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制备了15种稀土元素与2-乙基已基膦酸单2-乙基已基酸(EHPAEH)的固体和溶液络合物,测定了他们的FT-IR光谱和减法光谱。在固体和溶液络合物的减法光谱中,在1200cm-1和990cm-1附近,得到两对正峰和负峰。前一对分别对应于νp=0→M和νp=0,后—对分别对应于νp-0-M和νp-0-H。 νp=0→Mp—0—M和远红外区的150cm-1峰(ν0=M)随镧系原子序数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四分组”效应。稀土元素钇(Y)的位置在Er和Tm之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稀土金属螯合物因其发光色度纯 ,荧光量子效率高 (理论可达 1 0 0 % ) ,在有机电致发光平板显示器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1~ 3] .用噻吩甲酰三氟丙酮作为配阴离子与稀土离子Eu3+配位 ,可得到红色电致发光材料[4~ 6] .为提高这类配合物的电致发光强度和发光效率 ,增强配体与稀土离子间的敏化作用 ,改善配合物的载流子传输性和成膜性十分重要 .本文利用配阴离子 4 叔丁基苯甲酰基吡唑啉酮 (HPMTBBP)和噻吩甲酰三氟丙酮 (HTTA)和中性配体 1 .1 0 邻菲咯啉 (Phen)与铕 (Ⅲ )作用 ,合成了铕 (Ⅲ )四元配合物 [Eu(TT…  相似文献   

3.
首次合成了九种[Cr(β-dik)Cl_2L_2]型混合配体配合物。其中五种是:L为γ-甲基吡啶,β-dik分别为乙酰丙酮、苯甲酰丙酮、三氟乙酰丙酮、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1,1,1,2,2,3,3-七氟-7,7-二甲基-4,6-辛二酮;四种是:L分别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β-dik分别为苯甲酰丙酮和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并对上述配合物进行了电子光谱、红外光谱的表征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组成和物相分析证明按Roy和Okarfor的方法所合成的不是RE(PMBP)3而是RE(PMBP)3·HPMBP络合物。我们提出一种合成RE(PMBP)3络合物的新方法,井用此法合成了45种稀土与HPMBP的固体络合物,对它们进行了组成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等研究,其中有30种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用交流电桥法测定了熔融KCl-NaCl(1:1摩尔)-RECl3的电导。比电导的温度函数表达式如下: κ=A+B(t-700) κ:比电导(Ω-1·cm-1);t:温度(700—850℃); A、B:本文给出的常数。讨沦了实验值与计算值的偏差,当稀土氯化物在熔体中的浓度为10—50重量百分数时可能形成了络合物。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红外3100~2800cm-1谱区的聚丁二烯图谱,它是聚丁二烯的顺-1,4,反-1,4和1,2微观结构信息叠加谱区。用因素分析技术对聚丁二烯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与传统的分析方法和其它谱区的因素分析进行比较,结果显示3100~2800cm-1港区的因素分析为现用方法中最佳。  相似文献   

7.
首次合了五种Cr(β-dik)Cl_2py_2型(其中β-dik分别为乙酰丙酮、苯甲酰丙酮、三氟乙酰丙酮、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二苯甲酰甲烷)和一种Cr(pmbp)Cl_2(thf)混合配体配合物、一种Cr(pmbp)_3配合物。并对上述化合物进行了电子光谱、红外光谱等的表征工作。  相似文献   

8.
双-(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合铜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合铜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C_i—Pl。晶胞参数:a=4.573(2)A,b=9.291(4)A,c=11.059(6)A,α=80.87(4)°,β=77.09(5)°,γ=79.23(5)°,V=446.5A°Z=1,D_e=1.889g·cm,F(000)=253e。由于空间位阻效应,在双—(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合铜的分子中,两个噻吩基呈反式构型。对二甲亚砜加合物中两个噻吩基取顺式构型的原因作了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9.
标题化合物K8H(BW11O39)·13H2O属立方晶系,空间群P43m,a=10.710(1)Å,V=1228.58Å3,Z=1;DO=4.39g·cm-3,Dc=4.42g·cm-3。(BW11O399-离子属于不饱和α-Keggin型结构,B原子位于O2四面体的中心。测定并研究了化合物的IR和Raman光谱性质。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四(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合稀土(La,Nd,Dy,Yb)酸(E)-N-十六烷基-4-[2-(4-二乙氨基苯基)乙烯基]吡啶四个新的稀土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小角X射线衍射、差热-热重分析和摩尔电导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们的表面压-面积(π一A)等温线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具有良好的成膜(Langmuir)性能,La,Nd,Dy和Yb配合物零压分子平均截面积A_(π-0)分别为1.94,1.93,1.73和1.85nm~2/分子.  相似文献   

