷害指数及冷藏中后期果肉PME、PG、β-Gal和CEL活力,延缓冷藏中后期果肉水溶性果 胶、ISP、CSP、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降低。因此认为,成熟度Ⅴ的橄榄果实可较好维持细胞壁结构的完整性, 有效减轻冷害发生。  相似文献   

5.
探究超声波协同钙浸渍处理对采后冬枣品质特性[硬度、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失重率]、果胶含量[水溶性果胶(water soluble pectin,WSP)、螯合性果胶(chelating soluble pectin,CSP)、碱溶性果胶(sodium carbonate-soluble pectin,SSP)]及酶活性[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ic acid,PG)、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钙浸渍处理能够显著抑制冬枣果实冷藏过程中硬度、SSC和TA含量的降低,减小果实失重率并抑制PG和PME的酶活性,提高采后冬枣贮藏期间品质特性,并延缓其果实细胞壁多糖的降解,可作为采后冬枣保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筛选抑制伽师瓜果实后熟的最佳氯化钙与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浓度,分析其在贮藏过程中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果实硬度、果肉质构特性、果胶水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ME和果胶酸裂解酶PL)活力及相关基因表达。结果表明,氯化钙,1-MCP均能降低果实的呼吸速率与乙烯释放量,并能推迟与抑制它们的跃变现象。果实硬度与原果胶含量呈正相关,与可溶性果胶含量呈负相关。对照组原果胶含量较处理组低,可溶性果胶含量较处理组高; PG、PME和PL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呈正向协同,对照组3种酶的活性与酶基因表达量均出现跃变峰,处理组则变化缓慢。氯化钙与1-MCP联合使用能更强更稳定地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及原果胶水解,更好地延缓果实的软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一氧化氮(NO)抑制采后芒果软化的作用机理,将"台农"芒果果实在0.25 mmol/L硝普钠(SNP,NO供体)溶液浸泡处理20 min,常温(20±2) ℃贮藏20 d,定期测定果实硬度、细胞壁组分含量、细胞壁水解酶活性。结果表明,与未处理果实相比,SNP处理显著降低贮藏20 d内果实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p<0.05),显著抑制贮藏10 d内果实纤维素酶(CX)(p<0.05)活性,极显著抑制β-半乳糖苷酶(β-Gal)和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α-L-Af)活性(p<0.01),但使贮藏15~20 d期间果实CX和β-Gal活性及贮藏第20 d的α-L-Af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SNP处理显著抑制贮藏5 d内果胶甲酯酶(PME)活性(p<0.05),但在贮藏10~20 d期间保持较高的PME活性(p<0.05)。此外,SNP处理极显著延缓原果胶和纤维素的降解(p<0.01),减少可溶性果胶含量的增加(p<0.05),从而降低贮藏期间果实硬度的损失。硬度与原果胶、纤维素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CX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可溶性果胶含量、PG、β-Gal和α-L-Af活性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可溶性果胶含量与纤维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α-L-Af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PG和β-Gal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采后SNP处理可以通过调节果实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减少细胞壁组分的降解,从而延缓芒果采后软化,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微环境气调对蓝莓贮藏期果实软化的影响,采用自发气调(mMAP)、1-甲基环丙烯(1-MCP)、微环境气调(mMAP+1-MCP)处理蓝莓,以未经处理的蓝莓为对照。将处理过的蓝莓置冰温库(-0.5±0.3) ℃贮藏,分别于贮藏0,20,40 d和60 d时测定果实硬度、细胞壁多糖含量、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和关键降解酶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个处理组均能显著降低果实的软果率(P < 0.05),其中mMAP+1-MCP处理效果最佳。贮藏60 d时果实硬度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 < 0.05),维持较高的纤维素和原果胶含量,半纤维素在贮藏前期高于其它处理,而可溶性果胶含量在贮藏中前期保持较低水平。分析细胞壁降解酶,mMAP+1-MCP处理组贮藏40 d时纤维素酶(Cx)、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甲酯酶(PME)活性最低,贮藏60 d时β-半乳糖苷酶(β-Gal)和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α-Af)活性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P < 0.05)。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表明,mMAP+1-MCP与其它处理组差异性指标为Cx和β-Gal活性。对这两种细胞壁降解酶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mMAP+1-MCP处理可有效延缓蓝莓贮藏过程中Cx和β-Gal基因表达量峰值的出现时间。结论:mMAP+1-MCP形成的微环境气调环境通过延缓Cx和β-Gal基因表达量出峰时间,抑制贮藏后期Cx和β-Gal活性,保持果实的纤维素和原果胶含量,进而减缓果实的软化。  相似文献   

9.
