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评价不同排龈方法对氧化锆全瓷冠临床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颗需修复的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线排龈组、双线排龈组和激光排龈组,每组40颗牙。单线排龈组用单线排龈法排龈,双线排龈组用双线排龈法排龈,激光排龈组用Er,Cr:YSGG激光排龈。对3组的牙预备体、牙龈止血效果、印模、修复体适应性及3个月后牙龈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3组印模、模型满意度以及3个月后牙龈健康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线排龈组牙体预备满意度高于其他2组(P<0.05);激光排龈组止血效果满意度最高,单线组最低(P<0.01)。结论 3种排龈方法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修复效果,激光排龈止血效果明显高于排龈线排龈,双线排龈牙体预备效果高于单线排龈及激光排龈。  相似文献   

2.
王艳  李文 《华西医学》2007,22(1):176-176
排龈即使牙龈组织回缩,发生水平、垂直向移位,从而使游离龈缘与牙面分离,暴露出牙体预备完成线,减少牙周组织损伤,创造一个清洁、干燥、无渗出、无碎屑的手术野以便预备肩台,制取印模,准确、清晰地反映牙体预备后牙颈部软、硬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3.
刘金明  高磊  张楠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5427-5427
目的研究固定修复中修复体边缘设计于龈缘下方时,在牙体预备中如何保护龈沟底上皮附着,取得清晰完整的印模。方法对在门诊烤瓷冠桥修复的124例268颗牙,采用备牙术中排龈线排龈,制取印模前排龈膏排龈。结果排龈后制取印模肩台清晰连续,与牙龈界限清楚,牙龈无出血或轻微渗血。结论合理应用排龈技术可以减少牙体预备时对牙龈组织的损伤,取得清晰印模,达到最佳的冠桥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二氧化锆全瓷冠与镍铬合金烤瓷冠在前牙修复的效果,从而探讨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缺失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参照美国公共健康协会修订的标准,回顾性分析56例患者共77颗前牙行镍铬合金烤瓷冠、76例患者共102颗前牙行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后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的分析包括牙体缺损修复后的边缘牙龈颜色、边缘适合性、继发龈、健康等方面,从而综合评价二氧化锆全瓷冠对前牙牙体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结果 102颗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后前牙的牙龈颜色、边缘适合性、继发龈、健康等方面表现均明显优于56例镍铬合金烤瓷冠。4例患者共5颗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崩瓷现象,但不影响患者的使用。结论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确实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镍铬合金修复体,虽会出现崩瓷等现象,但不影响患者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张衍军 《中国临床康复》2013,(25):4721-4726
背景:排龈是标准牙体制备和精确印模制取的重要环节,对于患牙修复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评价编织排龈线在牙体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应用编织排龈线修复缺损牙体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通过评估牙体修复的满意度以及龈缘出血、牙龈炎、牙周炎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价排龈线在牙体修复中的作用,同时比较不同结构特征的排龈线在牙体修复中的效果。结果与结论:应用编织排龈线修复牙体缺损的367颗前牙和64颗后牙,降低了患牙修复后牙龈变色、龈缘出血、牙龈炎和牙周炎等牙周并发症的发生率。国产排龈线因内含明矾,具有良好的止血功能,能够获得满意的修复效果,而进口排龈线因网状编织结构同样具有较好的止血功能以及获得满意的修复效果,二者在牙体修复过程中的满意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对前牙烤瓷修复,许多学者认为固定修复体的边缘应位于龈上或平龈,因为龈上边缘最符合生理要求。但在前牙修复中龈上或平龈边缘不够美观,而龈下边缘能满足患者美观的要求。采用龈下边缘,会损伤到制备牙的牙龈并引起出血,从而影响印模的准确性。本科采用排龈技术,减少了牙龈损伤、出血,制取的印模肩台完整、清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Expasyl排龈膏法与常规化学排龈法比较分析,观察Expasyl排龈膏的排龈效果。方法将129例(163颗牙)采用龈下边缘的金属烤瓷冠桥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排龈膏组65例(83颗牙),采用Expasyl排龈法;常规化学排龈组64例(80颗牙)采用化学排龈法。对2组患者排龈法的操作时间、疼痛状况、临床效果、牙龈指数(GI)测定进行比较。结果与常规化学排龈组比较,排龈膏组牙预备体、印模、修复体边缘患者的满意度高,效果好、排龈时间短、不适及疼痛感觉少(均P〈0.01);牙龈指数(GI)评价:排龈膏组修复后基牙正常为79.52%,常规化学排龈组为6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Expasyl排龈膏排龈时间短、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8.
