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石油沥青质的化学和物理:Ⅱ沥青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子军 《石油沥青》1996,10(1):26-36
本文详细综述了有关于石油沥青质的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方面的研究。由于沥青质本身的复杂性和分析手段的有限性,至今在分子水平上对沥青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了解得不很多,而且相当一部分结论是推测性的。  相似文献   

2.
石油沥青是石油加工过程产生的一种大宗化学品,用途广泛但工业附加值较低。以石油沥青为碳源制备先进碳材料,用于储能和电催化等电化学过程,不仅可提升其附加值,而且可为新能源领域发展提供质优价廉的碳材料,具有重要工业应用前景,从石油沥青的化学组成、碳化机理、构效关系等角度对近年来石油沥青基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领域的典型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 一、前言所谓沥青改性,通常是指对石油沥青的性质加以改善,以满足各种使用目的的需要。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沥青改性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沥青的氧化与半氧化加工;另一种是添加改性材料法。即在沥青中添加一种或数种改性材料来改善沥青的性能。改性材料通常有: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热固性树脂以及天然沥青等。各种改性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几种配合使用。为了提高这些添加料相容性和稳定性,原料的选择、搅拌装置的效果以及亲合剂的添加等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仅就SBR胶乳改性道路沥青的特点及道路沥青改性用丁苯胶乳的制备及应用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4.
普光气田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普光气田飞仙关和长兴组气藏沥青为古油藏原油经热裂解成气的残留物。其有机元素组成以贫氢、富氧、富硫为特征,属高热演化且受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影响的焦沥青类。它们的碳同位素变化在-25.60‰~-27.78‰之间,与本区上二叠统烃源岩干酪根相当(-26.50‰~-29.20‰),两者具有成因关系。这些沥青的饱和烃中正烷烃系列碳数分布完整,没有遭受过严重生物降解作用的迹象。它们呈植烷优势,Pr/Ph值小于1.0;甾烷系列中C27化合物占优势,检出C30和C26甾烷;萜烷中三环萜烷丰富,伽马蜡烷含量较高。这表明有机质来源以水生生物为主,是在还原环境中沉积的海相烃源层。沥青的芳烃组成独特,富含四、五环芳烃化合物,且以萤蒽、芘、屈和苯并萤蒽等无烷基取代的母体芳烃化合物为主,反映出沥青裂解成气过程中的有机质芳构化作用。芳烃分布模式及甲基菲指数显示,这些沥青已达高演化阶段,相当的镜质体反射率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沥青烟的产生机理,从沥青烟释放量的影响因素、沥青官能团、沥青元素、沥青烟组成及沥青四组分的分子量变化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沥青烟的释放量与氧气有关,在热的条件下,沥青分子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一方面沥青分子之间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分子越来越大的稠环芳香烃,进一步缩合成胶质、沥青质。另一方面沥青分子也在发生裂解反应,生成沸点越来越低的小分子,这些小分子化合物在加热条件小会释放出来,形成沥青烟。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5月15日至17日,由《石油沥青》编辑部主办的第十四次全国石油沥青技术交流会在杭州顺利召开。本次大会技术交流的主题是绿色低碳的沥青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生产及应用。内容主要包括: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沥青材料的生产与应用;沥青生产应用过程中的安全、健康、环境保护方面的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回收、利用等。本次会议共有43家单位的近80名代表参加,收集  相似文献   

7.
《石油沥青》2012,(4):73
山东华瑞道路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是山东省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美国海瑞集团合资兴建的中美合资企业,主要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专业从事沥青及改性沥青等道路材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应用。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基质沥青储存能力6万吨。依托股东双方在技术、资金、管理、市场等方面的雄厚实力,在不断致力于道路沥青材料事业发  相似文献   

8.
《石油化工》2016,45(11):1300
总结了目前在新型插层结构紫外阻隔材料结构设计、性能研究及其在沥青中的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主客体调控对紫外吸收性能的影响,以及产品晶粒尺寸和形貌控制对紫外屏蔽性能和多级紫外阻隔作用的显著作用。综述了新型紫外阻隔材料在沥青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以及优异的抗紫外老化效果,并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展望了插层结构紫外阻隔材料在耐紫外老化沥青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SBR改性乳化沥青作为高速公路下封层、粘层,是将乳化沥青的应用向前推进了一步。下封层、粘层是沥青路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改性乳化沥青做沥青路面连接层的胶结材料,使沥青面层抵抗自然因素和车辆荷截弥补了普通沥青的先天性不足。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复合性沥青材料针对路面的功能性要求,对沥青的路用性能不断的改善,使沥青更好服务于现代化的交通需求。从应用的角度,较系统介绍了乳化沥青、改性沥青、改性乳化沥青的组成、性能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中石化股份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近几年来在石油沥青类产品的生产和应用技术开发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高等级道路沥青、改性沥青、水工沥青、乳化沥青、彩铺胶结料及其它特种沥青等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情况。在近几年的研究开发工作中.该院密切注意石油沥青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市场应用情况,并结合国内外原油情况,开发了包括高等级道路沥青在内的系列沥青产品生产技术。这些沥青类产品已经应用于各类工程建设中。  相似文献   