以硬溶质型桃‘晚湖景’为试材,研究细胞壁多糖降解以及细胞壁多糖降解相关酶对硬溶质型桃果实成熟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硬溶质型桃果实成熟过程中,CDTA-1果胶含量上升,两种Na2CO3溶性果胶含量在成熟末期减少率分别为22.5%和27.4%。KOH溶性果胶含量在整个成熟过程中变化不明显。果实CDTA、Na2CO3组分中果胶多糖主链的断裂、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组分中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的降解主要发生在成熟末期;β-半乳糖苷酶(β-Gal)与桃果实成熟软化启动密切相关,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纤维素酶(Cx)对桃果实成熟后期快速软化起重要作用。Na2CO3-1溶性果胶多糖的降解与硬溶质型果实采后软化密切相关,KOH-1、KOH-2半纤维素多糖的降解可能促进硬溶质型桃果实成熟软化进程,富含半乳糖醛酸的果胶多糖主链的断裂以及果胶、半纤维素、纤维素中阿拉伯糖、半乳糖等中性糖的降解都可能是果肉软化的重要因素,并有多种多糖降解酶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0.
1-MCP处理对“岳帅”苹果冷藏软化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丹  韩英群  魏鑫  魏潇  王柏松  郝义 《食品科学》2017,38(17):266-272
研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对"岳帅"苹果低温贮藏期间与软化相关的主要物质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探讨1-MCP处理对"岳帅"苹果果实软化的调控机理,为"岳帅"苹果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以"岳帅"苹果为研究对象,使用0.0、0.5、1.0、2.0μL/L的1-MCP处理后,于(0.0±0.5)℃、相对湿度90%~95%的冷库内贮藏,定期测定果实硬度、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细胞壁组成成分及相关酶活性。"岳帅"苹果采后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均于第30天时达到峰值,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也在第30天达活力高峰,果胶甲酯酶、纤维素酶(cellulose,Cx)、β-葡萄糖苷酶第45天达活力高峰,同时果实可溶性果胶含量迅速上升,原果胶、纤维素含量不断下降。0.5μL/L 1-MCP处理可推迟果实呼吸强度高峰、乙烯释放量高峰、PG和Cx活力高峰的出现,对抑制可溶性果胶含量升高和原果胶含量的降低作用显著(P0.05),但对冷藏结束时果实硬度的降低抑制效果不显著(P0.05);1.0μL/L和2.0μL/L 1-MCP处理对果实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细胞壁降解酶、可溶性果胶含量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并且能显著抑制果实硬度下降(P0.05)。"岳帅"苹果在冷藏期间原果胶、纤维素不断被分解,可溶性果胶不断生成,果实硬度迅速下降;除PG外,各细胞壁降解酶活力高峰均出现在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高峰之后。1-MCP处理通过改变"岳帅"苹果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抑制果实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并推迟活性高峰,从而减缓果实细胞壁组成成分降解,抑制果实软化。1.0μL/L和2.0μL/L的1-MCP处理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无硫复合护色剂减轻冷害的效果,以水蜜桃为试材,分别以非处理桃和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桃为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研究无硫复合护色剂处理对冷藏期间桃果实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处理对照组相比,无硫复合护色剂处理下冷藏桃果实的腐烂率、褐变指数、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相对导电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纤维素酶(cellulases,CX)活性均被显著降低,而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水平被显著提高。从一些指标分析来看,无硫复合护色剂对桃冷害作用的减弱和果实品质的维持作用效果甚至要优于1-MCP。试验表明处理无硫复合护色剂可通过调节呼吸强度、减低乙烯释放量,维持果实细胞壁的完整性,有利于减轻桃果实冷害的发生并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不同形式SO2保鲜剂对‘阳光玫瑰’葡萄贮藏期间硬度品质的影响,对SO2粉剂、SO2片剂和SO2胶囊贴片处理的果实硬度、细胞壁组分(原果胶、可溶性果胶)含量及细胞壁降解酶[纤维素酶(cellulase, Cx)、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 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 PG)和β-半乳糖苷酶(β-D-galactosidase,β-gal)]活力进行定期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硬度与Cx、PME、PG活力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β-gal活力无明显相关性(P>0.05),Cx、PME和PG对果实硬度的贡献大于β-gal。