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2 4 (女 1 8,男 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ura,ITP)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诊断符合首届中华血液学会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1 ] .病程 <6mo1 0例 ,>6mo8例 ,>1 2 mo6例 ,最长 1 5mo.初治者 1 0例 ,复治者 1 4例 .复治者为用泼尼松、达那唑或长春新碱无效或疗效不显著者 .各例均有较严重的皮肤、粘膜出血 ,包括皮肤出血点及瘀斑、口腔粘膜血泡及齿龈出血 ,以及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月经过多等 .2 4例均进行了骨髓涂片检查 ,骨髓增生均在正常范围内 ;巨…  相似文献   

2.
婴儿期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婴儿期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 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 方法 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将 5 8例患儿分为 3组 :(1)大剂量丙球蛋白组 (丙球组 ) 2 2例 ,(2 )丙种球蛋白 +激素组 (丙球+激素组 ) 2 0例 ,(3)激素组 16例。对 3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 3d、第 7d、第 30d的血小板值和使血小板升至正常值所需的天数等进行对比分析 ,采用SPSS10 .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1)治疗后第3d ,3组血小板值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后第 7d ,激素组与另外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丙球组与丙球 +激素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后第 30d ,激素组与其他两组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 ,丙球组与丙球 +激素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激素组血小板升至正常值所需天数与其他两组比较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丙球组与丙球 +激素组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丙球组的疗程短于其他两组。 结论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儿期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综合疗效好 ,疗程短 ,可避免激素的副作用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静注丙种球蛋(IVIG)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将ITP患JD57例分为静注丙种球蛋白+地塞米松治疗组27例及泼尼松(强的松)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8.9%和43.3%(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止血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以出血及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ITP患者体内产生血小板自身抗体与血小板膜糖蛋白(CPS)结合后,使得血小板在网状内皮系统(RES)被大量破坏,而形成出血症状。急性ITP有80%以上的患者能够自行恢复。对于成人慢性ITP,糖皮质激素、静注免疫球蛋白及脾切除是目前比较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季强  沈桂芳 《中原医刊》2003,30(22):44-4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急性期、重度极重度患儿 ,由于血小板数低 ,易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故在短期内提高血小板数 ,迅速控制出血症状是治疗本病关键。我科于 2 0 0 0年 9月~ 2 0 0 1年 8月收治 3 6例ITP患儿 ,在抗感染、止血等综合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 (HDIVG)联合进塞米松治疗 ;对照组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疗产显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 6例患儿均符合 1986年首届中华血液学会全国全栓与学术会议修正的ITP诊断标准[1] 。其中男 2 4例 ,女 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的诊断、处理及对胎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2006年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ITP9例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对妊娠中期孕妇,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晚期孕妇,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妊娠末期联合输注血小板悬液支持下,均采用剖宫产方式安全分娩,未发生新生儿颅内出血并发症。结论:妊娠合并ITP,经合理治疗,预后良好,颅内出血并发症少见。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 1998年 5月~ 2 0 0 1年 5月应用丙种球蛋白 (IVIG)治疗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ITP) 2 8例 ,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文观察对象均为住院治疗的AITP患儿 ,且符合 199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血液学组制订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建议〔1〕,其中男 2 8例 ,女 15例。年龄 <1岁 15例 ,~ 5岁 18例 ,~ 8岁 7例 ,~ 13岁 3例。将病例随机分为IVIG治疗组 2 8例和激素治疗组 15例。IVIG治疗组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为 (3 .5~ 5 3 )× 10 9/L ,激素治疗组血小板计数…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血小板减小性紫癜(ITP)也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常规治疗首选皮质激素,但激素用药时间长,副作用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大剂量的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ITP,取得较好疗效。近几年本科采用大剂量的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8例ITP,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血小板减少与机体产生的抗血小板抗体有关 ,近年来小儿发病有增加的趋势 ,因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抗血小板抗体生成而被临床采用。近几年兴起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IVIG)治疗亦获得较满意疗效。本文就两种治疗方法加以比较。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8年 6月至 2 0 0 1年 10月在我科住院的 92例 ITP均符合 1998年山东会议制定的 ITP诊断标准 [1] ,其中女 4 8例 ,男 4 4例 ,男女之比 1∶ 1.1。年龄 :2月~ 1岁 12例 ,1~ 3岁 2 6例 ,3~ 7岁 32例 ,7~ 12岁 2 2例。病程 1~ 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我院2007年以来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Dex)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与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ITP患者的疗效对比。方法 将慢性ITP患者21例分为A、B、C三组。A组12例采用大剂量Dex治疗,B组8例采用大剂量Dex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输注治疗,C组1例采用大剂量Dex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输注及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比较各种治疗方案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总反应率为75.00%,B组总反应率为62.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随访病例12例,长期反应率33.33%,B组随访病例8例,长期反应率2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Dex治疗ITP效果好,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小,患者依从性好,而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并未增强其疗效。  相似文献   