两种排龈方法对冠桥修复效果影响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将两种常用排龈方法 (化学法、机械法 )对冠桥修复进行对比并评价 ,以指导临床应用 ,提高修复质量及效果 [1 ]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标准 :1患者身体健康无牙龈、牙周组织疾病 ;2前牙冠桥修复 ,因美观采用龈下边缘 ;3前牙或后牙有达龈下的龋坏或充填体 ;4后牙临床牙冠过短 ,须增加固位 ;5前牙或后牙冠折达龈下。根据标准选择 5 6例 ,共 12 9颗患牙 ,随机分为两组 : 组 (前牙 4 6颗、后牙 19颗 )采用机械排龈法 , 组(前牙 4 4颗 ,后牙 2 0颗 )采用化学排龈法。1.2 方法1.2 .1 材料  组 :专用排龈器 (美国 U L TRAPAK公…  相似文献   

9.
排龈技术(gingival retraction technique)即将游离龈推离牙面,使之与牙面之间产生一定的距离。口腔修复学领域中应用排龈技术,可减少基牙预备时对牙周软组织的损伤,有助于获得精确模型,提高修复体边缘适合性,有利于牙周组织长期健康[1]。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排龈方法,主要是采用含有收敛剂或血管收缩药物的排龈线、排龈膏进行排龈[2~4]。本试实验选取24例,随机分两组,采用排龈膏、排龈线排龈后,比较两组牙周指标有无差异,分析两种技术对牙周局部健康产生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两种排龈技术在老年人固定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排龈膏和排龈线2种排龈技术在老年人固定修复中的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选择门诊90例患者(191颗牙)进行金属烤瓷冠桥修复,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46例(95颗牙),采用Expasyl排龈膏排龈技术;对照组44例(96颗牙),采用排龈线排龈技术。比较2组患者操作时间、排龈止血效果、印模和模型边缘清晰度和患者舒适度。结果2种排龈技术在牙龈止血、印模和模型边缘清晰度上都取得良好效果(P〉0.05),在总操作时间和产生疼痛程度上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Expasyl排龈膏技术对老年人进行排龈操作,可减少椅旁时间,无痛,印模效果好,老年人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1.
排龈术是一种使用不同剂型排龈材料将游离龈缘与牙面分离,暴露出龈下区域的方法,现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固定义齿修复领域。而影响排龈效果的因素很多,文中就各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背景:瓷贴面和全瓷冠是现阶段较好的前牙美学修复方式。目的:比较瓷贴面和全瓷冠在前牙修复中的效果。方法:收集63例(267颗)行前牙美学修复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其中采用IPS e.max铸瓷贴面修复者26例(138颗),采用氧化锆全瓷冠修复者37例(129颗),修复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价患者满意度;由修复专业医师对修复体颜色、形态、半透明度、边缘美观效果进行美学效果评价;于修复后1,3,6,12,24个月复诊,对修复体颜色匹配、修复体完整度、边缘适合度及牙龈反应进行临床效果评价,2年后评价两种修复方式成功率。结果与结论:两组修复后均有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及医师评价。随访2年内,瓷贴面组有2例出现色彩偏差、2例瓷贴面脱落、1例冠折裂、2例出现明显牙龈红肿,全瓷冠组有1例全瓷冠折裂、4例明显牙龈红肿;2年后两组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瓷贴面和全瓷冠均具有较好的前牙美学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排龈膏与排龈线在劈裂牙即刻固定修复中的排龈效果。方法对将行即刻固定修复的劈裂牙病例68例共92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排龈时分别采用排龈线和排龈膏法,通过观察排龈后的预备体及模型进行评价。结果两种排龈方法在预备体及模型上的排龈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可进行即刻修复的劈裂牙病例,两种排龈方法在排龈效果上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1):4133-4134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口腔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单线排龈法排龈治疗,观察组双线排龈法排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治疗优良率为9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治疗优良率为80%,两组牙固定修复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前牙固定修复中应用双线排龈法排龈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效果,因而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烤瓷熔附金属冠桥,全瓷冠,瓷贴面等是较为理想的固定修复体,因其外观逼真,色泽稳定,机械性能强,目前已被广泛使用。