贮藏0~60 d, 3种不同形式SO2保鲜剂处理均能有效减缓硬度的下降、延缓原果胶的降解。贮藏第60天时,与初期相比,硬度分别降低了32.58%(SO2粉剂)、30.20%(SO2片剂)和26.62%(SO2胶...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氯化钙(CaCl2)处理对常温贮藏百香果细胞壁物质代谢的影响,采用5% CaCl2 对新鲜采摘的百香果进行浸泡处理5 min,清水处理为对照,于(22±1)℃条件下贮藏8 d,定期测定果实硬度、色差、细胞壁组分及细胞壁代谢相关酶活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5% CaCl2 处理能够控制采后百香果硬度、色泽的下降,抑制共价结合型果胶(covalently bound pectin,SCSP)、紧密型半纤维素(24KSF)的降解,降低水溶性果胶(water soluble pectin,WSP)、离子型果胶(ionic bound pectin,ISP)、松散型半纤维素(4KSF)的含量,延缓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活性的上升。相关性分析结果说明,果实硬度与色泽、WSP含量、ISP 含量、24KSF 含量、PG 活性、PME 活性极显著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PC1、PC2、PC3 代表了12 个指标82.266%的信息,能综合反映百香果生理指标的大部分信息,且CaCl2 处理组综合得分始终高于对照组,说明氯化钙处理可通过调节细胞壁物质代谢来减缓百香果的软化速度,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14.
以桃果实为试材,研究了采后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 JA)处理对损伤接种桃果实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病斑扩展的影响,并分析了最佳浓度Me JA处理后桃果实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同时研究离体条件下Me JA对P.expansum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00μmol/L Me JA对桃果实P.expansum的病斑抑制效果最好,并且显著(p≤0.05)抑制了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100μmol/L Me JA处理明显抑制了桃果实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ME)、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由此表明,Me JA抑制桃果实青霉病的发生与延缓果实软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以‘海沃德’猕猴桃为试材,经剂量0(对照)、300、400和500 Gy高能电子束辐照后,于0~1 ℃、RH 90%~95%冷库中贮藏90 d,研究电子束辐照对果实硬度、细胞壁组分、软化相关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电子束辐照显著维持了果实的硬度,有效抑制了细胞壁骨架物质原果胶和纤维素的分解,延迟了果实后熟软化。同时,辐照抑制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β-半乳糖苷酶(β-D-galaetosidase,β-Gal)和纤维素酶(cellulase,Cx)的活性,降低了PG、PME、β-Gal和Cx编码基因的表达。综合认为,以400 Gy高能电子束辐照对抑制细胞壁降解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保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维持贮藏期间果实硬度效果最好。研究结果为高能电子束用于猕猴桃采后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烘烤过程中烤烟细胞壁生理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对烤烟上部烟叶在烘烤中细胞壁水解酶和主要组分随温湿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胶甲酯酶(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纤维素酶在38~48℃酶活性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PME与纤维素酶呈极显著正相关。烘烤中可溶性果胶含量不断增加,原果胶、总果胶和纤维素含量不断降低,其中果胶(总果胶、原果胶及可溶性果胶)与PG的关系比果胶与PME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1-MCP结合低温保鲜处理对杏果实采后贮藏品质跃变及细胞壁代谢的规律,为调控杏果实代谢平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轮台白杏为实验原料,通过筛选后确定以浓度1 μL/L的1-MCP熏蒸24 h,随后贮藏于–1~0 ℃、0~2 ℃的条件下49 d,每7天取样测定果实硬度、呼吸强度以及细胞壁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与单独冷藏相比添加1-MCP熏蒸处理能明显遏制果实硬度的降低,抑制果实呼吸速率的上升,并有效抑制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纤维素酶(Cellulase,CX)、β-半乳糖苷酶(β-Glucosidase,β-GLU)活性的上升,延缓纤维素、原果胶(Protopectin PP)的水解和可溶性果胶(Soluble pectin,SP)含量的上升。结论:1-MCP结合低温贮藏能有效提高白杏采后贮藏性,其调控细胞壁代谢平衡从而保持杏果实细胞壁完整性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8.
