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干预能力、主观幸福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评价两组干预能力、主观幸福感及生活质量。干预能力、主观幸福感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干预能力评分[(80.06±5.43)分]高于对照组[(73.18±6.6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主观幸福感评分[(57.61±5.80)分]高于对照组[(43.08±6.0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91.9±7.4)、(90.5±6.2)、(89.8±6.4)、(93.8±6.6)、(92.6±5.7)、(86.0±7.1)分]高于对照组[(82.7±6.9)、(83.4±6.5)、(82.1±6.9)、(84.7±5.9)、(84.3±6.3)、(80.5±6.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干预能力、主观幸福感,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对病情进行评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护理依从性96.67%高于对照组40.00%,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BPRS[(3.26±0.42)分]优于对照组[(5.56±0.38)分],住院时间[(35.63±3.58)d]短于对照组[(42.52±4.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产时自我效能及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5年6月本辖区327名即将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160名,采用常规孕晚期护理干预;干预组167名,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自我效能及认知能力。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产后4周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随访,干预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结果期望、自我效能期望、自我效能总分[(135.19±24.22)、(129.56±30.04)、(264.75±56.4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8.88±25.31)、(95.84±27.60)、(194.69±50.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后两组调查对象自我效能各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分娩知识、分娩态度、产时应对行为[(18.28±6.05)、(43.13±10.09)、(31.16±9.8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3.31±5.24)、(32.27±5.32)、(22.52±6.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后两组分娩知识、分娩态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孕妇的自我效能感激认知能力,但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干预,以提高孕妇的自我效能期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院外延续性护理在多发跖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1月收治的多发跖骨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家庭参与院外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VAS评分、卧床时间、使用外固定时间、匹兹堡睡眠质量。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3.0±0.2)分]低于干预前[(5.1±0.3)分]及干预后对照组[(4.2±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8.1±0.3)分]优于干预前[(20.1±1.2)分]及干预后对照组[(11.9±0.5)分](均P0.05);观察组卧床时间、使用外固定时间[(6.1±1.0)、(26.1±3.0)d]短于对照组[(8.3±1.5)、(32.8±4.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多发跖骨骨折患者实施家属参与院外延续护理,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缩短卧床时间,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3月,筛选98例伴发焦虑和(或)抑郁情绪的UAP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8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4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分值、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分值变化,以及临床疗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UAP患者伴发焦虑和(或)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67.1%。干预后,干预组的SAS、SDS分值[(30.6±6.8)、(29.7±7.3)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53.7±9.9)、(52.9±9.4)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45.9±9.1)、(44.8±8.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显效率43.1%及总有效率93.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和77.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UAP患者大多存在着焦虑抑郁情绪,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及提高临床疗效,是UAP患者治疗与康复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系统护理干预对肠梗阻患者抑郁、焦虑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7)。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梗阻解除时间、排气时间及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梗阻解除时间、排气时间[(7.9±1.6)、(14.3±3.4)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10.2±2.2)、(21.6±6.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10.0±1.9)、(8.9±1.5)分与(16.2±2.3)、(18.2±3.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促进肠梗阻患者的康复,改善心理状态,降低焦虑、抑郁评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缓解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负面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12月收治的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分。观察并记录麻醉前10 min和清醒后心率波动变化。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前观察组SAS、SDS评分[(50.23±3.56)、(54.25±4.14)分]与对照组[(51.87±4.77)、(55.27±4.25)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组SAS、SDS评分[(31.32±5.41)、(36.42±3.21)分]均低于对照组[(38.21±6.02)、(41.56±3.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麻醉前10 min、清醒后心率波动值[(18.21±4.21)、(8.46±2.13)次/min]均低于对照组[(26.33±7.25)、(12.46±4.97)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股骨头置换术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术后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降低患者麻醉前后心率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PDCA循环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进行治疗的白血病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化疗相关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策略。