然而,在临床牙体制备时,往往会因制备牙牙龈损伤并引起出血或者排龈处理差,影响终印膜的准确性而影响修复体的效果。因此,在印膜前对牙龈进行处理十分重要。为获取基牙颈部和游离龈缘的精确印膜,减少牙体预备对牙龈组织的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瓷冠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口腔科治疗的80例前牙缺损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全瓷冠修复,对照组患者采用金属烤瓷冠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患者满意度、牙龈指数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修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牙齿颜色、边缘、适应性及功能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修复后牙龈指数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金属烤瓷冠修复比较,全瓷冠能够提高前牙缺损修复效果,改善牙龈指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烤瓷贴面和全瓷冠应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进行前牙美学修复的患者76例(114颗),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烤瓷贴面进行修复,B组采用全瓷冠进行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 A、B两组患者满意度、完好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烤瓷贴面与全瓷冠应用于前牙美学修复均具有显著效果,两种修复技术都能达到颜色和形态逼真的效果,且边缘粘结紧密,对牙龈刺激小,色泽稳定,抗磨性能高。  相似文献   

18.
背景:种植体上部结构牙冠材料的选择十分重要,其临床修复效果直接影响到种植体的寿命和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目的:比较Lava氧化锆全瓷、金铂合金烤瓷与银钯合金烤瓷冠在后牙单颗缺失口腔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120颗第一磨牙缺失病例,完成单颗牙缺失种植牙修复治疗,上部结构修复牙冠材料分别为Lava氧化锆全瓷冠、金铂合金烤瓷冠与银钯合金烤瓷冠,每种材料40颗,比较3种修复体的临床修复效果。结果与结论:通过6-48个月的随访发现,Lava氧化锆全瓷冠组和金铂合金烤瓷冠组的牙龈边缘着色、龈缘密合度、修复体颜色优于银钯合金烤瓷冠组,Lava氧化锆全瓷冠组的牙龈边缘着色和修复体颜色优于金铂合金烤瓷冠组,金铂合金烤瓷冠组的龈缘密合度优于Lava氧化锆全瓷冠组;银钯合金烤瓷冠抗折程度最强,最具临床优越性,但其牙龈指数最高,牙龈健康程度最差,菌斑形成速度最快、程度最重。由此可见,在种植修复完成后需要选择较为适合的冠部修复体进行种植修复,Lava氧化锆全瓷冠具有卓越的生物相容性,而金铂合金烤瓷冠在边缘密合性方面更具优势,此两种修复体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口腔显微技术进行前牙全瓷冠修复中牙体预备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2014-2016年于北大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需行前牙全瓷冠修复的55例患者的74颗修复体,治疗过程均由护理人员提供四手配合。其中在显微镜下完成22颗修复体的治疗,护理人员提供显微镜操作所特需的护理配合。结果 55例患者治疗均顺利完成,22例显微镜组的修复体在预备体形态,预备体光滑度以及全冠边缘密合度上都显著优于放大镜组和裸眼组。结论护理人员高质量的护理配合是取得治疗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科室探索出的护理配合模式在显微镜下前牙全冠修复治疗中配合流畅,是适合该操作的护理配合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口腔固定义齿修复中,采用排龈技术可以获得清晰的印模,为制作精确的模型提供保证;可提高冠边缘的密合性,减少牙体预备时对牙龈组织的损伤,确保牙周的生物学宽度不受影响.该文就国内外排龈技术在口腔固定义齿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状况进行综述,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