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细胞培养法真菌污染控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细胞培养法分离样品中的病毒是病毒检验的常规方法 ,被检样品的种类有生物样本 ,亦有外环境水样本等。对外环境水而言 ,污染成分特别复杂 ,除了化学污染外 ,尚有难以预料种类的细菌、真菌污染。对于细菌污染 ,我们通过药敏试验 ,选取广谱抗生素组合 ,能够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的目的。而对真菌来说 ,就难以选择广谱的抑菌药物。现将 1年多来我们处理水样本中真菌污染的方法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外环境水样 80份 ;细胞培养法常规试剂和器材 ;孔径为 0 .2 2 μm的微孔混合纤维素酯滤膜及微型滤器等 ;厚层脱脂药棉及大玻璃漏斗 …  相似文献   

2.
低速离心法去除细胞培养中霉菌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致盲率很高的感染性角膜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该病认识的提高,以及抗生素、皮质激素和抗病毒药物的广泛应用,发生率明显增加。但大多数抗真菌药物毒性大,疗效差,使真菌性角膜溃疡成为临床治疗的一个难题。氟康唑是一种新型的三唑类抗真菌药,具有水溶性、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半衰期长、毒性小等优点。笔对近2年来收治5例真菌性角膜溃疡采用氟康唑治疗,收到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5.
氟康唑治疗复发性真菌性阴道炎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芳  彭清云  徐成林 《医学争鸣》2000,21(12):1548-1548
0 引言 真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 ,常因治疗不彻底 ,反复发作而转为慢性 .2 a来我们采用氟康唑治疗复发性真菌性阴道炎 32例 ,取得较好疗效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 32例 ,年龄 18~ 6 2 (平均 33岁 ) .未婚 2例 .已婚 30例 ,病程 0 .5~ 8a,平均 10 mo.诊断 :1明显自觉症状 :外阴、阴道瘙痒、烧灼感 ,皮肤粘膜充血 ,白带增多、豆渣样 .2阴道分泌物涂片 :显微镜下找到菌丝及芽孢 .3反复发作 :1a内有 4次复发症状出现 ,除外其他病变 [1 ,2 ] .1.2 方法 氟康唑由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提供 ,15 0 mg顿服 ,2~ 3wk1次 .治疗期间停用与…  相似文献   

6.
PCR和分离培养检测细胞培养支原体污染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细胞培养中支原体的污染,建立支原体通用的PCR方法。方法:根据已出版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支原体(柔膜体纲)16S rRNA基因组特异引物。对实验室所存的12种支原体、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及无支原体污染的组织培养细胞进行了PCR扩增。以PCR与分离培养比较检测了33份细胞培养标本。结果:12种支原体均出现了约620bp左右的特异性扩增带,敏感性为100 ̄1000个支原体细胞,且常见的6种细胞  相似文献   

7.
苍山县村级卫生室消毒液真菌污染调查苑灿明,赵金枝,高志刚,李德金,赵学忠(苍山县卫生防疫站)关键词消毒液;真菌污染1993年7~11月份,我们对苍山县的然后将与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倾注平皿村级卫生室使用中的消毒液真菌污染状况中振动混匀,待琼脂凝固后,...  相似文献   

8.
在药用植物细胞培养中,真菌诱导子被识别后,通过信号传导途径,引起植物基因表达发生变化,从而调节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中相关酶的活性,最终刺激植物发生防御反应,诱导特定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成和积累。因此,真菌诱导子对植物细胞培养的诱导途径主要包含信号识别、转导以及由信号转导介导的胞内应答。真菌诱导子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涉及到诱导生物碱、萜类、皂苷等天然产物的生成和积累。  相似文献   

9.
用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取得满意效果 ,未发现角膜、结膜不良反应及全身副作用 ,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理想药物。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真菌直接侵入角膜引起感染所致的眼病 ,于 1 878年首先由Leber报道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和激素的不合理使用 ,其发病率趋于上升 ,我院自 2 0 0 3年至2 0 0 4年共收治真菌性角膜溃疡病人 1 1例 ,经全身及局部用氟康唑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 1 1例 (1 1眼 ) ,男性 8例 ,女性 3例 ,均为单眼发病 ,年龄 35岁 70岁 ,平均 5 0岁 ,就诊时间 7d2 0d不等 ,疗…  相似文献   