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总积分[(88.68±6.4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6.64±5.4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1.11%,对照组为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白血病化疗患者进行PDCA循环护理模式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化疗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护理舒适度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本院接收符合研究选取标准的择期于非全身麻醉状态下行手术治疗的94例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抑郁及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围手术期舒适度评分,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及焦虑评分[(50.03±4.76)、(48.68±4.73)分,(42.62±4.23)、(39.18±4.39)分]均较干预前[(55.57±5.16)、(56.71±5.17)分,(55.63±5.14)、(56.59±5.22)分]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环境、社会文化、心理精神、生理4个维度评分及总分[(23.32±3.24)、(34.31±2.50)、(35.33±4.21)、(15.31±2.21)、(107.35±6.24)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7.82±3.11)、(26.31±2.77)、(28.03±4.60)、(11.31±2.50)、(85.33±5.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55.38±6.96)、(62.78±7.11)分]均较干预前[(41.74±6.64)、(41.69±6.58)分]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实施科学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对改善临床疗效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5年8—12月康复出院的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出院常规指导,观察组实施医院—社区—家庭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血压和生活质量。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收缩压、舒张压[(118.65±15.23)、(92.54±11.21)mm Hg(1 mm Hg=0.133 k Pa)]均低于对照组[(127.23±15.12)、(104.26±7.23)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角色、社会、躯体、情绪、认知功能评分[(72.23±15.55)、(71.56±10.26)、(76.21±12.14)、(73.44±11.27)、(75.58±11.35)分]均高于对照组[(64.21±11.13)、(63.06±10.37)、(64.88±12.23)、(66.32±10.43)、(68.21±11.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护理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院外的血压控制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胆结石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16例老年胆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院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院内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45%低于对照组1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3.21±0.22)、(45.21±1.09)、(50.49±1.10)分]均低于对照组[(5.06±0.18)、(59.28±1.12)、(58.26±1.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为老年胆结石患者提供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疼痛、焦虑和抑郁程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妇科肿瘤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两组均随访半年。对比两组术后睡眠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术后半年采用国内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试行草案评估两组生活质量;干预前后采用中国人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分评价两组焦虑状态;术后半年比较两组性交疼痛、阴道干涩、失眠的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组术后睡眠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5.94±1.87)、(12.83±4.06)h、(7.17±2.08)d]均较对照组[(7.90±2.13)、(18.60±5.91)h、(9.91±3.09)d]缩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4.67±1.03)、(4.52±0.92)、(4.37±1.03)、(4.71±1.28)、(4.52±1.08)分]高于对照组[(2.91±0.93)、(3.12±0.85)、(3.06±0.72)、(2.51±0.64)、(3.17±0.7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分[(34.80±7.16)分]较对照组降低[(46.08±6.6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性交疼痛、阴道干涩、失眠发生率(5.0%、10.0%、13.3%)低于对照组(20.0%、25.0%、3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缩短妇科肿瘤患者住院时间、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及焦虑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发热、咳嗽症状消失时间[(7.13±1.65)、(6.45±1.54)d]短于对照组[(8.67±2.03)、(8.27±2.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69.7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低于对照组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可缩短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l月—2014年1月,莱钢集团有限公司医院骨科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间节点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0.65±0.13)、(1.68±0.42)、(3.24±0.79)、(3.12±0.83)、(2.87±0.77)、(2.02±0.23)、(1.14±0.1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1.47±0.73)、(3.49±0.78)、(5.65±1.07)、(4.95±1.35)、(4.76±0.98)、(3.72±0.68)、(2.82±0.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1.43%与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为[(9.12±0.55)、(2.42±0.21)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3.72±2.21)、(4.88±1.9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有效地缓解了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疼痛,有利于关节功能康复,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冰山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痔疮术后排尿排便困难患者抑郁评分(HAMD)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痔疮术后排尿排便困难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冰山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术后首次排尿排便时间、抑郁评分(HAMD)、护理满意度。