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ABTS自由基清除法、羟自由基清除法、超氧阴离子清除法、还原力测定法和螯合力测定法六种抗氧化模型对藏茜草95%乙醇提取物以及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等4个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同时分析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除水提部位外,藏茜草其它4个极性部位提取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与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呈显著相关。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也最强,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分别为(232.03±1.74)mg芦丁当量/g提取物和(173.53±1.75)mg没食子酸当量/g提取物,其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EC50分别为0.06±0.01、0.17±0.01、(0.24±0.02)mg/m L和(1.75±0.23)μg/m L,对金属离子螯合力的EC50为(0.11±0.01)mg/m L。藏茜草的乙酸乙酯极性部位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是天然抗氧化活性化合物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黄秋葵花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黄秋葵花提取物分为乙酸乙酯相和水相2个不同极性部位,测定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中总黄酮及多酚的含量,分析其还原能力、(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比较黄秋葵花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黄秋葵花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均有抗氧化活性作用,其中乙酸乙酯相部位提取物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均强于水相提取部位,而水相提取部位的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强于乙酸乙酯相部位提取物。本研究将为黄秋葵花抗氧化功能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结球白菜体外抗氧化活性部位的筛选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羟自由基清除法、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法、ABTS+·清除法四个抗氧化指标对不结球白菜的5个不同极性部位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的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同时考察了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关系,并对活性最强部位进行了脂质抗氧化研究。结果表明,除水相外,不结球白菜其他4个极性部位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能力。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与各部位的抗氧化能力具有显著相关性。乙酸乙酯相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ABTS+·的EC50值分别为(0.64±0.05)、(1.17±0.12)、(1.02±0.15)、(0.78±0.07)mg/m L;乙酸乙酯相的抗氧化能力最高,其总酚的含量为(151.32±1.87)mg GAE/g DW,总黄酮含量为(32.97±0.56)mg rutin/g DW;10 mg/m L的乙酸乙酯相对H2O2诱导红细胞氧化的抑制率达到62.11%,对H2O2诱导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为51.26%。实验结果表明,不结球白菜乙酸乙酯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金花葵花黄酮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并考察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不同极性溶剂对金花葵花乙醇提取物进行液-液萃取,得到金花葵花黄酮样品为: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萃取物。测定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研究各萃取物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还原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和抗油脂氧化能力,分析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关系。结果:金花葵花黄酮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顺序均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乙醇提取物石油醚相水相。在0.20~1.00 mg/mL的萃取物质量浓度范围内,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抗氧化活性相应增大。质量浓度在1.00 mg/mL时,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相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接近于V_C。各萃取物中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现较好相关关系(p0.05)。结论:金花葵花黄酮具有较高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萃取物可作为分离活性成分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
以猴头菇为原材料,探究猴头菇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萃取相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萃取猴头菇醇提物得到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4个不同极性部位萃取物。分别测定各极性部位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并比较猴头菇醇提物及其各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6.52 mg/g和10.08 mg/g。猴头菇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萃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相的抗氧化活性相对较高,对DPPH·、·OH和ABTS~+·的清除率分别可达到41.64%(2.5 mg/m L)、82.84%(2.5 mg/m L)和89.18%(0.5 mg/m L)。由此可见,猴头菇醇提物的乙酸乙酯相萃取组分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主要活性部位进行后续单体分离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元蘑抗氧化活性的有效部位,采用系统溶剂法对元蘑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成分含量及清除自由基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元蘑醇提物不同极性中总酚(307.00 mg GAE/g DM)、总黄酮(625.98 mg RET/g DM)和腺苷(3.985 mg/100 g)含量最高的部位分别是乙酸乙酯相、正己烷相和正丁醇相;正己烷相具有最好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总还原能力;正丁醇相具有最强的清除DPPH·、和ABTS~+·的能力;水相具有最强的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元蘑不同极性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正丁醇相和乙酸乙酯相为元蘑抗氧化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7.