11.
聚乙烯醇是透氧最慢的聚合物之一,而聚二甲基硅氧烷透氧极快。  相似文献   

12.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瞬态吸收光谱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苝醌染料竹红菌素镁离子配合物(Mg2+-HA)与富勒烯C60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Mg2+-HA与C60在溶液和固体状态下都能够形成稳定的超分子. Mg2+-HA存在条件下, C60能够溶于多种极性溶剂, 在二甲基亚砜(DMSO)中的溶解度能够达到1×10-4 mol·L-1. 作为超分子体系中的光捕获分子, Mg2+-HA能显著地提高C60与N,N-二甲基苯胺(DMA)的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效率, 生成的C60负离子自由基的电子自旋共振光谱(ESR)信号强度比未加入Mg2+-HA时增强了9倍左右.  相似文献   

13.
质子导体(Ce0.8La0.2)1-xCaxO2-δ 在合成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萤石型稀土复合氧化物(Ce0.8La0.2)1-xCaxO2-δ, 利用XRD、TEM和SEM对样品进行表征. 电化学方法研究表明, 合成样品在400~800 ℃温度范围内具有质子导电特性. 将(Ce0.8La0.2)1-xCaxO>2-δ高温烧结体用于固态质子传导电池, 在常压下以氮气和氢气为原料合成氨气, 并确定了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650 ℃时Ce0.8La0.2O2-δ和(Ce0.8La0.2)0.975Ca0.025O2-δ对应的氨产率分别达7.2×10-9和7.5×10-9 mol•s-9•cm-9.  相似文献   

14.
钠离子选择性电极可用来测量体液及体表面钠离子进行疾病的诊断及监测,钠玻璃微电极巳用于研究心肌及神经细胞内钠离子的生理、病理作用[1-4]。液膜型钠离子选择性微电极制作方便,内阻较小,亦有报导[5]。本工作采用N,N′-双二苄基-3,6-二氧杂辛二酰胺为活性物质,癸二酸二丁酯为增塑剂研制了一种PVC膜钠离子选择性双管复合型微电极。探讨了该微电极在生物医学测量中的适用性。该微电极性能良好,对K+的选择性同文献报道的同类电极[6]相近,而抗Ca2+、Mg2+等离子的干扰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SEM-K1型钾微电极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离子选择性微电极可直接插入生物体内测定细胞体液的成分及其变化,近年工作进展较快,国内尖端直径达微米级的微电极的研制工作尚未见报导[1]。  相似文献   

16.
本文合成了两种类型6个二茂铁硫冠醚1—6,其中4—6是一类新型缩醛硫冠醚。将冠醚2—6作为传感活性物质研制成PVC膜银离子选择电报,其中以用冠醚4的电极性能最佳,对一价和二价干扰离子的选择性,远优于文献[1]结果。  相似文献   

17.
稀土金属卟吩的红外光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得了Ln(OCITPP)acac和Ln(TPP)acac两个系列稀土金属卟吩的4000—100cm-1波长范围的红外光谱,并作了归属。找出了苯环邻位氯取代的稀土金属卟吩与未取代对应物相比较在光谱上所出现的差异,并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8个不同结构的饱和漆酚冠醚(1~8)为传感活性物质,研制了10种铊(Ⅰ)离子选择电极,综合性能最好的为1号和4号两个电极。它们的线性响应范围分别为4×10-7~5×10-1和8×10-7~1×10-1mol/L TINO3,检测下限分别为1×10-7和6.5×10-7mol/L TINO3,对钾离子的选择优于文献报道的其它冠醚铊(Ⅰ)离子电极。  相似文献   

19.
十一烯酸系皮肤病外用药,其药典测定方法为酸碱滴定法。本文以季铵盐7402、336S作定城体,以PVC作支撑体,分别研制了十一烯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十一烯酸根电极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