11.
生物沥青是新型、绿色、低成本且可再生的道路沥青材料,生物沥青的研制与应用对缓解石油资源日趋紧张的压力以及构建生物质导向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从原料、制备工艺、化学组成以及实际性能角度对生物沥青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归纳,并结合道路材料与化学工艺相关知识,对生物沥青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生物沥青这一新型材料的发辰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工厂化生产SBS改性沥青影响因素很多,从不同组成基质沥青、不同种类稳定剂、添加助剂、发育罐搅拌效果等方面考察了工业生产中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组成的基质沥青制备改性沥青在发育时间、高低温性能、稳定性方面存在差距;同种基质沥青SBS改性与不同厂家稳定剂配伍性存在差异;添加助剂能够有针对性地善改性沥青高低性能;发育罐搅拌效果对SBS改性沥青的发育时间和产品质量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石油沥青》为双月刊,信息量大,发布周期快,欢迎广大技术人员踊跃投稿。现征集石油沥青基础理论研究、试验、生产工艺技术;装置设计、发行、操作经验;石油沥青在各种领域的应用(道路工程、建筑防水、各种专门用途等);沥青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沥青改性、乳化剂、各种添加剂的研制与应用;沥青产品质量检测仪器、设备的研制与应用:沥青新标准的制订等方面稿件。  相似文献   

14.
作为目前最优异的纳米材料之一,碳纳米管(CNTs)在道路沥青材料中的应用备受关注。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讨论并分析了CNTs改性沥青在制备工艺、材料选择、性能表征及改性机理方面的发展以及存在的不足与挑战。采用超声波分散和表面活性技术制备CNTs改性沥青是未来的发展趋势。CNTs能够有效增强沥青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和抗疲劳性能,并降低沥青对老化和水损的敏感性,关于其低温抗裂性能优劣还存在争议。CNTs以纤维网络结构增强了沥青力学性能,并以桥接方式抑制裂纹扩展;不同于聚合物改性,CNTs改性没有显著改变沥青的组分结构。该综述有助于促进CNTs在沥青材料中的应用和发展,为长寿命沥青路面的设计提供基础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我国石油工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燃料油和润滑油,也提供了公路建设的重要材料——石油沥青。石油沥青是由碳、氢、硫、氮、氧等元素组成的结构复杂的大分子化合物,其分子量由数百至数千,其分子结构至今尚未明瞭,许多研究者只是做过一些推测。经化学组成分析可知它是由油分、树脂及沥青质构成的,由于这些组分含量的不同,和由他们形成的胶体结构不同,因而沥青的性质也不相同,所以不同的原油和不同的加工方法,都可以影响沥青的质量,也就是说虽然原油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改性沥青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改性沥青在管道、设备防腐及建筑物防水方面的应用。其中改性沥青材料有:沥青环氧粉未涂料、沥青丙烯酸树脂涂料、沥青橡胶防水胶带、沥青聚酯防水油毡、沥青-乙烯醋酸乙烯-石蜡热熔粘接剂等。重点叙述了改性沥青材料中沥青与树脂的互溶技术、作为冷缠胶带的胶粘剂配制技术及用于保温管线中保温材料与外护层之间粘结剂的配制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 天然硬沥青是出产在美国犹他州的一种天然矿产沥青。它的特点是:有黑色光泽的固体,针入度为0~1,非常硬,软化点高达140℃左右。其粘附性很小,因而容易粉碎成具有松散感的粉末。它容易与其他沥青和涂料等混合,并且耐候性好。因为它具有这些性质,所以天然硬沥青广泛地用于涂料、清漆、印刷油墨、沥青复合物、屋面材料、沥青瓦等。近年天然硬沥青的需要量有增加的趋势,而天然矿产有限,阻碍了扩大应用。因此如能廉价而又大量地供应具有这种性质的沥青,无论在工业生产上或在经  相似文献   

18.
沥青基防水卷材是我国防水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热熔施工工艺日趋成熟,但冷施工方面一直没有很好的施工材料。本工艺立足沥青基防水材料,通过对改性材料、溶剂、助剂、生产工艺的考察,可以生产出施工需要的低温沥青基防水卷材冷粘结剂。  相似文献   

19.
花岗岩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沥青混合料内部组成对粘附性和水稳定性的影响.从级配、集料、沥青和抗剥落剂的选择角度入手,综合解决花岗岩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通过对两种典型级配的研究,确定出适用于花岗岩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类型;对不同酸性的集料和同种类沥青之间的粘附性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发现集料和沥青之间的粘附是有选择性的.因此,在选择材料时可以优先选择粘附性和水稳定性较好的集料和沥青进行组合;通过不同抗剥落剂对水稳定性的提高程度,确定了最佳的抗剥落剂类型.  相似文献   

20.
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是一种新的路面材料。文中综述了它的材料要求、材料组成、配合比设计方法、材料性能、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同时阐述了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