香椿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香椿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香椿叶提取物分为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等5个不同极性部位,考察其总抗氧化力(TAC)及对羟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2·-)、DPPH自由基(DPPH·)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清除效果,比较香椿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作用.结果香椿叶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均有抗氧化活性,呈显著剂量效应关系;其抗氧化效果因反应体系的不同而不同,且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有差异.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的TAC较氯仿相强,石油醚相和水相的TAC较小,乙酸乙酯相对·OH、O2·-及DPPH·的清除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效果均好于L-抗坏血酸.结论香椿叶提取物的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的抗氧化作用强,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应对其进一步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比较金针菇提取物不同组分(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及水相)的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还原力、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明确高的抗氧化活性组分群。结果表明,其中乙酸乙酯相的总酚含量(15.8 mg/g)、还原力(15.70%)、DPPH自由基清除率(28.30%)、羟自由基清除率(33.53%)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33.20%)均为最高,为金针菇的有效组分。金针菇提取物中的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p0.05);因此,酚类物质是金针菇具有抗氧化能力的物质基础,乙酸乙酯可作为金针菇提取物的萃取剂。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覆盆子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分别用正丁醇、乙酸乙酯、丙酮、去离子水、50%乙醇和石油醚进行萃取,测定各提取物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并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总还原能力4种体系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乙酸乙酯提取物中总多酚含量最高,50%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最高;50%乙醇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ABTS自由基能力最强,水提取物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最强,丙酮提取物总还原能力最强。结果表明覆盆子不同极性溶剂的提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开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头花蓼多酚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抗氧化活性并考察活性与多酚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将头花蓼提取物过大孔树脂纯化后得到头花蓼精多酚样品,采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头花蓼精多酚样品进行液-液萃取,将头花蓼多酚样品分为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测定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总多酚含量,研究各萃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及ABTS自由基能力,分析抗氧化活性与多酚含量关系,并采用HPLC对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初步鉴定。结果:头花蓼不同极性萃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乙酸乙酯相抗氧化活性最好,清除DPPH、ABTS、羟自由基的IC50值与多酚含量呈现相关性(r=-0.988,r=-0.742,r=-0.563),槲皮苷是乙酸乙酯相的主要抗氧化成分之一。结论:乙酸乙酯相提取物可作为分离头花蓼抗氧化活性物质的重点,多酚是抗氧化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地评价火棘果粗分体系抗氧化活性,同时探究抗氧化能力与总多酚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用75%乙醇冷浸提取火棘果,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分为四个不同极性部位,然后测定了各部位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且测定了总还原力、FRAP值和总多酚含量,同时考察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火棘果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均有抗氧化活性,其中水、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提取物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石油醚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最弱;各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总多酚含量呈现较好的相关关系。其中,水部位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高,IC50值分别为(0.76±0.03)mg/m L和(1.71±0.10)mg/m L;乙酸乙酯部位FRAP值最大,为(382.20±4.72)μmol Fe2+/g干样;正丁醇部位总酚含量最高,为(2763±3.91)mg GAE/100g干样。  相似文献   

12.