11.
谢永武  宝杰  宋玫  郑瑞丰  周彬 《河北医学》2006,12(8):759-762
目的:探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征。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50例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进行分析。结果:①小儿ITP出血部位较单纯。②婴幼儿发病多见,<8月22例,占44%,<24月34例,占68%。③其发病与病毒感染有密切的相关性,支原体感染亦可能是其致病因素;骨髓检查结果提示巨核细胞成熟障碍。④联合应用丙种球蛋白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明显缩短两者单用使血小板计数达正常的时间。结论:小儿ITP中婴幼儿的发病率高,发病有多因素,联合应用丙种球蛋白及甲基强的松龙可明显缩短血小板计数达正常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我院试用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 1 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IP)收到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病例选择 IIP患者 1 0例 ,均符合首届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男 2例 ,女 8例 ,年龄 1 6~66岁。病程大于 6个月者 3例 ,小于 6个月者7例 ,最长为 3 0年。其中 6例有较严重出血症状 ,血小板 (BPC) 1 1~ 44× 1 0 9/L ,3例为泼尼松和 (或 )免疫抑制剂如长春新碱等药物治疗无效者 ,7例为初诊病例 ,1例为首选激素治疗 ,在激素减量时血小板下降而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1 .2疗效判定 按…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近年的研究均支持ITP发病与免疫机制有关,在治疗上,尤其是重度以上出血患儿,除一般治疗、激素治疗外,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临床取得良效,但由于IVIG昂贵难以推广,我院儿科自2002年7月以来采用亚标准剂量IVIG治疗ITP,取得了同样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在小儿时期是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自1981年Imbach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ITP以来,近年国内外应用较广泛,取得显著疗效。现将我科应用该疗法治疗的16例ITP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勇 《河北医学》1998,4(6):23-24
目的:为了观察丙种球蛋白对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于1994年~1997年间,应用静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剂量为300mg/kg/d,稀释后滴注,用药时间3~5d;结果:患儿血小板数平均增高62×109/L,结论: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曾春雪  赵越华  傅红春 《四川医学》2010,31(8):1123-1124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与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将12例明确诊断为ITP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应用丙种球蛋白;对照组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效果。结果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应用丙种球蛋白组疗效优于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组。结论建议成人ITP的患者联合使用丙种球蛋白与激素方案,可提高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7.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2年3月~2004年6月我院收治的IT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5例患儿中急性型占98.54%,慢性型占1.46%。47.8%的患儿发病前1~4周曾有感染史;32.68%的患儿在发病前3d~1月曾有预防接种史。病原学检查185例,阳性占52.97%。临床表现以轻、中度皮肤黏膜出血为主,合并内脏等重度出血者占6.24%。188例给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的治疗,血小板在2周内、1周内、3d内达正常水平者分别为96.28%、77.13%和32.98%。结论小儿ITP患者绝大多数为急性型,预后良好。病毒感染与小儿ITP有密切关系。发生于预防接种后的ITP高于以往报道,其中以乙肝、百白破疫苗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痘(ITP)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别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丙种球蛋白显效率为66.7%,激素为423%,免疫抑制剂为25.0%。结论发病前患儿多有病毒感染史;激素免疫抑制剂、丙种球蛋白治疗均有效。  相似文献   

19.
20.
李云 《华夏医学》2009,22(6):1023-1024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选取32例ITP患者分为两组,地塞米松组(17例)用地塞米松20mg/d静脉滴注,共5d;IVIG组(15例)用IVIG静脉滴注400mg.kg-1.d-1,共5d,两组治疗5d后均予口服强的松1mg·kg-1·d-1(3个月内).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及随访6个月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总反应率分别为94.1%和100%,随访6个月后长期反应率分别为58.5%和60%,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及IVIG治疗ITP总反应率高,并均可获得持续缓解,但IVIG治疗组血小板上升更迅速.地塞米松可考虑作为初治ITP患者的一线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