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首次排尿及排便用时[(5.10±1.94)、(47.25±7.12)h]较对照组[(6.34±1.71)、(54.47±7.70)h]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护理前HAMD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HAMD分值[(14.78±3.17)分]较对照组[(19.30±3.05)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4.74%)较对照组(73.6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疮术后排尿排便困难患者采用基于冰山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缩短术后排尿排便用时,缓解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出院后1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分,采用Barthel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unction independent measure,FIM)评估患者自理能力,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SDS、SAS、Barthel、FIM比较采用u检验,满意度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前干预组SAS、SDS评分[(58.06±6.17)、(60.08±6.68)分]与对照组[(57.90±6.73)、(59.72±6.5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35.41±4.19)、(37.13±4.05)分,(50.17±5.06)、(51.24±4.42)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干预组降低更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干预组Barthel评分、FIM评分[(61.09±6.67)、(80.13±7.61)分]与对照组[(60.94±6.50)、(79.16±7.4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Barthel评分、FIM评分[(79.80±6.72)、(93.02±8.86)分,(65.18±7.13)、(82.45±7.76)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干预组升高更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6.92%)高于对照组(76.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患者施行护理管理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0月在本社区建档管理的92例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均按医嘱治疗,常规电话和门诊随访,不作其他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社区慢性病护理管理。两组均干预12周,比较两组慢性病保健知识知晓程度、治疗效果、再住院情况、护理满意度。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慢性病保健[(18.14±1.35)]分、自我护理[(17.24±2.26)分]、用药知识[(17.01±2.68)分]、运动与饮食[(18.26±1.48)分]、并发症防控知识评分[(18.23±1.57分)及总分[(89.54±3.26)分]高于对照组[(13.27±4.26)、(11.23±3.68)、(12.45±4.02)、(13.47±2.79)、(12.62±2.39)、(61.02±5.6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总有效率(95.65%、78.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住院率和再住院时间分别为4.35%(2/46)、(4.25±1.26)d,均少于对照组19.57%(9/46)、(8.02±2.3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97.83%、82.6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慢性病患者施行护理管理可有效提升慢性病保健知识知晓程度,提高慢性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再住院风险,且患者对于该护理管理模式较为认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孕期常规护理干预加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后对比两组饮食正确率、胰岛素使用率、家属满意度;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焦虑状态进行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抑郁状态进行评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SAS评分、SDS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采用t检验,饮食正确率、胰岛素使用率、家属满意度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后干预组饮食正确率、家属满意度(72.22%、95.56%)高于对照组(48.49%、78.89%),胰岛素使用率(8.89%)低于对照组(3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对照组SAS、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干预后SAS、SDS评分[(40.07±6.15)、(43.47±5.52)分]与对照组[(48.09±7.71)、(51.84±7.7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5.0±0.4)、(7.1±0.7)mmol/L、(7.2±0.4)%]低于对照组[(6.1±0.9)、(7.8±0.9)mmol/L、(7.9±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安全性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3月—2016年12月100例商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安全性护理。对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的疗效、睡眠时间、不良反应及满意度进行比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 8.00%)远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要低于对照组[(190.21±10.51)、(207.89±18.21)μmol/L],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18.62±1.21)、(14.51±1.23)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00%、18.00%、14.00%、10.00%、18.00%)远低于对照组(34.00%、42.00%、32.00%、40.00%、3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的满意度为100%(50/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性护理可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提高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护理干预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98例早期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结构式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平均收缩压、抑郁及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3.21±2.13)、(87.19±4.60)次/分、(121.56±1.56)、(135.47±1.98)mm Hg(1 mm Hg=0.133 k Pa)、(19.42±3.51)、(27.06±3.99)、(20.16±3.65)、(26.14±4.39)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早期直肠癌患者中实施结构式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低患者的收缩压及心率,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有利于腹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