为比较明日叶不同极性部位的活性,将明日叶粗提取物过HPD-600大孔树脂,收集50%乙醇洗脱物。采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50%洗脱物进行液—液萃取,将50%洗脱物分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三个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测定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研究各萃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能力和总还原能力以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的总黄酮含量以及总多酚含量高于其他溶剂相,且体外抗氧化能力和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最强。明日叶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和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通过体外抗氧化活性测试方法,对经过不同烘焙处理的咖啡豆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并且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咖啡豆提取物分为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4个不同极性部位。以清除DPPH自由基及还原Fe3+能力(FRAP)为评价指标,初步探究了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以及咖啡豆的提取温度、烘焙温度和时间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咖啡豆的提取温度、烘焙温度和时间对其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影响。提取温度为50℃时抗氧化活性最高,烘焙温度为150℃,烘焙时间为1 h时,咖啡豆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较高,且香味比较浓郁。另外,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也有较大差别,乙酸乙酯相与正丁醇相的抗氧化活性较高,且明显高于石油醚相和水相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厚朴叶抗氧化活性成分,测定厚朴叶90%乙醇提取物及其石油醚、正丁醇、乙酸乙酯、甲醇萃取物和萃余相浓缩物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和总还原力,并与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6-di-tert-butyl-4-methylphenol,BHT)、抗环血酸(VC)的抗氧化活性比较;同时测定厚朴叶乙醇提取物和不同极性部位中的总酚含量。结果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物总酚含量最高,为(178.56±11.32)mg GAE/g,其含量高于正丁醇萃取物和90%乙醇提取物。厚朴叶乙醇提取物和不同极性部位均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接近VC,显著高于BHT,其EC50为(86.27±0.02)μg/mL;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接近VC和BHT;对Fe3+还原力较BHT低,但显著高于正丁醇萃取物。厚朴叶乙醇提取物和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性与总酚含量呈显著相关性。采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法定性检测抗氧化活性,其结果与3种抗氧化测定方法的结果一致。综上,厚朴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用于进一步分离抗氧化活性物质,具有发展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液液萃取法对冬凌草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得到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4个不同极性部位。采用超氧阴离子、羟基与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和还原力实验评价了冬凌草不同极性萃取部位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清除3种自由基的能力显著高于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萃取部位(P0.01);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结果与Vc相当,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弱于Vc;还原力的大小顺序为Vc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GC-MS分析显示,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为多酚类化合物。研究为冬凌草资源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芒果叶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用DPPH法考察最优反应条件,综合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测定其黄酮含量,以IC50值作为评价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指标,用芒果苷和抗坏血酸作为对照品进行自由基清除率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芒果叶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及水部位提取物的黄酮含量依次为:(33.616±3.208)、(292.063±1.100)、(180.469±2.067)、(21.717±1.157)mg/g,IC50值分别为:102.877、9.014、19.494、221.784μg/mL。由此可以看出,芒果叶各类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抗氧化活性最强,其次为正丁醇、石油醚,最后为水部位提取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芒果叶各极性部位提取物的黄酮含量与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呈负相关,芒果叶各部位提取物的黄酮含量是影响其抗氧化活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以乙酸乙酯和水饱和正丁醇为萃取溶剂,对八角内生真菌BJEF13的发酵液进行连续萃取,获取不同极性萃取物。对发酵原液(BR)、乙酸乙酯萃取物(EE)、正丁醇萃取物(BE)以及水残余物(WE)的总抗氧化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以及总黄酮、总酚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各提取物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并呈量效关系。各提取物抗氧化活性顺序为:EEBEBRWE。EE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其清除DPPH、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38、73、50μg/m L。BR、EE、BE和WE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5.65%、30.21%、11.59%和1.54%,总酚含量分别为20.43%、55.01%、60.82%和10.71%,总黄酮含量和总酚含量大小与抗氧化活性顺序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8.
甘草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甘草四种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正己烷、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黄酮和总酚含量;通过还原能力测定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两种方法,对各提取物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极性越大溶剂萃取所得提取物总酚和黄酮含量越高。萃取溶剂极性对甘草各提取物还原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有较大影响,极性较小正己烷对应提取物还原能力和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对较弱,而另三种极性较大有机溶剂对应提取物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相对较强;且甘草总酚、黄酮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间存在较好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研究山楂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等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其成分组成,并分析比较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DNA和蛋白质氧化损伤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山楂的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其生物活性不同。其中,甲醇提取物中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均最高,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能力和铁还原能力最强,对蛋白质和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亦优于其他提取物。山楂甲醇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为表儿茶素、原花青素B2、绿原酸和槲皮素。山楂提取物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DNA和蛋白质氧化损伤的保护效果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系统溶剂萃取野生樱桃李枝、叶甲醇提取物,分别得到其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酚含量,并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还原能力、总抗氧化能力等化学模型对各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野生樱桃李枝、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酚含量呈正相关性,提示酚类化合物为影响其抗氧化活性的主要因素。在三种抗氧化模型下,枝、叶各萃取相均表现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具有相似的抗氧化活性规律: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石油醚相,说明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可以有效地富集野生樱桃李枝、叶抗氧化成分,其中树枝乙酸乙酯相抗氧化活性著高于BHA。说明野生樱桃李枝、叶提取物具有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