10.
11.
沈明海 《嘉兴医学》2000,16(1):40-41
目的:探讨氟康唑对19例(19眼)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氟康唑溶液(2mg/ml)局部结膜下注射和(或)局部结膜囊点眼。结果:19例(19眼)均获临床治愈,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氟康唑溶液(2mg/ml)局部应用,不仅疗效好而且能减轻药物的全身毒性,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较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在ICU真菌感染预防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总结工作经验。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间于我院ICU治疗的危重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在临床确诊为真菌感染后再行抗真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0.9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7.45%,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间差异较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真菌检出率分别为92.72%、90.90%,两者间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真菌清除率分别为78.43%、56.00%,两组间差异则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能够提高ICU患者真菌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郭亚英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4):2683-2683
用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取得满意效果,未发现角膜、结膜不良反应及全身副作用,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理想药物.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真菌直接侵入角膜引起感染所致的眼病,于1878年首先由Leber报道,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和激素的不合理使用,其发病率趋于上升,我院自2003年至2004年共收治真菌性角膜溃疡病人11例,经全身及局部用氟康唑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口服氟康唑治疗真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氟康唑所致的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1年~2011年中国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内文献记载的有关氟康唑所致ADR的136例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氟康唑所致ADR的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ADR多为消化道反应,约占该药所有ADR的50%;其次有过敏反应(30%);也有急性肝、肾功能损害,还出现一些少见的ADR,如心脏毒性、精神及神经系统的症状,偶可发生周围血象一过性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血液学检查指标改变,也有个别出现急性骨髓抑制。结论提示临床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氟康唑的ADR,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甘肃省天水市大骨节病区主食小麦的真菌污染情况调查。方法采集病区农户存储小麦样品,密封送至真菌实验室进行表面菌、内部菌及菌属的分离鉴定,采用GB4789.15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和《真菌毒素研究进展》推荐的方法。结果小麦表面菌污染率为85%,内部菌污染率为95%。内部菌侵染粒范围为0~100,表面菌平均菌落数为5.3×103cfu/g,范围为<10~8.8×104cfu/g。小麦表面菌共检出14个属种、106株菌,内部菌共检出11个属14种、99株菌。表面菌以互隔交链孢霉(42.5%)、圆弧青霉(42.5%)、粉红单端孢(30.0%)杂色曲霉(25.0%)等菌为主,内部菌以互隔交链孢霉(95.0%)、园孤青霉(27.5%)等菌为主。结论张家川、清水县大骨节病区小麦真菌污染情况严重,以互隔交链孢霉、圆弧青霉、杂色曲霉等污染为主,对真菌污染与大骨节病的关系,应引起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17.
李金龙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0):592-593
目的观察2%碘酊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5年3月-2008年3月确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采用2%碘酊联合氟康唑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氟康唑治疗。结果治疗组42例,治愈40例,治愈率95.2%,疗程最短12d,最长35d。平均22d。对照组30例,治愈23例,治愈率76.7%,疗程最短28d,最长76d,平均48d。结论2%碘酊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早期经验性应用氟康唑治疗 ICU 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重症医学科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的危重患者87名,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在临床确诊为真菌感染后再行抗真菌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人数分别为35(77.78%)和22(52.38%)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0,P =0.01)。实验组中有2例出现皮疹,对照组中3例出现短暂的肝功能损伤;1例出现皮疹。结论:氟康唑早期预防性治疗能够提高 ICU 患者真菌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9.
何继成 《基层医学论坛》2016,(32):4540-4541
目的:探讨早期氟康唑在 ICU 真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 ICU 危重症患者中抽取5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原则分成2组,观察组于真菌感染早期即采取氟康唑行抗真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在确诊为真菌感染后应用氟康唑行抗真菌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真菌清除率为93.1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86%,真菌清除率为68.9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真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氟康唑在 ICU 真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显著提升真菌清除率,解除患者真菌感染症状。  相似文献   

20.
张超 《当代医学》2021,27(30):144-145
目的 探究制霉菌素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对其炎症指标及真菌转阴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29).对照组采用制霉菌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制霉菌素+氟康唑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炎症指标和真菌转阴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γ干扰素(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IL-4、IL-6、IL-12、IFN-γ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真菌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观察组真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制霉菌素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真菌转阴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