石玲  吴斌  敬媛媛  李亚玲  李玲  何欢  廖海慧  朱璇 《食品科学》2019,40(23):239-245
为探究NO熏蒸处理对甜瓜果实采后细胞壁代谢和抗病性的影响,用60 μL/L的NO熏蒸‘西州蜜25号’甜瓜3 h,常温下放置12 h后,接种交孢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置于常温下贮藏,定期测定甜瓜果实接种发病率、硬度、细胞膜渗透率和原果胶、可溶性果胶、纤维素质量分数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 esterase,PME)和纤维素酶(cellulase,Cx)的活力,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果实瓜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采后60 μL/L NO熏蒸处理能够有效降低甜瓜果实采后病斑直径、病斑深度及发病率,维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和原果胶、纤维素质量分数,减缓细胞膜渗透率、可溶性果胶质量分数的上升,降低PG、PME、Cx活力;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NO处理能够抑制瓜皮表面气孔结构及裂纹部位菌丝的生长,较好地维持气孔结构的完整性。说明适量外源NO熏蒸处理可减缓细胞壁代谢进程,增强采后果实抗病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9.
预处理对增加红富士苹果细胞壁物质降解和出汁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通过简便易行的预处理增强果实细胞壁物质降解,提高苹果果实出汁率。文中测定了500mg/L乙烯利(E_1)和100mg/L乙烯利配合60℃热水(E_2)处理,对红富士果实堆放期细胞壁酶活性、细胞壁物质含量和出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E_1使其果胶甲酯酶(PME)、纤维素酶(CS)活性高峰分别比对照提前6、3d,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在前15d持续高于对照,木聚糖酶(Xyl)活性基本不变;处理12d后,果实细胞壁多糖中果胶类多糖、半纤维素类多糖和细胞壁残渣多糖含量分别下降到对照的80.1%、70.4%和75.7%;处理后9~18d,红富士苹果的出汁率较对照提高2.3%~4.0%;E_2抑制了果实PME活性,却普遍增强了0~6d内PG、Xyl、CS活性,亦促进了各类细胞壁物质的降解,0~9d内果实出汁率较对照高3.2%~7.1%。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海藻酸钠/纳米TiO2(sodium alginate/nano-TiO2,SA/TiO2)复合涂膜处理抑制采后番木瓜果实软化的作用机理,以“日升10号”番木瓜为试材,采用SA/TiO2复合涂膜处理,研究采后番木瓜果实硬度、细胞壁组分含量和细胞壁水解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A/TiO2复合涂膜处理能有效地抑制采后番木瓜果实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纤维素酶(cellulase,Cx)和β-半乳糖苷酶(β-D-galaetosidase,β-Gal)活性,减缓原果胶和纤维素的水解,减少可溶性果胶的增加,从而保持较完整的细胞壁结构,维持果实硬度。因此认为,SA/TiO2复合涂膜处理可延缓采后番木瓜果实的软化进程,提高果实耐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